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你不懂沒關係呀,跟著我就行了呀,愛你……」
看到這樣甜蜜的對話,26歲的孟菲菲對著手機露出幸福的笑容。然而,她邂逅的並非是一場美麗的愛情,而是「殺豬盤」騙局的深淵。
與孟菲菲一樣,許多人在陌生網友的感情攻勢之下淪陷,進而被引誘,為「投資」「副業」等名目向網友轉帳匯款,直到對方突然消失才恍然大悟。記者調查發現,類似騙局背後有團夥操控,形成黑色產業鏈,且存在「案中案」騙局。
插圖 宋溪
案例
談戀愛遭遇「殺豬盤」
2020年10月18日,對於大多數人是一個正常的日子,而對孟菲菲來說是慘痛的開始。
那天,剛剛失戀的孟菲菲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徵婚帖」,原本是單純的聊天交友,沒想到卻來了一個「帥哥」袁袁。面對孟菲菲,袁袁表現得非常熱情,自我介紹詳細,自稱都在同一城市,還讓孟菲菲添加了其社交帳號。
「寶貝,讓我們放下過去……」一開始,袁袁就發起了猛烈的感情攻勢。孟菲菲說,剛失戀的自己原本只是想找人聊聊天,卻在軟磨硬泡下逐漸相信了他。
突然有一天,聲稱在軟體公司工作的袁袁向孟菲菲提起,自己從事的副業賺了不少錢。10月26日,袁袁再次向孟菲菲提到了副業,說要給她出一個「520」或者「1314」的計劃書。孟菲菲這次沒有多想,按照袁袁給的二維碼投了520元,「想著也不多,結果平臺顯示賺了100元……」
隨後,數千元、85000元……孟菲菲在袁袁的引導下,膽子越來越大,投入越來越多,錢不夠還去網上貸款。有一次孟菲菲錢不夠時,袁袁還「資助」了兩萬元到其平臺帳戶中。「我貸了不少錢,分三次打給三個不同帳戶,投到了他給的平臺裡。」然而有一天,袁袁突然告訴孟菲菲,最近「走勢有點問題」,要賠錢了。
自此,袁袁開始變著方法安慰孟菲菲。數日後,孟菲菲才從「安慰」中醒悟,前去報警。「時間太長了,我的那筆錢可能已經轉走了。原來,他安慰我就是為了穩住我不報案。」孟菲菲說,看到如今還是在線狀態的袁袁,她十分心痛,期待警方能夠早日破案。
不少人有過與孟菲菲相似的遭遇,而此類騙局被稱為「殺豬盤」。記者發現,在新浪微博中有一個「消滅殺豬盤」的話題,不少網友在此話題下寫出自己被騙的經歷或情形。從網友的經歷來看,騙子往往會以「投資」「副業」「項目」「彩票」等形式引導受騙者轉錢。
起底
自搭平臺團夥作案
調查中,不少「殺豬盤」騙局受害者表示,自己遇到的騙子頭像等基本信息全是虛構。而在網絡上,也有受害者指證一些詐騙者「瘋狂撒網」,同時活躍在多個社交平臺尋找下手目標。
「普通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很難分辨真假,回過神來一切都晚了。」另一名「殺豬盤」受騙者小麗說,自己報警的那一天,警察在查閱相關信息後,直接告訴她遇到了「殺豬盤」,但自己卻不相信。
「我當時還替他說好話,報完警後我要他發個語音,他沒理我。」小麗表示,當時警察告訴她對方是騙子,她看到的對方頭像和身份信息都是假的。
記者翻閱微博「消滅殺豬盤」話題發現,不少受騙者除了吐露自己被騙的經歷外,還發帖指證一些「殺豬盤」騙子在多個平臺「包裝」自己,開展詐騙活動,甚至相同頭像被不同人使用。在網友曬出的疑似「殺豬盤」嫌疑人中,同一人確實在不同社交平臺註冊帳號並向網友發送信息。
在網絡論壇上,還有網友發出令人觸目驚心的「殺豬技術」。以網絡流傳的一份「最新殺豬攻略」為例,封面總共分為四個部分,依次是包裝、聊天、釣大(魚)以及附錄。而在「附錄」中,則包含更精準的行騙模式,包括大齡剩女特點、單身男特點等。
「辦理類似『殺豬盤』案件難度很大,涉案的很多東西都是假的。不僅個人信息是假的,犯罪分子用來行騙的平臺也可以租、買或者自己搭建。」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反詐中心負責人王曉驥介紹,「殺豬盤」案件背後往往有團隊力量支撐,團隊成員分工明確。「受騙者『投資』的軟體也好、平臺也好,實際上都是騙子自己的。平臺有買有租有自己做的,這背後有一條黑色產業鏈,連手機卡、銀行卡都可以通過非法渠道買到。」
陷阱
求救反遇二次詐騙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殺豬盤」受騙者會在網絡上尋找共同遭遇的網友,組團相互鼓勵、支持。
「這兩年很多人都被『殺豬盤』了。我手頭有好幾個群。」一名被「殺豬盤」騙局詐騙的博主向記者介紹,自己加入了多個受騙者維權群。「有的群裡人數上百人,大家都是被騙的。」該博主介紹,平時大家會在群裡交流被騙經過、案件進展等情況,也少不了互相鼓勵和支持。
然而,也有不法分子趁此機會偽裝為受騙者,聲稱認識「黑客」可以追回損失,讓受騙者陷入二次受騙的陷阱。
「騙子會在一些受騙者的平臺上潛伏,我就被騙了。」孟菲菲說,當自己遭遇「殺豬盤」報案後不久,在網絡上遇到一名叫「三昧空間」的網友,該網友稱自己也被「殺豬盤」詐騙,通過「黑客」已經將錢追回。由於追錢心切,她加上了該網友給她的QQ號,簡單說明情況後,該「黑客」要求其繳納2000元的「服務費」,而後才開始操作。
「已經黑到了83000元!但你要先轉16000元給我們公司的IT部門。」不久之後,該名「黑客」迅速回覆說。孟菲菲沒有多想,又向其轉過去16000元。此後,各種需要繳納的費用變著花樣再次襲來,且又聲稱馬上可以提現,要孟菲菲繼續向另一個平臺的帳號裡繳費。「我付給他們最後一筆錢是11月26日了,我突然覺得他們是不是也在騙我?」孟菲菲說,此後自己果斷報案。她懷疑,網友「三昧空間」和「黑客」是同一個人分飾兩角,自己遭遇了二次詐騙。
當孟菲菲將個人經歷發上網絡後,沒成想也有遭遇「殺豬盤」騙局的網友站出來,表示自己同樣被所謂「黑客」二次詐騙。
2020年9月,杭州市餘杭區檢察院對一起「黑客」詐騙案提起公訴。此案中,兩名被告通過此類作案方式,以「每次收取追回資金總額的20%作為手續費,提現審核通過後先支付10%」為名,先後從4名受害人處騙得15萬餘元。最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何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被告人吳某有期徒刑三年二個月。
提醒
網絡交友沒有「餡餅」
「目前,在國內活躍的類似『殺豬盤』已經被打擊得差不多了,現在他們主要盤踞在國外,尤其是緬北地區。」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反詐中心負責人王曉驥說,「殺豬盤」騙局存在隱蔽性較強、涉案金額多、打擊難度大等特點,全國各地公安部門都在努力攻克這類犯罪行為。
王曉驥提醒市民,網絡是虛擬世界,交友要慎重。牢記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不要輕信網絡上對方許下的承諾。平常在網絡的陌生人交友活動中,大家也要有底線,不能輕易產生經濟往來或者隨便轉錢借錢給對方,做到對甜言蜜語不聽、不信、不輕易轉帳。如果確實需要出借錢財,也一定要及時核實對方的信息。
一旦遭遇騙局,要保存好相關證據,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王曉驥同時呼籲廣大網民,涉及「殺豬盤」騙局案件的偵查過程持續時間長,偵破難度較大,警方要做大量的調查、核實和取證工作,呼籲網友給警方破案一些時間和耐心。此外,市民也要及時學習防詐騙知識,提升自我風險意識,「一起把精力放在預防上,被騙者才會越來越少。」
(原標題:網上感情「餡餅」其實是騙錢陷阱 網戀一個月被騙十幾萬)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松林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