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志剛:日本飛彈防禦為何遮遮掩掩

2020-12-28 瀟湘晨報

日本政府在18日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敲定替代陸基「宙斯盾」飛彈防禦系統的新方案。該方案不僅包括新增2艘「宙斯盾」艦供搭載和發射攔截飛彈使用,還計劃延長陸上自衛隊現有的「12式」地對艦飛彈飛行距離,將其開發成能直接攻擊敵方飛彈射程之外目標的「獨立型飛彈」。媒體普遍預計,菅義偉內閣上述決定將為圍繞日本飛彈防禦方針的混亂局面畫上句號。

但值得玩味的是,該方案並沒明確可以擁有「主動攻擊敵方基地能力」,而是變為將繼續探討增強有效威懾力的表述。這可以說與安倍任內的主張出入頗大,也與安倍期待的「政治遺產」相差甚遠,因為所謂禦敵於公海以及可先發制人主動出擊,一直是安倍任內大刀闊斧推動安保政策轉型的願望,也是他念茲在茲希望菅義偉能繼續予以推動的夙願。

被廣泛認為繼承了安倍保守思維、安保理念與戰略謀劃的菅義偉,為何在構建飛彈防禦系統的表述上如此謹慎?

三大因素決定了菅義偉政府在推進飛彈防禦系統構建上小心謹慎。一是內在糾結。雖然日本的和平及民間左派勢力逐年式微,但堅守和平憲法,尤其是反對修改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放棄專守防衛的抵抗力量依然不可小覷。防衛裝備上的先發制人不僅違背和平憲法,也讓很多經歷過戰爭苦難的日本人斷然不能接受。

二是外在考量。作為二戰戰敗國,受制於和平憲法第九條,日本在發展軍備上的任何突破都容易引發周邊國家的不安和警覺,相關國家擔心日本再次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這也導致日本歷屆政府對此心存忌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踐踏和平憲法,直接叫板國際社會。

三是民意因素。現在日本疫情異常嚴峻,日本民眾要求政府專心抗疫的呼聲不絕於耳,安倍「賞櫻會」醜聞還在發酵,政府剛停止了旅遊補貼計劃,如果這個當口還一門心思舞弄軍備,無疑會引發民眾反感,也將使菅義偉岌岌可危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即使日本政府對輿論及民意有所顧忌,飛彈防禦計劃由此前的先發制人姿態轉向遮遮掩掩的避光打法,仍不排除日本在相關推進環節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去年年末日本已經劇透相關計劃,即研發射程超500公裡的超高音速飛彈。極其巧合的是,日本自衛隊「12式」地對艦飛彈與超高音速飛彈的列裝期都在5年上下,屆時可能形成從艦艇和飛機上發射攻擊敵方海上乃至地面所有目標的能力。

加快推進改良飛彈和開發新型超音速飛彈計劃,說明日本飛彈防禦態勢已由目前被動防守向具有一定主動性的攻守兼備轉變,未來直接轉為攻擊型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日本這種變化無疑構成了東亞地緣緊張的負面張力,帶來區域內軍備競賽的新誘因,影響區域內用和平與外交手段解決分歧與矛盾的共識。加上「宙斯盾」海上移動發射系統的升級、新增兩艘「宙斯盾艦」的戰力提升以及美國未來國際協調向安保領域的傾斜,日本國家飛彈防禦能力將進入自主研發與美日同盟互助的新模式,也為美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在東北亞的擴容提供更大可行性。可以想像,日本上述改良型和超音速型的飛彈未來如何部署,還將引發雙邊緊張及多邊地緣對立的發酵效應。(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來源:環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針對中國海軍,美國新型飛彈遮遮掩掩,不料遭日本從背後猛插一刀
    當地時間12月14日,日本議員佐藤正久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日本將新研製的陸基反艦飛彈擁有與美國AGM-158C反艦飛彈差不多的射程。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名日本議員公開表示美國AGM-158C反艦飛彈實際上具有1000公裡射程。
  • 美國國家飛彈防禦計劃大事記
    據防務情報研究所、彈道飛彈防禦組織和檔案材料等資料記載,美國飛彈防禦工作自1983年來的發展情況如下:1983年3月23日 隆納·雷根總統宣布了一項大規模計劃,以檢驗飛彈防禦計劃的可行性。這1997年4月1 日彈道飛彈防禦組織建立了聯合計劃辦公室,要在2003年前設計並研製一個防禦系統。1998年6月30日 波音公司獲得了總額16億美元的合同,成為該計劃的最大系統合成商。1999年7月23日 柯林頓總統籤署了《國家飛彈防禦法案》。他說,他決定部署這樣一個系統的四個尺度是威脅、費用、技術狀況和遵守經過重新談判達成的《反彈道飛彈條約》。
  • 笪志剛:菅義偉就任 中日關係的變與不變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笪志剛:菅義偉就任,中日關係的變與不變笪志剛(作者是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日前,在自民黨參眾兩院國會議員和地方代表投票中,菅義偉以壓倒性優勢當選日本自民黨新總裁。
  • 日美將聯合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絡
    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導 日媒稱,日美兩國政府將共同打造由多顆小衛星探測、追蹤飛彈的體制。這些小衛星將在距離地面300到1000公裡的低軌道運行,負責監視和攔截飛彈。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19日報導,日美的方針是在距離地球更近的低軌道區域對新型飛彈展開探測和追蹤。
  • 日本將開發飛彈瞄準釣魚島,並考慮購進射程可達中國、朝鮮的飛彈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方面18日表示,將開發新的反艦飛彈,這些飛彈可以瞄準衝繩群島附近的軍艦,包括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海域。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國西南島嶼周圍的安全環境已變得嚴峻。""我們必須以適當的方式對此做出回應。"共同社稱,日本首相菅義偉做出了首個重大防務政策決定,日本將購買可用於打擊朝鮮飛彈基地的空射飛彈,並在考慮或將購買其它打擊武器,比如可以打擊中國地面目標的巡航飛彈。
  • 中美俄飛彈防禦系統簡稱:美NMD,俄RNMD,中國的呢?
    隨著現代化戰爭軍事科技的不斷升級,各國的戰爭防禦工程也在不斷的升級。作為現代戰爭的主要軍事打擊手段,飛彈改變了二戰的作戰方式,各國也在面對越來越強的飛彈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也開始了建立自己的飛彈防禦系統。而每個國家都有以飛彈防禦作為主要的國家安全的防禦手段,那中美俄三國的飛彈防禦系統簡稱各是什麼?
  • 海紅旗-10:我海軍艦艇最末一道防禦飛彈,可謂小飛彈有大威力
    海紅旗-10,是由國產FL-3000N近程防空飛彈系統發展而來,採用雙模導引體制的艦空飛彈,具有強大的攔截反艦飛彈的作戰能力,屬於艦載近程自衛防禦武器,與730/1130近防炮系統組成了我海軍水面艦艇強大的近防作戰體系,被形象地稱為海軍戰艦的護身利劍。
  • 臺灣不惜耗費巨資,謀求加入美國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臺灣軍隊提出,2000年以後將防禦縱深擴大到300海裡。300海裡的防禦縱深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是按照發達國家海空軍進行區域防禦作戰的構想來規劃的,任何第三世界國家都達不到這樣的目標,就連俄羅斯軍隊目前也達不到這樣的目標,所以這個目標定的是相當高的。如果實現了這樣的目標,在常規作戰能力方面,將超過俄羅斯、印度、加拿大、義大利等一些較為發達的國家。
  • 俄頂級飛彈專家逃離,高超飛彈機密遭洩露,日本奪島的機會來了?
    近日,享有「戰鬥民族」美稱軍事老牌國——俄羅斯的一位頂級飛彈專家就選擇了其他國家。據悉,這名飛彈專家在逃離的時候,還帶走了大量有關於高超音速飛彈數據資料。對此,英媒表示:這將給俄羅斯造成無法預估的損失。因為這極有可能在不久後洩露到西方,難道俄羅斯辛辛苦苦做出來的研究成果,最後卻要給他國做嫁衣?正在俄羅斯憂心忡忡之際,日本居然開始行動了。
  • 國際觀察丨日本曝光新飛彈護衛艦,擁有四大技術
    地方隊新一代主力艦據中國國防報報導,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衛隊30FFM型新型飛彈護衛艦在玉野造船廠下水,按照日本海自傳統將這艘新艦命名為二戰時期舊日本海軍"熊野"號重巡洋艦的名稱,足可見海自對該型艦的重視。
  • 日本再度暴露野心!計劃大幅度提升反艦飛彈射程,目標指向了中國
    日本再度暴露野心!計劃大幅度提升反艦飛彈射程,目標指向了中國據英國路透社報導,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按照正常情況來看,日本不應該再去發展軍事力量,否則會讓世界不安。可是由於多了美國的庇護,讓日本的軍事不斷發展起來,還成為了美國的軍事代工廠,所以日本在軍事上發展確實很不錯。雖然印度打著自衛隊的旗號不斷地去做著一些研發的事情,實際上已經掌控了很多強大的軍事技術,不斷地充實自己,以此來獲得相應的國際地位。據悉,日本現在連俄羅斯都敢對抗,雙方正在爭奪北方四島的擁有權。日本新上任的首相甚至想要武力奪島,以此來展示自己一方的實力。
  • 配備飛彈防禦系統,媲美川普專機
    印媒稱專機為波音製造,配備美國最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可媲美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 另外,專機還安裝了美國最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包括大型飛機紅外對抗系統和自我保護系統。這兩套飛彈防禦系統是今年2月份,印度以1.9億美元的價格從美國購入。
  • 飛彈能擊落飛得最快的飛機,卻難以擊中航速極慢的航母,原因為何
    連戰機都能擊落,為何飛彈難以擊中航速極慢的航母?眾所周知,目前戰機的速度普遍都超過了音速,如果戰機速度可以達到2倍音速,那麼它每小時可以飛行4000公裡。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飛彈能夠擊落飛得最快的飛機,反而很難打中跑得慢的航母呢?以目前飛得最快的飛機---黑鳥偵察機為例,其最高速度可達3馬赫,而空空飛彈的速度能夠達到5馬左右,在飛彈的鎖定下,戰機是無法保持長時間高速飛行的。最重要的是戰機在面對飛彈的追擊時,幾乎沒有太好的反擊手段,只能被動逃脫或釋放誘餌,總的來說,如果飛彈鎖定戰機,很大可能都會將其擊落。
  • 漢和:解放軍在港建飛彈陣地 與廣深形成防禦網
    漢和稱,建設目前還在進行,從陣地外形判斷,是採取部署6個「紅旗—6」地對空飛彈發射車、1個營的建設方式,這種飛彈也在四川成都部署。報導稱,由於用地缺乏,在石崗的「紅旗—6」陣地顯得比較擁擠,陣地直徑為142米,6個發射場坪無法對稱,與在內地其他地區建設的「紅旗—6」陣地不同,估計全面完成應該在今年年底。  「紅旗—6」的出口名稱是「獵鷹—60」。
  • 日本擬在石垣島部署兵力和飛彈 專家:意在釣魚島
    空軍專家王明志在接受央視《今日關注》採訪時表示,日本想在石垣島上部署部署陸上自衛隊部隊,以及岸對艦飛彈、預警探測裝備和防空飛彈等,目的是在有事時實現快速向釣魚島投送陸上自衛隊,使石垣島成為日本陸上的前進基地。   11月26日,日本防衛副大臣若宮健嗣在衝繩縣石垣市政府與市長中山義隆舉行了會談。若宮說明了為加強西南諸島的防禦力量而在石垣島部署陸上自衛隊部隊計劃,並正式請求中山接受。
  • 英媒:一枚就可摧毀法國,俄將測試「突破所有防禦系統」新型飛彈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薩爾瑪特」將能夠搭載10枚大型熱核彈頭或16枚小型熱核彈頭,或兩者結合,以突破敵人的飛彈防禦系統。據稱,這枚重達100噸的戰略飛彈的射程約為6200英裡(約合9978公裡),有能力摧毀德克薩斯州或法國國土面積大小的地區。此外,其每一枚彈頭都能瞄準不同的目標。
  • 日本為何表示不參加NMD?
    近來,美國政府派出政府高官,赴歐洲和亞洲盟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就NMD(國家飛彈防禦系統)問題進行遊說。在這一過程中,日本政府的態度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先是外相田中真紀子於5月25日會見義大利外長迪尼時,對美國布希政府的NMD設想表示懷疑,並建議歐洲與日本一起要求美國「自重」;後是首相小泉純一郎強調日本不會參加NMD;與此同時,日本防衛廳長官中谷元也表明了同樣的立場。  那麼,日本為什麼不願參加NMD?從表面上看至少有以下幾個原因。
  • 有了1130近防炮,為何還要海紅旗10防空飛彈?一數據差距明顯
    因此航母在遠航或者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都會配備大量的作戰艦艇來保證航母的安全,當然為了防止出現任何意外情況,航母自身也會安裝了一系列防禦系統來確保最後防線的穩定。而航母上安裝的防禦系統一般都是近防炮和近程點防空飛彈,作為最後的攔截手段。我國海軍在2012年就已經裝備了一艘中型航母遼寧艦,而在2019年直接裝備了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
  • 日本部署大批空地飛彈,俄提醒東海局勢危險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8日,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做出了第一個重大國防政策決定,日本將購買可用於打擊北韓飛彈基地的空射飛彈,並在考慮或將購買其它打擊性武器,比如可以打擊中方陸上目標的巡航飛彈,因為日本對中方在東海,包括在有爭議的「尖閣列島(中方釣魚島)」的活動越來越感到擔憂
  • 近海作戰「馬前卒」 日本新飛彈護衛艦曝光
    正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建造的新型飛彈護衛艦2號艦    近日,日本社交媒體上出現網友拍攝的海上自衛隊最新型30FFM飛彈護衛艦2號艦照片,該艦目前正在三井重工玉野造船廠建造    與自衛艦隊主力艦隻質量大幅提升不同,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地方隊投入較少,只是將自衛艦隊淘汰的飛彈驅逐艦調撥地方隊,與地方隊裝備的老式阿武畏級、夕張級等飛彈護衛艦一起應對近海威脅。然而, 這些20世紀80年代下水的老艦不僅在武器系統、信息化方面難以適應近海防衛作戰需求,就連艦體也隱患重重,近年來多次發生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