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票 | 紅磚美術館新展「2020+」拉開帷幕

2021-03-01 得藝artplus

紅磚美術館新展「2020+」拉開帷幕

一分鐘前,
一場突如其來的天災,

切換到森林中的玻璃房――象徵著災難性

未來的紀念碑,

開啟了一扇多維轉換的穿梭門。

一臺被解構無指針的鐘臺隕落於地,

遊動的雲絲將其緊緊裹託起來,

孱弱中蘊藏著生機。

藝術家用自我的感知,

鑄造出「水晶體內景觀」的晶瑩光澤。

蝸牛與「悲歌」在提琴聲中開啟痛苦、無序的旅行。

地球視角,喚醒深陷泥潭的人們,

探索與重構未來世界的場域……
——閆士傑

「2020+」並不只是一場展覽的主題,它意味著一種不確定的未來,一種「真正的緊急狀態」,以及習以為常的(包括當代藝術的)舊語言的失效和多種可能性的誕生。

——汪暉

紅磚美術館大型國際群展「2020+」於7月31日開幕,在展覽開幕的新聞發布會上,此次展覽學術顧問,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首批資深文科教授汪暉在雲南與北京的現場觀眾視頻連線,對此次展覽進行了解讀。

汪暉認為,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將尚未脫離社交隔離的人類社會引入一個更為危險和更為不確定的時代——其特徵是正常狀態與緊急狀態之間的清晰邊界趨於消失。在這個意義上,藝術的功能與使命恰好相反,即創造一種如同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的「真正的緊急狀態」:促成新的認知和敏感的形成、新的表達形式的誕生,進而為我們置身的時勢的轉變提供靈感與契機。

2020年,我們面對著近百年來最難以抹去的「疫情」時刻:突發的公共危機和社會事件籠罩全球;個體、集體,生命、自然,當下、永恆,一切已知的坐標來到重建秩序的十字路口。正如此次展覽策展人閆士傑所說:「2020已成為我們面前的時間界碑,疫情讓舊的秩序、方式、管轄失效,也促使我們建立新的、向前有力的,符合未來的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型。我們希望通過『2020+』提出問題,向觀者、社會展現藝術家的思考。」

新聞發布會現場(左起):

藝術家洪浩、王功新、林天苗、策展人閆士傑

策展人閆士傑將《蛇杖II -黃永砅》移交給黃永砅的家屬代表——黃永磐先生

「2020+」由陳劭雄、陳箴、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洪浩、黃永砅、梁紹基、林天苗、安·羅夏、瑞秋·羅斯、安利·薩拉、宋冬、陶輝、王功新、楊振中、尹秀珍組成的群展,涵蓋影像、裝置、參與行為裝置等,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媒介呈現出15位藝術家獨到的思考與行動,為我們打開更加多維的認知空間。

陳箴,《水晶體內景觀》,2000
水晶、金屬、玻璃,95 x 190 x 70 cm © 法國圖像及造型藝術著作人協會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除了紅磚美術館線下展廳,值得特別提出的是,「2020+」展覽還展出了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為2020年「世界地球日」創作的線上作品《地球視角》,由騰迅藝術在中文地區獨家線上呈現。

「這是紅磚第一次嘗試國內藝術家較多的群展,15位藝術家的作品彼此獨立,又在整個展覽的動線上有著潛在的邏輯:從陳箴作品《水晶體內景觀》到埃利亞松線上作品《地球視角》從宇宙回望地球,從關於死亡到宏觀形成視角跨越,引出關於現實、離別、消費、生命等與當下息息相關的議題的思考,並對藝術在這個時代所承擔的角色與意義發起追問。」策展人閆士傑表示,「展覽中很多年前的作品放在此時此刻,亦激發出了新的能量。」

尹秀珍,《行思》,2018 
鞋,織物,尺寸可變 © 2020 尹秀珍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陶輝,《你好,盡頭!》,2017高清影像裝置、彩色、有聲,40』00』』 © 陶輝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林天苗,《纏的擴散》,1995 裝置,木製床板、木製桌腿,鋼板、短木條支撐架、螺絲、木質枕頭架、褥子、枕頭、顯示器設備、U盤(影像)、30000根針、25000個白棉線球、宣紙等,20-70平方米(現場可調) © 林天苗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在藝術家宋冬看來,「疫情讓我們隔離,藝術正是當下的一種『精神的疫苗』——給我們特別多可能性。」

宋冬,《界碑》,2020互動行為裝置,無色噴砂玻璃、黑色青石、水、毛筆222 x 360 x 360 cm© 宋冬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了王功新26年前的作品《對話》,展開在當下的環境中對於過去、未來及生命多重狀態的「對話」。「此時此刻,我回想起90年代和陳箴、永砅、陳劭雄在一起做展覽的情境,陳箴很多年前先走了,黃永砅當時紀念陳箴寫過一句話『只要我們想起他,提到他,他就在。』永砅去年離開了我們,我把永砅的這段話發出來紀念永砅。今天還能和他們一起展覽,我就覺得他的精神在,他本人就在。」

王功新,《對話》,1995
桌子、鐵容器、燈泡、馬達、墨水 ,300 x 100 x 89 cm © 王功新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在「2020+」展覽開幕之際,紅磚美術館同時發布了由策展人侯瀚如主編、紅磚美術館出版的黃永砅的新書《蛇杖II -黃永砅》,由紅磚美術館館長閆士傑將部分新書移交給黃永砅的家屬代表——黃永磐先生。未來該書將會贈予國內外各大美術館與研究機構,成為黃永砅藝術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之一。

黃永砅,《羊禍》,1997

牛皮、羊皮、竹、木、鐵,尺寸可變

© 黃永砅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陳劭雄 ,《集體記憶—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2016 布面中國印泥,160 x 261 cm © 陳劭雄  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洪浩,《再生-收據》,2011鉛筆、收據,14x21cm© 洪浩紅磚美術館展覽現場

學術顧問

汪暉,清華大學首批資深文科教授,中文系、歷史系雙聘博士導師,長江學者,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領域為中國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和社會理論等。1988-2002 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1996-2007 年間擔任《讀書》雜誌執行主編。主要著作包括《世紀的誕生》(「20 世紀的中國」 第一部,另兩部待出)、《現代中國思想 的興起》(四卷本)、《去政治化的政治》、《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亞洲視野:中國歷史的敘述》、《短二十世紀》等,大 量作品被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義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斯洛維尼亞文等各種文字,約 20 餘種,其中英譯著作包括 China's New Order, The End of the Revolution, The Politics of Imagining Asia, China from Empire to Nation-State, China’s Twentieth Century 等。曾獲得多種國內外獎項,其中包括 2013 年與哈貝馬斯同獲」盧卡·帕西歐利獎」, 2018 年 獲「安內莉澤· 邁爾研究獎」。

關於策展人

閆⼠傑,紅磚美術館創始人、館長、策展人。堅守 「學術為本」的原則,在中國率先提出並踐行「生態體驗美術館」的運營理念。2016 年,閆士傑策劃了「識別區:中國· 丹麥家具設計」 展,第一次將中國古家具以設計的名義與丹麥家具設計大師對話;2017 年,閆士傑在中德最具規模的「德國 8」文化交流項目中,與總策展人範迪安、瓦爾特·斯邁林共同策劃了「先導 - 德國非定形藝術」 展;2018 年,他策展了奧拉維爾· 埃利亞松迄今在中國最大規模個展「奧拉維爾 · 埃利亞松:道隱無名」;2019 年策劃了藝術家莎拉·盧卡斯亞洲最大規模同名個展「莎拉·盧卡斯」;他策劃的展覽還包括:「加藤泉」(2018)、「安德裡亞 斯·穆埃:攝影」(2018)、「安德烈斯·塞拉諾:一個美國人的視角」(2017)、「溫 普林中國前衛藝術檔案之八〇九〇年代」 (2016)等引起文化藝術界廣泛關注的展覽,從不同視角建構起對當代藝術的深層次、多維度探索與思考。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

2020+

2020.8.1-10.18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地球視角》,2020

線上觀展入口

我們將根據:1)留言質量 2)點讚數,抽選5人,每位獲贈1張展覽門票

公布時間:2020年8月6日12:00,抽選結果於下方評論區公布。

條款細則:

1. 本活動有效期為即日起至為8月6日23:59。按照後臺留言順序先到先得,每人限領一張,總共5張,贈完為止。

2. 本活動僅限"得藝Artplus"公眾號關注者。參與活動所提供截圖不得造假。

3. 客服人員將在收到截圖後的一個工作日內儘快與您聯繫。請在收到後臺管家聯繫後2小時內回復所需信息,若沒按時回復則視為放棄,禮品將順延至下一位符合條件的參與者。

4. 此贈票僅限本人使用,不可轉讓予他人,不可兌換現金或其他優惠。

5. 參與活動代表您同意將個人信息披露給第三方,但僅用於參展報名目的使用。

相關焦點

  • 紅磚美術館大型群展「2020+」
    紅磚美術館大型國際群展「2020+」於7月31日開幕,在展覽開幕的新聞發布會上,此次展覽學術顧問,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首批資深文科教授汪暉在雲南與北京的現場觀眾視頻連線,對此次展覽進行了解讀。汪暉認為,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將尚未脫離社交隔離的人類社會引入一個更為危險和更為不確定的時代——其特徵是正常狀態與緊急狀態之間的清晰邊界趨於消失。
  • 加藤泉 Izumi Kato | 中國首次個展亮相紅磚美術館
    「theTetorapodz」樂隊演出現場8月24日傍晚,一場由「theTetorapodz」搖滾樂隊帶來的湖上的演出「點燃」了紅磚美術館,並拉開了樂隊成員之一加藤泉中國首個大型同名個展的帷幕。展覽展示藝術家過去十年創作的50餘件作品,包括為此次展覽全新定製的織物系列《無題》(2018)及在紅磚美術館園林區的駐地創作。同期展出的文獻展邀請觀眾在豐富的藝術體驗後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狀態及藝術歷程中的重要節點。
  • 把握這場阿雲嘎及紅磚美術館一起定義的《2020+》
    如果你沒看,那本周歡迎你進入這場由你定義的《2020+》現場。本期直播主題:《2020帶給你什麼?》2020年,他或許是個拐角點,他或許是個交叉路口,他也或許是你人生中勇往向前的加速器。本周四晚7點,《行走的文明》第三季芝士音樂藝術季將迎來第二期!我們邀請阿雲嘎空降北京最美美術館之一紅磚美術館!
  • 詩意與魔幻並存的紅磚美術館
    紅磚美術館,一個詩意與魔幻並存的美術館,是許多文藝青年參觀拍照的網紅打卡聖地。初秋,借去北京探親訪友之際,與朋友相約前往一睹芳容。美術館的前身原是個工廠,由企業家、收藏家閆士傑和曹梅伉儷創辦,由即精通建築又痴迷園林的磚結構的建築設計大師董豫贛教授設計,於2012年12月初步建造完成這座建築與園林共融,傳統與現代結合,空間與時間交織的美術館。走進展館,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個具有儀式感的圓形大廳,是舉行各種藝術講座的絕佳場所。
  • 「青年藝術100」•無錫站將於蘇珈美術館拉開帷幕
    丁蘇愷 伏白晝之桃花樹下的漂流瓶 布面油畫2012年2月11日,「青年藝術100」•無錫站將在運河公園蘇珈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無錫站作為2011年度「青年藝術100」在2012年的首展,既是「青年藝術100」在中小城市的首次集中亮相,也是「青年藝術100」首次在美術館內舉辦展覽。「青年藝術100」組委會特意為無錫站精選了100餘件力作,作品形式多樣,涵蓋油畫、雕塑、水墨、版畫、影像、裝置等各個藝術門類,是中國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在中小城市的一次集中亮相。
  • 莫蘭迪、坂本龍一、何翔宇——木木美術館2021年新展發布
    新展發布會海報中的莫蘭迪+坂本龍一元素義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中國新銳青年藝術家何翔宇——三位藝術家,三場大型個展,揭開了木木美術館2021年度新展的重要版圖11月19日新展發布會上,木木美術館表示其2021年的重要主題將圍繞隔離、自然、遷移等展開,從不同視角審視全球化背景下藝術創作的本土性、地域性和國際性,以及它們之間漸趨複雜而微妙的關係。
  • 龍美術館今日開新展,館藏佳作帶你夢回「桃源江南」
    對大部分民營美術館而言,去年的展覽都受疫情影響停辦或順延,大多數本土美術館都延長了舊展的展期。曾經以「引進展」維持熱度的館所,操作如面對「無米之炊」。兼顧學術與熱度,成為了擺放在大大小小的美術館跟前的一道新的考題。
  • 新橋美術館有新展開幕啦!
    上海新橋美術館有新展開幕啦!「通玄佳境」展覽將於本周六(7月18日)開幕,此次展覽邀請11位工作生活於上海的國際藝術家參加,共同探討當代語境地理遷移中文化疊合的更新可能性。展覽期間,將同時呈現與此次展覽主題相關的多場藝術活動。
  • 藝周藝事 | 倫敦蘇富比晚間拍賣斬獲1.49億英鎊、蘇富比增收落槌價1%、紅磚美術館最新個展開幕、臺北故宮展示多媒體科技赤壁圖
    件作品順利拍出,成交率 95.38%,實現 1.49 億英鎊(折合人民幣 13.54 億元)的總成交額;蘇富比宣布,將於本年 8 月 1 日起加收「營運附加費」,金額為落槌價的 1%,;紅磚美術館舉辦了「2020+」展覽啟幕新聞發布會及暨黃永砯新書發布會;臺北故宮博物院展示多媒體科技《赤壁圖》;民間藏家向浙江省博物館捐贈明代文物。
  • 2020潮流音樂節拉開帷幕
    10月23日晚,2020潮流音樂節開幕演出上,北京市朝陽區世紀之聲合唱團在演出中。(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10月23日電(記者 姜東)2020年10月23日晚,第15屆潮流音樂節在北京798玫瑰之名·朝陽區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拉開帷幕。本屆音樂節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的支持下,由朝陽區文化館主辦、北京無憂節奏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將持續至25日,分為千裡同心、嘻哈風潮、紅人在線三個板塊,涵蓋搖滾、說唱等多種音樂風格。
  • 格力地產無界美術館新展預告|博洛尼亞插畫回顧展
    10月1日,「博洛尼亞插畫回顧展暨斯凱瑞誕辰100周年紀念展」將在格力地產無界美術館拉開帷幕。在秋日奏鳴曲剛剛敲響時,不如來看一場插畫展,感受一場藝術之美帶來的心動。本次在格力地產無界美術館展出的「博洛尼亞插畫回顧展暨斯凱瑞誕辰100周年紀念展」的作品,源自於近兩年博洛尼亞插畫展的部分精選作品以及博洛尼亞特展——「斯凱瑞誕辰100周年紀念展」。
  • 每位收藏家都有一個獨立「房間」,木木美術館夏季新展有意思
    木木美術館(798館)今日啟動夏季新展「一個人的房間」。此次展覽邀請到一批國內極具代表性的收藏家——杜傑、洪豔霞、洪俊伊、李戰豪、劉威、歐陽崑崙、元冰、周小波與周秀麗,將其珍藏的精品傑作與木木美術館館藏一同展出,包括顧長衛的微距攝影作品等許多私人收藏首次呈現於公眾視野。
  • UCCA沙丘美術館新展開幕,在海邊開啟沉思之旅
    海邊的UCCA沙丘美術館,以一場新近啟幕的大展,邀請你共同探討「注意力」這一話題。 海邊的阿那亞,秋風初起,秋意漸濃,我們從歡樂之道逐漸轉向安靜之道。來海邊吧,以一場展覽之名,開啟秋日海邊的藝術之旅,在這裡漫步,思考,親近藝術。昨日,UCCA沙丘美術館新展「請注意——」,在海邊向觀眾正式開放。這是沙丘美術館今年首展「沉睡者的抵抗」落下帷幕以來,UCCA精心為海邊觀眾策劃的又一場大展。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拉開帷幕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正式拉開帷幕 以科學之光 溫暖世界 2020
  • 5分鐘了解京城最美網紅拍攝地,紅磚美術館最全拍照攻略!
    來,紅磚美術館高效拍照教程了解一下:紅磚美術館,一個「網紅」必打卡景點,來看展的人不多,舉著格式拍攝器材的姑娘們日以繼夜。館內篇 當前的展覽是11月2號剛剛開始的,持續到2019年4月7日。對,別忘了這本是個美術館,展覽才是他的本來使命。
  • 2020「北方神韻」山北區域優秀劇目展演拉開帷幕
    2020-12-27 13:29:44 來源: 文化濱州 舉報
  • 縣美術館舉辦2020年大美卓資寫生 採風活動
    縣美術館舉辦2020年大美卓資寫生 採風活動 2020-09-11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周展覽「全紀實」、金鷹美術館首發聲、「亞東圖書館遺珍」全國...
    拍賣、展覽、活動,經歷了2020年上半年後,下半年將會出現更多有趣的藝術形態。要聞金鷹美術館終於揭開「面紗」8月25日,金鷹美術館宣布:作為一家全新的私立美術館,金鷹美術館將於9月26日在南京城市兩百米上空揭幕,並向公眾呈現兩個展覽項目。
  • 2020第十一屆仙女山冰雪季拉開帷幕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19日電(記者 肖江川)低空飛行鳥瞰仙女山壯麗雪景,漢式雪地集體婚禮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冰天雪地吃火鍋感受冰火兩重天……19日,2020第十一屆仙女山冰雪季拉開帷幕。據悉,該活動將持續到明年2月28日。  隨著12月18日仙女山機場順利首航,仙女山景區正式踏入「航空」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