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63歲的王老伯,參加完一場高中同學聚會,沒想到剛出了飯店沒走幾步,就倒在了路上。老同學手足無措,一個小夥子擠入了人群。在等待救護車到達的五六分鐘時間裡,小夥持續對王老伯進行了心肺復甦,為他搶回了一條命。
格致中學高一(7)班男生盛曉涵
事後少年堅持不留姓名,但還是被老人家們找到了,他是上海格致中學高一(7)班男生盛曉涵,今年15歲。
這是一個美好得似乎不真實的故事,卻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場老年人的高中同學聚會,被一位現在的高中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還有什麼比這部「青春大片」更振奮人心?
這位少年讓許多人感到慚愧,也讓更多人受到激勵。我們會想,假如我們在現場,我們會義無反顧地伸出手嗎?我們有沒有施救的能力?
15歲少年身上的力量是有傳承的。他就讀的每所學校都設有急救課程,就在10月初還進行了心肺復甦和救護包紮技能培訓和考核。可是光有技能還不夠,他說他最崇拜的是雷鋒,他還希望這件事讓已經去往另一個世界的外婆感到欣慰。
就讓我們記住這位少年的「語錄」吧:「如果看見有人倒在路邊,如果大家第一反應都是擔心被訛,這個社會就輸了。如果走過去的人第一反應就是,我要去幫他,不管最後有沒有起到效果,那麼這個社會都贏了。」
是的,這次我們贏了。可是贏這一次還遠遠不夠。讓善良傳遞善良,讓勇敢激發勇敢。
埃德蒙·伯克說,一個社會「不僅是生者與生者之間,而且是生者、死者和後人之間的契約關係。」一位少年可以溫暖一個冬天,因為從他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座城市、一個社會向文明山峰攀登的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