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當今娛樂圈,是流量明星的天下,曾經的老戲骨,尤為讓人懷念,他們憑藉精湛的演技和對演戲的敬畏之心,在熒幕上留些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
可惜的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老戲骨亮相熒幕的機會卻越來越少了,許多時候觀眾只能通過以往的作品,去欣賞他們的演技了。
而在眾多老戲骨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人物,她已經接近百歲,卻依然優雅大方,每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時,都讓人無比尊敬。
因為典雅端莊,她被稱為「東方維納斯」,因演技過硬,她曾獲得第1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中國電影世紀獎最佳女演員獎和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等。
在抗戰歲月裡,她曾演出多部抗日話劇,並與與張瑞芳、白楊和舒繡文並稱為「四大名旦」,因容顏俊美,長相端莊大氣,她也曾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女性」。
這位集演技和榮譽於一身的老戲骨,就是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
就事業而言,秦怡無疑是成功的,她到達了讓人仰望的高度,然而熒幕下的她,命運卻十分坎坷,走到今天這個年紀,用步步是血淚來形容也不為過。
1922年,秦怡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封建大家庭,家中兄弟姐妹有十幾位,她排行第六,因家中負擔太重,有幾個孩子相繼被送走,這也給秦怡的生活蒙上了一層恐懼感。
上世紀二十年代,新思想的浪潮已席捲整個上海灘,小小年紀的秦怡對上學也充滿了渴望,她也幻想自己長大後,可以成為新女性。
但家裡長輩思想極其封建,他們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非但不支持女兒讀書,還期盼著她快點長大,趕緊嫁人。
好在秦怡有個疼愛的姐姐,為了讓妹妹讀書,接受良好的教育,姐姐和全家人作對,堅持將12歲的她送到了羊學堂讀書。
機會來之不易,進入學堂後的秦怡,比其他同學都要勤奮,回到家後她也不貪玩,就是埋頭讀書,在她看來,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也是遠離封建大家庭最好的方式。
1938年,16歲的秦怡從學校畢業,那個年代,16歲的少女已經可以可以嫁人了,家裡也有意為她安排婚事。
但秦怡並不是任人擺布的木偶,她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於是不顧家人的反對,跑去參加抗日話劇的演出,並加入中國電影製片廠,她的演藝生涯也拉開了帷幕。
雖然只有十六歲,但是秦怡因自幼迷戀電影,當自己有機會站在鏡頭下時,她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1938年,她參演了首部電影《好丈夫》,雖然是熒幕處女座,卻將角色刻畫的非常飽滿,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業剛起步的同時,秦怡也迎來了人生第一段戀情,對方是大她10歲的同行陳天國。
那時的陳天國,因外形帥氣,又是知名演員,許多女性都向他拋來橄欖枝,可陳天國卻獨獨喜歡十七歲的秦怡。
起初,陳天國是以「前輩」身份經常照顧秦怡,不但經常指導她演戲,還總是對她噓寒問暖,秦怡自幼在封建家庭中長大,步入社會後也沒有什麼曲折的經歷,對陳天國的關照,她非常感動。
但其實,秦怡對陳天國稱不上「愛」,更多的是將他當成了「大哥哥」,但陳天國對她卻是男女之情。
為了得到秦怡,陳天國使用了各種手段,最後竟然以死相逼。
那日,他約秦怡去爬山,到了山頂突然跪地求婚,直言:「你要是不嫁給我,我就跳下去。」
秦怡被這突發的狀況嚇到了,看著陳天國信誓旦旦的模樣,她真是害怕出人命,於是就點頭答應了這段婚事。
結婚那邊,秦怡才17歲,正是少女對愛情充滿無限嚮往的年紀,她卻直接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她也曾暗想:「或許婚姻比戀愛更美好。」
但她終究是想錯了,婚後的生活非但不甜蜜,還猶如墜入地獄一般。
用盡手段得到秦怡後,陳天國不再掩飾自己的本性,他嗜酒如命,經常喝得爛醉如泥,而且對秦怡也是暴力相加。
秦怡痛苦地回憶說:「他根本就是一個酒鬼,就因為我開門晚了,他操起雨傘就往我頭上劈。」
別人的婚姻是溫馨,是相守,秦怡的婚姻只有痛苦、無奈和辛酸,就在她準備切斷青絲時,卻發現自己懷孕了。
讓秦怡失望的是,她懷孕後陳天國依然不思悔改,照樣酗酒,那時的秦怡心裡滿是絕望。
女兒出生後,陳天國還是一如既往的鬼混,原本生活已經很拮据了,他卻還拿著片酬去買酒,眼看連孩子都養不起了。
已經喪失人性的陳天國,竟然說:「既然養不起,那就送人好了。」
在他眼裡,沒有妻子和女兒,也沒有這個家,只有酒才是他的最愛,忍無可忍的秦怡,終於做出了「離婚」的決定。
這段婚姻於秦怡而言,除了痛苦別無其他,她自始至終都不曾原諒過陳天國,哪怕得知他去世,秦怡也感受不到難過。
傷得太深,所以實在找不到原諒的理由啊。
第一段婚姻,在秦怡心裡留下了巨大的傷疤,是歲月都無法撫平的,離婚後她將所有精力都放到了事業上。
那幾年,秦怡出演了多部抗日電影和話劇,有《日本間諜》、《忠義之家》、《無名氏》等等,她的演技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雖然她對愛情已經不抱有任何幻想,,但她身邊的人卻總想為她尋一良人,經常為她介紹男友,但秦怡卻一個都沒動心,直到金焰出現,她才有了心動的感覺 。
金焰比秦怡大整整12歲,而且演藝事業業發展的非常順利,是赫赫有名的「電影皇帝」。
金焰對落落大方的秦怡也頗有好感,隨即二人確定了戀愛關係,相處兩年後他們走入了婚姻的殿堂,還迎來了愛情的結晶金捷。
金焰和陳天國有個共同點,就是都酷愛喝酒,但金焰喝酒後卻從不對秦怡發脾氣,他性格溫和,對秦怡也非常體貼,讓秦怡頗為欣慰,覺得自己終於嫁對人了。
但命運似乎故意刁難秦怡,平常人信手拈來的幸福,到她這裡卻成了奢侈品。、
1962年,金焰因酗酒得到胃出血,雖然撿回來一條命,卻從此癱瘓在床,他再也不是昔日那個玉樹臨風的明星了。
丈夫癱瘓後,秦怡不但要掙錢養家,還要照顧金焰的飲食起居,日子過得非常辛苦。
秦怡想「生活再苦,不過如此吧!」
但她終究低估了生活折磨人的能力,丈夫癱瘓兩年後,在那場「大運動」中,兒子金捷因為受到驚嚇,導致精神分裂,成了低能兒。
平日不發病還好,一旦發病金捷就失去了理智,對秦怡拳打腳踢,秦怡雖然痛苦,但對兒子她從不責怪,只有無盡的心疼。
她說:「因為兒子是低能兒,我更要加倍愛他。」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哪怕孩子再不好,也是母親的心頭肉,只苦了秦怡,一般是癱瘓在場的丈夫,一邊是低能的兒子,她的生活裡都是需要她照顧的人,她卻沒有一個人可以依靠。
可她的劇本沒有太慘,只有更慘,原本生活已經苦不堪言了,她又查出患有直腸癌,雖然保住了命,卻留下了後遺症,前後手術7次,每一次都是從鬼門關走一遭。
1983年,癱瘓二十年的金焰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和這個世界永別了,他去世前一直盯著秦怡,雙眼盈滿了淚水。
或許在生命最後一刻,他在向秦怡懺悔,如果不酗酒,就不會癱瘓,也許兒子也不會受到驚嚇,但人生就是單行線,雖然結果很壞,也只能認命了。
丈夫走後,秦怡和兒子金捷相依為命,至於她和女兒,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雖然離得很近,卻幾乎沒有交集。
雖然兒子是一個病人,喜怒無常,但她卻是秦怡全部的生活支柱,有了兒子的陪伴,她的生活雖然悽苦,但並不孤獨。
可兒子也先離他而去了,2007年,病了43年的金捷也去世了,秦怡悲痛不已,仿佛世界坍塌了一般。
兒子去世後,秦怡經常將自己關在屋子裡,收拾兒子的遺物,睹物思人,看到那些物品,就仿佛看到了兒子一般。
從悲痛中走出來的秦怡,開始投身公益事, 2008年,秦怡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
對於當下明星而言,20萬並不多,但對於老藝術家而言,20萬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其實在兒子在世時,秦怡就曾帶著兒子一起做公益,兒子走後她依然將愛給與更多人。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秦怡就如此,回望過往人生,她只說了一句:「我的確過得很苦。」
雖然很苦,但她依然選擇將愛和陽光分給更多人,因為她希望那些深陷泥溝的人,可以過得幸福一點。
很多人說秦怡是最美女性,並不是說她長得有多好看,而是她的內心像金子一樣散發著光芒。
如今的秦怡,已98歲高齡,還有兩年她就是世紀老人了。
回望她的來時路,17歲遇人不淑,中年又喪夫,老年又喪子,和女兒又形同陌路,自己也曾身患癌症,經歷了7次大手術。
這些苦難但凡經歷其中一件,都會讓人難以忍受,卻統統落到秦怡一人身上,可她選擇了承受,用堅強的肩膀和超出常人的毅力,接過命運中的種種不幸。
所以,當你覺得生活很苦的時候,不如看看秦怡,或許能夠得到一種堅持下去的力量。
(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