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採油氣工程服務中心 施工地域分散,點多面廣 ,24小時連續作業,職工勞動強度大, 操作風險高。現在正處於年底安全生產的衝刺階段,為推進全員安全管理,該中心大力推行「風險經歷分享」活動,通過職工 講述 身邊 安全案例、回放現場情景、體驗事件過程等方式, 強化全員安全意識和行動自覺 ,有效促進了安全生產平穩運行。
用身邊案例轉變職工思想
「每天都能聽到身邊同事分享的風險案例,有些事情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讓我深受教育。」11月19日,該中心職工石賢偉談起風險經歷分享活動,頗有感觸。
該中心在安全管理中發現:職工在生產中不是不知道安全的重要性,而是圖省事、求方便,不願遵章操作。為此,該中心按照「讓職工產生切膚之痛,在思想上認同,轉化為行動」的思路,制定了「分享風險經歷」工作機制:利用每天班前班後會、每周工作例會等會前5至10分鐘時間,安排職工將親身經歷的或看到的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等事件,與其他職工分享事情經過、原因分析、防範措施、關鍵防範節點,大家互相交流體會,共同引以為戒。
該中心每年還面向職工徵集安全小故事,並評比優選100篇編印《典型事故案例選編100例》口袋書,發到每名職工手中,該書被職工親切地稱為「安全口袋書」。
石賢偉在每天上下班坐班車的途中,總會掏出口袋書,時不時的翻閱一下,時間久了,他已經能夠熟記裡面的100個案例故事了,在每次中心督導小組下來檢查的時候,他學會了「搶答」。「其實這不是搶答的事情,而是,這些小事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石賢偉說道。
從牴觸心理變身自覺行為
「我以前遇到違章批評和處罰,總認為是故意在和我過不去。現在,我意識到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福利。安全文明施工已經成了我的自覺行動。」基層職工薛建鵬的一番話,道出了「分享風險經歷」對自己的深刻影響。
開展「分享風險經歷」活動,該中心很多職工通過回顧自己安全經歷、聽取他人安全事件,看到了安全事故造成的可怕後果、僥倖心理埋下的隱患,體會到了安全管理者的良苦用心,理解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變牴觸情緒為積極配合,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在聽說今年有機會報名註冊安全工程師後,該中心員工積極踴躍,共有296報名參加了此次考試。
「現在,不光管理人員學習註冊安全工程師,單位很多基層員工、後勤員工也都報名參加了此次考試,員工的思想轉變了很多。」 薛建鵬說。
現在,該中心職工還可以利用安全丁丁群實時學習案例故事,利用周一安全活動學習案例視頻,形成了常態化風險學習活動,基層職工知風險、防風險的主動性得到明顯增強。
由「讓我安全」成為「我管安全」
「今天,我查糾了一起安全隱患……」該中心群眾安全員孫少罡在當天下班交接班會上,和大家分享了當天的經歷。
「在我們中心,共有364名群眾安全監督員,他們遍布每個基層班組。」孫少罡說。
據了解,採油氣工程服務中心平均每天有59個作業現場24小時進行不間斷施工,將近400臺特種車輛在路上行駛,3000餘名一線員工參與各種直接作業環節。群眾安全監督員作為生產現場的直接接觸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延伸和有效補充。
早在群眾安全監督員設立之初,該中心就要求,群眾安全監督員就是作業現場安全、質量監督的直接監督人,遇到安全、質量問題有叫停施工的權力。
截至11月19日,中原油田採油氣工程服務中心基層職工在「風險經歷分享」活動中,共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議453條,取得安全革新成果3項,安全管理水平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