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地票房變遷史,看周星馳所謂「江郎才盡」的一大原因

2020-09-03 薛丁格的猹

文/薛丁格的

題記:

很多觀眾認為,周星馳近些年把重心轉移到內地市場之後就愈發呈現出「賣情懷」、「江郎才盡」的狀態。

其中關於審查制度、文化差異等影響因素的分析已經有很多了,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想從最現實的「票房」因素,也就是這二十多年來的內地票房變遷史,來談談對於周星馳這樣的港臺電影人的創作影響。

第一階段:立足港臺東南亞市場

1992年,是香港電影史的「周星馳年」,該年,周星馳有七部電影上映,更是包攬了年度票房的前五名。

那麼此時香港以外的市場是個什麼情況呢?

首先是內地:

由於此時的內地院線還未進行市場化改革、以及觀眾消費水平普遍不高,導致票房容量有限。再加上當時通過正規渠道進入內地市場的港片很少,對於港片來說,內地雖然人多,但並不是主要市場。

其次,那個年代除了成龍的動作片等少數港片,能突破文化差異在歐美、日韓市場收穫一定的票房,大多數港片票倉還是局限在港臺、東南亞華人市場。

下圖為網友統計的92年周星馳電影的全球票房數據,由於當時的臺灣以及東南亞票房缺乏準確數據,所以只能大致估算、

但從中也可以看出當時無釐頭喜劇的主要影響力還是局限在港臺、東南亞的華人文化圈,票房體量有限,全球票房能到七八千萬已屬不易。

(從左到右分別為美金、人民幣對美金匯率、人民幣)

當然,除院線之外,靠賣版權、拷貝等其他渠道也可以獲得收入。雖然沒有權威統計,考慮到港臺加海外華人的人口容量也有限,肯定無法有成龍的動作片那麼大的受眾規模,周星馳作為主演能賺到的錢也有限。

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算是周星馳電影第一次大規模進軍內地市場,並找來當時在內地最具號召力的女星鞏俐助陣。

而《唐伯虎點秋香》則是周星馳第一部全球票房過億的電影,預估在1.15億左右。

從七八千萬一下子衝到上億,想必離不開內地市場的加持,但是當時港片進入內地市場還沒有所謂「合拍片分帳」的說法,都是各省各城市分別買斷發行的方式,所以只能根據各地放映情況進行預估。參考當年另一部大熱影片《霸王別姬》來看,《唐伯虎點秋香》在內地的票房大概也在4000多萬左右,終歸體量有限。

第二階段:打入國際市場

94年,內地院線開始市場化改革,但當時的內地電影市場規模也不大,再加上香港本土市場的萎靡,導致周星馳之後幾年類似《大話西遊》等作品,全球票房成績都未能超過當初的《唐伯虎點秋香》。

直到2001年,已經晉升為導演的周星馳再度野心勃勃和內地合拍了《少林足球》,並找到當時紅透半邊天的小燕子趙薇助陣。

結果卻來了個當頭棒喝——因為審查原因並未能在內地上映成功。

具體原因不明,有說法是因為劇情涉及到少林寺被廣電要求修改,結果還沒通過審查就先行在香港上映,最終慘遭廣電在內地禁映。

不過縱觀2001年的內地電影票房情況(全年總票房8.9億、第一名是好萊塢大片珍珠港的1.04億、第二名是《大腕》)就算《少林足球》在內地成功上映,想必票房收入也很難跟好萊塢大片競爭。

不過即使沒在內地上映,《少林足球》也在全球取得了4300萬+美金(折合人民幣約3.6億)的總票房。(據網友統計,鑑於很多地區的數據不全,實際票房應該至少在5000W美金以上)

除了在香港打破華語片記錄,收穫超過6000萬港幣票房,結合了功夫元素的《少林足球》更是無釐頭喜劇第一次在非華人市場取得成功(尤其是在日本超過2000萬美元,更是華語片的一次輝煌紀錄)

到了2004年,此時的內地電影終於憑藉《英雄》等國產商業大片的帶動,開始形成規模。而香港電影也憑藉CEPA協議,可以以合拍片的身份進軍內地市場而不受限制。

這一次沒有被廣電禁映的《功夫》終於能夠在崛起的內地市場分一杯羹,拿下1.73億人民幣票房,成為華語年冠。

另外,除了在香港繼續以6100萬+票房刷新港產片記錄,以及在臺灣東南亞保持強勢外。這一次,《功夫》可以說是在全球「全面開花」,日韓、歐洲、北美均拿下不錯的票房成績,全球票房達到1.05億美金,內地票房僅佔不到不到四分之一 ——這跟周星馳電影後來幾乎完全依靠內地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第三階段:內地市場撈金

2008年的《長江七號》,在內地獲得2億出頭的票房,而全球票房近4億,此時的內地票房已經佔到了全球票房一半以上。但周星馳曾在採訪時說,這部電影的投資以及快2個億了,哪怕算上音像製品等其他收入,其實自己也是沒賺到什麼錢的。

《長江七號》之後,周星馳也開始了長達5年的沉寂期,直到2013年春節檔,憑藉《西遊降魔篇》再度歸來。

這一年的內地電影市場顯然已經開始呈現「井噴之勢」,《泰囧》剛剛以12.67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第一部票房過10億的華語片,而且一改以往港臺明星挑大梁的現狀,證明了內地男星也能撐起票房。

而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再度拿下12.45億票房,雖然在內地沒有超過《泰囧》,但算上海外票房(主要還是港臺東南亞),全球票房應在13.5億人民幣左右,已經超過了泰囧。不過對於此時的周星馳乃至許多香港影人來說,港臺東南亞市場體量有限,最多只有內地的零頭,而打入日韓歐美市場的機會可遇不可求。抓住崛起的內地市場,已經足夠旱澇保收了。

王晶曾說,在早些年,香港導演鑑於海外影響力,還不太敢用內地男演員當男一號,但近些年,寧可說放棄海外市場,就抓住內地市場,也要用內地男演員當男一號。

而《西遊降魔篇》的成功,也讓周星馳可以繼續放心讓內地男演員挑大梁。

所以才有了《美人魚》裡的鄧超

乃至《西遊伏妖篇》裡的流量小鮮肉吳亦凡

再加上周星馳本身的號召力,足以帶動那些當年「欠自己電影票」的觀眾。

而這兩部電影也在內地分別席捲33.92億、16.56億票房,至於海外票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估計這時候的周星馳也不在意海外那點票房了。

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電影口碑的下滑,很多粉絲紛紛表示,星爺似乎「江郎才盡了」。

不過老搭檔黃一山的觀點似乎更能說明本質問題,他曾經表示:星爺現在太有錢了,所以脾氣也變好了,都不用自己演戲,光做導演就能輕鬆拿個十幾億票房!

不過去年賀歲檔,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票房僅收6億多,看似遭遇滑鐵盧,但有一種說法是這部電影是因為《美人魚2》特效未完成,臨時趕鴨子上架拍出來的,所以不能算星爺的正常水平。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的周星馳要繼續他在內地的票房神話,顯然要面臨更多的衝擊。

首先一點便是隨著觀影群體進一步年輕化,很多95後、00後開始成為觀影主力,並不像經歷過他黃金時期的觀眾,對他的電影有那麼深的情懷。

其次,便是陳思誠、徐崢、黃渤、王寶強、沈騰等中生代喜劇人的崛起,如果星爺還是不停地炒冷飯,無法拍出新意來的話,很難保證自己不會被「後浪」們給趕超。

江山代有人才出,電影人的藝術生涯也會有高峰期,上了年紀之後創作力逐漸枯竭,呈現下滑態勢也是普遍現象。但是周星馳這一代香港電影人來內地之後的整體轉變,想來也是跟內地市場這些年「賺錢變容易」了有很大關聯。

但不管怎麼說,哪怕星爺真的江郎才盡,以後再也無法重現巔峰,但憑他昔日創下的輝煌,也足夠擔得起喜劇之王的名號了!

(完)

相關焦點

  • 從內地票房變遷史,看周星馳所謂「江郎才盡」的原因
    很多觀眾認為,周星馳近些年把重心轉移到內地市場之後就愈發呈現出「賣情懷」、「江郎才盡」的狀態。其中關於審查制度、文化差異等影響因素的分析已經有很多了,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想從最現實的「票房」因素,也就是這二十多年來的內地票房變遷史,來談談對於周星馳這樣的港臺電影人的創作影響。
  • 《新喜劇之王》票房口碑連跌,周星馳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周星馳」三個字也成了電影票房的靈藥,因個人的品牌效益而產生的票房號召力被用到極致,無數觀眾願意選擇為這三個字貢獻自己的電影票。且今年春節檔的電影競爭異常激烈,無論是哪部電影都想登上票房冠軍的寶座,不過從豆瓣5.8的評分上看,《新喜劇之王》怕是很難登上寶座,那麼是為什麼使其口碑一直下降的,小編總結了以下原因。
  • 58歲的周星馳江郎才盡了?其實,是我們變了
    提起周星馳,除了演過特別多喜劇電影,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感情史了。尤其以紫霞仙子討論最多。讓人想一遍一遍看下去。前兩年《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還在大陸重新上映過,票房也相當 不俗,可見周星馳的魅力。有人說:58歲的周星馳 江郎才盡?
  • 周星馳江郎才盡?我信你個鬼!
    周星馳,你的無釐頭,終於回來了。當然我知道你們又想要吐槽什麼了:二十年前的龍套故事,換一個性別,重講一遍《喜劇之王》,你當我傻啊,還說周星馳不是江郎才盡?看什麼看?「死開呀你」。江郎才盡這句話,還用你說?
  • 周星馳:我真的江郎才盡了,但「西遊電影」還會有續集
    疑問4:先導預告「沒特效」時,網友說你江郎才盡、不欠你電影票了,你什麼感受?周星馳:你都想不出現在創意有多難,只有創作者自己會知道。江郎才儘是真的,不是開玩笑。但這是現實啊,就是要面對。不然怎樣呢?是不是就算了?
  • 周星馳江郎才盡?對賭協議抵押「天比高」太慘了吧!
    提到周星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星仔到星爺,他也是一步步用作品,用實力徵服著每一個觀眾。特別是在94年,可謂是事業巔峰,在當時「雙周一成」的大環境下,一年內票房前十竟有三部是周星馳主演的電影分別是票房第三的《國產凌凌漆》票房第六的《破壞之王》和票房第七的《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 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前五,周星馳獨佔其二,成龍沒有一部上榜
    當然,面對激烈無比的競爭,仍有少部分華語片扛住了壓力,成功闖進票房榜前茅,接下來就帶大家盤點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前五的華語片,不知是否有你喜歡的影片上榜?第五名、《葉問3》甄子丹是深受兩岸觀眾喜歡的中生代功夫巨星,《葉問》系列是他的金字招牌,幾乎每一部都能票房大賣,尤其是《葉問3》,在內地票房豐收,香港票房更突破6042萬港元,闖進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第五名,只可惜續作沒能重現光環,香港票房只有《葉問3》的一半。
  • 周星馳江郎才盡?經過喜劇之王的後,你還欠星爺票嗎?
    1962年6月22日周星馳出生在香港九龍的窮人區,在周星馳7歲的時候,他的父母正式離異。於是,周星馳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起在母親凌寶兒的撫養下成長。直到2004年12月23日在中國上映《功夫》之後的12年裡,陸續被傳出退居幕後的消息,2008年,自導自演科幻題材的電影《長江7號》;該片在香港上映以後以5140萬港元的票房成績獲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2013年,擔任古裝喜劇片《西遊·降魔篇》的編劇以及導演;該片上映以後打破華語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 導演管虎內地票房達73.36億,超越周星馳,中國影史第1
    9月22日下午,據有關媒體報導,導演管虎的作品內地累計票房達到73.36億,超越了周星馳,成為華語導演內地累計票房NO.1。管虎從1992年自籌資金拍電影以來已經走過了28年的職業生涯,去年與其他人合拍的獻禮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累計票房
  • 劉德華衝擊百億票房,周星馳,成龍,內地票房都沒過百億
    劉德華即將衝擊百億人民幣電影票房,成龍,周星馳內地電影票房都沒有過百億。劉德華兩部新電影即將上映,《拆彈專家2》《人潮洶湧》是劉德華主演新電影,借著這兩部電影劉德華也將會衝擊內地百億人民幣電影票房。香港明星當中,在內地獲得電影票房最高是古天樂,累計票房接近94億人民幣,他是最有希望成為百億影帝演員,可惜的是今年古天樂電影有些少,並沒有衝擊百億票房。排在古天樂之後是成龍,他在內地電影票房也超過了80多億,成龍電影出現票房下降問題,衝擊百億票房還需要時間。
  • 票房大賣24.8億,陳思誠卻被批「江郎才盡」他這是在精心布局
    累計24.8億,穩坐內地票房榜冠軍寶座。5個單元各有特色,為收割票房做出了不同貢獻。而要說到最為特別的一個單元。過度消費概念,被網友們怒批已江郎才盡。但要說到陳思誠江郎才盡,你們就大錯特錯了。別看該單元草草了事,毫無誠意,實則卻是內有乾坤。
  • 大批電影重映,不乏票房冠軍和經典大片,周星馳人氣壓過吳京
    ,這一批片單中,想看人數最高的電影讓很多觀眾有些驚訝。《美人魚》是電影市場改制以來首部正面擊敗好萊塢電影的票房神作,打破了《速度與激情7》所保持的票房紀錄,這也是華語電影首次從好萊塢電影中奪回內地影史票房冠軍,可見《美人魚》背後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 《新喜劇之王》老梗太多,周星馳真的江郎才盡了嗎?
    文/帥帥一一些人看了《新喜劇之王》後,歡笑之餘不免感慨,說周星馳借著《喜劇之王》的IP,炒冷飯,吃老梗。比如《新喜劇之王》中,副導演要招群演,讓他們做各種反應;這與《喜劇之王》尹天仇那段表演如出一轍。比如, 《喜劇之王》中柳飄飄的經典回眸。《新喜劇之王》中如夢也有這樣的一幕。
  • 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內地影史票房前10名,電影票房數據
    內地電影票房排行榜,按題材分類,可分為科幻、動作、奇幻、動畫、喜劇、愛情、劇情、驚悚(恐怖)八大類。科幻、動作、喜劇、奇幻類電影更受內地觀眾青睞,高票房很普遍,破10億元票房很常見。動畫、愛情、劇情類電影也有穩定的觀眾群體,部分佳作能取得30億甚至是50億元的超高票房。而驚悚(恐怖)類電影因題材小眾且品質不高的原因,票房破億都很困難。
  • 內地被批是爛片,美國卻打出9.4高分,周星馳終於正名了
    近幾年星爺出的幾部電影如《美人魚》、《新喜劇之王》都獲得了很高的票房,可口碑卻不佳,很多人都覺得星爺江郎才盡了,拍不出搞笑的電影了,大家都對他有點失望,不過因為這是周星馳拍的電影其實《新喜劇之王》講的故事還是挺有意義的,只不過大家覺得不是很好笑,可能這是一種冷幽默,大家看這部電影會感覺心裏面很悲傷,又有一點自嘲的感覺。
  • 港影:香港影史總冠軍,兼票房的撲與爆
    而在截止目前的個人職業生涯裡,郭富城奪得三次一番個人年冠,更兼打破影史記錄,並摘得香港影史的總冠軍在手。而近年來內地票房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是個人職業生涯票房所謂撲與爆。其實就香港影壇來說,除了周星馳和巔峰期的成龍,其他人幾乎都有票房僅幾百萬的作品。
  • 當年他為打壓周星馳,請多名巨星參演,結果還是敗給了票房
    提到當年的香港電影可謂是風光一時,當時的我們都是在那個年代裡度過的,平時沒事找幾部香港電影看就能消磨時間,但是隨著老一輩演員們的退出,再加上當初的香港導演們已經江郎才盡沒有什麼好作品了,導致現在的香港電影已經不像從前那麼輝煌了,香港電影正在逐漸的走下坡路,但是曾經的一些經典至今是無法超越的。
  • 《美人魚》拿下30億票房無懸念 周星馳從中能分多少?
    ■《美人魚》   周星馳執導兼監製的賀歲片《美人魚》自大年初一上映後,即成為內地及香港賀歲檔華語片之冠,同時打破華語片首日票房最高紀錄,隨後又打破了此前《捉妖記》24.4億元人民幣的票房紀錄,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並且在上映18天之後票房突破29億人民幣,照此勢頭,拿下30億似乎毫無懸念。
  • 離開了周星馳曾經的著名導演淪為爛片王,讓人感到江郎才盡的無奈
    其實我國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大導演,有很多時候他們拍攝的作品之所以受歡迎,都不但是因為邀請了大家喜歡的演員,而是因為他們本身的名號就已經夠響亮了,本人就是一部電影的票房保證就像是曾經的著名導演劉鎮偉,可能現在提起這位導演,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爛片,因為他執導的《越光寶盒》這些作品,真的是非常的難看,但是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其實曾經十分經典《大話西遊》系列,也是這位導演的作品,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
  • 周星馳的跌宕一生,江郎才盡事業停滯不前,和前女友又起爭執
    每次提到周星馳,很多人都會對他連連稱讚,他的喜劇就是讓人看了之後哈哈大笑。周星馳拍的喜劇往往都是披著喜劇的外披,講述著悲劇的故事,看了之後能夠有感而發,甚至讓很多人覺得周星馳就是我國的喜劇大師,他在喜劇的締造確實無人能及,不過周星馳的一生卻充滿了跌宕起伏,到了晚年的他更是讓人有一種江郎才盡的感覺,事業也停滯不前,並且還和前女友起了不少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