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徐徐道來話北京」,我們天天和您悶得兒蜜!
今天推送圖文與音頻內容不同,點擊音頻可直接收聽!
2020年6月30日,本節目微信公眾號第二條,推送了一條視頻:《【珍貴老視頻 】老北京中產階級記錄片!您想像不到的生活實錄!》,引起了聽友和網友的強烈反響,截止到9月3日,累計閱讀人數為9萬0772人,累計閱讀量達到12萬3215次。點擊今天本推送文末「閱讀原文」可看20分鐘英文原版《北平一家》。
![]()
這部影片原名《北平一家》,推送中的片名為《北京教授家庭的生活》,片中講述的,是原北京師範大學武兆發教授在1948年時的家庭生活。
(以上連結點擊可看)↑↑↑↑1948年的北平,一座城牆環繞的古都正在從沉睡中醒來。胡同裡的小販,開始用自己獨特的叫賣聲,販賣家庭生活必需的一切物品。伴隨著清脆的梆子、鈴鐺聲,他們稱量蔬菜、水果,兜售報紙……自行車、人力車與湧動的人潮遍布每條街道,時而有電車駛過。隨著戰爭結束,西風東漸,外界的好與壞一同湧入了這座城。
由美國導演威廉士 詹姆斯(William James)拍攝的這部小短片《北平一家》直觀地展示了生物學教授武兆發博士夫妻以及和他家人的生活。
![]()
影片中,這個家由7個孩子、父母和兩位老人組成——在當時的中國,算是個較為龐大且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家庭了。獨門獨院,孩子可以在家中後院的花園玩耍:抖空竹、丟沙包、拍皮球……這些現今人們會有的童年回憶,當時的孩子們也很愛。
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武兆發先生,17歲赴美勤工儉學,就讀於威斯康星大學,24歲獲得美國生物學博士學位,是美國共產黨威斯康星州中國留學生組織的領導人。1929年回國後,同時兼任蘇州東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中國大學4所高校的教授,此外,還擔任中國大學生物系主任兼理學院院長。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主任及一級教授。
![]()
視頻中解說武家有七個孩子,實際上武家有八名兒女,七個女兒名字中都帶一個「梅」字——豫梅、平梅、相梅、燕梅、季梅、幼梅、素梅,兒子則叫武宗政。為了撫養孩子們,黃月華可謂是傾盡心血,堅強度日。而她的兒女們也不負所望,在長大之後擁有了各自的精彩人生,其中有三位演員、三位教師,特別是武家的三女兒就是後來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向梅,五女兒武季梅是著名舞蹈藝術家。而二女兒武平梅則是著名大畫家宗其香夫人。
![]()
![]()
武兆發教授出身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前清舉人;大哥曾任馮玉祥將軍的參謀長;精通4國語言的二哥武兆鎬23歲由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三國際的中共代表,是第七至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他不僅在留學德國期間,而且在共產國際工作期間,通過一封封浸透著濃濃親情的家書,不厭其煩地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留學的弟弟武兆發宣傳革命理論,並通過武兆發影響他周圍的中國留學生.雖然他最後未能說動弟弟轉學歐洲,卻使武兆發這位曾經對中國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不無成見的"和平主義者"轉變了觀念,走上了革命道路。
![]()
1940年,武兆發在輔仁大學擔任教職時,在課上講授進化論觀點,而當時進化論正遭受教會勢力的猛烈攻擊,支持這一理論的教師也被排斥,武教授因此遭到解聘。他為人正直,可見一斑。抗日戰爭開始後,他在淪陷區的生活無比艱難,時常受到日本人的騷擾。妻子也不得不回家操持家務,全家靠混合面、醃芥菜度日。孩子們失學,營養不良。直到他被再度聘為教授,這種情況才逐漸改觀。
![]()
武兆發是組織胚胎和細胞生物學權威,擅長於製片piàn技術而聞名國內外。武兆發教授具有非常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是一位博學的學者,一位誨人不倦的老師,一位十分受人尊敬的長者和一位忠實的朋友。在學習、研究和任教期間,武兆發教授獲得了堅實的生物學、數學、化學和物理學的知識,學會了實驗生物學的方法和顯微操作技術,積累了研究工作的經驗,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學術思想和工作作風。他工作細緻,謙虛謹慎,治學嚴謹,條理清楚,多做少說,是一位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學者和教授。他在大學講授的課程內容詳實,條理清晰,配合講解在黑板上繪出精美細緻的圖表以及能記得成百上千個骨頭、神經肌肉和血管等的拉丁名稱,使學生們驚嘆不已。一堂課下來,同學們的筆記已成為很好的講義了。
![]()
1946年,武兆發教授創建前進生物館,著有《無脊椎動物學》等著作。新中國成立後,武兆發博士成為北京師範大學六位一級教授之一,與陳垣、黎錦熙、傅種孫、鍾敬文、黃藥眠同列。1957年,武兆發教授受到衝擊,最後不堪遭受凌辱自殺,時年不足53歲。度過苦難而正直的前半生,卻遭到如此對待,不得不說是個時代的悲劇。
![]()
武兆發的愛人叫黃月華,江蘇蘇州人,出身大戶人家,一九三一年在蘇州東吳大學生物學系畢業,曾教過兩年半中學。一九三五年來北京。她本是武兆發的學生,結婚後,和丈夫武兆發一起在實驗室裡作研究工作,直到抗戰開始。日偽和國民黨反動統治期間,她被迫放棄研究工作,從事家庭勞動。解放後,她被新的社會所吸引,參加街道工作,在發行公債、募集寒衣工作中以身作則,起了模範作用。
![]()
一九五○年秋天,黃月華被邀請為北京市五區區代表。由於她的奔走、努力和發動群眾,在五區成立了第十九閱覽室,又舉辦了婦女講座,請有關機關的講政治課、衛生常識、兒童教育等,聽講的群眾由二十人發展到一百多人。在抗美援朝捐獻工作中她也起了帶頭作用。
![]()
![]()
一九五一年二月被選為五區第三派出所婦女代表會議副主任委員。在八月舉行的北京市第五區第一屆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被選為第五區副區長。我們看1950年的北京行政地圖,第五區,就是現在西城區的一部分,北到今天二環路,南到地安門西大街,東到安定門內大街,西到羅兒胡同、棉花胡同一線。
![]()
因為黃月華從小受教會教育,精通英語,所以,在1948年,美國導演找到他們,要拍攝一部反映北平人大家族日常生活的紀錄影片時,夫妻倆欣然應允。
![]()
![]()
不過,因為導演要展現出北平中產階級人家的日常生活,所以,片中的鏡頭都是擺拍的,但反映的內容則是非常真實的。
![]()
![]()
![]()
在片中,出現了兩位老人,被全家人謙恭地對待,也帶孩子們去天壇遊園。解說稱他們為孩子們的祖父祖母。實際上,這兩位是他們的鄰居,被臨時找來扮演長輩的角色。
![]()
![]()
而「祖父母」的生日,自然是配合劇組所做的演出,壽桃和長壽麵,也是為拍攝而準備的。也許,導演是為了將當時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和禮節習俗都在一個影片中展現,才會如此安排的吧。
![]()
![]()
此外,在食物上,雖然沒有為了拍攝而刻意提高太多生活水準,但實際上,一家人的日常飲食,比呈現出來的還要差些。玉米面窩頭算比較好的夥食了,更多時候是混合面。在最困難的時候,孩子們只能靠喝米湯填飽肚子。
![]()
今天的聽友和網友之所以對這段視頻紀錄片感興趣,並且競相轉發收藏觀看,還是對當年的中產階級生活有著很多探秘揭秘的觀賞快感。
是的,如果沒有書籍、影像,僅僅憑著老人們講的故事,我們也許已經很難想像這一切了。一些珍貴的殘存資料,讓我們可以隔著時間窺視到當年人們的衣食住行、教育和娛樂。他們的日子,過得好還是不好,都可以讓我們在簡單的回溯裡,一探究竟。
![]()
黃月華堅強地撫養8個子女成人,而且居然在步入耄耋之年時,仍為女兒譯書。黃月華英語流暢,但不懂女兒的舞蹈專業「行語」以及立體幾何名詞,女兒就反反覆覆給黃月華「上課」。這樣,黃月華前後花了兩年時間,親手用英文打字機打出了《定位法舞譜》英譯稿。
![]()
6月30日的推送中,我們選用的版本長度為17分24秒,這是帶有中文字幕最全版本了,但也並非這部紀錄片的原貌。所以,我們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在今天的推送中,我們不僅再次推出上次帶有中文字幕的版本,更為大家奉獻上全英文完整版視頻《北平一家》,長達20分06秒。您可以做個對比,感受一下欣賞不同版本的美妙樂趣。
武兆發教授和黃月華女士生了7個女兒之後,才得一子。7個女兒是7朵「梅花」——豫梅、平梅、相梅、燕梅、季梅、幼梅、素梅。其中第三個女兒武相梅成了電影演員,去掉武姓,把「相」改成「向」,便成了向梅。
在著名表演藝術家向梅自己的幾位親姐妹中,她並不是第一個登上銀幕拍電影的。她的大姐武豫梅,早在1951年,就考入了文化部電影局在北京創辦了表演藝術研究所,與趙聯、賀小書等成為同學,共同成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電影演員。
武豫梅從表演藝術研究所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做演員,並很快就參與了喜劇電影《沒有完成的喜劇》的拍攝,在其中,她一人扮演了報幕員和女護士兩個角色。這部電影是由當時影壇非常走紅的兩位喜劇明星韓蘭根和殷秀岑所共同主演的,而除了這兩位明星之外,戲份最多的女演員,就是武豫梅了。
![]()
武豫梅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很質樸,但也看得出做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尤其是擔任報幕員時手勢的運用,略顯刻意。不過在扮演護士的時候就自然生動了許多。也因為這部電影,武豫梅成為大家所熟悉的一位電影演員。並在1958年參加了電影《新的一課》的拍攝。
不過武豫梅並未像妹妹向梅那樣在電影演員這條路上一直堅持下去。後來她改行做了導演,由她參與執導的《街上流行紅裙子》、《冤家路寬》等都是上世紀80年代大家所熟悉的電影。
![]()
二女兒平梅,在師大就讀美術系,後來成為教師,並成為國畫大師宗其香夫人。宗其香先生是徐悲鴻大師的弟子,與李可染、李斛、蔣兆和並稱為新中國中國畫改革的四大旗手。
2017年,是宗其香先生誕辰100周年。武平梅女士和兒子宗海平分別在中央美術學院、江蘇省美術館和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三次「宗其香百年誕辰藝術展」。
2019年,母子倆更是成功推出《共美其香——宗其香畫集》與《為畫而生——20世紀中國名家宗其香》兩本畫冊,為宗其香百年誕辰系列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武平梅女士還攜子女,繼2005年向國家捐贈36幅中國畫、水彩作品後,2017年再次將家藏宗其香先生的71件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實在讓人欽佩。
![]()
三女兒武相梅,是最早被視頻觀眾認出的一位。看本名也許還陌生些,一提到她的藝名「向梅」,老影迷們想必會恍然大悟吧。歡迎大家關注本公眾號,今天第二條推送是《著名表演藝術家向梅的電影世界》,是由其子遲晶所發美篇轉載而來,很多向梅老師精美照片非常珍貴!
![]()
![]()
她成為演員的經歷頗為奇特:十幾歲時,她在複習功課時收到上海電影廠寄來的邀請信,感到頗為訝異。但其實是一位遠房親戚之前見過她之後,就覺得她適合演藝工作。由此,她參加《女籃五號》的拍攝,開啟演員生涯。
![]()
自那以後,她參演了大量電影作品,如《紅色娘子軍》、《夜航》、《北國江南》。
1976年後,沉寂一時的她又再度進入事業高峰期,在《保密局的槍聲》、《藍色檔案》中飾演的特工形象大受歡迎。此外,還演出了電視劇《西遊記》《除妖烏雞國》中的烏雞國皇后,電視劇《黑洞》《長恨歌》等等,都是主要角色,六零後七零後我想或多或少都對她出演的電影和劇集有些印象吧。
![]()
武家四女兒在十幾二十歲的青春年華就早早逝去,不由得令人扼腕。五女兒武季梅,是一名舞蹈家。她在15歲時,就已經登上舞臺,才華盡顯。後擔任中央歌舞團舞蹈演員,度過了22年的舞蹈生涯,又在1978-1987年任《舞蹈》雜誌的編輯。她和拉二胡的丈夫高春林一起鑽研立體幾何,花了五年功夫,獨創了一種新奇的舞譜——「定位法舞譜」。在1985年8月榮獲文化部授予的科技成果一等獎。後來武季梅和丈夫一起出國講學,在國際舞蹈界引起震動。1992年獲得終生的國務院特殊津貼證書。
六女兒幼梅,後來成為高中老師。
小兒子宗政,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後在北京工作,與一位印尼華僑同學結為伴侶。後因政策對方必須離開中國,於是他們一起去了我國香港。
小女兒素梅,後成為知青,1978年回城,先在企業工作,之後去學校做了教師。
在這樣一個美滿和諧、充滿濃鬱文化氛圍的家庭中,孩子們從小就接觸到許多名人、高士,閱讀了許多寄自美國的書籍,並經常傾聽母親給他們講述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因此視野比一般的孩子開闊,見識也比一般孩子多。兒時,母親經常組織孩子們演童話劇,大姐當指揮,二姐教鞭炮舞和腰鼓,在遊戲過程中,大家都學會了五線譜、口琴、手風琴、中山琴、笛子等樂器的演奏,特別是武季梅在幼小的心靈中奠定了對藝術的敏悟力……這種沒有框框的教育,給他們姊妹日後的職業選擇提供了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
參考資料:
《四十年代北平教授一家的生活影像》 左右記錄推文
《北平中產家庭生活》播出後片中人物身世浮出水面
一家七朵花 走出3位演員3位教師 美麗的向梅和她的姊妹們 向梅:年輕時因為太美沒戲拍,42歲才因《保密局的槍聲》紅遍全國"其香異彩——宗其香百年誕辰紀念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武季梅:跳出舞蹈的靈魂
FM1039:周一至周日
早6:00-6:30
徐徐道來話北京
326896656@qq.com
掃描關注 線下活動早知道
本節目圖文音頻所有權利歸屬於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
點擊閱讀原文,可看英文原版《北平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