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最火的電影,當屬管虎導演的這部《八佰》莫屬了。自上映以來,影片在內地成功掀起了一波全民觀影熱潮,不僅口碑反響不俗,票房表現也是十分強勢。
截至9月12號,《八佰》內地的累計票房已經突破26億大關,成為內地電影院復工後,第一部真正的票房爆款影片,而豆瓣上38萬打分人數中,穩定保持在7.7的口碑,也證明了這部電影的質量經住了觀眾的檢驗。
《八佰》的優異成績,大大刺激了內地電影市場,不少大片開始爭先上映,但似乎沒有一部能夠成功接棒《八佰》帶來的這份觀影熱潮。
在昨天,內地影市就迎來多部新片,成本有的也都挺高的,有14億成本的《花木蘭》,也有國產科幻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但表現卻都不怎麼理想。
在這些新片中,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表現最為突出,但並不代表其表現是最理想的。
《花木蘭》上映後的排片雖高,但5505萬的首映票房,比起以往好萊塢大片在內地的首映表現,這個成績顯然可以直接用慘澹來形容,而影片第二天的票房勢頭不僅不見大漲,更是已顯頹勢之態。
比起前者,包貝爾帶來的這部《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的表現就更加慘澹了
《我的機器人女友》是由包貝爾、辛芷蕾領銜主演的一部愛情科幻喜劇片,翻拍自2008年日韓合拍的《我的機器人女友》。
雖然為了迎合內地觀眾,影片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編,但在人物設定和劇情走向,基本還是將《我的機器人女友》一比一地搬了過來。
在影片裡,男主的職業雖與原版有所不同,但同樣是單身,且也是在自己的一次生日,未來的機器人女友突然出現。之後男主與機器人女友相處當中碰撞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且沒有感情的機器人女友,也在這一過程中一樣對男主慢慢產生了微妙的感情。
而到了結尾,影片也和當年《我的機器人女友》一樣,在電影的最後安排了一場大地震,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要讓包貝爾在影片裡說著四川方言,因為就是需要一場大地震。
按理說這種照搬式的翻拍,故事內容就沒有多少新鮮感可言的,但好在《我的機器人女友》當年在內地上映時票房只有100多萬,知名度很低,所以這部電影對於內地大多數觀眾來說,還能保持著新鮮感,想來這也是為什麼製片商會選擇翻拍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不過這次的翻拍並不成功,雖然《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是喜劇片,主演包貝爾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喜劇演員,加上影片還請來不少明星助陣,其中也不發有像魏翔這樣優秀喜劇演員,但無論是劇情安排,還是演員的表演,《我的女友是機器人》都給人有種莫名尷尬(其中詳情還得自己去體驗)。
首映以來,《我的女友是機器人》的口碑直接就崩盤了,3.6的評分比起當年《我的機器人女友》的7.5分,差了可真不是一點點。而在票房方面的表現,《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在首映當天票房也只有1084萬,翌日的票房更直接縮水到了878萬,2天的票房才勉強突破2000萬,如此口碑和票房數據,已然不存在逆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