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兇案-第130輯#
禮堂的鐘聲提前敲響後,新娘詭異地失蹤了……
文/月出東山
誰是帶走新娘的真兇,他又藏著怎樣奇怪的秘密呢?
密室,這個詞語出現時,總是帶有一點懸疑、驚悚的意味。
密室,也是個容易產生故事的地方,曾經產生過約翰·卡爾《三口棺材》、東野圭吾《放學後》的經典,也催生了「密室逃脫」的遊戲並積攢了大批遊戲粉絲。
試想,如果有一天醒來,發現自己被關在地點不明的密閉空間之中,連氧氣也極其有限,為了避免窒息而亡,我們該怎樣爭分奪秒地展開自救呢?
01 失蹤的新娘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
這一天,一場莊嚴而隆重的婚禮即將在教堂中舉行。祈禱室裡,伴娘正在給新娘整理婚紗,可是新娘的婚紗不慎被凳子上的鐵釘鉤破,於是伴娘離開去取針線。可是當伴娘再回到祈禱室時卻發現新娘已不知所蹤,現場只留有一封署名為「掘墓人」的勒索信。
中央巡捕房的探長鍾朗即刻趕到現場,他在看了勒索信後表示,這是曾經轟動一時的兇手——掘墓人又出現了。
掘墓人曾在2年前犯下多起綁架案,受害人均為富家子弟。作案方式是將受害人藏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空間內的氧氣僅夠受害人維持生命24小時。掘墓人在綁架受害人後,在現場都會留下一封署名為掘墓人的勒索信,信中要求其家人在24小時內交出贖金。
若按時收到贖金,則會告知家人受害人被藏匿的地點;否則24小時後,密閉空間內的氧氣耗盡,受害人便會因缺氧而死。
而此次新娘失蹤的現場並沒有留下指紋、腳印,只是在一支屬於新娘的珠花上發現了氯仿的殘留。
教堂的教父提到,新娘失蹤時,教堂的大鐘被提前敲響,但教堂的敲鐘少年阿定卻不見了。而在敲鐘處的樓梯踏板上,警察們發現了一個可以窺視到祈禱室的小洞。
圖:樓梯踏板上的小洞
02 孿生兄弟之死
鍾朗和法醫於勝男判斷,阿定一定是通過這個小洞目睹了掘墓人作案,受到驚嚇而敲響了大鐘,然後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通過警犬,他們找到了敲鐘少年阿定,同時遇到了2年前因為掘墓人案破案失敗而離職的前警探——寧二昆。
但令人失望的是,敲鐘少年阿定的腦筋不太好,除了一句「魔鬼從火焰中跳出來,把姐姐抓到地獄中了」之外,再也沒能提供有用的線索。鍾朗等人在一籌莫展之際,決定請寧二昆加入,協助破案,同時也是為了完成寧二昆一直以來想要親手抓住掘墓人的心願。
寧二昆介紹,2年前掘墓人曾經實施3起綁架案,共有4名受害人。除了1名受害人因家人及時繳納贖金而生還,其他受害人均失蹤或死亡。
這其中,就包括了廖公館廖老爺的一對孿生兒子。當年他們被掘墓人綁架,寧二昆自信能夠及時破案,堅持不讓廖家人交贖金,最終這對孿生兄弟死在密室之中,屍體時隔多日才被發現。此事令寧二昆十分自責和內疚,發誓一定要抓住掘墓人。
寧二昆說服廖老爺同意對其死亡的兩個兒子重新驗屍,發現其中一個人是被氯仿迷暈,另一個人則懷疑在被綁架前曾被車輛撞傷至骨折。同時,兄弟二人的屍體上發現了華懋飯店的徽章。這個徽章會是兇手不小心遺留下來的線索嗎?
鍾朗和寧二昆決定去華懋飯店探個究竟,發現廖氏兄弟身上的徽章正是華懋飯店的停車牌,盤問停車服務生得知,在兩年前廖氏兄弟被綁架的當晚,確實曾有一輛貨車進出,那是給飯店送豬肉的車。
另一邊,於勝男試圖通過碘燻法檢查勒索信,沒有發現指紋,但卻意外發現有棉線手套摩擦的痕跡,進而推測兇手是戴棉線手套作案的。
圖:於勝男用碘燻法檢查勒索信
03 讓人窒息的倒計時
年輕的警探韓非送剛剛結束工作的於勝男回辦公室換衣服,在等待於勝男時被人用氯仿迷暈。於勝男出現時,也被人駕駛汽車撞傷。兩人醒來後意識到,他們自己也被掘墓人暗算,被投入密室,而密室中的氧氣只夠兩個人存活12小時。
另一邊,鍾朗和寧二昆收到一封來自掘墓人的勒索信,信中宣告了於勝男與韓非的遇險,並限時他們12小時內交出贖金。鍾朗和寧二昆從倉促粘貼的勒索信中推測,掘墓人此次作案十分匆忙,說明於勝男和韓非手中一定有令掘墓人害怕的線索,於是在周邊展開地毯式搜索。
鍾朗和寧二昆通過運送豬肉的卡車追查到朱家屠宰場,了解到朱家屠宰場曾經的老闆叫朱鼎,有一養子朱國粱,是屠宰場目前的管理者,並且這個屠宰場殺豬的手段是將豬悶死,這令二人十分震驚,同時也感覺到他們已經離真相不遠了。
之後,鍾寧二人在屠宰場的地下室找到朱鼎的遺骸,並找到多張照片。在一張合照中,有幾個人用紅筆勾出,其中一個便是廖老爺,而其他幾個被標記的人的子女也都被掘墓人綁架過。
鍾寧二人再次找廖老爺了解情況,廖老爺表示,照片中的幾個人均是自己當年的生意夥伴。而多年以前,有一個叫湯潛之的人曾找他借錢未果,後來湯潛之生意失敗,不久死亡,其獨子被送入孤兒院,之後被收養。
經調查,湯潛之死後,他的獨子就被開屠宰場的朱鼎收養了,改名叫朱國粱。因此不難推斷出,這些手法殘忍且獨特的綁架案均是朱國粱的報復行為。可此時朱國粱已經失蹤了。
另一邊,於勝男和韓非並沒有消極等死,而是利用在密室中找到的東西積極展開自救。
於勝男被汽車撞得小腿骨折,韓非只得利用在密室中找到的木板,將衣服撕成布條幫於勝男包紮傷口。二人還在密室中找到幾本醫學圖書、一臺電子管收音機和一個蓄電池。
於勝男和韓非通過找到的醫學圖書和牆壁處傳來的電梯運行的振動,推測自己被關在某所醫院的地下室。終於能夠確定自己的位置,二人對能夠逃出生天充滿希望,韓非迅速利用自己的理工科知識,以連接避雷針的鋼筋為天線,將電子管收音機改裝成一臺電報機,向外發送求救信號。
同時,於勝男在密室的筆記上也發現與掘墓人以往勒索信中一致的棉線手套的痕跡,結合阿定的證詞,推測出掘墓人就是醫院的清潔工人。至此,於勝男進一步設想,假如自己就是掘墓人,那會如何作案呢?
經過對掘墓人的心理和作案手法進行揣摩和分析,她發現掘墓人一向踐行「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的原則,密室所在地與案發現場往往很近,那新娘很有可能就被藏在教堂祈禱室。
圖:於勝男在筆記本上發現了棉線手套的痕跡
最後,在所剩不多的時間中,於勝男用蓄電池剩餘的電能進行水的電解獲取少量氧氣,爭取時間苦苦支撐。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鍾朗能否及時找到於勝男和韓非二人?一直隱藏在幕後的掘墓人會現身伏法嗎?
我們在這裡就先不劇透啦,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這部2009年的電影《火線追兇之掘墓人》,情節緊張刺激,節奏緊湊,並且完美地容知識性與故事性於一體呢。
04 成為那個黑暗中的掘墓人
在電影中,鍾朗和於勝男可謂十分心有靈犀,他們都提到過,想要破解掘墓人的謎題,就要先把自己當成掘墓人,揣測他會如何作案,他最有可能將受害人藏匿於何處。
而在現實當中,這也是警察叔叔們經常會用到的一種犯罪心理學的辦法,即根據對客觀現場的觀察,揣測犯罪心理和犯罪動機,尋找作案人的犯罪心理痕跡。
利用犯罪心理痕跡,可以擴大犯罪信息來源,幫助識別犯罪偽裝,指導物證的收集,更好地進行案情分析和犯罪刻畫哦。比如電影中,於勝男通過對掘墓人的心理分析而找到藏匿新娘的地點。
而鍾朗在尋找於勝男和韓非時,也進行了類似的猜測,迅速對於勝男和韓非所在的密室進行定位。
而在《法醫秦明》系列圖書中,也多次提到了犯罪心理學的應用。
比如在《倖存者》中,警察通過對比同時發生在兩市的性質類似的系列案件,分析出系列案件的兩個兇手通過某種方式互相聯繫,分別作案,進而推測兩個兇手之間在進行某種模仿學習或者競爭。根據這個推測,警察才更好地偵查到兇手的行為動態,最終順利破案。
電影《沉默的羔羊》對警察史達琳和兇手野牛比爾都有很深刻的心理刻畫。史達琳年幼時目睹羊羔在被宰殺前的驚恐尖叫而留下心理陰影,而野牛比爾幼時的經歷也是促使他犯下罪行的心因。
萊克特醫生通過對兇手的心理分析,提示史達琳從申請變性手術被拒的人群查起;而後史達琳又分析出兇手「貌似」隨意的拋屍是為了掩蓋一具特殊的屍體,作案目的是為了獲得女孩的皮膚。
最後,野牛比爾被擊斃,史達琳心中也獲得了寧靜。
然而,看完電影的我,還有另外一點小小感慨。於勝男和韓非在密室中的自救,運用了發電報的無線傳輸原理、避雷針結構、電解水制氧氣等多種理工科知識。雖然其可行性還有待商榷,比如蓄電池的輸出功率能否支持通過建築鋼筋來發射求救信號,以及電解水制氧的效率是否足以供人呼吸等,但依然讓我深深體會到,知識不僅是力量,必要時也可以拯救生命啊!
那麼,問題來了。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還能夠回憶起高中化學中制氧氣的三種方法嗎?(笑)
參考資料:
[1] 電影《火線追兇之掘墓人》.
[2] 邢書力.犯罪心理痕跡分析的現實運用[J].人民論壇,2013(2):144-145.
[3]題圖來源:《新娘》.豆瓣電影
本期編輯團:主稿-月出東山;審稿-小緣緣;校對-塵繗;美編-魯魯修
老秦的新書《天譴者》正在【天貓磨鐵圖書旗艦店】熱賣中,還沒入手的童鞋可以複製淘口令¥YpycbM9Y5T6¥打開淘寶搶購,或戳"閱讀原文"複製網址後打開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