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北京訊(公益記錄者 張秀豔 秦雯)文運同國運相連,文脈同國脈相連。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積澱展現。國家領導人指出「民族復興需要文藝復興,文藝是文化的窗口」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由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指導,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大眾文化藝術委員會舉辦為期六天的首期旗袍模特藝術指導老師培訓班於2018年10月23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副秘書長楊春暉、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大眾文化藝術委員會會長曾巍、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表演專業肖彬教授等出席開班典禮。
楊春暉副秘書長在開班致辭中發表了講話,闡述了旗袍模特藝術等級測評標準 (試行本) 的制定是對規範旗袍模特藝術發展行業的必然選擇,為廣大女性提供學習和成長的平臺,從而推動旗袍藝術行業的自律與發展、創建健康從業環境、促進旗袍藝術行業國際化進程,發揮旗袍藝術行業在社會公益等諸多領域起到積極作用。肖彬教授認為本次培訓在課程體系和師資力量上是目前國內大眾旗袍模特藝術最專業、最全面、最權威的,對將要成為旗袍模特藝術指導老師們表達了深切的期許首期培訓班以東方茶儀祈福禮作為開篇,讓學生們感受到了中國禮儀,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陳可欣老師開啟第一節課 《 公眾表達與經典誦讀 》 ,並擔任明星班主任。
本次教學旨在以專業化的教育,打造旗袍模特藝術培訓的黃埔軍校。在紀律上高標準、嚴要求;管理上制定嚴格的作息制度;設置上建立明星班主任和班長制;專業上科學設計課程,增設了旗袍文化、國學、聲音語言與形象塑造、舞蹈及女性幸福力等課程。同時與國內最具規模的時尚教育集團 —— 新面孔教育傳媒建立緊密合作,名師嚴教,讓學生們全面提高自身素養和專業水平,為日後教學打下了堅實基礎。
畢業典禮上,一場旗袍盛典讓學生們在理論與實踐中得到充分的發揮,特別是舞臺劇情景劇《百年旗袍演變》表現了旗袍歷史與時代演變,學生們親身體驗了不同時期的旗袍文化。首期旗袍模特藝術培訓班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學生們經過嚴格考試取得了中國社會藝術師資培訓證書。同時也將全面展開少兒模特藝術老師及測評培訓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文化自信,是全社會大眾共同的時代使命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