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農潤澤重磅亮相楊凌農高會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China Yangling Agricultural Hi-Tech Fair簡稱「農高會」,英文縮寫:CAF,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等17個部委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協辦,陝西省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最高級別的國際級 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它是我國農業高新科技領域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大型綜合展會,被譽為「中國農業奧林匹克盛會」。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楊凌農高會已成為與北京科博會、深圳高交會、上海工博會齊名的中國四大科技展會之一。

四川中農潤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時俱進,重視土壤修復技術,參與本次會議,是想與廣大種植戶一起討論現代農業解決方案,為廣大種植戶提供最好的植物源有機肥產品。中農潤澤是專業從事有機肥料、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同時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也為種植戶提供作物種植的全程解決方案。

10月22日,四川中農潤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潤澤)重磅亮相中國楊凌農高會,展位號:BC06/08。今年,中農潤澤是參加中國楊凌農高會的四川農資廠家之一。

參與楊凌農高會,中農潤澤不僅認識到了全國農資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明白了將要如何為全國種植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中農潤澤在有機肥上已有成熟的腐熟工藝,如今已經達到30萬噸年產量,同時在農技服務上,由中農潤澤農技服務團隊到達田間地頭,為農戶指導如何用肥,並且提供全套用肥方案。目前,更要走進農戶身邊,傾聽農戶聲音,中農潤澤也一直向這個方面努力。

在農高會上,中農潤澤遇到了不少老朋友。近幾年,在中農潤澤達成共識的朋友越來越多,其重要原因就是中農潤澤強調肥料產品品質,也重視農戶們作物的品質。在農產品品質逐年提升的必然趨勢下,中農潤澤相信還會和更多的朋友結識。

相關焦點

  • 「最早進入農村的數位化火種」點燃了中國楊凌農高會
    記者從9月26日召開的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獲悉,此論壇第九屆將於2021年在楊凌示範區舉辦,楊陵區上川口村被授予淘寶村稱號。阿里巴巴與楊凌的緣分還遠不止於此,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阿里巴巴承接了雲上農高會項目,將藉助其數字新基建優勢,把數位化火種撒向中國的農業展覽。 今年線下線上相融合的雲上農高會到底是怎麼融合的?請跟隨記者的腳步來了解一下吧!
  • 蘭州百合獲楊凌農高會、天貓正宗原產地十大嚴選農產品
    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23日電 由陝西省人民政府、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雲上農高會農業盛典活動10月21日在陝西楊凌正式啟動。  今年是阿里巴巴聯合陝西省人民政府首次舉辦的雲上農高會,農業聖典系列營銷活動,旨在全面提升農高會的傳播影響力,首屆雲上農高會農業盛典將通過評選十大優質原產地,八大情懷農人,明星網紅線下逛展超十億地域品牌敲鐘等系列營銷活動,全面提升農高會的傳播影響力,強化農高會聯合阿里作為農業品牌孵化的第一陣地,為農高會注入年輕時尚的發展動力。
  • 今年農高會,楊凌「夜」很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0月24日晚以「唱響農科新城」為主題的第27屆楊凌農高會文化惠民活動為群眾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演出現場,雖然天氣寒冷但觀眾依舊熱情似火或是跟著歌曲節奏打著節拍或是掏出手機當起了螢光棒或是拿出手機記錄下這瞬間據了解,在第27屆農高會期間
  • 第27屆楊凌農高會「雲聚」世界目光
    :第27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將於10月22日-26日在陝西楊凌舉行),聚焦本屆農高會的各類國際農業合作活動,全球總訪問量超過1億人次。 美國農業電視頻道官網發布截圖 美國農業電視頻道在其官網發布的文章中提到:在農高會展會上不僅可以一睹最新農業科技成果,還能見證來自全球的農業從業者的交流與合作。
  • 第27屆農高會延安展團喜傳佳訊
    為了全方位、多角度體現延安市農業農村和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成果,本屆農高會延安市緊扣大會主題,設置了17塊展板,綜合運用影像、圖片、文字、產品等元素,重點展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成果,並設立液晶觸控螢幕,現場演示數字農業系統,蘋果自動售賣機、智能選果線也同時亮相。
  • 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今日開幕 楊凌:勇立潮頭譜寫農業發展新篇章
    記者 程剛 通訊員 萬英俊金秋時節,農科城裡一派繁忙景象。10月10日,在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儘管下著大雨,但數百名建設者仍在緊張施工。塔吊交叉工作,機器轟鳴運轉,到處都是忙碌的建設場景。他們搶抓工期、全力以赴,要趕在第27屆農高會開幕前讓主體封頂。
  • 中科院參展第27屆楊凌農高會
    10月22日,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27屆中國楊凌農高會開幕。參加本屆農高會的中國科學院展示主題為「科技創新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重點展示了人工智慧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彩色營養功能小麥及相關產品、重離子輻照育種、酶法製劑提取各種生物刺激劑在農業上的開發與應用、碧根果新品種、小木耳大產業——秦巴山區食藥用菌產業化等項目。【來源: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西安客運站開通楊凌農高會綠色通道 全天開設24班次每30分鐘一班
    城西客運站特開通了「楊凌農高會」綠色通道。旅客可通過城西客運站60臺自助售/取票機、微信(三秦樂行)、網絡(www.xaglkp.com)、以及人工售票窗口(6:30—20:00)等方式購買出行當日的楊凌車票(網絡購票、微信購票的旅客無需取票)。
  • ...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第二十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下簡稱第二十七屆農高會)將於今年10月22日至26日在楊凌示範區舉辦,經省政府同意,現就組展參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駐華大使眼中的農高會|吉爾吉斯斯坦駐華大使巴克特古洛娃:農高會是國際農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被稱為「中亞水塔」的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地區的農業大國,今年農高會舉辦期間,吉爾吉斯斯坦派出了以駐華大使巴克特古洛娃女士為首的政府官員和企業代表參加。會期,陝西廣播電視臺記者專訪了巴克特古洛娃大使,她對楊凌農高會給予了高度讚揚,請看報導:
  • 農高會V訪談| 陝西網紅老漢上會直播帶貨
    在第二十七屆楊凌農高會「楊凌農科」扶貧助農直播節上,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偶遇了網紅老漢——陝西老喬。老喬是個美食達人,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粉絲量將近3000萬,這次來農高會,他現場進行直播帶貨,還被授予了「楊凌農科扶貧助農大使」的稱號,他相當開心。「很高興利用這個平臺,發揮我們的作用,挖掘陝西的特色產品。這次直播帶貨主要帶陝西的一些農副產品,油潑辣子、掛麵等。」
  • 你們追的熱播劇《獨孤皇后》 原來與楊凌有關
    ,也是中國政府重點支持的四大科技展會之一「農高會」的舉辦地。為了充分發揮楊凌的農科教資源優勢,1997年7月29日,國家批准建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並納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序列管理。國家交給楊凌的任務是:通過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推動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我國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做出貢獻。
  • 楊凌農高會上的駐村第一書記們
    人民網楊凌10月26日電(張偉)2020年10月22日至26日,第27屆楊凌農高會在陝西楊凌舉行。本屆農高會D館——陝西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成果展展位是本次農高會的亮點之一。來自全省各個地市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紛紛攜帶本村的特色農副產品亮相農高會,藉助農高會的舞臺推薦展銷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
  • 「小黃人」亮相「農高會」 優良品種篩選添幫手
    昨天(10月22日)第27屆楊凌農高會開幕啦!點擊播放 GIF 0.0M邱權說,他一直從事有關農業機器人的研究,目前大部分機器人都是工業機器人,他和他的團隊希望也能把這一先進科技運用到農業中去。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農潤澤科學技術協會成立
    5月19日,中農潤澤科學技術協會正式成立。中農潤澤董事長劉君武任協會主席,四川成都土壤修復與肥力激活研發中心負責人許亞東任副主席,中農潤澤總經理龍威宇任秘書長,副總經理張雲基任副秘書長。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 全球薯製品「巨頭」落戶楊凌!
    麥肯項目花落楊凌作為全球最大的馬鈴薯製品生產商,麥肯食品看中了楊凌什麼?偏居西北的楊凌為何能成為麥肯食品在中國發展的戰略要地?據了解,楊凌雄厚的農科教資源優勢,省部共建優勢,農高區和自貿區「雙區疊加」優勢,「一帶一路」國際農業合作中心和上合農業基地的平臺優勢,都成為麥肯食品選擇楊凌的重要考量。世上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為了爭取麥肯項目落地,楊凌示範區始終同麥肯食品保持密切聯繫,並在項目服務上給予最大限度地滿足。
  • 楊凌的!走上去音樂好聽的連自己的耳朵都不...
    沒錯就是這座被目睹過「她的容顏」的人們稱為「網紅橋」楊凌首座人行天橋再次成為楊凌乃至參加農高會賓客的焦點!!!彩色燈光隨著腳步在臺階上步步亮起特別意外的是踩在上面不光有彩燈的追隨踩上去還有「鋼琴」的聲音來這裡為楊凌夜景代言
  • 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
    新華社西安12月8日電題:陝西楊凌:小作坊託起大民生新華社記者姚友明經過7個多小時的烹製,陝西楊凌麥力祺食品微創產業園內譚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傳統小吃甑糕,新鮮出鍋了。近年來,我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凌探索建立「集中生產、常態監管、孵化發展」的食品小作坊園區化治理新方式。這不僅有效改善了小作坊生產加工環境,還有效激發了小微食品企業活力。譚家甑糕起源於清末民初,是楊凌示範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小康路上的農科印記 | 一杯葡萄酒裡的「楊凌智慧」
    小康路上的農科印記 | 一杯葡萄酒裡的「楊凌智慧」 2020-07-01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