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25天!五大省文科狀元總結:政史地這樣學,文綜240+收藏

2021-01-18 小河馬幫你高考上岸

童鞋們好,一到高中,政治、歷史、地理三科知識點多且雜,童鞋們總是記不住,或者記住了之後過段時間又忘了、搞混了。

有同學會給學姐發私信問:政治、歷史到底怎麼學啊?怎麼做筆記呢?他們都說要理解著去學,但是理解不就是記嗎?

確實,這幾科離不開背誦和記憶,但同樣需要大量的腦力勞動——思考。

今天,學姐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大家參考一下,多多摸索,找到下面的方法那個適合自己,一定會把政史地的成績提升更高的層次!

學姐為各位學弟學妹們貼心準備了《2020高考押題卷》(文理各科全)

點擊作者頭像,私信發送【1】即可領取

一.高考狀元的學習方法

1.文綜大循環複習法

進入高三,文科記憶量非常大,只靠突擊記憶,印象不深,效果不好,時間長了就需要返工。有些時候,同學們會發現,回顧很久以前背過的課文就像學新課,費時費力。如果採用大循環法,就可以有效避免此類情況。

具體做法是,首先制定計劃,確定大循環周期。大循環內容是背過、記過的內容和做錯的題。大循環內需要小循環,小循環內容是近兩天學過的內容,可以規定每天的回顧計劃。這樣,才能溫故而知新。

——孫凌 陝西省文科狀元

2.文綜書題結親法

文綜能力的提高必須建立在有一定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沒有基礎知識,空喊能力也只是口號。課本必須細看,包括小字和注釋的內容。後期要注意增加題量,在做題和分析題的過程中理清答題的規範思路,這樣才能得高分。

——王曉月 河北省文科狀元

3.文綜答題套路歸納法

在文綜試題的答題思路中,是可以尋找到很多答題套路的。總結歸納這些答題套路,既可以避免漏答某些要點,也可以使思路更加清晰,答題更有層次。要歸納答題套路就必須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進行同類題型的比較和分析,找出相同點,總結答題步驟,最後歸納出一些典型的答題套路。

——趙君秋 湖北省文科狀元

4.地理以圖為綱法

地理是文綜中知識最紛繁龐雜的,它的考試範圍不僅涵蓋高中的6本教材,還包括初中的4本教材,因此在學習中經常會顧此失彼,記不住零碎的知識。面對林林總總的考查點,我的辦法是以圖為綱,將所學的知識固定在某個區域上。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的一張連結地圖,每想起一個區域,就會自然反應出當地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識以及農業、工業、人口等人文地理知識。一開始或許有些困難,但一旦形成框架,就如同張無忌練成了九陽神功——天下無敵了。

——孫一丁 吉林省文科狀元

5.政治限定詞法

政治題的背景材料很多,讀題的時候需要從中提煉出一些重要信息,不要被背景材料打亂方向。特別注意設問的話(通常是最後一句),要明確問的是什麼。其中的一些限定詞是要特別注意的,也許因為一個字,4分就沒有了。

——蔡妮芩 重慶市文科狀元

政史地各科學習方法

一.政治

政治是一門以研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的社會科學學科。學習政治時,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才能紮實掌握需要記憶的原理和知識要點,不僅如此,答題方法很重要

1將書讀亂法:把書本知識爛記於心

「把書讀亂」是一種高效讀書法,如果理解透徹那麼每一個問題都是送分題。

重視課本中政治原理:高考題型每年都差不多。政治,題目和答案對課本基礎知識的考核都遠遠多於其他學科,尤其是哲學知識部分,答案的模板為「原理+闡述」。因所以學習政治不可忽視書本知識。記憶時應該聯繫生活,通過事例加深理解。

增加翻閱試卷的頻率:其實不刻意的背,也可以加深印象。政治也應該整理一個錯題本,反思和研究錯題,你會收穫頗多。

高效利用輔導資料:學姐建議,不能盲目刷題,做無用功,但是還要頻率,畢竟即將高考,要保持手感,總結真題的規律,找到適應自己的答題方式和技巧。

2利用目錄記憶:

記憶目錄時要閉眼睛思考,你正面的思考才能想起每個標題下的具體知識點。若記不起來,立馬回看,掌握後繼續閉研究思考以下的內容。對形成完整的框架認知有好處。

這一步結束後在根據自己的記憶列出自己的大綱,根據自己對全書的理解,在筆記本上列出一個大致的提綱,畫出思維導圖。這對於以後的複習也將大有裨益,每次複習的時候,可以用來回憶內容,做到查漏補缺,引出更多細節以及易忽略的內容。

3政治答題關鍵是答到點上,統一答案:知識點+少量材料闡述」。不僅如此還要重視全面性和邏輯性,圍繞中心規範答題

4結合時事法

利用新聞和報紙關注時事,對答題的分析有幫助。

學姐建議:多練時事分析

二.歷史

1利用諧音記憶:

例:甲午戰爭1894年,我們可以記成「一把揪死」,活躍思維的同時記憶了知識。

2時間串聯法:按時間順序串聯歷史知識

學姐前幾篇文章有這方面的知識點,很全,大家可以去翻翻。

相關聯時間記憶發生在同一年或月中,記住一個事件再夠連帶記住其他幾個事件。

時間運算記憶,例如(1) 計算時間長短。如:荷蘭殖民者佔據香港、臺灣的時間是從1624-1662年,長達38年之久;新民主主義革命比舊民主主義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式推導:(1919-1840)-(1949-1919)=50年

時間推導記憶記住了一個歷史事件就能推出另一個事件的內容。

3分類整合法:將知識點歸類記憶

看書的同時,簡單地列知識點提綱在分類看書的時候,可以邊看邊記錄,列寫提綱,以時間、原因、發展方向等多個角度為主線,去引導記憶。整理歷史專題,有計劃地複習和記憶同學們也可以整理出歷史專題。

4網絡構建法:構建框架,條理清晰記得牢

高中歷史可以分為世界近代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但微觀角度講,歷史概念有不同的固有結構像背景、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等。抓點,串線鋪面最後形成網絡利與記憶。

三.地理

地理是較為「中性」學科,學習地理要善於聯想和歸納,地圖在記憶中地位尤為重要。

1以圖為綱法:

同學們可把地圖張貼在牆上和書桌上,空閒時間觀看,圖文結合,以圖為綱,定位經緯。記憶地圖後,拿出白紙,憑記憶畫出省市、山川經緯度等知識,一邊畫圖一邊思考思考氣候、地形地勢等相關內容。

2聯想法:

把相似的、相反的、相近的事物聯繫記憶用來增強記憶。例:新疆的地形特徵可與的「疆」的右半部分聯繫起來,「三橫」是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兩田」代表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

3活用原理法

回歸課本掌握原理的含義,就可在考試時自信作答。

4歸納法:

將類似特點的知識歸類整理,方便記憶,掌握規律。

學姐為童鞋們貼心準備了《2020高考押題卷》(文理各科全)

點擊頭像,私信發送【1】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2011年安徽高考文綜試題考評
    讓人緊張、期待的2011年高考文綜終於落下帷幕,今年是安徽第三年實行自主命題,文綜試題又一次讓考生們體會到了"新高考"的威力:題目靈活,覆蓋面廣,注重能力。試卷出題模式與以往略有變化,選擇題調整到10題,33、34兩道綜合題各30分。
  • 李瑾文:安徽文科狀元,高考669分,英語149分,有一點讓人意外
    各省的理科狀元高考成績一般都在700分以上,相比較理科狀元,文科狀元的高考成就就遜色很多,基本上很少有上700分的,大部分都在680分左右徘徊。這和文綜的主觀題較多,較難得滿分有關。2020年高考安徽省的文科狀元是來自合肥一六八中學的李瑾文,高考成績是669分,其各科成績是語文131分,數學143分,外語149分,文綜246分。在這各科的成績中,其中英語的成績比較扎眼,差一分就滿分了,還是相當厲害的。
  • 2020高考各省狀元總榜!哪個省狀元才是王中之王?
    2020年的高考成績查詢已經進入尾聲,各省也相應公布了自己的一分一段表,而媒體也傳出了各省市的高考狀元,大家對各位大神也是非常崇拜。今天中學教師就為大家來盤點2020高考各省狀元總榜,看看哪個省狀元才是王中之王?好了話不多說,直接上數據:
  • 江西省671分文科狀元,到清華報導3天就想退學,他經歷了什麼?
    清華大學是我國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高校,作為一個中國人甚至外國人無人不知清華的大名,能考進清華大學的學生都是各地的狀元之類的學生,這些優秀學生到了清華大學學習上等還會那麼輕鬆嗎?清華對於自己的學生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它也是國內最難拿畢業證的3所大學之一。
  • 立志成為戰地記者的文科狀元,如何成為高考「黑馬」的?
    2012年高考,四川成都的葉思雨取得634分好成績,位列全省文科第一,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已向葉思雨拋出了橄欖枝 。對於葉思雨取得文科狀元,是讓老師們和同學們感到很意外的。在班主任賴蓉輝眼中,葉思雨是一位非常陽光的女孩,為人十分謙和,很善良,人緣也很好。在同學們眼中,葉思雨平時的成績一般都在三四十名。
  • 廈漳龍三地新一屆文理科狀元出爐 他們都是誰?
    閩南網6月25日訊 隨著昨晚福建省高考成績揭曉,廈門、漳州、龍巖三地,新一屆文科、理科狀元出爐。漳州文科狀元陳雅芳,總分653分,理科狀元王彥哲,總分694分;龍巖文科狀元鍾喬飛,總分661分,理科狀元鄭祺鑫總分687分;廈門文科狀元朱志博,總分658分,理科狀元即是福建省理科狀元姜麟錕,總分703分。
  • 中考改革引熱議:理化降分,政史地生加分,這樣改革合理麼?
    中考改革引熱議:理化降分,政史地生加分,這樣改革合理麼?物理化學降分,政史地生加分:這樣的中考改革你適應嗎?當許多人還在幻想著高中快點實行義務教育的時候,中考力度卻不斷加大——不但體育增加了分值,那些本以為是副科的小學科也光明正大地擠進了中考行列裡。有人說中考比高考難多了,此話不假!
  • 她是河北高考狀元,港大提供64萬獎學金,她還是毅然決然選擇北大
    2012年高考,何思雨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677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2年河北省高考文科狀元,其中何思雨的語文考了133分,數學考了144分,英語考了143分,文綜考了257分。對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何思雨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記好筆記難點要吃透,一定不能犯懶,雖然課堂上聽明白了,但還是要記好課堂筆記。要詳細記下知識的重點、難點。最好用不同的標記標註出自己的理解程度,不懂的或者掌握不牢的,課下記得立即吃透,這樣複習時會輕鬆很多。
  • 2016年安徽高考政治在文綜中題目排序有變
    2016年的高考,安徽省將告別實施了11年的安徽卷,使用全國統一卷。不論是內容與範圍,還是試卷結構,全國卷與安徽卷都有一些差異。昨日(11月30日),省教育廳發布了《2015~2016年度高三語文等九個學科教學指導意見》,類似於以往的安徽省高考《考試說明》,對九個學科的變化進行了總結,並對教師教學和學生複習給出指導意見。
  • 她是浙江文科高考狀元,曾以745分考入北大,成功的秘訣有3個
    鎮海中學在5年前的高考中,鎮海中學曾經出過一個女學霸,她叫嚴丹華,她是浙江當年的文科高考狀元,她曾以745分的高分考入北大。看到745分這樣的高分,很多人可能會眼前一亮:哇塞,高考總分不是才745分嗎?這小妮子居然考了745分,這樣的分數豈不是太恐怖了嗎?
  • 狀元語錄:我不是學霸是學酥
    高考成績公布,狀元一出誰與爭鋒?
  • 家中藏書300斤的女孩,高考成省狀元入北大,數學英語成績讓人贊
    有一位高考文科女狀元正是這樣做的,從小到大,她對學習知識充滿了強烈的熱愛。  她曾經這樣說道:「在學習中態度比方法更重要,要有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還有對知識真誠熱愛的態度,像這樣去學習,才能收穫樂趣。」  以學習為樂的她不看重分數,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高考考出了668分,其中英語、數學分別考到了148分、145分,讓人十分佩服。
  • 湖南707分文科狀元何潤琪:抱媽媽遺照上清華,我不是寒門貴子!
    這個男孩子叫做何潤琪,他是湖南省2020年高考文科狀元:總分高達707分,其中語文131分、數學139分、英語148分、文綜269分,加分20分,最終順利收到清華拋過來的橄欖枝。
  • 他是高考文科狀元,畢業後寫網絡小說,靠一本書掙了2套房
    李國瑞,出生於甘肅會寧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特別用功讀書,除了一次因感冒發揮不好以外,他幾乎次次都能拿到第一名,2003年,李國瑞沒有辜負老師和同學的期望,一舉奪得甘肅會寧縣2003年的高考文科狀元。按理說,成了縣裡的文科狀元,只要再加把勁努努力,將來肯定是順風順水,走向成功自然也不在話下,然而命運卻在這個節骨眼上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在報考志願的時候,因為期望過高,結果沒有被報考的心儀名校錄取,身為縣裡的狀元,這樣的結果讓他沒有辦法接受,最後在過不了自己心裡這一關的情況下,他選擇了復讀。
  • 文綜只能靠背?那是你不知道這些技巧,聽文綜組長指點迷津
    但是,目前在我國仍有一部分的省份是採取文理分科的形式進行高考科目選擇的,那麼對於文綜學習,我們一直有一個很深的誤解,那就是文綜學習,只能靠死記硬背嗎?甚至,對於很多理科生乃至文科生而言,對於文綜的學習理解就是死記硬背。誠然,文科學習我們的背誦內容佔了很大一部分,因為文科是記憶性的。
  • 她是最牛考生,考語文沒寫名字,考英語睡大覺,結果考出個省狀元
    更牛的是,她考語文忘寫名字、考英語在睡覺,最後竟然成了狀元,她是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林麗淵,中國廣西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女孩,活潑開朗,喜歡手風琴和爬樹,從小並沒有展現出過人的聰慧,包括她自己都沒有料到未來會成為廣西省的文科高考狀元。
  • 他是河北高考狀元,清華為了邀請他登門拜訪,當夜就接回了北京!
    不過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個人,他在高考分數出來之後的一小時內不僅接到了北大、清華的招生電話,而且清華大學招生辦的人更是連夜前往他家裡,並當夜就將其接回北京。那麼,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袁嘉瑋,就讀於河北衡水中學,被稱為衡水之光,他是2016年河北省的高考文科狀元,其總分比當時的第二名要高出18分,2016年,河北省的試卷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試卷總分為750分,袁嘉瑋考了706分,他的語文130,數學149,英語147,文綜280,其總分和文綜的分數刷新了河北省的高考記錄。
  • 小藍鯨談高考|如何get文科備考經驗?聽學長學姐怎麼說!
    在這非常時期,小藍鯨們們作為經歷高考的「過來人」,希望通過回顧寒假備考的歷程,為學弟學妹們提供經驗與方法幫助。希望你們「越努力越幸運」,無須過度為疫情帶來的學業衝擊而焦慮,也不必為了高考越發臨近而緊張。不妨換個角度,把居家隔離視作靜心學習的機遇期,尋求突破,在盛夏六月金榜題名!
  • 河北衡中狀元袁嘉瑋:高考706分引清北爭搶,坦言學習沒有秘訣
    「育女養兒十餘載,望成龍鳳狀元才」這幾乎是所有父母的心願。孩子自7歲入學,學習成績成為了大部分父母胸口的一塊大石頭,直到孩子18、19歲迎來高考,這塊大石才能安穩落地。而那些養出了學霸的家長,心中自然有頗多安慰。
  • 物理化學降分,政史地生加分,中考改革引熱議,這樣改革合適嗎?
    物理化學降分,政史地生加分,中考改革引熱議 然而最近江西省教育廳發布的一項中考改革通知則引發了大家的高度關注和廣泛熱議,此次改革將於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