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布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司法解釋 當前位置:首頁>政法要聞

2020-12-24 瀟湘晨報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羅沙)最高人民法院16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保障和便利當事人依法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據介紹,該司法解釋共33條,著力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與證據有關的突出問題,推動構建激勵、引導當事人積極、主動舉證的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負責人說,司法解釋重點聚焦智慧財產權權利人「舉證難」,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式的法律規則設計,依法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

該負責人表示,司法解釋弘揚訴訟誠信,引導當事人依照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在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積極、全面、正確、誠實地提供證據,推動智慧財產權訴訟誠信體系建設。

在堅持「誰主張、誰舉證」的基礎上,司法解釋對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人民法院「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作了進一步細化和明確,進一步明確掌握證據一方當事人的舉證義務,督促各方當事人積極舉證,確保人民法院能夠準確查明案件事實。

「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法院有權以裁定等法律文書責令對方當事人提交其控制的證據,既包括書證,也包括其他類型的證據。」該負責人說,司法解釋還對證明妨礙作出專門規定。人民法院依法要求當事人提交有關證據,其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交、提交虛假證據、毀滅證據或者實施其他致使證據不能使用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對方當事人就該證據所涉證明事項的主張成立。

司法解釋還對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的證據保全、司法鑑定、商業秘密保護等作出了規定。司法解釋自2020年11月18日起施行。

【來源:新華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2020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司法解釋
    據介紹,該司法解釋共33條,著力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與證據有關的突出問題,推動構建激勵、引導當事人積極、主動舉證的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負責人說,司法解釋重點聚焦智慧財產權權利人「舉證難」,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式的法律規則設計,依法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附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本院以前發布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要求「制定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解決智慧財產權權利人訴訟 「舉證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根據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審判實際,牽頭起草《知產證據規定》。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5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11月18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1月16日  法釋〔2020〕12號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2020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
  • 智慧財產權訴訟證據規定來了,快速了解8項有新意的司法解釋規定
    這是一份最新出臺的司法解釋,全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本文以下簡稱為「知產證據規定」,於2020年11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15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11月18日起施行。知產證據規定,是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的證據制度,著力解決智慧財產權民事訴訟中與證據有關的突出問題。
  • 【權威發布】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實施民事訴訟文書樣式
    此後,又相繼出臺民事訴訟證據、簡易程序、申請再審、執行以及破產、涉外海事訴訟等其他民事類訴訟文書樣式。92年民事訴訟文書樣式的頒布,對人民法院規範裁判文書製作,引導當事人製作民事訴訟文書,規範人民法院、當事人、訴訟參加人的訴訟行為,促進公正司法,提高審判效率,維護當事人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解決特別代表人訴訟諸多實踐難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解決特別代表人訴訟諸多實踐難題最高人民法院今日正式發布實施《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司法解釋」),細化新證券法第九十五條的相關規定,更為系統地規定了證券代表人訴訟的定義、審理原則、管轄、立案、登記、通知、調解、審判、
  • 關於民事訴訟「司法確認」程序的十問十答
    202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下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方案》與《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在20個城市的中級、基層人民法院和部分專門人民法院開展民事訴訟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杭州地區也列於其中。
  • 【權威發布】最高法發布審理食品安全民事案件司法解釋(一)和典型...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和五個典型案例。《解釋》注意貫徹好民法典的立法精神,落實好民法典的具體制度,處理好民法典與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特別法之間的適用關係問題,確保司法解釋符合民法典以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的立法宗旨和目的。二、《解釋》的主要內容 《解釋》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共14條。
  • 理解和適用新民事證據司法解釋的幾個重點問題(附《民事證據規定...
    由於《修改決定》內容較多,新舊司法解釋變化較大,我們選擇幾個重點問題進行闡釋,以便於在審判實踐中準確理解和適用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修改決定》重新公布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 2019 年《民事證據規定》)的精神和主要內容。
  • 最高人民法院啟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 印發改革試點...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民事訴訟制度改革,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合法訴訟權益,有效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高效、便捷的糾紛解決需求,進一步優化司法資源配置,全面促進司法公正、提升程序效能,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方案》,已經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審議通過
  • 智慧財產權訴訟,除了用來維權還能幹嘛?
    其核心觀點是,程序法相對於實體法而言只是工具法、手段法,民事訴訟程序除作為用以確保實體法實施的工具而具有價值以外,沒有任何自身的獨立價值。第二,相對工具主義程序理論。一審法院僅判決支持權利人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共計100萬元;二審法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最高法終審改判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近950萬元。該案再審判決創新侵權損害賠償認定機制,在損害賠償認定方面具有典型性和指導性。
  • 品質鼓檢 | 「強化智慧財產權專業化司法保護 服務保障經濟高質量...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院校專家學者,智慧財產權有關部門代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四川、福建等地的司法實務界代表,結合自身實踐與研討議題進行了分享。開幕式
  • 最高法: 民事訴訟文書新樣式
    為深入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按照試點工作新要求進一步規範文書樣式,提升文書質量,有效保障當事人合法訴訟權利。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關於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相關訴訟文書樣式〉的通知》(以下簡稱《試點文書樣式》),自2020年11月1日施行。
  • 最高法刑四庭負責人就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微信公眾號「最高人民法院」9月26日報導,為依法懲治虛假訴訟犯罪活動,2018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2次會議、2018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原標題: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健康,是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持續性經常性家暴將被認定為虐待
    最高人民法院30日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以及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最高法30日發布的司法解釋,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 邁向新時代的民事訴訟法學研究
    一年來,全國多所高校法學院以及科研機構舉辦了多次富有理論與實踐意義的研討會,學界出版了數十本有關民事訴訟法學方面的專著,有以「民事訴訟法」「民事程序法」以及「民事司法」為主題的千餘篇學術文章面世。筆者以法學類核心期刊以及部分綜合類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為限,對該年度民事訴訟法學研究中學者的主要觀點進行簡要綜述。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 規範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司法解釋)發布,共14條,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 最高法發布:最新民事訴訟文書樣式+權威解讀(2016.7.6)
    訴訟參加人名稱過長的,可以在案件由來部分第一次出現時用括號註明其簡稱,表述為「(以下簡稱×××)」。裁判文書中其他單位或組織名稱過長的,也可在首次表述時用括號註明其簡稱。訴訟參加人的簡稱應當規範,需能夠準確反映其名稱的特點。3.案由應當準確反映案件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關係的性質,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民事案件案由的規定。
  • 最高法院:最新《民事訴訟證據規定》十二大變化
    12月2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對實施超過18年並對民商事實務影響巨大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作了全面、系統的修改,亮點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