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沉溺遊戲,荒廢學業,在我的人生中居然有一款讓我名列前茅的遊戲,那就是——《三國志II:霸王の陸》。
小時候,80後有著許多的快樂,拍洋畫,張機,兵人,四國大戰,抽陀螺,滾鐵環……當然少不了的自然是紅白機。
那時,我兩個哥哥家都有紅白機,每次放假我都要跑到他們家去玩《超級瑪麗》、《魂鬥羅》、《赤色要塞》,十分快活。
只到四年級的一個下午,我接觸到了一款與眾不同的遊戲,我哥稱之為智力遊戲《三國志II:霸王の大陸》,沒錯,這與之前我所玩過的那些遊戲都不相同,原來遊戲並不是都要上躥下跳的,也不都要上個廁所就得按暫停的。居然要搞內政,居然要招募將領,居然要培養將領,居然可以攻城略地!
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原來遊戲還可以這麼玩。
雖然那時還是日文版,但也難不倒我們這樣的「有心人」,孩童時的我們根本沒有辦法選擇,有款遊戲玩就不錯了,哪裡還能挑三揀四?
看不懂,!
根據胡亂的琢磨,很快我們就明白了那些指令的大致意思。
遊戲自然也就玩起來了。
最令人振奮的是,這遊戲的戰鬥非常有意思,在大地圖的時候就是一個個小方塊,進行移動並用計,記得當初最喜歡用的就是「共殺」,讓敵人互相殘殺,快活得不行;
兩個部隊對戰時,就變成了陣型對衝,而且每個小部隊還可以控制,很有意思,以前最喜歡把弓箭手放在城兩邊,對著中間的敵人射,很有古代守城的感覺;
至於武將的單挑也很有意思。
簡直就是給玩慣了《超級瑪麗》的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很快便就移情別戀了過來。
不過,很快我就發現,我哥哥總是能找到比我厲害的武將,他不但知道開局就要去挖忠誠度只有30的絕世猛將呂布,還知道190年去幽州找趙雲的。
於是,我決定一定要去找相關的書籍,去明白三國中將領值得培養,哪些將領必須得擁有。
所以,一直不願意看的《三國演義》便就成了我的寵兒,當年的書籍也比較原始,沒有注釋,更沒有翻譯,雖然是古白話文,但對於一個小城市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很有些難度,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反正我的目的也就是尋找名臣猛將,也不必每句都懂,大致看下去就是了。
漸漸的,我也被《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所吸引,什麼十八路諸侯討董,什麼三英戰呂布,什麼火燒博望坡,什麼長坂坡七進七出,看得是如痴如醉,不知不覺之間,開始模仿諸葛孔明,模仿趙子龍。
愛不釋手,將這《三國演義》看了一遍又一遍。
當然,有了《三國演義》的「知識儲備」,遊戲中我也就更有成就感,更加得心應手了,培養名臣猛將,不就是此類遊戲的快樂之一嘛。
到了四年級下學期的考試之中,我終於考取了全年級第一名,如願以償地擁有了自己的小霸王學習機!
迫不及待地便就買回了《三國志II:霸王の大陸》的卡帶,這次終於是有中文版了,更是讓我開心不已,沒有什麼比這款遊戲更讓我著迷的了。
並且,這也開啟了我對歷史的興趣,看了《三國演義》還不夠,又去看了《水滸傳》和《中國名將故事》,之後更是省吃儉用地將零花錢積攢起來,去新華書店買打折的歷史書,到了初一更是買到了我一生中的瑰寶——純文言文版的《史記》。
從此,我的語文成績就沒低過前五名的。
興趣素來是最好的老師,不是嗎?
遊戲與歷史,素來都該是男孩子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