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長柯文哲。(中國臺灣網資料圖 扶海濤 攝)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在8日晚接受島內深綠媒體專訪時就此前的「兩岸一家親」言論道歉,稱是自己「講太快」。 該電視節目在9日晚播出,柯文哲在節目中稱,「有時候說話快了一點,大家聽了不爽,這也只能跟大家講說抱歉。」此外,他駁斥外界有關他連任臺北市長後就會接著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說法,並表示自己不會出來選,2020年「絕對會力挺」蔡英文。
臺北市議員:「選舉正像照妖鏡,立刻原形畢露」
對此,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批評,柯文哲只是為了算計民進黨是否禮讓,怕民進黨自推人選,才改變說法,結果從過去自稱「墨綠」、「變紅」後,又為討好綠營,再為之前自己說過的話道歉,這樣的政治性格,不知如何讓人信賴。
「大家看的很清楚,柯文哲沒有核心價值,在個人利益考量下,馬上向綠營的壓力屈服。」丁守中批評,柯文哲這種性格,最可能出賣臺灣,最容易出賣市民利益。言不由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種流質易變的性格,不知道會把臺北市帶到哪裡去。這種政治性格,就是缺乏定見,缺乏視野,造成臺北市政持續衰退的原因。
「白海豚會轉彎,白色謊言會拆穿,白色力量會唬爛!」臺北市議員王欣儀質疑,現在是「一柯各表」?兩面柯文哲,瞬間把「兩岸一家親」變成了「兩柯眾民欺」,忽藍忽綠、忽「中」忽「臺」,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柯文哲?王欣儀說,柯文哲這樣轉彎,讓那些在過程中一路幫你奮力護航的柯粉們,要情何以堪?時窮節乃見!選舉一近,正像照妖鏡、雄黃酒,立刻原形畢露,霸氣柯P的真面目,原來竟也只是「卒仔」!
臺灣「亞洲警察學會秘書長」葉毓蘭在Facebook發文說,柯文哲為了當選連任,不惜向深綠輸誠,白色的夢,兩岸一家親的和平,都是詐騙集團的話術罷了。葉感嘆表示,「權力的滋味太迷人,竟教人不惜以出賣人格爭取!唉!」
島內輿論:柯P不再是柯P 只是民進黨傀儡
臺灣《中時電子報》10日發表題為《柯P不再是柯P 只是民進黨傀儡》的社論文章說,柯文哲意在化解綠營基層對他的疑慮,希望保留「柯綠合作」的空間,增加勝選機會。不過,當柯文哲不再是柯文哲,他還憑什麼號召「超越藍綠」,又憑什麼帶領臺北市多數民意進入新政治格局。 「曾經不受藍綠羈絆的柯文哲,原本勝券在握,可惜政客本質輕易壞了一盤好棋。」
社論認為,比選舉計算更重要的是,理念不能投降。以兩岸立場為例,柯文哲說出「兩岸一家親」,是對兩岸人民都好,最能保障臺灣人民和平福祉的兩岸論述。兩岸立場,錯的是民進黨的「反中去中」、錯的是賴清德的「臺獨工作者」,不是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豈有「對的主張」向「錯的主張」低頭認錯之理?
社論指出,在民進黨壓力下屈服的柯文哲,不僅拋棄了從人民利益最大化角度抉擇取捨的從政初衷,更是在理念上的投降。他站在關鍵的政治分水嶺上,卻選擇陳水扁那類「頭過身就過」的政客作風,而不是具有未來性的政治家。一個沒有未來性的傀儡,註定政治生命就只是過眼煙雲。
港媒:柯文哲「臣服」綠營 與大陸的關係可能到此為止
香港中評社10日評論指,民進黨即將就是否自行提名人選參選臺北市長做決定,柯文哲上述表態明顯是向民進黨低頭,希望換取民進黨再度禮讓。柯文哲的轉彎在外界預期之內,一人難敵一黨,為求連任不得不低頭。只是被民進黨收服了的柯文哲,已不再是原來的柯文哲了。
評論說,柯文哲臣服、轉彎,很可能已與民進黨談妥交易。不過,民進黨內要求自行提名的聲音仍然很大,黨內要角段宜康說民進黨臺北市必提名;鄭麗君也指柯文哲理念與民進黨有距離,民進黨應自提人選。
評論指,柯文哲轉彎或者能從綠營取得回報,但可能也是麻煩的開始。其一,中間、淺藍的選票將會流失;其二,柯文哲與大陸的關係,可能到此為止了,除非將來又有能讓大陸接受的表態。(編輯 小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