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愛情《和莎莫的500天》,為什麼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

2021-01-08 為了你而活下去

現實主義愛情《和莎莫的500天》,為什麼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

「愛情總有下一季」從來沒有一部浪漫輕喜能夠如此貼切地反應愛情的現實。大凡失戀過的人看了都有共鳴,雖然不全能對號入座,看到觸動內心的那一刻,總會讓人內流滿面。不管結局如何,過程已經美麗。「這是一部充分捕捉到戀愛真諦的炫目佳作,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和佐伊·丹斯切爾的驚異表現燦然生輝」。一心想進入關係的純情少男與一心想逃離關係的御姐 段位不同的人如何轟轟烈烈地戀愛 真挺理解主創的 雖然你並沒有出現多久 但我把這500天全獻給了你 一天也沒留給自己 不知這是最好的500天還是最壞的500天 但這肯定是成長最快的500天 大概也是必須經歷的500天。

來自新澤西的湯姆(Joseph Gordon-Levitt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飾)是一個沉溺於英倫哀歌與《畢業生》情境的年輕人。他供職於一家賀卡公司,任務是撰寫富有創意的祝辭。某次會議上,湯姆的老闆把新助理介紹給大家,她是來自密西根的魅力女孩莎莫(Zooey Deschanel 佐伊丹斯切爾 飾)。莎莫自幼父母離異,因此對於感情的態度與眾不同。湯姆和莎莫沒有一見鍾情,但卻在一次酒吧K歌后彼此示好,成了非典型的戀人。而且這段辦公室戀情迅速升溫,愛火燒得誰都無法預料。最後,在一個餐館裡,莎莫對湯姆說了絕情的分手。深陷情網的湯姆,經受不住失戀的打擊,鬱鬱寡歡,周圍的夥伴們希望幫他走出陰影,然而,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本片以湯姆的視角把時間重新組接,讓觀眾在對比中體味500天戀愛的弦外之音。

其實這電影跟平常的美國偶像愛情片沒什麼區別,懷舊的效果跟老歌營造甜蜜氣氛,連女主角都穿得很retro的風格。我很膚淺,我注意這電影就是從女主角的穿著開始的,男主角...一看就是個pussy, 一個loser... 一部自稱不是愛情電影的電影講的什麼故事呢?編劇跟導演告訴你,這是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算了吧,實誠一點,這是一個女人玩男人的故事。女主角是個很現代甚至很後現代的女孩,覺得開心就好是王道,嚴肅的關係跟任何別的都是壓力,大家還年輕,就沒必要有commitment,討厭變成誰的誰,討厭說愛,只說喜歡。這個喜歡就是一道界線,好在她尺寬也隨便,喜歡以內不僅可以曖昧親密,上床淋雨做愛都可以。但是她清楚得很,like跟love是有質的區別的,差了倆字母呢!

我怯以為,生活態度還算認真還有點原則可講的女同學大多都不喜歡這個summer,哪怕她穿衣打扮是挺有範的。女同學們大多覺得她是個十足的bitch,玩弄人感情,跟你在一起的時候說不相信愛情,嚷嚷著要獨立要自由,開心是王道。轉身就嫁人了,末了還信誓旦旦跟你說,哎喲,你是對的呢,世界上確有真愛跟宿命這回事,一個偶然就碰見了,看我就遇見了,就一狠心嫁了,只是對的那個不是你哎,跟你在一起的時候我就不確定。 這麼說來她倒真是個bitch。可是這也是人之常情嘛,這種昧著良心裝逼開心的事兒幹多了到底是要事先立下幾條規則的,以免不確定時期過了回想當年覺得內疚。比如,你喜歡我麼,我也喜歡你,不過是as friends那樣的;再比如,我不要什麼嚴肅的關係,但是我喜歡你。人都是愛面子的,給自己的行為一個裝逼的解釋,甚至搬出父母離婚這樣的童年經歷,都是為了繼續不確定地開心下去。等到最後一瞬間頓悟了,以為真愛降臨了,套上指環披上白紗走向神壇,誰都只記住你聖潔純美的新娘子形象,誰還管你曾經是婊子立了多高的牌坊?不過人至賤而無敵,這個summer她就不會內疚,她還能繼續做她想做的,我們只好自嘆弗如佩服婊子們內心的強大。

所以我每次看見白色婚紗照就覺得好笑,這婚紗代表純潔遮羞布的力量很是強大,連偷歡不止的伊莉莎白一世穿上了都說,我現在是處女了。 男生們大概都比較喜歡這個summer,尤其那些信「開心就好」教,覺得玩玩就夠見好就收的哥們們。一個漂亮有趣的女孩讓你碰上了,精神到肉體都還合拍,而最重要的是她也只想玩玩,你也只想玩玩,大家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呢,完了還能作朋友,以後跟人介紹還能很時髦地來一句,喏,那是我曾經的親密date加 fuck buddy。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情聖,而有一部分男生真的就像這個湯姆一樣,以為遇見真愛的戀愛都談得像初戀一樣全情投入敏感多疑(每次有同學跟我說好希望這次是初戀一般,我就覺得他們病入膏肓了)。也只有他這樣的正常或者比正常更痴情的人,才會認為自己的堅貞努力可以最後贏得那顆早就跟你談好了原則跟底線的不確定的心。只可惜一段關係中,當你開始覺得你已經牛逼到可以改變誰的秉性的時候,就是這關係開始失去平衡跟有意思的時候了,婊子的新郎當然不是你。雙方不在一個平臺上,自然事情只有慘澹收場,而投入多一些那個,就要花多些時間來平復心情。

一部平常的愛情電影的實際意義其實很簡單。它不過是要告訴你,這世界上除了浪子花花公子玩兒痴心姑娘,也有有品味的花花浪女玩兒純情男人,而且她們瞪著個大眼睛笑得迷人,連裝逼著痛苦都惹人憐愛讓人不能自拔。 事實上,結尾包含了與它字面相反的意味。影片中說,沒有命中注定,一切都是偶然,但放在全劇的語境看,這話只是為Tom量身訂造的旁白,它的目的是塑造另一種宿命論:對於愛情的不期而遇,女人最終會認為是命運,而男人最終會認為是偶然;不管這個女人曾經多麼不羈放縱,這個男人曾經多麼相信愛情。看完以後我給一個女性朋友發微信說:我看了一部片子,女主角從臉蛋到對待感情的方式都與你十分相似。我這個女性朋友前陣剛讓一個男人為他出了一場不大不小的車禍。影片的名字叫500 Days of Summer,其實這五百天裡有接近一半都是Tom在為這段感情痛苦。這讓我想起王家衛的電影。王家衛的電影基本只有兩種人:不敢作出承諾的人,以及被他們傷害的人,前者包括《阿飛正傳》中的旭仔、《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和黃藥師、《墮落天使》中的殺手、《春光乍洩》中的何寶榮,還有《2046》中的周慕雲;而後者的代表是《重慶森林》中的233和663。我記得最清楚的對白是《墮落天使》中莫文恵哭笑著對殺手說的,你知不知道,你以前泡過我的!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為殺手這種泡過即忘的人渣性格擊節不已,它讓我相信王家衛就是加繆的信徒,他一定讀過加繆寫過的《唐璜作風》!後者在《局外人》中讓主人公對未婚妻說,我不知道我愛不愛你,如果你硬要我說,那大概是不愛。但這有什麼關係?是你要跟我結婚又不是我要跟你結婚,我點頭不就可以了?

大一的時候在半年裡我把《2046》看了七八遍,因為它最接近我們能為一個承諾無能者所想到的最好理由:受過傷害。所以這是一部商業片而不是文藝片,在《藍莓之夜》前,王家衛就墮落了,墮落得如此深得我意。一個承諾無能者,對於輕易得到的,不會去珍惜,對於難以得到的,又不敢去追求,他只會對著一次又一次懷念自己的那張船票,以及那個曾經拒絕過自己的女人。Summer就是大洋彼岸的女版周慕雲,一個21世紀的女唐璜,在與Tom的第一次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她說的只有半句實話:她固然覺得單身自由不受束縛,是一種年輕時的理想狀態,但最根本的,還是她不相信愛情,害怕承諾。另外半句實話,以Tom和他那個猥瑣朋友的閱歷,怎麼可能聽得出來?有時候我們根本就對這種人沒有辦法,他們深諳或潛意識裡熟悉所有現代的道德語言,就如劇中男主角的相親對象在聽完他對Summer的控訴後質問他的,她騙你了嗎?她佔你便宜了嗎?她是不是早就跟你說過,她不想進入一段關係?沒錯。從現代道德觀念來說,Summer不需要對Tom負什麼道德責任,即使她在印表機旁突然和他擁吻,跟他一起在宜家撫摸著各種家具憧憬未來,和他在浴室嘗試一種新的做愛姿勢,把帘子都扯了下來,這都不代表什麼。所有的事情在開始的時候她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你愛上她,以後你所遭受的,都是你活該。

對於承諾無能者,許多男女都會產生買兇的衝動。他們跟你說得一清二楚,他們不渴望,或者不能進入一段關係,這意味著他們不會對你做出任何承諾,但是他們頻頻在你面前出現,有意或無意地顯露自己的魅力。讓你氣惱的是,他們還真的有一些魅力。這種魅力電影在一開始說得非常形象,Summer所到之處,雄性動物紛紛行注目禮,她甚至能影響到房地產市場的經濟規律。即使Tom一開始想抵擋,在電梯裡用耳罩和她隔絕聯繫,她一注視,她一開口,情感的罌粟已經悄悄在怯懦的男人心裡種下了根。我絕對不相信Summer不是故意的。害人專業戶都很清楚自己身上的各種武器。去年在我去北京之前,舅媽來我家做客。她的觀點和我媽一樣:如果不是真的想和姑娘結婚,就不要和她們談戀愛。但作為一個清華博士的母親,她無疑比我媽具有更強大的思辨能力。當我說,我沒騙那些姑娘啊,我每次都和她們說得很清楚,我不太可能結婚,我甚至不一定會和她們進入一段關係。舅媽笑笑說,也許在你看來是這樣,但是對於姑娘家,感情怎麼可能說放下就放下,你沒有騙人,但你傷害了別人。作為一個康德主義者,我沒有跳起來說起那套「人是自主的道德行動者」,「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心裡默默為她敏銳的道德直覺豎起拇指。

舅媽那樣的人看來,也許康德主義話語是流氓的託詞。這話有相當大的命中率。在餘文樂主演的《百分百感覺》中,對Cherie有意思的那位偽女同對她說,看來Jerry是高手啊,先告訴你自己是壞人,再感動你,讓你接受他,這樣你以後因為他所受的痛苦,他都不需要為之負任何道德責任。這個判斷非常準確,但它同樣也對兩種人不太公平。一種是本性風流的康德主義者,這種人無法不對女人動情,但也無法給女人承諾,因此,用實話來嚇走一部分承受力較弱的女人,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另一種人,就是Summer那樣的存在主義者。對於存在主義者來說,生活就是荒謬,毫無意義,何況愛情?即使你聽心理學說,愛情就是激情、親密與承諾。即使你聽諾齊克說,愛情就是你不再把彼此想成「你和我」,而是「我們」。片末Summer是否真正相信了愛情和命中注定,我十分懷疑。因為我覺得,即使你真的「看到了」愛情,在存在主義那裡也可以有別的解釋:這種「看到」即使不是自己的幻覺,也不具有任何普適性,她推銷給Tom,是一種因為幸福而產生的邏輯混亂。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為了商業式的大團圓結局,生活中,一個存在主義者真正的結局也許就是,也許只能是《局外人》那樣。《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在舊金山國際電影節上映的時候,男女主角Joseph Gordon-Levitt和Zodey Deschanel都來捧場,這一對佳人雖不是多麼驚豔美貌的類型,卻自有一種舒適可人貼心的溫度,跟影片的整體感覺再相稱不過。

影星Zodey Deschanel飾演的莎莫是位典型的美國小甜心,外表單純可愛,內心則柔中帶鋼,甚至有點70年代嬉皮的酷勁,極有主見。劇中莎莫在賀卡公司認識了同事湯姆(Joseph Gordon-Levitt)。這個名字無比大眾的男生熱愛城市景觀,一心想當個建築師,只可惜生活總是天不遂人願的時候更多。湯姆從小聽英國流行歌曲長大(雖然片中沒指明,我看大概與《挪威的森林》脫不開關係),痴迷電影《畢業生》,全心全意相信人生唯一真愛,對甜蜜、活潑、熱情又神秘的莎莫一見鍾情。

湯姆與莎莫之間的情愫曲曲折折,但電影並不是簡單的愛情故事,倒更像一張張製作精美的明信片,從不同的時間點寄到觀眾眼前,有時候是連貫的,有時虛實交織,有時則支離破碎。前一張湯姆還甘享愛的蜜糖春風得意呢,甚至上演一場即興百老匯歌舞;後一張便跌落世界谷低萬劫不復——生活的現實總比幻想殘酷得多。但要說這全怪湯姆一廂情願我覺得也很不公平,畢竟莎莫自己也發出了很多曖昧不明的信號,比如她拉著湯姆逛宜家家居,兩個人在樣品屋裡玩先生太太的遊戲;再比如她帶湯姆去她的公寓,告訴他自己從未與人分享過的夢境。

除了對線性敘事的拆分,電影還採取了特殊的畫面處理手法:開場介紹二人出身背景成長經歷的褪色家庭小電影片段剪輯,城市背景的黑白鉛筆繪圖和前面一棵代表人物心情季節變化的綠葉小樹,還有湯姆失戀後整個城市景觀隨著他的落寞背影褪色成黑白手繪風景。電影這些突出的美工設計給本來平淡無奇的愛情故事本身增加了不可多得的質感,與其說是湯姆在和莎莫談戀愛,倒不如說是鏡頭在跟觀眾眉目傳情呢。多變的天氣、城市的噪音、季節的腳步、人物的落寞與舒展。每一個片段都蘊含了一種潛在的變化,每一次變化都為下一次情緒的爆發積蓄力量。我尤其喜歡這故事的散落時間線,跟愛情的非邏輯性簡直完全吻合。就好比莎莫跟湯姆這兩個對愛情態度完全不同的人,一個來自大湖大城的密西根,一個來自花園州郊區縣的新澤西;一個從向左,一個向右;一個抗拒天長地久,一個認定了便不悔改。有誰正確有誰錯誤?是不是還原成一道直線便能分清究竟是誰辜負了誰?愛情這個人類永恆的謎題,到底該用什麼樣的邏輯才終能解釋清楚一目了然?終歸,感情總要兜兜轉轉,來來回回。在彼此都不斷改變自己適應對方的努力中,卻都忘了本不在一條起跑線上的兩個變量有時終會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漸行漸選。但是,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光陰流轉,季節更迭,愛情會發芽,會成長,也會枯萎消亡。而人的心田卻比愛情廣袤得多,那裡還種植著知識、理想和友情,那裡該有海洋和山脈,湖泊與草原,該有求索的風、飄逸的雲和樸素的雨。沉寂過後,悲傷過後,希望總會再次破土而出,從無到有,從夏到秋。因為人生總會翻到下一頁,因為愛情總有下一季。

相關焦點

  • 評《和莎莫的500天》
    作為非主流的愛情電影,《和莎莫的500天 》開宗明義:「這是一對男女相遇的故事,但卻不是愛情故事。」有的朋友看完電影後深有感觸,有的則認為電影一般般。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和莎莫的500天 》。(一)非主流的敘事藝術《和莎莫的500天 》的敘事順序並非線性邏輯的,這與常見的愛情故事頗有不同。電影開篇直接從第290天開始,這一天,女主向男主提出分手。
  • 《和莎莫的500天》:一個講述愛情的故事
    《和莎莫的500天》,2009年的美國影片,是導演馬克·韋布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由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和佐伊·丹斯切爾主演。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來自新澤西的湯姆,是一位賀卡公司的普通職員,遇到老闆的新助理莎莫,她和自己完全不同的個性,被她吸引,隨後兩人發展成了非典型戀人,愛情升溫,冷卻,分手,之後,湯姆發生了重要改變。導演馬克·韋布長期從事電影短片和音樂錄影帶拍攝,據說從影片中可以明顯看出馬克的「出身」,而編劇坦承在湯姆身上發生的事情,有四分之三在自己身上發生過。
  • 評《和莎莫的500天》:這個愛情故事非主流,諷刺意味很足
    看完《和莎莫的500天 》後,我認為「非主流」這個詞非常適合這個電影。作為非主流的愛情電影,《和莎莫的500天 》開宗明義:「這是一對男女相遇的故事,但卻不是愛情故事。」有的朋友看完電影後深有感觸,有的則認為電影一般般。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和莎莫的500天 》。
  • 《和莎莫的500天》
    《和莎莫的500天》2009年1月17日上映,獻給失戀的朋友們。希望大家看完片子可以走出困境。《和莎莫的500天》是福克斯探照燈公司2009年出品一部愛情電影。由馬克·韋布執導,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和佐伊·丹斯切爾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8月7日在美國上映。
  • 《和莎莫的500天》:愛情是一場人類的共同幻覺
    500天,男孩湯姆遇見了女孩莎莫(英文名summer,音譯,含義夏天),一見鍾情,因為同事關係得以進一步了解發現有共同癖好和品位,獨自煩惱確認心意後向朋友傾訴,被酒醉同事說漏嘴表明心意,互有好感在一起,由於不一致的愛情觀兩人漸漸有了裂痕,莎莫選擇了離開,湯姆一人獨自痛苦開始回憶認識以後的500天裡發生的那些事情。
  • 《和莎莫的500天》豆瓣高分經典愛情電影
    影片《和莎莫的500天》是福克斯探照燈公司出品的一部愛情電影。
  • 推薦電影——《和莎莫的500天》
    推薦電影——《和莎莫的500天》臺詞對比:This is not love story, it is
  • 美國電影:和莎莫的500天
    )天(港) / 戀夏(500日)(臺) / 初戀500天 / 與薩莫的500天 / 仲夏(500)天 / 500 Days of Summer評分:8.0時間:2009國別:美國分類:愛情片長: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和莎莫的500天中,作為一個滿腦袋充滿各種奇思妙想的年輕人,湯姆·漢森擁有一份和他的天性所完全不對路的工作:他是一名專門給各類賀卡撰寫賀詞的文字工作者,長此以來這份工作成了他宣洩自己想像力的地方,可惜這畢竟是一份機械乏味、單調枯燥的活兒,所以湯姆也一直覺得這工作讓他沉悶無趣
  • 《和莎莫的500天》:從心動到白頭,比愛更重要的,是這3點!
    >500天》。圖 | 《和莎莫的500天》圖 | 《和莎莫的500天》>按道理說,戀愛還沒開始,便被對方告知「我只是和你玩玩」,十之八九都會大呼「上當受騙」,然後拉黑一切聯繫方式,再也不聯繫了吧?圖 | 《和莎莫的500天》
  • 《和莎莫的500天》:愛情大多時候都是「夏去秋來」(觀後感)
    影片將湯姆和莎莫戀愛的500天對比來進行拍攝,前面一半的天數,都是湯姆瘋狂的愛上她的時候,後面一半的天數則是熱戀期過後湯姆受挫的樣子,貫穿整部影片都採用對比的手法去將愛情的樣子描寫出來。無論是湯姆和莎莫各自曾經的生活經歷,還是這戀愛的五百天從熱戀期的相愛到冷淡期的失落。
  • 和莎莫的500天 | 我們的關係為什麼像積木啊
    500天》,發覺Eason唱的那首歌特應景:「我們的關係多像積木啊,不堪一擊卻又千變萬化;用盡了心思蓋得多像家,下一秒鐘也可能倒塌。」和莎莫的第4天Summer在電梯裡和Tom主動搭訕,發現兩人喜歡同一個樂隊The Smiths;她喜歡Magritte 和 Hopper,他們聊Banana fish 能大聊二十分鐘。於是男主Tom對Summer一見傾心,認為命中注定的人就是她了。
  • 《和莎莫的500天》|我踩過愛情最大的坑,是「逃避」
    電影《和莎莫的500天》是由馬克·韋布指導,並於2009年上映的一部愛情成長電影,用錯亂的記憶來回溯500天的愛情始末,其散落的時間線和愛情的非邏輯性完美結合。影片講述了堅信愛情是命中注定的湯姆,愛上了認為世間並不存在愛情的莎莫。兩人所信奉的觀念完全相反,可是卻深深地愛上了彼此。
  • 好萊塢戀愛經典《和莎莫的500天》,誰是誰非,十年都沒確切答案
    這部大受歡迎的電影並不只帶給他們一段錯愛戀情,還讓他們得到更多:出道十年的丹斯切爾,終於因為本片而成為了全球俏麗新女神,連帶讓她獲得了一部量身打造的影集《傑茜駕到》(New Girl),延續她在《和莎莫的500天》裡古靈精怪的氣質,連續製作了七季之久。
  • 《和莎莫的500天》,分手復盤打臉必看就是它
    主要是它一舉解答了一般人(被)分手後的兩大迷惑:TA為什麼不愛我了?還能相信愛情嗎?其實,答案說起來既簡單又複雜,還是跟著電影一點點復盤比較清楚。(當年看了哭得稀裡譁啦,現在看著只有生氣)一個大眾標準的理想情人設計師湯姆所在的公司,有一天來了一位新的經理助理莎莫。她中等身材,外貌甜美,是那種讓男人無法拒絕的女孩。
  • 《和莎莫的500天》:論一個備胎的自我修養
    聖誕必看電影《真愛至上》,失戀必看電影《和莎莫的500天》,後者是2009年上映的美國小成本文藝片,豆瓣評分8.0,其中10萬人打出了五星好評。 以上是《和莎莫的500天》的劇情,影片打亂時間順序,以湯姆的回憶視角,跳敘了兩人的相識,相處和分手的過程
  • 影評:《和莎莫的500天》你不是Ta的龍蝦
    《和莎莫的500天 (500) Days of Summer》,一部躺在我豆瓣「想看」列表裡10年的老片。此片2009年上映,2020年的6月,我終於看完了。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是一部「舔狗」和女神的故事,但在2009年,應該還是屬於愛情文藝片的範疇。
  • 影評:《和莎莫的500天》你不是Ta的龍蝦
    《和莎莫的500天 (500) Days of Summer》,一部躺在我豆瓣「想看」列表裡10年的老片。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是一部「舔狗」和女神的故事,但在2009年,應該還是屬於愛情文藝片的範疇。《和莎莫的500天》敘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別,類似於日記的形式
  • 《和莎莫的500天》——當夏天結束你還會迎來秋天
    每個愛情故事的開頭總是極盡美好,也許就是莎莫在電梯裡對戴著耳機的湯姆輕輕說了一聲:「我也喜歡湯姆!」湯姆就淪陷了吧。他會想:「哦!天吶!她也聽湯姆的歌,她也喜歡披頭四!」他偷偷地關注莎莫,假裝和她偶遇,終於莎莫也對他漸升好感,他們在列印室接吻了,愛情就那麼順其自然地開始了。熱戀中的他們去逛宜家,假裝那就是他們的家,她儼然一副女主人的做派,打開水龍頭說:「哦,親愛的,停水了!」他就配合她扮演男主人:「那我們先去吃飯吧,我好餓啊!」然後他們攜手走入廚房,拿起刀叉裝模作樣地吃起來,她熟練地打開碗櫥告訴他沒有餐盤了,他會接著說:「哦!
  • 和莎莫的500天:愛情的樣子是什麼,最美的是和對方相處的日子
    《和莎莫的500天》是我看過最寫實、最現實也最不浪漫的愛情片,但卻是好看的,看完會讓人不斷去思考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關係,還有會不斷去思考男女主角的愛情觀。此片在一開始就表明的說出男女主角對愛情的看法,男主角─湯姆覺得愛情是如同天註定般,想要幸福,就要等到真命天女,女主角─夏天則是覺得愛情是現實的東西,她可以愛的時候很愛,但要她放手時她可以放得很乾脆,就如同片中她小時候很愛的黑長髮,她可以很愛她的黑長髮,也可以很乾脆的剪掉,來比喻她對愛情的執著與放下。
  • 和莎莫的500天:與綠茶婊談戀愛,失戀催淚電影
    《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01這是一個500天的愛情故事02有多心醉,就有多心碎《和莎莫的500天》是一部虐心的電影。《和莎莫的500天》仿佛想告訴我們:女人最怕男人花心,男人最怕女人曖昧。男生相信一個東西,叫命運。而有一種感情可以稱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