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很長的時間裡是一個未知數,但在得知可能金爵獎辦不了,外國人可能來不了的種種情況下,始終按部就班推進並始終堅持無論如何都會辦的單元是創投。因為創投代表了希望,因為這裡發生的一切是電影的未來。
7月28日晚,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榮譽發布會圓滿結束,為期四天的電影項目創投也隨之落下帷幕。
今年的創投有些特別,片方和投資方來的人數都得到嚴格的限制,所有項目按照分類、分樓層作為洽談,保證每個空間不要超過50個人,嚴格遵守有關部門的防疫要求。最終榮譽發布的殿堂裡沒有濟濟一堂,在保證「安全距離」的發布現場報出獲得榮譽項目的名字,50米外收看轉播的分會場中的參與者得用衝刺速度衝進主現場。為了保證這份驚喜,主辦方也沒有把獎項提前告知做給他們做準備。
509場洽談見證華語電影新生力量
今年是艱難的一年,連創投的負責人都曾擔心過,是否還能像往年一樣火熱。缺少了資本青睞的中國電影市場上,又有多少資金,能夠來到這裡給予還沒有什麼知名度的電影新人們以支持。「但沒想到情況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報名的項目還是很踴躍質量很高,而且從疫情期間就有不少電影公司來詢問我們今年的創投還辦不辦,表示了想要參與的意願。」上影節創投單元負責人範靜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電影項目創投作為優秀作品的孵化器,同時也是電影行業發現優秀青年導演的重要平臺。通過尋求充分的資源從而扶持新人導演,在作品完成的各個階段提供對接服務,從而加強中外合作。本屆電影項目創投共收到來自9個國家地區的450個項目報名。最終,39個項目入圍「電影項目創投」,其中10個項目入圍「青年導演項目」單元, 3個項目入圍「合拍片項目」單元,16個項目入圍「創作中項目」單元,10個項目入圍了「製作中項」單元。受到疫情人數的限制,活動3天邀請了100位投資方,共促成了509場洽談會議。
刁亦男
本屆創投單元主席刁亦男,曾經也帶著《白日焰火》來到這裡,而這一次,他形容創投是「一段既興奮又疲憊的旅程,這個旅程是由你們這些青年,你們的故事、情感和思想帶給我們的,雖然我們感到疲憊,但是依然在裡面發現了很多閃光的亮點。」
製片人王磊這次帶來的項目,獲得天工異彩的特別關注項目和莫非影畫新聲特別關注項目。「和往年有很大的不同,今年的人少了,片子也少了。能夠感受到這個行業在變得謹慎,但很少的人面對項目依然會談得熱火朝天。我很感謝上影節,疫情之後能夠通過電影把大家再聯繫起來,就是一種生機。」王磊說道。
見證青年導演成長 創作者帶著初心回歸
回顧電影項目創投走過的路,2020是創投的第14年,隨著電影產業的成熟和發展,創投所取得的成果顯著。在這14年裡已經促成75部作品的拍攝製作,其中在今年「亞洲新人獎」官方入選名單裡,有5部是來自歷屆創投的產品,分別是《日光之下》、《一時一時的》、《落地生》、《迷走廣州》、《蕎麥瘋長》。而金爵獎單元《風平浪靜》的李霄峰上一部電影也曾參加上影節的創投。
青年導演懷揣著一顆不變的「初心」,一路堅持最終帶著自己的作品再次回到了這個舞臺。《日光之下》導演梁鳴帶著新項目《甜蜜變奏曲》與電影節再續緣分,他稱,「從2012年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我第一次嘗試幕後的劇本創作,上海電影節開啟了我的創作之路,給了我在創作這條路上非常大的勇氣,希望其他各位年輕的創作者們,只要你們有勇氣堅持下去,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成績。」
對於青年導演來說,在抵達羅馬之前需要經歷無數次的試煉和考驗。在面對電影市場時,他們只能夠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試錯中成長。從一個創意、一個故事到一些素材,到最後完成製作,作為青年導演的處女作,這其中非常艱難,但電影項目創投卻為這些新人提供了發揮的平臺,讓更多青年導演可以完成自己的夢想。
新人導演佟佳格,帶著她的作品《慢半拍》在此次創投中收穫三項榮譽,佟佳格稱,「很慶幸去年夏天的時候,投了當時的創投訓練營,如果我沒有投創投訓練營的話,就不會參加去年的活動,我就不會站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事實證明,好像慢一點也可以。」《慢半拍》以自嘲和自省帶給觀眾溫暖與慰藉,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華語新人的勇氣和努力。
此次的電影項目創投,在一眾新人中有位導演的名字我們非常熟悉,第一次以編劇和導演的身份,王學兵帶著自己的作品《困獸》站在了這裡。王學兵和上影節的緣分從上一部亞新獎獲獎影片《未擇之路》就開始了。
王學兵
此次充滿著感情和力量的作品《困獸》獲得了評委會特別推薦項目,這對王學兵來說是一次新的開始,他表示,「這個舞臺對於我來說熟悉又陌生,儘管我在這個行業裡面已經待了25年,但是我想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因為疫情待在家,我覺得應該把《困獸》拍了,當時我聽說上影節還要辦,我就把劇本送來了。我很想把我的劇本拿到專業的平臺上來,我不想在家自說自話,很想在很多人面前陳述,以一種認真的態度進入我的新階段。」
「今年是註定與眾不同的一年,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也與眾不同,電影項目創投也和以往不一樣,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和堅持,未來會有更大的收穫。」 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副主任王曄在榮譽發布會上這樣感慨。
為全世界電影節同行「打樣」 上海電影力量共同助力
上海電影節作為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第一個全國大型影展活動,王曄表示,「希望為後續所有的影展作出榜樣,在這個過程當中積累一些經驗,讓後面的電影節辦得更加順利。」為此,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現場只設置了50個座位,項目方會在分會場看轉播,獲獎導演甚至需要從隔壁跑來領獎,健康和安全成為了今年上海電影項目創投的關鍵詞。
在疫情的影響下,影視寒冬時間也在延長,在項目尚未確定,所有人都以為今年的投資方會減少的時候,創投的「冠名贊助」依然火熱,有的公司掏出真金白銀,有的機構則從自己擅長的方面給予各種技術支持。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與電影項目創投結成戰略合作夥伴。上影將為獲得「最佳導演項目」「最佳創意項目」「評委會特別推薦項目」,每個提供價值20萬人民幣的資金支持劇本創作和概念片拍攝。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稱,「上海電影集團有70年歷史了,最近我們也公布了新一輪的戰略,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拍好片子,我們希望能夠深入合作下去,影片最終能夠拍成電影。這是我的一個期待,也是一種合作願望的表達。」
除上影集團外,還有8家合作單位在創投設立榮譽項目,展現出了電影人對於電影項目創投的關注以及對青年導演的支持。其中,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特別關注項目、7印象「未來可期」特別關注項目、騰訊影業特別關注項目和上海科技影都特別關注項目,四個榮譽項目都將從所有入圍的非「製作中項目」中挑選出1個項目,並為其提供15萬元人民幣。另外,上科大-南加大項目將從所有入圍項目中挑選出3個項目,並為各項目3-5名主創人員提供3個月編劇模塊學習機會;天工異彩將從所有入圍「製作中項目」中挑選出1個項目,並為其提供後期製作調光調色的全流程服務,提供的內容價值不低於20萬元人民幣;莫非影畫將從入圍「入圍終項目」中選出1個項目,並為其提供價值不低於20萬元人民幣的後期聲音製作服務;生動數碼從所有入圍「製作中項目」中挑選出1個項目,並為其提供價值25萬元的Baselight調色技術服務。
榮譽發布名單
天工異彩特別關注項目
《一個和四個》
莫非影畫新聲關注項目
《一個和四個》
生動數碼特別關注項目
《狂途》
上科大-南加大項目特別關注項目
《年歲》《甜蜜變奏曲》《假小子》
上海科技影都特別關注項目
《封殺》
騰訊影業特別關注項目
《慢半拍》
7印象「未來可期」特別關注項目
《死了一個賊》
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特別關注項目
《慢半拍》
最佳製作中項目
《漢南夏日》
令人驚豔的19分鐘。導演用成熟紮實的鏡頭語言,展開了一個青春期青澀的故事。演員表演樸素準確、真誠動人,令人對未來的完成片充滿期待。
《思想沒問題》
難得地將北方喜劇與作者表達熔於一爐。導演視野開闊,通過一個普通的父女情深的故事,呈現了社會轉型中的人物群像,使影片在照顧市場的同時,有著嚴肅的表達。
最佳創意項目
《長夜漫遊》
想法新穎,意識先鋒。用白晝與夜晚呈現生活的表裡,真實與虛幻,愛與猜忌。劇情設計與電影本體結合緊密,令人期待。
評委會特別推薦項目
《困獸》
將人物置於極端環境中,借鑑恐怖片的元素,敘述了個人與世界的抗爭和隨之而來的自我覺醒。形式大膽、隱喻遼闊。可以預見未來這將是一部充滿感情和力量的獨特作品。
最佳青年導演項目
《慢半拍》
準確把握了當下年輕人的內心世界,平衡了商業和表達。出發點真誠,人物有血有肉。貌似溫和的敘事中,隱藏作者的諷刺與幽默,以自嘲和自省跨越世界的尖酸與刻薄,帶給觀眾溫暖與慰藉。
《我心底裡的美麗世界》
具備某種社會性根基,試圖以女性為主體,站在一個新的角度詮釋女性內心複雜的體驗。同時可以看到導演意圖通過不同類型的重構,審視當下複雜的倫理世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