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09:2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眼睛打字,舌頭控制滑鼠,照顧老人上廁所
與人共融,讓機器人無所不「能」
昨天上午,「與人共融機器人與新場景應用」分論壇舉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與人共融機器人的應用和未來發展作主題演講。
靠眼動來打字,還有舌套滑鼠、電子皮膚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譚建榮說,智能工業機器人具有單機自主、多機協同和人機共融這三個基本特徵,其中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潮流。
「人機互動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譚建榮舉例說:物理學家霍金曾到浙江大學來作報告,當時他已經不能說話了,但配合最先進的眼球交互系統,可以通過眼動在電腦上打出字來,以此實現與人交流。「眼動交互技術是人機互動與共融的關鍵技術之一。」譚建榮說,此外還有觸控交互、動作交互等。
譚建榮說,共融機器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家居、醫療、汽車、金融等領域,並出現了使用者用自己舌頭前後移動輸入信號控制的「舌套滑鼠」,可產生觸覺、應用於燒傷等嚴重皮膚創傷皮膚修復的「電子皮膚」等新應用。
分體式智能護理床,照顧長期臥床半失能老人
智能交互、智能導航、智能陪護……上海理工大學康復工程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喻洪流認為,面對老齡化社會現狀及挑戰,智能康復機器人將成為未來機器人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
喻洪流說,針對臥床病人位移困難的情況,他們研發了分體式智能護理床。
通過現場視頻,記者看到分體式智能護理床具有站、坐、躺、翻身四種變位。更讓人驚訝的是,可自動分離對接,分離時是一個具有智能導航功能的輪椅,可自動帶著病人去上廁所,對接上時又與病床嚴絲合縫。喻洪流表示,這實現了長期臥床半失能老人的智能化多樣性護理。
子女不在身邊,老人身體狀況無法時刻關注,獨自一人年紀大而感到害怕等,都是老人生活面臨的各種問題。「這就需要陪護機器人代替人類,陪護老人和諧生活。」喻洪流說,日本軟銀集團開發的Pepper情感陪護機器人具有語音識別、表情分析和情緒識別技術,相當於裝上了「智能大腦」。
展望未來50年,喻洪流認為機器人治療師、機器人康復醫師、人機合一、智能骨骼、再生康復等十大應用場景將出現。
煎蛋、做咖啡、掃廁所,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回家後想有人來按摩,有按摩機器人;想吃雞蛋卻不想動手,有煎蛋機器人;想喝咖啡時,有咖啡機器人……江蘇產研院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所長駱敏舟說,協作機器人的新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把人解放出來,享受生活。
駱敏舟說,2015年以來,工業機器人總市場規模穩步增長,與人共融機器人細分市場的增長尤為突出。「下一代機器人將是可以融入人的正常生產生活環境,可以與人合作交互,具備人的靈巧作業以及智能決策能力的智能化機器人。」駱敏舟說。
駱敏舟說,面對新場景新需求,與人共融機器人目前面臨環境、任務、安全和交互四大挑戰,這需要打通機器人機構與本體技術、對環境感知及人類行為理解、優化決策與自主學習、行為方式與安全機制等關鍵共性技術。
隨著與人共融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面向人機、機機協作的智能化作業場景將不斷出現。
「又一個行業要被AI機器人替代。」駱敏舟說,打掃廁所時氣味大,下一代機器人可以扮演清潔工的角色,清洗馬桶、清潔地面等,人們可以通過機器人享受乾淨整潔的衛生服務。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