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第二季》
◎譯 名 羅馬 第二季 / 羅馬 / 羅馬帝國 第二季
◎產 地 美國 / 英國
◎類 別 劇情 / 動作 / 愛情 / 歷史 / 戰爭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英雙字
◎豆瓣評分 8.9分
◎集 數 10
◎片 長 60分鐘
◎導 演 蒂莫西·范·帕騰 Timothy Van Patten
◎編 劇 約翰·米利厄斯
◎主 演 凱文·麥克基德 Kevin McKidd
雷·史蒂文森 Ray Stevenson
波利·沃克 Polly Walker
凱瑞·康頓 Kerry Condon
傑姆斯·鮑弗 James Purefoy
西亞拉·馬斯塔麗 Chiara Mastalli
西蒙·伍茲 Simon Woods
艾倫·裡奇 Allen Leech
託比亞斯·門基斯 Tobias Menzies
琳賽·鄧肯 Lindsay Duncan
戴維·鮑姆伯 David Bamber
琳賽·馬歇爾 Lyndsey Marshal
◎簡 介 :
公元前52年,羅馬共和國建立400年後,羅馬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是擁有100萬人口的世界性大都市,也是雛形中的帝國的中心。
羅馬共和國是建立在分享權利和激烈的個人競爭的基礎上的,從來不允許搞個人獨裁。
但這些共和國的原則基石正在腐敗的瀰漫和道德的淪喪下逐漸崩潰。
統治階級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傳統的斯巴達人的戒律和團結已經蕩然無存。
說起醉好看的美劇,多數人會提起《斯巴達克斯》,而今天再次介紹的劇集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斯巴達克斯》的老祖宗,劇情的精彩程度更是強於《斯巴達克斯》,它就是HBO的史詩性劇集《羅馬》。
英劇此類比較優秀的代表作還有《空王冠》,法劇有《凡爾賽》。說起美劇,美國既然沒有那麼悠遠精彩的古代歷史可描述,就只能借用他國的歷史了,美劇迄今為止醉精彩的古代歷史劇集非這部拍了兩季的《羅馬》莫屬了。但是看美劇時間不長的朋友可能對這部劇集不太熟知,今天咱們再來介紹一下。
第一季 凱撒VS龐貝第一季的故事從凱撒大帝徵服高盧後準備回師羅馬時開始,凱撒的女婿龐貝是羅馬最高統治者,他的妻子剛剛去世。羅馬的上層社會為凱撒的歸來憂心忡忡,怕引起時局動蕩。凱撒的侄女阿蒂亞工於心計,一面想把女兒嫁給龐貝,一面讓11歲的兒子屋大維去迎接凱撒。這時本劇的兩位男主人公軍官沃倫諾斯和士兵普洛受凱撒的指揮官安東尼的命令去尋找丟失的軍旗。安東尼、屋大維、沃倫諾斯和普洛就此結識。
沃倫諾斯歸家發現多年不見的妻子尼娥波懷抱著一個小嬰兒,她解釋是他們的外孫。安東尼作為凱撒的代表與貴族們談判,雙方不歡而散。凱撒大軍接近羅馬,羅馬一片混亂。沃倫諾斯殺進羅馬後拋下武器去做平民,普洛也帶上女奴埃琳妮準備離開。凱撒在城內安撫民心,在戰場上卻追殺龐貝。
沃倫諾斯的戰利品奴隸除了一個小孩都死光了,沃倫諾斯陷入經濟困頓再次加入軍隊。屋大維和普洛殺死了給沃倫諾斯戴綠帽子的傢伙。安東尼暫時管理羅馬,阿蒂亞求普洛訓練屋大維。普洛與沃倫諾斯馳援凱撒時流亡到荒島,凱撒軍團奮起擊敗了龐貝。龐貝想逃亡埃及卻在荒島遇到了普洛與沃倫諾斯,沃倫諾斯放走了龐貝,龐貝在埃及被人殺死。凱撒追到埃及,調停埃及豔后和她弟弟的矛盾,期間去尋找艷后的普洛被艷后引誘啪啪並有了結果,與凱撒見面後艷后生下了一個兒子,大家都以為是「小愷撒」,沃倫諾斯卻懷疑是「小普洛」。
凱撒、安東尼班師回朝,沃倫諾斯被黑澀會欺負不得已聽從凱撒從政。普洛失手打死情敵,又和沃倫諾斯發生矛盾成了黑澀會幫兇。沃倫諾斯從政了,並在角鬥場上救了普洛。凱撒提升了沃倫諾斯,反對者在元老院刺殺了凱撒,沃倫諾斯被告知被戴綠帽子的事而被調虎離山,安東尼想救援也被阻擋,一代梟雄凱撒死在血泊之中。
第二季凱撒被殺安東尼逃亡,凱撒遺囑屋大維是繼承人。沃倫諾斯聽說孩子被害死,人變得萎靡不振。安東尼當政卻力不從心,對屋大維也小心提防。屋大維和安東尼反目,屋大維組織了自己的軍團。沃倫諾斯和普洛流落江湖,沃倫諾斯變的暴虐。安東尼失敗被屋大維追到高盧,沃倫諾斯跟隨安東尼,普洛意外找到了沃倫諾斯死而復生的孩子們。
屋大維戰勝了安東尼,成了羅馬的主人,沃倫諾斯成了黑澀會頭子。屋大維成了羅馬歷史上最年青的執政官,並替凱撒復了仇。為了對付貴族,屋大維和安東尼聯手,派沃倫諾斯和普洛去行刺,普洛感覺沃倫諾斯變了。
屋大維和安東尼勝利後達成協議之後再度反目。沃倫諾斯隨安東尼逃到埃及,普洛卻追隨屋大維來攻打安東尼。安東尼希望屋大維放過艷后,屋大維不允,安東尼想二人決鬥屋大維也拒絕了。威逼下安東尼和艷后相繼自殺了,沃倫諾斯帶走了實際是「小普洛」的小愷撒,並和普洛一起回到家中,受傷的沃倫諾斯得到孩子們的諒解後安詳死去。普洛告知屋大維小凱撒自殺而亡,而沃倫諾斯失蹤了。熱鬧的羅馬街頭,小凱撒告知普洛他要恢復他爹凱撒的榮耀,普洛為難地對他說:「關於你的爹,我有話要說……」
《羅馬》值得一看
好的歷史劇都是這樣,雖然故事一開始就知道的結局,可還是非常想看到結尾。《羅馬》在宏大的歷史背景裡插進沃倫諾斯和普洛兩個虛擬的小人物,通過他們的視角去觀察那段歷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情節波瀾起伏讓人時而激動、時而痛哭、時而緊張莫名。本劇實際有兩條線,一條就是愷撒與龐貝、安東尼與屋大維之間的鬥爭以及羅馬貴族如何在他們之間抉擇站隊;另外一條就是以沃倫諾斯和普洛作為平民的代表,反映出在這個大動蕩時代中普通人的生存狀態。
《羅馬》的劇情遠比我講的複雜,而且女人戲也很多,比如屋大維的母親以及凱撒和安東尼的情人們的勾心鬥角,由於篇幅原因我都沒寫。其實《羅馬》裡我最喜愛的角色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就是下圖裡這位胖小哥,他是羅馬的新聞講述人,有點羅馬新聞聯播的味道,他負責每天在市民廣場誦讀新聞,順便也作些小廣告。當凱撒歸來的時候,他開始說凱撒取得了勝利,龐貝與凱撒矛盾時又講叛賊凱撒如何,當凱撒得勝進城前又變成了偉大的凱撒光榮歸來。每天做的廣告也無非誰家的麵包好誰家的葡萄酒香,但這位小哥的表演異常用力,聲情並茂,語言有力、手勢到位,十分有看頭。
《羅馬》和《斯巴達克斯》不一樣,它基本上都是服務於劇情的,情節也安排合理。說它劇情的精彩程度強於《斯巴達克斯》確實如此,但藝術性和觀賞性確實強於後者的,喜歡美劇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
密碼: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