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子的末尾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最後結尾的時候,玩具猴是變成的真的美猴王嗎?那孫悟空呢?他是誰?
其實答案已經在故事中了,每個不自量力的傢伙都能成為英雄。
孫悟空作為力量與責任的代名詞,桀驁不羈敢與天鬥,自由自在有情有義都是屬於這位英雄的人格魅力,也是每個人心馳神往的姿態。雖然西遊題材的作品常出,但是西遊審美疲勞?不存在的,關於西遊的故事三不五時總能出現一些好作品來豐滿關於這個英雄的定義,《大鬧西遊》就是一部在舊的基礎上以新取勝的好作品,其實仔細些你就會發現劇中有很多一箭雙鵰的驚喜點。
驚喜點一,這是一部動畫電影,卻在趣味性、故事性、深刻性以及特效製作精良四點兼備的情況下成為了一部老少皆宜的電影。
小藍猴孫伍元為了證明自己是一個英雄而踏上了尋找金箍棒的旅程,牛哄哄的牛魔王愛畫畫也愛找孫悟空打架,而孫悟空本身也因為「事業失意」而頹廢在家成了油膩膩的肥猴,偶爾耍耍本事卻什麼都不當真了。這些有趣的設定再搭配上精湛的特效,炫麗的打鬥場面以及像筋鬥雲,傻乎乎的牛兄弟之類的元素小孩子的目光自然就吸引過來了。
但是作為一部中秋合家歡式的電影,《大鬧西遊》不僅僅只有視覺感觀上的看點,這也是這部電影的第二個驚喜點,講了一個大人小孩都看得懂卻又各有不同的道理。
小時候以為自己是英雄,長大了卻忘了自己是英雄
小孩子們總是做著英雄夢,天馬行空卻又不切實際,但是只靠想像與等待是不可能成為英雄的,只有自己去爭取,才能看到希望,這個 過程可能會遇到挫折,也可能在看不到絲毫成功的跡象,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朋友以及指引你前進的人, 只要肯堅持肯用心,你就可以成為像孫伍元一樣的英雄。
劇情感情的引導再加上一些淺顯直白的臺詞,小朋友們很輕鬆就可以吸收到這些道理。而對大人們來說這些充滿童真的臺詞卻可以引發他們的思考。
小孩子們總是做著英雄夢,天馬行空卻又不切實際,在這個尋夢的過程中他們試錯數次頭破血流卻也沒有看到希望,於是他們選擇毫無知覺的負重前行,沒有了痛感也沒有了熱情與希望,自然不能察覺到自己已經有了成為英雄的能力。
這也正是《大鬧西遊》的第三個驚喜點,真假大聖。孫伍元和孫悟空既像兩個人又像一個人。
他們的設定像父與子,胖大聖的形象符合很多小孩心目中老爸的形象,壯壯的很有安全感,熊熊的很調皮,他們好像總是對你的熱情愛搭不理,卻也是能在關鍵時刻給予你最充沛能量的那個人。
孫伍元是不諳世事的兒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與好奇,沒有任何能力的他看到了孫悟空(爸爸)的能力而心生崇拜,但是在自己漸漸擁有了能力後才發現這個大聖並不是萬能的,他有很多缺點也會犯錯從而心生叛逆,撞了南牆才發現孫悟空的愛搭不理不過是因為這條路他已經走過一次了。
他們又像是一個人從少年到中年的過渡,生活中的那些無聊事讓我們腦滿腸肥成為了思想上的胖大聖,而孫伍元就是那顆被塵封的童心。對於大多數的成年人來說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我們有,但是追逐美好的那顆心卻是難得。但是只要我們願意往前走就一定能找到幸福。
最後請收下這個「如何愉快的度過中秋節?「的小貼士,如果你已油膩,只想安靜的在沙發歇會兒,不妨帶著你的孩子到電影院去看看《大鬧西遊》,它擁有能讓熊孩子安靜兩小時的魔力(親測有效)。如果你已油膩想要再年輕一回,也不妨走進影院讓小猴子在你陳舊的心頭打個滾吧,如果一擊不夠,肥大聖稍後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