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題西林壁》:不識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裡,生活當中的一些小確幸會讓我們覺得生命是如此的充滿意義,久別重逢,虛驚一場,失而復得等等,這些詞彙都描述了劫後餘生的喜悅。但是相比與這些生活當中的小幸福,重獲新生簡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因為只有擁有生命,生活當中的一切才能被賦予意義,生命是生活中萬般存在的根本。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重獲新生的人叫王扶之,他是我國的著名將領,曾經參與抗美援朝戰爭。同樣也是在這次戰爭當中,他險些喪命。在得救之後,他更加意識到戰爭的殘酷和平的珍貴,以及生命的美好。對於他重獲新生的故事,還有一些小小的插曲,那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居然是兩隻蒼蠅。他被埋地下38小時,靠兩隻蒼蠅得救,後來一生不打蒼蠅。
意外被埋在地下
新中國成立不久後,美國出兵朝鮮,引起國內外一片譁然。當時的美軍是世界上軍事力量的頭號強國,他出兵朝鮮給我國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隱患。我國在接到朝鮮的支援請求後,為了保護新中國的安全,也為了維護遠東地區的和平,決定出兵朝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抗美援朝戰爭。在這場戰役當中,有很多有血有肉的中國軍人被我們所熟知,其中就包括115師的王扶之。
王扶之在接收到命令後,帶領自己的115師前往朝鮮進行支援。在戰爭過程當中,王扶之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帶領自己的團隊取得了大大小小的一系列勝利。這些勝利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我國軍人的軍事能力,也彰顯了我國的軍事力量,改變了舊中國在世界上軟弱無能的印象,樹立起一個嶄新的自信的大國形象。同樣,這些勝利更激勵了其他的志願軍,於是就有戰地記者前往115師對王扶之進行採訪,希望王扶之的軍事謀略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兄弟兵團,意外就發生在這次採訪當中。
正當記者採訪王扶之時,空中飛來幾架戰機,這些戰機像王扶之的營地投下炸彈進行摧毀。其中一顆炸彈就砸在王扶之的位置,炸彈的威力使得戰地記者當場犧牲,王扶之自己也被炸暈過去。上級收到消息,馬上派出支援部隊進行搶救,並下達死命令,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要將王扶之救出來。但是115師受到嚴重的摧毀,地面上都是許多溝壑,營地變得非常混亂,在這樣的場面下,找出一個人可謂是難上加難。
靠兩隻蒼蠅得救
營救的時間已過去30小時,這對於有經驗的營救人員來說,他們明白這麼漫長的時間,意味著即使找到受難人員,也可能是沒有生命體徵的。於是他們不得不向上級匯報,王扶之已經犧牲了。他的好友得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的悲痛。曾經和自己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一個有著高水平軍事才能的軍人,就這樣犧牲了,而自己作為朋友卻又那麼的無能為力。但其實王扶之並沒有犧牲,他只是被埋在了廢墟之下。隨著時間一點點的流過去,他的意識也越來越模糊,同樣也沒有力氣呼救,慢慢的他又昏了過去。營救隊開始尋找王扶之的屍體,希望可以將這位將領好好的安葬,但突然有一個小士兵喊道:師長還活著!
原來這個士兵在挖掘廢墟的過程當中,發現從地下飛出來了兩隻蒼蠅。有兩隻蒼蠅可以從地下飛上來,就暗示著地下是有氧氣的,那麼師長還是有存活的希望。大家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變得興奮起來,他們立刻對蒼蠅飛出來的位置進行挖掘。在進行了幾小時的奮力挖掘之後,果然發現了已經奄奄一息的王扶之。而王扶之從被炸暈到被營救出來,過去了整整38小時。
軍醫馬上對他進行身體檢查,發現身體上除了幾處擦傷之外並無大礙。這個消息記讓戰士們覺得興奮,又讓戰士們覺得不可思議。被困在廢墟底下,不吃不喝38個小時還能完好無損,可見我國軍人的軍事素質。王扶之甦醒後,聽說自己是由於兩隻蒼蠅飛了出來,才讓戰士們判斷他並沒有犧牲的,他認為這兩隻蒼蠅就是他的救命恩人,於是說這一輩子都不再打蒼蠅。
結語
世界上的事情總是那麼的巧,有時候我們所有人都認為是害蟲的蒼蠅,卻在關鍵時刻也能救人性命。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卻也向我們透露出要辯證看待問題的思考智慧。
參考資料:《題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