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割韭菜」式招商引爭議 加盟商稱還不如打工

2020-12-25 鳳凰網房產

來源: 時代周報

在疫情成為壓倒「7-ELEVEN學徒」全時的最後一根稻草之際,7-ELEVEN正在努力向外界發出加盟邀請。5月的最後一周裡,7-ELEVEN 北京、成都等地的微信公號相繼販賣成功學雞湯,期望能順利啟動線下加盟說明會。

便利店競爭邁入中場戰事,「水土不服」的企業悄然滑落,7-ELEVEN沒有逃過一劫。

6月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7-ELEVEN大陸地區2019年銷售額為73.88億元,排名六十多位,2019年的門店數量為2147家。記者查閱《2019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發現,2018年7-ELEVEN門店數量為1882家,這意味著整整一年時間,7-ELEVEN在大陸地區只開出了265家新店。

事實上,在全球便利店行業,7-ELEVEN曾是「教科書」般存在,追隨者眾。但近年來,圍繞7-ELEVEN的卻是裁員、關店、拖欠工資、支付漏洞等負面新聞。眼下,便利店變成一個快生意。無論是羅森、全家等外資便利店,還是便利蜂、美宜佳等內資便利店,都計劃大幅提高開店速度。逐漸落後於後浪,7-ELEVEN賴以生存的競爭法則還能奏效嗎?

一場疫情,捅破了加盟模式擴張下泥沙俱下,總部與加盟商利潤分成不合理的窗戶紙。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照搬日本的加盟模式在中國可能很難擴展開來。中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利潤越來越微薄,被束縛的加盟商難以應對市場的變幻萬千,稍不留神,就會造成虧損。

在市場好的時候,公司和加盟商「一榮俱榮」,很多矛盾都會掩蓋。但是一旦市場動蕩,尤其是當「貼身的戰爭」打響,這些矛盾都會浮出水面。加盟商可能「身先士卒」。

7-ELEVEN中國某區域公司的一位負責人李莉(化名)向記者坦承,到目前為止,公司(經營)還沒有恢復到同期水平。

風險甩給加盟商?

這家非典型性的日本零售企業,靠著最重要的單品管理——如何將每一個商品賣出爆款,一度被供上神壇。事實上,早在本世紀前10年裡,7-ELEVEN就已名聲大噪,並跑馬圈地成為全球門店量最多的連鎖企業。

用加盟來拓規模,是7-ELEVEN在全球迅速壯大的秘訣之一。事實上,1973年,日本首家7-ELEVEN就是同美國南方公司籤訂地區性特許加盟協議,進而獲得「7-ELEVEN」便利店模式在日本的發展權。幾年後,美國南方公司破產重組,最終被7-ELEVEN日本公司收購。

近50年過去了,7-ELEVEN依舊對加盟模式的方法論深信不疑。而此時,距離1992年第一家7-ELEVEN在國內深圳開業,也已經過去了28年。

「對於7-ELEVEN來說,發展加盟事業是最合理的,」上述7-ELEVEN中國的負責人李莉向記者表示,「總部自己投資一家店,(涉及)資金量是相當大的。而做加盟的話,我們有強大的供應鏈,商品開發能力和管理能力,加盟商不需要考慮進貨價格、商品質量、會計等方面的問題。總部和加盟店各自擔責,最後進行利潤分配。」

在這門投入大、回本慢的便利店長線生意裡,7-ELEVEN想要靠更多地管理經驗輸出來獲取利潤,這本無可厚非。但在人員成本和租金成本越來越高的中國市場,這些過於美好的願景實現起來卻步履艱難。

多位加盟商向記者反映,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後,他們興奮、憧憬的心理逐漸變成了後悔和失望。如何賺錢才是王道,但7-ELEVEN過於固化的管理模式讓加盟商僅承擔風險,卻幾乎沒有自主權。

「7-ELEVEN加盟條款僵化,管控強勢,沒有和加盟商形成合力,這也是他們在很多區域市場做不好的原因,」一位對7-ELEVEN模式頗有研究的行業人士張睿(化名)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島,不少加盟商虧損嚴重,從一開始擴張就不順利。」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7-ELEVEN開始在中國大陸開放加盟,次年與眾地集團合資成立山東眾邸便利生活有限公司,共同開發青島市場。根據當年7月的報導,7-ELEVEN預計到2015年在青島開設便利店220家。然而根據今年4月20日「7ELEVEN山東」官方微信號顯示,目前7-ELEVEN在青島只有97家門店。

那麼,7-ELEVEN是如何管理加盟店的?

「7-ELEVEN總部過於集中把控,加盟商不能合理有效利用資源,成本居高不下。」張睿稱,就拿店內的設備來說,7-ELEVEN總部規定加盟店只能使用指定的日本設備,「這些設備價格昂貴,但實際上並不存在任何技術壁壘,7-ELEVEN大可以明確給出設備標準,由加盟商提供對應方案。從這點講,開一家特許加盟店的費用並不比直營少,只不過總部將這部分投入都轉嫁到加盟商身上。」

僵硬照搬日本經驗,在國內水土不服,是7-ELEVEN常常被詬病的一點。據了解,7-ELEVEN加盟商也嚴禁從其他渠道進貨,從總部訂貨也不存在退換的說法,過期了只有廢棄一條路。

「加盟店在食品安全和品牌品質上的管理風險可能會很大,」賴陽直言,比如說,便利店售賣的很多都是鮮食類的短保商品,如果有加盟商為了利益不嚴格按時間廢棄過期食品,或者是為了減少浪費少訂貨,導致消費者進店買不到想要的東西,都會損傷品牌。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對7-ELEVEN的投訴不在少數。一位網友稱,在2019年3月26日在7-Eleven內購買的乳品,生產日期為2018年7月,保質期6個月,過期時間長達2個多月。此外,老北京雞肉卷內玉米變質、關東煮吃出蟲子等問題也被消費者投訴,但投訴後基本沒有下文。

「這真的很要命,」不少7-ELEVEN加盟商在百度、知乎等平臺吐槽,從總部訂貨質量確實可靠,但價格比外面貴很多。這個行業利潤本來就很低,一瓶酸奶只賺幾毛錢,碰上一個過期的賣20瓶都賺不回來,「很多新手不知道什麼好賣什麼不好賣,不懂哪些貨該進的多一點還是少一點,等學會了,已經賠的一身傷。」

「不如打工划算」

上海交通大學零售總裁班特聘講師龔胤全,曾詳細研究日本7-ELEVEN的供應鏈,並著有《精益零售》一書。

「7-ELEVEN在中國大陸很分散,東南西北各成派系,」在他的書裡和多次接受採訪中,龔胤全都有過解讀,「北京、天津、青島、西南城市以日本7-ELEVEN為主,上海跟中國臺灣地區的7-ELEVEN是一個派系,而廣州7-ELEVEN又是香港牛奶公司代理。分散的後果就是,每個地方的供應鏈都不一樣,沒有形成集中採購的優勢,採購成本很高。而這些成本最終都會轉嫁給加盟商。」

有參加過7-ELEVEN委託經營加盟說明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倘若一家加盟7-ELEVEN便利店的日均流水能夠做到1.8萬元,每月營收則在54萬元,淨利潤大約為17.8萬元。然而,在7-ELEVEN設定的利潤分成模式之下,最終加盟商能夠獲得的月均店鋪收入僅有5.596萬元。加盟商還需要自行承擔人工成本、20%的電費、廢棄商品(過保質期)以及各種消耗品所產生的費用。

據記者了解,所謂委託經營加盟,即7-ELEVEN體系內的D型加盟模式。以北京區域為例,它需要加盟商自有資金不少於35萬元,而在成都區域的資金門檻則降到33.2萬元。這種模式下,加盟店的店鋪、裝修和設備由7-ELEVEN提供,但分成比例較低。

有這樣一種說法,加盟店月利潤在4萬元以下時,7-ELEVEN總部拿走52%;月利潤4-10萬元時,總部拿走68%;月利潤10-22萬元,總部拿走78%。但這類說法尚未得到7-ELEVEN官方證實。

倘若按此梯級分成模式計算,並算上店鋪24小時營業狀況下能拿到的2%返點,就可得出日均1.8萬元流水店鋪的5.596萬元月收入。

在業內看來,此類委託經營加盟型的利潤分配邏輯,更符合小夫妻——掙不了大錢,離開我又可能掙不到這麼多,這相當於長期持有一個靠譜的打工者為公司創造價值。這也是加盟店可以持續給總部帶來高價值的「秘密」所在。

也正因為此,在7-ELEVEN加盟模式的眾多門檻中都有這樣一條,需要兩名店鋪專職負責人,限夫妻或親屬關係,否則就不會開放加盟。

一個經營過7-ELEVEN委託經營加盟店的小老闆王迪算了一筆帳:一對夫妻,每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如果門店位置夠好,一年的淨利大概在20萬元左右。

家庭年收入20萬元,環顧中國看似不少,但考慮到夫妻兩個人的勞動投入、時間投入、資本投入、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機會成本、經營風險等,加盟便利店就變成一個苦差事。有不少加盟商吐槽,假如夫妻倆是普通白領,一年也能有20萬收入,還帶社保,還不用承擔經營風險,不用24小時營業。如果不是白領,開滴滴專車也能有差不多的收入。王迪感嘆,「這還不如打工划算。」

據記者了解,另一種常見的加盟模式叫投資管理型,即7-ELEVEN體系內的A型加盟模式,它在北京區域的資金門檻則達到80萬元(根據店鋪的情況,會有上下浮動),並需要加盟商提供店鋪和裝修。無論哪種情況,7-ELEVEN總部都扮演諮詢公司的角色,可以旱澇保收。

「慢生意」危機四伏

在很多大朋友的心中,7-ELEVEN便利店,就是各種滋味的往昔回憶。但此刻,這個曾經的「便利店之王」,也正沉默地調暗燈光。

2019年,7-ELEVEN母公司已宣布關閉全日本約1000家便利店,裁員3000餘人,還將廢除部分門店的「24小時營業制」和實質性降價。而在中國大陸市場,7-ELEVEN便利店也早已撐不起龍頭大哥的名號。

6月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9年中國連鎖百強」,其中,7-ELEVEN內地的2019年銷售額僅為73.88億元元,排名六十多位。

2019年,7-ELEVEN大陸門店數量為2147家,其中「主場」珠三角地區有1000多家。這意味著,7-ELEVEN僅在「客場」擴張不足800家,比它晚12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臺灣便利店連鎖品牌全家,已擴張至2571家店。

同樣,7-ELEVEN在中國內地的發展漸漸不敵本土便利商店——以北京為例,進入北京16年,7-ELEVEN只開了235家店,被2018年註冊的新式網際網路便利店「便利蜂」以500多家的門店數快速超越。

「日本7-ELEVEN最大的贏利點是大量原創商品,但其在中國大陸卻沒有成立最核心的研發團隊,」龔胤全稱, 7-ELEVEN的原創屬性沒有在中國大陸展現出競爭力。另外,中國是個美食大國,各地飲食習慣不盡相同,但7-Eleven也沒有針對地域差異調整鮮食,消費脫節。

據了解,7-ELEVEN鮮食和速食及日配商品的業績佔比可達到80%以上。但如今,越來越多的本土便利店企業在鮮食供應鏈建設上加大投入,7-ELEVEN鮮食這頭利潤奶牛和差異化利器正在喪失原有優勢。

事實上,伴隨著網際網路產業的成長變遷,中國經濟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早已擁有了完全不同的消費土壤。消費新業態層出不窮,便利店+鮮食、便利店+菜場、便利店+生活服務等各種模式足夠讓7-ELEVEN應接不暇。

在外界看來,對比相對穩定、缺乏活力和固化的日本市場,中國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要幾何式放大,如果不能因地制宜靈活變革,7-ELEVEN將很難收穫消費者的認同。

而眼下,7-ELEVEN身上還看不出變革的準備與行動。

上述7-ELEVEN相關負責人李莉對記者稱,「公司一向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掙了多少錢開多少店。以這種方式維持自己經營和模式繼續。」

作為最後一公裡鏈條上的關鍵棋子,便利店依舊會是一門大生意,未來肯定也還會有一批小便利店依靠模仿7-ELEVEN而生存。但傳統便利店不變革終將消失,全時版本的「倒閉潮」只是個開始,新技術、新零售才會是一個巨大風口。

相關焦點

  • 門店是麥當勞7倍、肯德基3倍:奶茶過後,雞排也來割韭菜了?
    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而在全國,數以萬計個不知名的品牌商正以每小時開1家店的速度擴張,它們一年內賣出的產品可繞地球N圈。雞排店的再度走俏。自從半佛老師一篇《韭菜簡史:快招加盟的致富騙局》之後,加盟商們也開始自己反省,規避被割韭菜。但1/2的生存率下,韭菜的誕生是時代的選擇。加盟正新這種知名品牌,所謂的被割韭菜,可能是鑑於選址或個人運營導致的加盟商虧損。但從整個行業來看,這根本不算是韭菜悲劇。①品牌割加盟商。
  • 俏江南擬退出特許經營業務 加盟商稱過河拆橋
    一位評論人士戲稱,現在但凡有人犯錯,公司就稱其是「臨時工」,而俏江南告訴我們,還有「臨時店」這麼一種概念。  就在俏江南澄而不清的同時,俏江南的「現役」加盟商和「退役」加盟商們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紛紛對其表示了不滿和指責。
  • 奶茶過後,雞排也來「割韭菜」了?
    門店數量是肯德基中國的3倍,麥當勞中國的7倍。而在全國,數以萬計個不知名的品牌商正以每小時開1家店的速度擴張,它們一年內賣出的產品可繞地球N圈。雞排店的再度走俏。吃炸雞、喝啤酒,請回答20132013年,韓國SBS水木劇《來自星星的你》熱播。
  • OPE看CPBL 7eleven獅 vs 中信兄弟
    CPBL-上半季例行賽概述:CPBL例行賽開賽由7eleven獅對上中信兄弟,兩隊將在臺南球場一較高下,兩隊先發投手分別是7ELEVEn 潘威倫與中信兄弟賽事戰績:7eleven獅 例行賽(上半季)戰績,5勝6負。中信兄弟 例行賽(上半季)戰績,4勝6負。主隊評比-7eleven獅
  • 日本全家與頂新糾紛後,加盟商的未來猜想
    原本雙方是授權合作關係,日本全家授權頂新集團在中國市場發展全家便利店,然而因經濟糾紛,雙方對簿公堂,日本全家稱頂新試圖將品牌使用費從1%降至0.3%或更低,稱頂新集團已7個月未繳納授權費,因此希望終止雙方合作。
  • 20多家加盟商與7天連鎖酒店總部「掐架」 咋回事?
    3月23日,20多名7天連鎖酒店加盟商打出橫幅「向7天追回投資人血汗錢」,此舉宣布加盟商與7天連鎖酒店(以下簡稱「7天」)的矛盾從「地下」被搬到「臺面」上。
  • 一年血賠100萬,瑞幸小鹿茶加盟商的三點總結
    瑞幸的小鹿茶是如何讓加盟商血賠100萬的。早在2019年9月,我就先寫過《瑞幸咖啡的小鹿茶:投資加盟模式的合伙人套路》。此後,在2019年10月18日,我又追加了《這20個城市的人小心,瑞幸咖啡的小鹿茶要來了!》。
  • 開一家薈寶蘆薈店,從此不做「打工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城萬廠打工仔」的局面日益蔓延,越來越多的996們習慣了每日清晨給自己「早安,打工人」的問候。「打工人」一詞的爆紅,並非一時的戲謔自嘲,而是背後嚴重的職場焦慮問題。不甘向生活妥協,不想徹底認命打工,不妨開一家薈寶蘆薈加盟店,自己當老闆。
  • 股市割韭菜是什麼意思?股市割韭菜套路是什麼?
    股市割韭菜的意思是:一般形容機構、基金、大戶拋售股票導致股票市場(或個股)大跌,為其迎來新的建倉機會,再重新在低位建倉,如此循環波段操作,實現周而復始的。就稱其為割韭菜;一般形容散戶買股票,買了套,套了割,割了買,反反覆覆,損失慘重。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韭菜的好處就是,可以多次收割。抓住重點,多次收割!
  • 明星扎堆做奶茶,收割的是粉絲還是加盟商?
    奶茶加盟已經多次被質疑是割韭菜行為,而明星的加入、背後MCN公司的助推,加盟模式變得更加失速,一切收割好像更加駕輕就熟了......一杯奶茶裡的粉絲經濟明星創業開奶茶店的熱度已經持續了兩年,尤其在2020年,更成為火鍋之後,明星餐飲副業的首選。
  • 711加盟商便利店的衛生問題還少嗎
    7月16日,漢堡王南昌多家門店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存在偷減原料、使用過期食材及修改食物效期的亂象。一直主打食材新鮮的漢堡王竟然將過期麵包做成漢堡賣給顧客,一時引起軒然大波 。對此,漢堡王中國緊急稱報導中提及的江西南昌餐廳是加盟店。
  • 加盟商集體退群 京東汽車商城失利
    2020年7月,加盟商前往位於北京的車千線公司總部商討,要求退還20萬保證金以及未返還的門面裝修費。7月31日,加盟商們與時任京東汽車商城的法人李海港進行了通話,李海港承諾在8月20日前退還大家的保證金、門頭費、車款等費用,同時車千線與加盟商們籤訂了承諾書。  但8月20日到期後,京東汽車商城仍沒有向加盟商們退還欠款。
  • 不「閃婚」 7-ELEVEN湖南開放加盟首批名額20個
    胡碩在7-ELEVEN 湖南地區首次加盟商說明會上進行介紹7-ELEVEN 門店紅網時刻12月20日訊(記者 唐頻輝)憑藉湖南首店首日銷售打破全球便利店單店單日銷售記錄的 7-ELEVEN,一直備受各路創業者的關注
  • 不「閃婚」7-ELEVEN湖南開放加盟首批名額20個
    胡碩在7-ELEVEN 湖南地區首次加盟商說明會上進行介紹7-ELEVEN 門店紅網時刻12月20日訊(記者 唐頻輝)憑藉湖南首店首日銷售打破全球便利店單店單日銷售記錄的 7-ELEVEN,一直備受各路創業者的關注。
  • 全時背影並不完美:加盟商投資僅退45%?「中國版7-11」如何收場
    5月12日,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公司經營戰略調整,旗下子公司全時便利店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將於5月20日進行調整,並對直營店全場商品進行6折銷售(不含香菸、卡購產品)。 自前一日全時便利店公告即將閉店的消息後,眾多消費者湧到全時門店搶購。與此同時,全時便利店的加盟商則陷入了可能無法收回加盟費的境地。
  • 割韭菜?去年至今玉城已有15家健身房倒閉,還有團隊稱能幫「安全閉...
    去年至今玉城已有15家健身房倒閉,還有團隊稱能幫「安全閉店」 2020-12-01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低買高賣被指「割韭菜」天齊鋰業盤中跌逾7%
    由於被業界質疑涉嫌低買高賣「割韭菜」,天齊鋰業159億的定增計劃兩天內夭折。1月18日,公司股價盤中一度下跌逾7%,尾盤有所回升。當日晚間,天齊鋰業再收關注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在短時間內披露定增預案又終止該事項是否審慎。
  • 快遞價格戰兇猛 加盟商叫苦不迭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汪建君「價格戰一直在打,今年尤其猛烈,我們加盟商的日子是真不好過!」7月25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實地走訪上海一家圓通速遞加盟網點,該網點負責人李善良(化名,下同)對記者表示。江蘇崑山一名韻達加盟網點的老闆陳維同樣對記者感嘆:「現在快遞非常難做,我準備下個月把店關了,不做了。」
  • 起源於美國的便利店大佬,7-Eleven成功背後到底做對了什麼
    而這家便利店也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seven-eleven的前身。  在當時由於電冰箱並未普及,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及零售冰塊業務。後來該公司職員戈林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居民們不僅希望在店鋪裡能買到冰塊,而且還希望能夠買到其他生活用品,比如牛奶、雞蛋、麵包等等。發現了這一點後,戈林提議在店鋪提供更多的便利商品進行售賣,並得到了公司的首肯。
  • 一天開出千家門店的小米,「養不起」三年虧損100萬的加盟商?
    一位江蘇加盟商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是在2017年加盟的小米小店,那時小米不要求加盟商開設門店,但在進貨方面,小米規定必須原價進貨,一個月後給予加盟商7%的返利。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小店的負責方——河北快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在2018年解散,種種跡象都表明,小米近些年已經放棄了重開小店的打算,轉而開始進行全面的線下品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