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年前的今天,1799年5月20日,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誕辰。
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也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
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讚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不像司湯達,巴爾扎克屬於少數一開始就有人歡迎的作家。不過現在巴爾扎克的作品得不到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多少人讀他。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成就,所有人都說不清他到底有什麼成就。巴爾扎克是否應該躋身於那些最偉大的小說家之列呢?答案模稜兩可。他的小說有一些缺陷,特別是品位的問題,不過在他自己的時代並不突出。巴爾扎克的問題在於,他寫的東西很像通俗作品,還是偵探小說類型的通俗作品。在他筆下,人物性格缺乏成長變化,而且人物有智力缺陷。還有一個問題,他沒有一部代表作。我在巴爾扎克最有名的作品中選取了三部,但這些並不能代表他,再舉出其他作品也不能。也許讀者要讀上五六十部作品,才能對巴爾扎克產生感情。人生苦短。巴爾扎克以罕見的精力描述了自己所在社會最廣闊的內容,這點沒有人能和他相比。
巴爾扎克就是司湯達筆下「外省年輕人」。《高老頭》的結尾處有一經典的場景: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拉斯蒂涅望著腳下巴黎的燈火,發出吶喊:「現在咱們來鬥一鬥吧!」從作者身上能找到很多拉斯蒂涅的影子。年輕的巴爾扎克有一次抓起一支筆,在一幅「小班長」(拿破崙的綽號)的畫像下面寫道:「拿破崙用劍沒做到的,我用筆來實現。」
巴爾扎克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徵服欲,他像瘋子一樣生活,51歲就英年早逝。可能就是像傳言一樣喝了五萬杯咖啡的結果。雖然不諳此道,巴爾扎克還是對金融活動樂此不疲。他把時間消磨在文學史上最荒誕不羈的風流韻事裡。負債纍纍的他不停地寫寫寫,從黑夜到白天,如此持續了二十年,有時一天工作14到18個小時。或者只有專門的研究者才能弄清他到底寫了多少書,可能有350多本,其中100本左右被他自己命名為「人間喜劇」。下面是巴爾扎克自己對這一瘋狂而包羅萬象的寫作計劃的描述:「這是一個廣大得難以計量的計劃,除了包括歷史和社會批評之外,還要分析它們的罪惡,解釋社會運行的原理,我相信我有這樣做的權利……把我的書命名為《人間喜劇》。」上面的話暗示他希望自己能夠與但丁一較高下,雖然兩者幾乎完全沒有可比性。
這部反映當時法國社會狀況的巨著沒能完成,巴爾扎克沒能活到那一天。《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貝姨》僅僅是這座未完工的大廈的三塊石頭。《高老頭》反映了父親對兩個女兒非理性、非功利的愛,就像是中產階級的李爾王之愛,雖然其中沒有考狄麗婭(李爾王的第三個女兒)。《歐也妮·葛朗臺》關注的是人的貪慾。《貝姨》寫出了女性的報復心。像巴爾扎克很多其他作品一樣,這三部小說都講述了人的偏執狂。
以上三部小說,一部以巴黎的社會生活為背景,其他兩部發生在外省社會中。所有三部小說都體現出巴爾扎克所有作品共有的全部特點:力量、活靈活現的細節描寫。依靠這種才能,巴爾扎克成為現代現實主義中某一流派的旗手。和我們現在的時代一樣,巴爾扎克的時代也是有人發家、有人破產、所有人愛財。那個時代最大的罪惡不是言而無信、見利忘義,而是家庭破產。巴爾扎克比以往任何作家都更深入地理解金錢,所以我們可以將他視為全部當代經濟小說的開創者。
所有這些長處還不是最不可思議的。在這些長處之上,我們必須提出一點,那就創造扁型人物性格的魔鬼才華。馬尼費太太、葛朗臺、葛布塞、高老頭、塞薩·皮羅多……他筆下的人物即使不夠複雜,也具有極高的真實度。嘆為觀止的作品數量,對現實的把握能力,與現實生活方方面面如此貼近的種種具體而微的生動描寫:讀者不能不對這位有缺陷的文學大師獻上自己的敬意。
克裡夫頓·費迪曼
摘自《一生的讀書計劃》
克裡夫頓·費迪曼 約翰·S. 梅傑 著,馬駿娥 譯
譯林出版社 鳳凰壹力
可能改變你一生的世界經典閱讀指南
美國「每月讀書會」專家力作
全球暢銷50年,最新升級珍藏版
關於本書的價值,我不想多言,因為它不是魔法,不會讓你我自動變成「有教養的人」,它不會替我們解釋人生中的種種奧秘,也不會使人「幸福」——這種功效屬於牙膏、摩託車與除臭劑之類的東西,卻不屬於柏拉圖、狄更斯和海明威。但這個「計劃」會像愛情和其他能激發你深層潛能的事情一樣,使你內在的生活更有意義,也更有趣。當你重讀經典時,你對書的認識也許不會變得深刻,但是你會加深對自我的認識。
——克裡夫頓·費迪曼
對於所有尋求世界文學寶庫指南的人來說,《一生的讀書計劃》(最新升級版)都是最好的選擇,它提供了人類精神最偉大成就的入門之路。
——亞馬遜評論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
|如有版權相關問題可聯繫後臺處理|
★鳳凰壹力|極致閱讀體驗創造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