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傳奇之大漠英豪》花絮紀錄片>>
《少林寺傳奇之大漠英豪》片頭片尾>>
《少林寺傳奇之大漠英豪》宣傳片>>
大漠英豪十大看點
看點一:從西域視角闡述少林功夫
狼拳、巫術、奪命剪、白骨索、琅邪月牙刀、鐵陀螺、邪派絕技輪番出手,高低深淺、玄幻莫測,怪刃奇陣,奪命難逃,破陣滅惡,少林寺武術功高一籌。一群強盜聚在深山,他們將一頭野狼困在籠內,餓其10天,然後在餓紅了眼睛的野狼放出,讓其與豹子搏鬥,餓狼將豹子撕裂吞噬。強盜記錄下餓狼戰勝豹子的招數,仿其路練其招,終成戰無不勝的狼拳。
看點二:多元化的故事
你喜歡《西遊記》嗎?你喜歡《魔戒》嗎?那你非常有理由看《少林寺傳奇3》。一路西行,斬妖除魔,五狼、白骨女、東西煞、小諸葛、及時雨、鐵面青、祁連三老、風雨雷電四將軍,每一個對手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場戰鬥都揭示出生活中的一個道理。仇恨、親情、悲戀、反叛、潛伏、骨肉相殘。佛心、野心、陰謀、殘殺、悔悟。每一種情感的展示都撕心裂肺。
看點三:最暴強的武打
八個月的武戲拍攝周期,影視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荒涼的西域世界。在寒冷的冬季,在最艱苦的朔方——銀川、甘肅。在最險惡的賀蘭山頂、雪谷、冰河、戈壁、沙漠、沙塵暴中打了240天,難道是一個苦字能展現出來的嗎?宏大的武打場面,最強大的武術班底,不惜成本的武戲投資。上萬人次的群戲武打。長期跟組武行班底50人,從北京長途專車調用外圍武行200人次。最強大的場面調用6臺吊車,3臺發電機,40組超級照明燈,2部鏟車。武戲投資佔全部投資的四分之一。
看點四:狂野的西部風貌
萬裡黃沙的騰格里沙漠,金戈鐵馬古戰場賀蘭山闕,神秘恐怖的西夏王陵,雄渾悲壯的丹霞地貌祁連山,寒雪中凜然屹立的邊關要塞玉門關,美麗卻危機四伏的敦煌石窟,峭壁萬仞、野性粗獷、亙古莫測的西部大峽谷——黃河石林,遙遠蒼涼的無人區戈壁灘。
看點五:複雜多變的人性
洪金寶是鷹派,要殺盡天下仇人。許還山是鴿派,要與康熙講和,洪金寶殺了許還山,卻突然以鴿派的面目與康熙講和。是真誠還是陰謀?出家做和尚的大部分是孤兒,但孤兒的背後都有身世。佛教徒要講善,生父卻是殺人惡魔,父子相認,是善戰勝惡,還是惡戰勝善?青梅竹馬的戀人,成了敵人的妻子。放棄?佛法不容,『救』卻落入情人與敵人共同設置的陷阱……當一個和尚被一個美女窮追不捨之時,他的選擇是痛苦的……愛的終點是死亡。當一個村姑要對一個和尚以身報恩時,和尚如何選擇……當和仇人朝夕相處,不能報殺父之仇,卻還要為保護他獻出生命……
看點六:真功夫理念的延續
只有真功夫能打天下。《少林寺傳奇》前兩部的播出已經證明了這一理念。依然功夫演員在武術冠軍中選拔,堅持認為功夫劇與武俠劇是不同的,樹立真功夫劇的理論概念,把功夫劇與武俠劇分家。堅持功夫以武術為基礎,以搏擊為熱點。堅持認為功夫是一種文化。建立起功夫擂臺,為功夫高手與功夫演員提供一個展示平臺,奉獻一道功夫盛宴。在《少林寺傳奇》前兩部的基礎上,第三部在理念效果上更加爐火純青。
看點七:巨星陣容
明星搭臺,功夫唱戲。鮑國安在《少林寺傳奇3》延續方丈一職,千年的修煉必成正果。洪金寶飾演反派老大,不威自怒,依牌而坐,殺氣十分。元華出演的西部盜馬頭子小諸葛,戲份十足,壞的可樂,惡的可笑。劉家輝的真功夫再次找到了發揮的空間,從祁連山頂打到西夏王陵,直呼過癮。計春華演好人也像壞人,但功夫不假。高明扮演索額圖,陰謀陽謀,魔高一丈。雷恪生演康熙,村長級別還是首長級別。許還山演悲壯老臣,血染天山。馬精武的朱三太子別具一格。將一個朝代的悽涼無奈推向極致。
看點八:功夫演員大比拼
除了前兩部觀眾熟悉的面孔,又有新的和尚面孔加入。人氣童星曹駿,出演火頭僧五師兄,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皆為兵器。少林武僧徐鵬軍出演禪、醫、武全能大和尚。全國武術冠軍徐明虎飾演啞巴六師兄,武藝如笛聲般飄逸靈動。全國武術冠軍姚傑元演繹忍辱負重的四師兄,少林寺武僧團小功夫演員徐永清,飾演活潑可愛的七師兄。全國六屆武術冠軍、功夫宗師徐向東。劍術冠軍王非。合氣道高手福海。東北武術教頭宏林。北京武術教練李長虹。全國健美冠軍餘辛。武術冠軍高嘉惠和劉子威等十八名武林高手精彩展現。
看點九:英雄加美女
金色的大漠上一匹白色駿馬,馬上騎著一個紅衣少女。曳動的不僅僅是遠處的風景,是看景人的心。女一號孫卉凝俠女本色,繼續前兩部的完美、真情、仗義。從尤小剛的清朝秘史走出來的白慶琳以叛逆的身份流浪在萬裡戈壁。日本女演員優木真央美出演的紫雲,講述一段玉門關上如訴如泣的愛情故事。耿楠成為遊牧部落任性率真的遊牧公主。英雄當然要救美人,美人當然要愛英雄。重要的是,英雄是和尚,怎能救美人?美人愛和尚,該如何去愛?
看點十:對禪武文化的進一步詮釋
以武力平定天下的康熙,自願棄戈休兵,以善意禮待對手。少林寺和尚為完成天下太平的理想,冒生命危險西行傳旨。懲惡始於揚善,對每一個惡人,不是為了消滅而是為了勸悟。禪在於定,武在於修,武的每一個過程都在詮釋一種生活的道理,明白了道理才能禪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