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停跑是對生命負責
共同守護疫情防控紅線
昨天(3日)上午,北京馬拉松賽事組委會發布《關於2020華夏幸福北京馬拉松賽事的公告》,稱「為切實保障廣大跑友和市民的健康安全,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北京馬拉松組委會審慎研究,決定不舉辦2020年北京馬拉松賽。」
雖然此前多少有些心理準備,但對於摩拳擦掌準備迎戰北馬的跑友來說,「靴子」落地的時刻,難免還是會有些遺憾。即便如此,跑友們還是不約而同地表示理解,網上隊形整齊的熱評令人動容:「特殊時期,這樣穩妥」、「等待北馬重啟,疫情防控加油」,一條條真摯的評論,既流露出跑馬者的體諒和包容,也體現出國人抗擊疫情的團結和智慧。
隨著「馬拉松熱」在國內的持續走紅,近些年,越來越多的跑友熱忱投身這項賽事。作為中國最早的馬拉松比賽,北馬1981年9月27日首次開跑,因其經典的賽道、較高的水準、廣泛的影響力,被跑友親切地稱為「國馬」。可以說,北馬是許多長跑愛好者每年歡度的節日;再加上今年北馬迎來了40歲生日,跑友更是對這次鳴槍開跑注入了更多期待。
暫停舉辦這樣一場萬眾矚目的賽事,決策的背後肯定是反覆的權衡和慎重的考慮。冬季來臨,全國多地散發疫情不時發生,風險信號頻頻傳遞;同時,境外疫情輸入形勢極為嚴峻,疫情防控進入又一輪高風險期。雖然當前北京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但聚集性活動開展的前提,都應該也必須是將疫情防控的細則落實到位。就馬拉松來說,由於是一項遠距離、高強度的極限運動,氣喘籲籲的參賽者很難在奔跑中堅持佩戴口罩,且競賽的特質也不可能使跑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在公共場所聚集成千上萬名跑友,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言而喻。北京疫情防控的成效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對於馬拉松這類大規模賽事舉辦與否,理應更加審慎。
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當前北京城市治理中的大道理,就是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馬拉松比賽的設置,原本是為了倡導更健康和快樂的生活,如果因為舉辦這場比賽,導致疫情形勢出現反彈,恰恰是損害了跑者的健康,並且威脅更多人的健康,與比賽的初衷背道而馳。北馬取消今年的比賽,消除的其實是疫情蔓延的隱患;北馬的賽道停跑了,生命的賽道卻因此加固。
徵服北馬賽道的一刻,固然令人神往;為了公眾安全暫別這條賽道,更具榮光。雖然跑友今年無法體驗北馬撞線的喜悅,卻共同為這座城市守護了生命健康的紅線。其實,疫情防控的戰鬥何嘗不是一場馬拉松比賽。防疫挑戰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超乎想像,奔赴勝利終點的旅途或許還很遙遠,但只要帶著馬拉松比賽的精神,帶著萬千跑友這份舍小為大的智慧,相信疫情防控的賽場上,一定會迎來越過終點的一刻。
原標題:北馬停跑,助力跑贏防疫馬拉松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殷呈悅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