2021年開年,突然就被董子健霸屏了。
董子健先是在電視劇《流金歲月》裡刷了一波存在感。
雖然是個配角,但是憑藉角色魅力直接搶了老戲骨陳道明的風頭。
而且劇中和倪妮的對手戲更是被觀眾瘋狂稱讚。
隨後,開年爆款《大江大河2》以9.4分高調開局。
而董子健也是憑藉在劇中飾演的楊巡樸實的形象,接地氣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甚至在春節檔即將上映的電影《刺殺小說家》中,都有著不俗的表現。
而這部有雷佳音和楊冪的加盟,想必也會是一部爆款電影。
就這樣,2021年開年,董子健就憑藉這些角色頻頻登上熱搜。
眼看這位「寶藏男孩」馬上就要藏不住了。
眼看這位20歲就成為影帝的90後,終於能夠摘掉「拼媽」的頭銜了。
眾所周知,董子健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大戶人家裡。
父親董志華是上世紀80年代的知名演員。董志華是京劇武生出身,擁有一身好功夫。
曾是在周星馳的電影《功夫》裡飾演精通棍術的「油炸鬼」而被人熟知。
而他的母親則是大名鼎鼎的「內地第一經紀人」王京花。
人們都尊敬的稱呼她為「花姐」。
王京花不僅捧紅了李冰冰、任泉等一線藝人。
當年她與華誼合約期滿,帶著旗下陳道明、劉嘉玲、夏雨等幾十個藝人跳槽,幾乎把整個華誼都掏空了。
就連捧紅範冰冰,籤下鹿晗、張藝興、歐陽娜娜的楊天真也是王京花一手帶出來的。
因為母親的原因,董子健可以說從小就是在各大明星的包圍中長大的。
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董子健是從小被李冰冰和範冰冰親著長大的。」
雖然,這種說法有誇張的成分。但是董子健真的從小就被母親帶著和各種藝人見面。
「記憶裡和他有關最多的場景,就是她帶著我一起去和明星、導演談事情,一邊談,我在一旁乖乖坐著,我就是那種聽著談合同長大的小孩。」
在董子健看來,這些人不過就是些長得好看的哥哥姐姐。
年幼的他並不清楚這些對於外人來說是多大的幸運。
當然,這份「幸運」也成為他以後最大的阻礙。
高二那年,董子健坐在健身房玩手機時,一個男人突然過來問他想要演戲嗎。
當時董子健正好想考美國的學校,我靈機一動,我拍個戲去美國考學校能加分。
於是就留下了這位男子的電話。但是出於安全考慮,董子健一回家就把男子的電話交給媽媽,詢問對方是否是騙子。
結果媽媽告訴他,對方是導演劉傑,並不是騙子。
於是,董子健出演了第一部電影《青春派》。
也是憑藉《青春派》,董子健獲得了上海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和臺灣金馬獎最佳新人獎的提名。
20歲就獲得了影帝的稱號。
而隨之而來的不是讚美和讚許,反而是各種質疑的聲音。
就因為他有個「第一經紀人」的媽媽。
那段時間,只要標題是「投胎小能手」。不用想打開標題之後必然有董子健。
只要有董子健的電影上映,總會有人問,能否讓花姐出面宣傳一下嗎。
面對這樣的質疑,董子健很是憤憤不平。
「獎是我拿的,演戲也是別人找的我,我媽沒有為我爭取到任何角色。」
而且此時的董子健並沒有想要成為演員的想法。
從小喜歡政治、哲學的他更想成為一名學者。
所以什麼「拼媽」「星二代」與我何幹。
在拍完《青春派》之後,董子健還是不願意接受演員這個職業。
所以之後,董子健去了美國留學,讀了自己喜歡的國際政治,讀了哲學,讀了宗教學。
原本以為這些是自己的興趣所在,直到寫論文的時候,發現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著電影展開。
此時董子健才明白,原來自己是這樣喜歡電影。
「我以前覺得自己是一個注意力特別不集中的人,但當我看到電影或聊起電影的時候,我是特別認真、注意力特別集中的。」
所以在2014年,在美國進修了一年半的董子健選擇了退學。
回到國內的董子健義無反顧地選擇進入中戲,為成為演員而認真學習。
經歷了一番的尋找,董子健終於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
找了此後為止奮鬥的目標。
而且此時,董子健對於自己的媽媽是「內地經紀人一姐」的事情也看開了。
「你要是有了這麼一個媽,比你早入行30年,比你更早地接受行業認可,你該做什麼。」
他知道再多的解釋都不會有人在意。只要媽媽王京花比自己的名氣大,自己永遠都是花姐的兒子,永遠都是「拼媽」的演員。
所以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夠用優秀的作品來證明自己。「只要踏實把戲演好,那就夠了,也不會有人再傳這種閒話。」
當董子健回國之後就接了電影《德蘭》。
《德蘭》導演徐傑稱:「董子健非常能吃苦。」
董子健會提前一個月去雲南體驗生活,學習當地方言。
電影先後拍攝了3個月左右,董子健為了讓自己更接近當地人的狀態,在拍攝的三個月董子健沒有洗一次澡。
身上的蝨子咬得渾身是大包。
董子健甚至扛著鋤頭跟著藏族人刨地、挖蟲草,
蓬頭垢面的樣子,沒辦法同「星二代」這樣的名詞扯上關係。
近日,董子健為了拍好《刺殺小說家》,提前3個月進組參加訓練。
為了貼近角色。董子健通過舉鐵、跑酷、武術等方式讓自己儘快瘦下來。
每天從早上6點練到晚上6點。僅僅用一個月體脂就下降了7%。3個月暴瘦40斤,
同劇組的佟麗婭感嘆:「他以前是圓乎乎的感覺,這次他整個瘦了很多。
郭京飛也大方誇讚:「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地方,那段時間對於他來說,真是一個極限狀態,但他始終都沒有說堅持不下去。」
在面對困難的動作戲時,董子健從來不會說我不行。只會說「我還可以更好」,「再讓我試幾個就好了」。
即便是手上帶傷也絲毫不鬆懈。
人們都誇讚董子健有專業精神,但是董子健卻說「因為我真的喜歡」。
「熱愛」也是董子健一直堅持自己演戲的核心。
他接的所有角色都是自己喜歡的,也因此他願意為此傾注全部的精力。
他堅信,作品會流失,角色是永遠不會被忘記。
董子健一直被貼上「星二代」「拼媽」的標籤。
人們說他命好。甚至開玩笑說他是中了「卵巢彩票」。
一句「投胎好」就抹殺了董子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
對此,董子健也曾視母親的名字如洪水猛獸。
甚至一度說出「她是我的仇人」這樣的話。
現在的董子健已經對自己的媽媽是王京花這件事情淡然了。
「她就是我媽,也確實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但不是對於我的事業,而是對我的想法和思維模式。在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圈子的問題上,她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教我淡然平靜,告訴我再名利圈要認認真真演戲,踏踏實實做人。」
「拼媽」可以說成是董子健的跳板,但不能因此就否認一個「星二代」的努力和演技。
董子健沒有過激的尋求認同,更沒有被別人的目光束縛,而是保持輕鬆的心態去扭轉一些東西。
他選擇通過不斷的努力去提升自己,靠實力徵服觀眾。
畢竟裙帶關系所帶來的助力或許真的能讓人擁有更快捷的起點。
但是再多的幫扶也只是消耗品。
沒有足夠的實力,即便有再優秀的資源加持,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很難立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