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booka 影探
7月25日,歷史上最長壽的奧斯卡影后奧利維婭·德哈維蘭仙逝了。
享年104歲。
提到奧利維婭·德哈維蘭這個名字,年輕的影迷或許會感到陌生。
她主要活躍在20世紀30-50年代。
一生拍過50多部電影。5次提名奧斯卡,憑藉《女繼承人》《風流種子》兩次斬獲奧斯卡影后。
她的去世,意味著好萊塢黃金時代徹底落幕,昔日的絕代佳人已全部離我們遠去。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最熟悉的角色就是她在《亂世佳人》飾演的梅蘭妮。
與費雯·麗飾演的斯嘉麗相比,她飾演的梅蘭妮溫婉動人、善良寬容、內心勇敢。
她的微笑能治癒生活的苦楚,她對艾希禮的愛情至死不渝。
《亂世佳人》
作為黃金時代的活化石,她見證了製片廠制度的衰落,經歷了好萊塢的起起伏伏。
18歲賣身華納、跟親妹妹互撕一輩子、為賣身契狀告華納、電影遭禁播…
她這一生充滿了傳奇。
>>>>一場官司改變了好萊塢
18歲的德哈維蘭因為出演一部莎翁戲劇,贏得了華納的垂青。
作為一隻剛剛踏入好萊塢的新人,她根本不清楚水到底有多深。
毫無經驗的她,跟華納籤了一份長達7年的經紀合約。
雖說華納是好萊塢巨頭之一,但這份合約成為她演員生涯的絆腳石。
1935年,德哈維蘭主演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壘球妙手》,反響平平,沒有亮點。
同年,她遇到了自己的銀幕情侶,花花公子埃羅爾·弗林。
《喋血船長》《江山美人》《道奇城》《羅賓漢歷險記》 …
兩人連續主演了8部電影,收穫了「好萊塢最般配的銀幕搭檔」的美譽。
德哈維蘭與埃羅爾·弗林
這段期間,她主演的電影幾乎都是一個套路。
年輕貌美的女主角對男主角心生討厭。
漸漸地,她發現浪蕩不羈的男主角竟然是一個大英雄。
從厭煩到萌生愛意,日久生情的男女親吻擁抱,陷入愛情,迎來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大結局。
這種重複式的機械錶演,榨乾了德哈維蘭的熱情。
她渴望擁有一次突破,證明自己演技。
德哈維蘭與埃羅爾·弗林
1939年,這個夢寐以求的機會終於來了。
米高梅的《亂世佳人》正在招募演員,德哈維蘭剛好相中了梅蘭妮這個角色。
然而,跟華納有合約的她,不太可能被允許去拍米高梅的電影。
心存不甘的她決定以身試險,背著華納偷偷去米高梅試鏡。
在得到導演喬治·庫克的認可和誇讚之後,底氣十足的她決定為自己爭取一下。
她猶豫再三,找到了華納老闆傑克·華納的老婆。
她跟老闆娘說,自己十分喜歡《亂世佳人》梅蘭妮這個角色,希望老闆娘幫忙勸說老闆。
最後,在枕邊風的吹拂下,傑克·華納這關終於過了。
傑克·華納
德哈維蘭也十分爭氣。
她憑藉在《亂世佳人》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成為炙手可熱的好萊塢女演員。
本以為借著名氣,可以擁有更多突破演技的機會,但萬萬沒想到,華納再一次讓她去演小配角。
這明擺著是對她偷偷去米高梅試鏡的報復。
為了表明不合作的態度,德哈維蘭開始拒絕華納的一切安排。
華納也十分狠,乾脆直接封殺她2年,讓她接不到任何的戲。
更絕的是,當7年合約到期之後,華納還繼續追加半年的時間。
他們認為,所謂的7年合約,不是籤約7年,而是為華納工作7年。
當時,好萊塢各大製片廠與演員籤的都是這種帶有剝削性質的不公平合同。
一旦藝人違約,公司可以隨意封殺,甚至還可以變著法子延長時間,讓藝人耗死在這裡。
1943年,不服氣的德哈維蘭起訴華納,希望解除合同。
在打官司的期間,華納還四處放風,讓各家製片廠都不給她工作機會。
1945年,法院最終裁定,德哈維蘭勝訴,合同無效。
這次勝訴不僅僅是她個人的勝利,更是為好萊塢演員開創了先河。
它改善了好萊塢演員的處境,讓經紀公司的權力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動搖了好萊塢的製片人中心制。
奧斯卡影后貝蒂戴維斯曾說過,「每一個演員都欠德哈維蘭一聲謝謝,感謝她將我們跳出了合同的限制。」
為此,政府還推行了新的勞工法案,明令禁止公司違法延長合約時間。
後來,為了紀念她的付出。這條法律被稱為「德哈維蘭法則」。
《宿敵:貝蒂和瓊》,德哈維蘭與貝蒂戴維斯
與華納分道揚鑣之後,德哈維蘭再沒有演華納的電影。
但,她的表演才算真正的開始。
她先後憑藉《女繼承人》《風流種子》拿下兩座奧斯卡小金人,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雙料影后。
為了擺脫愛情類型片的局限,她勇敢嘗試驚悚片、恐怖片等小成本類型。
1964年,由她主演的恐怖片《籠子裡的女人》因充滿暴力的鏡頭,被英國分級機構定為18禁,遭到禁播。
在她看來,這算是自己演員生涯的一個「小羞辱」了。
《宿敵:貝蒂和瓊》原樣複製了《籠子裡的女人》的片段
>>>>塑料姐妹花
一說起德哈維蘭,她的親妹妹瓊·芳登就不得不提。
瓊是希區柯克的御用女演員之一。
1941年,她憑藉《蝴蝶夢》,拿到了第一個奧斯卡影后提名;1942年,她憑藉《深閨疑雲》擊敗姐姐,拿到了人生第一座奧斯卡影后。
德哈維蘭與瓊
誰長得好看,誰的演技最好,誰拿的獎最多…
姐妹倆都吃演戲這碗飯,多多少少會被吃瓜群眾拿來比較一番。
你可別怪吃瓜群眾煽動生事,姐妹倆是真的明爭暗鬥、水火不容。
雖然她倆合照不少,兩個人一臉笑意,擺出一副姐妹同心、其利斷金的和諧之風。
其實,她倆的積怨已經有馬裡亞納海溝那麼深了。
德哈維蘭與瓊
1、母親偏愛,姐妹反目
因為父母過早離異,從小跟著母親生活的姐妹倆爭風吃醋,希望獲得母親的疼愛。
可是,偏心的母親只心疼德哈維蘭。
無論瓊多麼聰明伶俐、在學校表現得多麼優秀,媽媽總是視而不見。
這一份偏袒,讓姐妹倆從小互相怨恨彼此。
6歲的時候,她們就想把對方推進泳池,最好淹死對方。
15歲的時候,姐姐德哈維蘭就把妹妹瓊推倒,還弄斷了她的鎖骨。
關於這段童年回憶,瓊說,「整個童年,我記不起她曾對我好過。」
德哈維蘭與瓊
德哈維蘭籤約華納之後,瓊也開始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然而,母親卻不準瓊使用德哈維蘭這個姓氏,擔心搶走姐姐的風頭。
我真懷疑,這媽不是親媽,瓊不是親生女兒。
2、為了奧斯卡,勾心鬥角
為了贏得一個演出的名額,姐妹倆什麼手段都可以使得出。
前有姐姐偷偷去試鏡,後有妹妹利用座位靠近製片人,獲得與希區柯克合作的機會。
當瓊憑藉《深閨疑雲》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那一刻,風頭直接蓋過了姐姐。
她手捧著小金人,直接拒絕了姐姐的祝賀,場面頓時尷尬冷場。
後來,姐姐德哈維蘭回憶,「我失去了優越感。從那以後,她對我一下子傲慢起來。」
瓊與希區柯克
被妹妹搶走奧斯卡影后之後,德哈維蘭意識到自己不能再演傻白甜,她需要演一些更有內涵的角色。
1947年,臥薪嘗膽的她,憑藉《風流種子》拿下了第一座奧斯卡影后。
在頒獎晚會上,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同樣的方法羞辱了妹妹。
對此,瓊在自傳裡寫道,「我伸手表示祝賀,她只瞄了一眼,抱著小金人就直接走下臺了。」
德哈維蘭對瓊視而不見
關於這段頒獎八卦,瑞恩墨菲製作的美劇《宿敵:貝蒂和瓊》裡也提到過。
記者問德哈維蘭,「你1947年獲得奧斯卡獎之後,不肯在後臺跟她說話。」
她假裝不承認。
「你是指雜誌上那張我的照片吧。我並不是背過去不理我妹妹,我只是沒看到她在哪兒。」
《宿敵:貝蒂和瓊》,澤塔瓊斯飾演的德哈維蘭
當收到不太滿意的電影邀約時,德哈維蘭更會夾槍帶棒,諷刺自己的妹妹。
「不,賤人我可演不來,會讓我很不開心,你應該去找我妹妹。」
《宿敵:貝蒂和瓊》,澤塔瓊斯飾演的德哈維蘭
伴隨《宿敵:貝蒂和瓊》的熱播,德哈維蘭本人非常不滿這部劇對自己和瓊的塑造。
她不滿於「以虛假的方式描述刻畫她本人,尤其通過她的講述來還原八卦。」
她一氣之下把這部劇告上法庭,認為自己與瓊的名聲受到了損害。
畢竟,塑料姐妹花還是姐妹嘛。
她可不想在百年之後,仍然被世人議論。
德哈維蘭與瓊
3、母親葬禮,姐妹徹底鬧掰
1975年,母親因癌症去世。
出人意料的是,瓊沒有參加葬禮。
頓時間,謠言四起。
有人說,德哈維蘭通知了她,但她藉口自己太忙,不願意參加;
有人說,德哈維蘭壓根就沒有通知,故意讓她難堪;
還有人說,瓊因為工作太忙,想讓德哈維蘭延期,但是遭到無情的拒絕。
瓊與母親
除了不出席葬禮之外,最讓人心寒的就是母親財產的分割問題。
一直偏愛大女兒的母親,把大部分遺產都給了德哈維蘭一家,瓊屁點遺產都沒有。
這件事,讓姐妹倆徹底翻了臉,老死不相往來。
從那之後,兩個人互相躲著,從不正眼瞧對方。
共同參加晚會,一個坐南極,一個坐北極,連住的酒店都不能隔得太近。
1978年,瓊接受採訪時說,
「我先結的婚,我先贏得奧斯卡,如果我再比她先死,德哈維蘭一定會氣得不輕,因為我徹底打敗了她。」
這一次的比賽結果,讓妹妹說中了。
她贏了姐姐。
瓊在96歲時去世,而姐姐德哈維蘭超長待機到了104歲。
103歲時的德哈維蘭
《宿敵:貝蒂和瓊》裡有這樣一齣戲。
記者問德哈維蘭,關於她們姐妹之間的宿怨。
深思許久之後,她說,「宿怨與恨無關,宿怨源於痛苦。」
也許,之所以姐妹交惡一輩子,不是源於彼此的恨,而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的內心痛苦吧。
《宿敵:貝蒂和瓊》,澤塔瓊斯飾演的德哈維蘭
歲月從來不敗美人。
此時,我放下筆,腦海裡一遍一遍地回放著我對德哈維蘭的印象。
在第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伴隨著《亂世佳人》音樂,她在掌聲的簇擁下,慢慢走上華麗的舞臺。
她依舊端莊賢淑,風華絕代。
她說,「今夜對我來說非常難忘。這些年來,我們的世界改變了很多,但不變的是我們對電影的愛,和電影為我們帶來的鼓勵,以及幫助我們度過困難的力量。」
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天,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
她雖已經仙逝,但人生故事和電影卻一直留在人間世。
供我們敬仰、膜拜。
德哈維蘭在第75屆奧斯卡頒獎禮
致,永遠的梅蘭妮
原標題:《18歲賣身華納,電影遭禁播被封殺…這個絕美影后去世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