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
究竟有何意義?
來看看習近平總書記怎麼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強調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時,用了一大段文字又一次專門談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指出:「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於衛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實踐。要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經驗,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係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並明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愛國衛生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探索更加有效的社會動員方式」。
人類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愛國衛生運動,是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抓手,是建設健康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黨領導衛生工作的偉大創舉,反映了我國衛生工作的鮮明特色。我們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都非常重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預防和減少疾病、保護人民健康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要繼承和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更是反覆強調。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總書記明確指出:「要堅持預防為主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和基層防控能力建設,推動醫防結合,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座談時,總書記把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作為一項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重點工作,並指出:「這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更多應該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4月1日在浙江考察調研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時,總書記又一次強調:「要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提倡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今年兩會期間,總書記四次下團組,兩次提到開展愛國衛生運動。5月22日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5月24日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新時代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要堅持預防為主,創新方式方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不僅深刻闡釋了為什麼要抓愛國衛生運動,而且明確指出了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抓什麼、怎麼抓,為全社會深入開展好愛國衛生運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中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係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
愛國衛生運動作為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於衛生防病工作的重要實踐,60多年來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工作內涵不斷豐富,方式方法不斷創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愛國衛生運動抓什麼?就是要抓好全面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城鄉環境整治,開展衛生城鎮創建,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大力完善公共衛生環境基礎設施,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建設健康、宜居、美麗家園;就是要抓好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倡導,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培育良好飲食風尚,推廣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提倡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抓好社會心理健康建設,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規範發展心理治療、心理諮詢等心理健康服務;就是要抓好公共衛生隊伍建設,健全執業人員培養、準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就是要抓好基層防控能力建設,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優化醫療衛生資源投入結構,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切實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等等。
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怎麼抓?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就是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積極探索更有效的社會動員方式,把廣大人民群眾發動起來,全民動員、全民參與。在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全國動員、全民參與,聯防聯控、群防群治,構築起最嚴密的防控體系,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這是我國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們取得的寶貴經驗,值得好好總結,大力弘揚。今天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僅僅是簡單的環境治理,而是要實現從環境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這就更加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參與。要充分發揮社區在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民群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認知水平和預防自救互救能力;要堅持預防為主,重視重大疾病防控,關注重點人群健康,堅持常備不懈,將預防關口前移,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健全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工作機制,推動醫防結合,避免小病釀成大疫,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要堅持創新方式方法,積極探索新時代動員群眾的有效機制,把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廣泛關注、迫切需要轉變為對有關健康行為活動的積極參與、深入實踐,凝聚起共同建設健康、宜居、美麗家園的強大合力;要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於基礎性地位,同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為什麼如此重視並反覆強調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原因。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站在這樣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大意義,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同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工作一同部署、一體推進。
關於愛國衛生運動
這些內容要知道
新時期愛國衛生運動的42字方針
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政府主導,跨部門協作,全社會動員,預防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學治理,全民共建共享。
具體是指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是愛國衛生運動一以貫之的宗旨;政府主導、跨部門協作、全社會動員,是愛國衛生運動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預防為主,群防群控,依法科學治理,是愛國衛生運動減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防控疾病的工作方法和基本路徑;全民共建共享,體現了愛國衛生運動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分享健康成果的理念。
愛國衛生運動從哪些方面做起
1.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健康強國理念
愛國愛家,守望相助。愛國是核心,衛生是根本,運動是方式,強化主人翁意識,凝心聚力共克時艱。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正在持續積極向好。所有人都應置身於愛國衛生運動之內,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人人都是愛國衛生運動的主人翁。
2.開展全民大掃除,消除病媒孳生地
社區是個大家庭,環境治理靠大家,積極參加社區清潔整治行動, 自覺維護環境衛生,愛護公共設施,清理衛生死角,不亂堆亂放雜物,消滅蚊蠅鼠蟑等病媒生物孳生地。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做好垃圾分類。綠化美化社區環境,管好寵物文明遛狗,加強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做好清潔、消毒和通風,清理衛生死角,減少疾病傳播風險。
3.注意家庭衛生,保持家庭清潔
家庭衛生關係每個人的健康。家人一起動手,清掃衛生死角,必要時採取適度消毒,做到居室淨、廚房淨、廁所淨。根據具體天氣情況開場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勤洗衣服、勤曬被褥,衣物入櫃、被褥疊好,保持居室乾淨整潔。垃圾及時清理,分類收集投放,採用科學方法,消滅蚊蠅鼠蟑。不在樓道堆積雜物和陳舊垃圾,保持公共環境乾淨、整潔、通暢,配合社區做清潔消毒。
4.及時整理辦公物品,保持辦公環境整潔
單位既是工作場所,也是生活場所。每個人都有責任配合單位做好清潔和消毒、保持辦公環境衛生。每日溼式清掃地面,擦桌椅、電話、鍵盤等設施,保持門窗、玻璃、辦公桌乾淨明亮。注意開窗通風,保持辦公環境空氣清新。文件及時歸類整理,放入文件櫃;辦公用品不亂扔,不常用的雜物不要擺放在辦公桌上;廢紙廢物應及時丟到紙簍中。
5.養成衛生習慣,做好健康防護
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飯前便後、接觸過公共用品用具和髒東西、外出回家後都應立即洗手,洗手要用流動水,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將手洗乾淨。到醫院就診時,接觸病人時,自己可能罹患呼吸道傳染病時,前往人多擁擠、空氣汙濁以及可能傳播呼吸道傳染病的場所時,要戴好口罩、預防呼吸道傳染病,避免傳播。打噴嚏或咳嗽時,要使用紙巾或者胳膊肘部遮擋,避免飛沫汙染他人。
6.拒食野生動物,使用公勺公筷,改變不衛生不文明的飲食陋習
人們在共享美食的時候,也增加了共享疾病的風險。為了健康生活,大家要摒棄不衛生不文明的飲食陋習。面對新冠疫情,倡議大家用實際行動拒絕食野味,夾菜用公筷、聚餐不吸菸、敬酒不勸酒、吃飯不喧譁、點餐要適量、公交不進食、垃圾不亂揚,從源頭上照斷杜絕唾液、飛沫「口口相傳」的疾病,杜絕飲食陋習帶來的健康危害。珍惜食物,勤儉節約,保持環境衛生。
7.提升文明素質,維護公共衛生
公共環境衛生需要大家維護。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文明如廁,不亂扔垃圾。菸頭、果皮果核、紙屑、口香糖、飲料瓶、包裝袋等廢棄物分類放入垃圾箱。渣土、汙水及其它汙物要嚴格按要求處理。不在露天焚燒麥稈、樹葉和垃圾,不在生活垃圾分類的區域亂扔廢電池、螢光燈管等有毒有害物質。
8.規範自身舉止行為,保持良好公共秩序
守秩序、講禮儀是社會文明的基本要求,每個人都應遵紀守法,遵規守紀,規範自身言行,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愛護公共設施,不破壞、損壞公物,不亂塗亂畫。保持公共社交禮儀,在公共場所不吸菸、不大聲喧譁,維護和諧舒適的環境;自覺維護公共秩序,養成排隊好習慣,不擁擠、不插隊,保持安全一米線。
9.膳食營養要均衡,養成鍛鍊好習慣
營養和運動是保持健康的兩大法寶。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畜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每周25種以上食物。提倡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每天進行積極的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保持健康體重。減少久坐,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10.保持和諧心態,共享快樂生活。
和諧的心態能夠讓我們更加包容,看待事物更加積極,更好的適應新的環境。保持和諧心態,要培養自己善於發現積極、美好的事物;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要經常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考慮別人的觀點,真誠的接納和自己不同的人和事;要活在當下,利用已有的資源做事情而不是消極等待;要學會感恩,服務他人;要學會尋求幫助。
編審:黃習文 王應良
原標題:《【愛衛運動】關於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這些內容要知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