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君:沉澱也是一種積累
組聯/金曉娟 採訪/涓子、趙亞楠
文/ 趙亞楠 圖片提供/華錄百納經紀 設計/王豔豔
在電視劇《偽裝者》中王樂君化身為一名中共地下黨,表演可圈可點。憑藉自身紮實的演藝功底和多年來的自我沉澱,讓觀眾記住了這個外形甜美,內心豐滿的女演員。每一次新鮮的嘗試都夯實了她的戲劇之路,而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她蛻變之路上最華麗的點綴。
華麗蛻變的成長之路
生於天津的王樂君,自小便有著敏感的藝術細胞,多年的古箏學習,也讓她的身上多了一份安靜典雅的氣質。如果不是老師的一番話,或許王樂君會成為一名沉醉在古箏世界裡的音樂家,但正是老師的一雙慧眼,開啟了她的演藝大門,讓其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舞臺。
在考學的那年,王樂君原本以為自己會順其自然的報考古箏系,繼續深造音樂,可是王樂君的古箏老師卻看到了她身上潛在的演藝天賦,建議她去報考表演系。彼時年幼的王樂君完全沒有接觸過表演,對於表演也只是一知半解,更完全沒有想過要做一名演員。帶著老師的期許,王樂君開始正式接觸表演方面的東西,並為考學認真做著準備。最終,她憑藉著自身的天賦和努力,成功考取了天津音樂學院的表演系,踏出了這註定不平凡的第一步。
大學系統、深入的學習,使得王樂君深陷表演藝術的魅力之中,從臺詞、形體等基本功,到角色內心的準確拿捏,她一步一步踏實的積累,為她的演藝生涯奠定了基石。畢業之後,因為對話劇舞臺的嚮往,王樂君考入了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圓了自身的話劇情結。「我覺得不管是對影視演員,還是話劇演員來說,舞臺都是一個非常崇高的地方。成為一個話劇演員,這是每個演員的夢想,我也是一樣。」
在加入話劇團之後,王樂君開始了一些正統的話劇演出,也包括一些慰問礦區職工的演出。同時,她也開始接觸到影視劇的拍攝。而在拍攝的眾多電視劇中,王樂君參演的大多都是一些諜戰劇和戰爭題材劇,問及原因,她笑稱,「可能是因為我有著一張冷靜又正義的臉!」
無論是《天陣》中敢愛敢恨的女記者梁敏,亦或是《戰魂》中溫婉知性的八路軍女隊長趙月,這些具有年代色彩的角色不僅豐富了王樂君的閱歷,也讓她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見解。戲裡角色對信仰的追求、對理想的追求,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她,讓她在拍攝中收穫了成長的意義。
自我與角色的融合
在近期熱播的諜戰劇《偽裝者》中,王樂君與胡歌搭檔,飾演了一個文靜卻又不失可愛,冷靜亦可讓人讀出溫暖的「多面性格」人物程錦雲。該劇以抗日戰爭中汪偽政權成立時期為背景,講述了由王樂君飾演的鋤奸小組成員程錦雲,在行動中結識了胡歌飾演的富家少爺明臺,幾次重要行動中二人配合默契,從而互生好感,共同抗日的故事。
談及戲中的角色程錦雲,王樂君坦言,「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中,因為要去執行任務,所以她就需要時刻的偽裝起來。工作的時候,她成熟縝密、穩重老練,生活中她又活潑溫暖,面對愛情時,她又有點文靜羞澀,這個角色真的很豐滿。」
而說起接拍《偽裝者》的機緣,也是十分的巧合。當時王樂君在參加國劇盛典,導演李雪在後臺人群中,匆匆的一瞥,一眼看中王樂君的氣質,認為她十分符合程錦雲這個角色,恰如歌裡唱道的那樣,「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因此促成了《偽裝者》的合作。
在與劇中男主角胡歌的合作中,王樂君直言收穫不少,「跟胡歌合作,真的是非常的愉快,他不僅非常會調動現場的氣氛,而且他在工作中非常認真,每一場戲都會有自己的看法,跟他演對手戲,也會刺激我的一些靈感迸發。」
王樂君扮演的角色中,總是有著屬於她自己的小魅力。在不影響角色原有特質的情況下,王樂君會將自己的小感性與小性格融入到角色中,塑造出一個個鮮活自然、有血有肉的角色,這也使得觀眾發自內心的喜歡她所飾演的人物。
享受生活中的小快樂
生活中的王樂君,有著難得的謙遜、單純和可愛。
演員的初心是無比珍貴的,而王樂君就一直謙遜的保持著這份初心,待人待己都十分的真誠。「在我拍戲的這一路以來,每個和我合作的前輩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希望我自己像海綿一樣,不停的吸收到老。我覺得在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拍戲,好好做人。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要學演戲,先學做人』,這句話真的很受用,以後我也要一直按照這個原則走下去。」
王樂君的單純恰如小孩子的單純,她的身上總是散發著滿滿的正能量,又十分容易滿足,哪怕是一點小小的快樂也會讓她開心一整天。閒暇時她不忘彈上幾曲古箏,陶冶情操,同時也喜歡用讀書來沉澱自己。
王樂君的另一個特質是——她的可愛恰如其分,自然不做作,十分符合朋友們給她的定位:一個神經有點大條的女生。她常常會路痴,不認得路;她偶爾會花痴一下,期待浪漫的愛情;她甚至也因為學不會美美的自拍而有點傷腦筋;她又有點貪吃,尤其鍾愛薯條與可樂的絕佳搭配。但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發生什麼,她總喜歡以微笑來面對生活,以開心的姿態抵禦所有的負能量。
工作時,她會變身成為優秀、專業的代名詞,以成熟的演員姿態展現給觀眾多種多樣的角色;生活裡,她會享受自我的小幸福,柔軟成一個美好又透明的女孩子。她說,以後不管是拍影視劇,還是演話劇,都希望把這條路走得更長一點。相信她一定會做得到,也期待她給我們展現更多不一樣的王樂君!
《演員》=A 王樂君=王
A:哪一部戲是讓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說你覺得這部戲拍完,收穫是最大的?
王:除了《偽裝者》讓我印象深刻以外,《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給我的印象也很深,我所飾演的角色是夏建紅,她經歷了上山下鄉,恢復高考後,她又帶著群眾大包幹,說實話,接這個角色的時候,我根本不了解那個時代,然後我就跟年紀大一點的老師聊天,聽他們講當時的故事,再看一些歷史書籍,然後最終播出的時候,這個戲的影響很大,很多年輕人也喜歡看,我覺得是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且能夠很好的還原了歷史,對我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個經歷。
A:以後有沒有想多接拍一些其他題材的戲,比如說現代題材的?
王:有,因為女演員都有一個漂亮的夢嘛,其實我倒是蠻想接一些現代都市題材的戲,接點地氣的那種角色。
A:你選擇劇本的時候會有什麼標準?會不會很苛刻?
王:其實我不怎麼苛刻的,我還是挺感性的一個人,首先我不會看角色的大小,也不會看這個劇本到底是什麼樣的題材,我會從這個角色出發,如果我愛這個角色,我接受它了,即使是個反面角色,我都會去想演。
A:在《偽裝者》中和胡歌有很多的感情戲,你認同戲中男女主角的感情觀嗎?
王:我覺得在戲裡他們兩個的感情是很偉大的,但是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不可能再有那種相同的環境,我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就一定要開開心心的,幸福就好了。
A:在拍攝《偽裝者》的時候,有沒有發生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在拍戲當中,我受了一點傷,劇組裡的人就像家人一樣,一直關心我,到後期我甚至需要坐輪椅,拍攝的場地是個半山坡,車開不上去,工作人員就抬著我的輪椅跑上跑下,讓我很感動。
A:出演《偽裝者》之前,為了角色都有做哪些準備?
王:我看了很多的相關歷史資料,包括原著《諜戰上海灘》我也有看,然後跟導演溝通了一些。
A:你覺得這幾年自己有了什麼變化嗎?
王:可能是變成熟了一些,對事物的看法、人生觀、價值觀都有變成熟。
A:你認為演員應該具有哪些必要的品質?
王:我不敢說的那麼大,但是我希望自己以後能多看看書,多學一點東西,而且我不會很功利的去學,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學,比如,現在我會多看一些歷史方面、軍事方面的書籍。
A:你覺得話劇表演和影視表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王:話劇表演在舞臺上必須要一遍到位,沒有重來的機會,我會希望在舞臺上給每一個觀眾都呈現最好的狀態。而且有了話劇的演出經歷,歷練了我的心理素質,拍影視劇也會更加有自信。
A:你在拍戲中,有壓力的時候,會怎麼緩解?
王:我覺得剛畢業拍戲的時候會有一些緊張和壓力,包括不知道怎麼跟對手演員溝通,或者跟大家融洽的處理關係,但是現在不會有太多壓力,如果特別累的時候,我會選擇吃好多東西,然後好好睡一覺。
A:最近在做什麼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
王:做了一個壹基金髮起來的創作公益小白象活動,他們是徵集一些小象的創作,然後公開拍賣,所得善款都會捐助出去,因為是我親自畫的小象,所以我認為比較有意義。
A:你覺得自己在工作中的狀態和生活中的狀態有什麼不一樣嗎?
王:我工作的時候會很投入,對角色考慮的比較多,但是生活中我的心思就不會那麼細緻,不會太計較很多事情,我喜歡工作的時候就認真工作,生活的時候就好好休息。
A:你現在平常還會彈古箏嗎?
王:會,因為我的老師跟我說過,古箏是學到老彈到老的,而且我現在的人生感觸多了之後,彈出來的東西也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