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原校長、終身教授嚴世芸主編,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專家團隊編撰的《新冠肺炎中醫防治讀本》由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作為公益圖書發放給上海市民。這本書的電子版已在全網公開,供更多讀者在線閱讀。
據介紹,嚴世芸教授是從醫從教55年的老中醫人,副主編楊愛東教授為上海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教研室主任,另一位副主編張瑋教授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中醫防治讀本》結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修正版)》中的中醫治療方案、《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診療方案(試行)》,分設中醫認知篇、固本預防篇、中醫治療篇和恢復調護篇,全方位給出針對新冠肺炎的中醫防治建議。
這本書注重科普性、實用性,介紹的穴位按摩法、五音療法、食療調理法、養生功法等操作簡便,適合居家防護。它從中醫「疫病」「溼瘟」的範疇分析病因病機,精解歷代專方,希望用中醫人的思考給公眾帶來啟迪。
上海中醫藥大學及其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五禽戲傳承基地分別提供了「八段錦」「五禽戲」學習視頻,掃描書中二維碼,即可在線觀看。
以下內容摘自《新冠肺炎中醫防治讀本·固本預防篇》,供讀者參考。
在家可看視頻學五禽戲
五禽戲是東漢名醫華佗在古代仿生導引吐納術的基礎上,根據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按照中醫陰陽五行屬性,取象比類歸屬對應鍛鍊人體的肝、腎、脾、心、肺五臟,是我國古代預防醫學與康復醫學的經典運動法,具有內外雙修、形神共養的特點。
合肥市五十中南區的學生在學習「五禽戲」。新華社 發
五戲各有側重,在預防新冠肺炎期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單獨練習某一戲或者全部練習。虎戲對於緩解焦慮、調暢情致為佳;鹿戲、熊戲有助於提升機體的整體機能,從而增強抵禦外邪的能力;猿戲有助於悅心神,暢心志,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寧心安神;鳥戲則有助於增強人體的呼吸功能,守護好人體的第一道屏障。
掃碼可看五禽戲視頻
根據體質選用食療茶飲
新冠肺炎屬於中醫學「瘟疫」範疇,其發病是正氣不足,外受溼濁疫厲之氣所致。預防該病宜固護正氣,芳化溼濁。民以食為天,中醫藥歷來亦講究藥食同源,對預防疾病發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中醫強調辨證養護,在調養過程中應根據不同體質選用適合的食療、茶飲和其他中醫外治法。
氣虛人群:多表現為平素容易乏力、氣短、自汗、大便不調。
一、補肺飲(泡茶)
組成:黃芪6g或生曬參6g,陳皮6g,魚腥草6g。
功效:補益肺脾,益氣解毒。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能補中益氣、昇陽固表;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可清熱解毒、消癰排膿。
二、山藥蒲公英粥(粥食)
組成:山藥100g,蒲公英15g(放入茶包中),大米100g,小米50g。
功效:健脾補肺。山藥,味甘,性平,入脾、肺、腎經,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配以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有助於扶正驅邪。
三、人參雞湯(藥膳)
組成:童子雞1隻,人參30g,魚腥草15g(放入茶包),紅棗10顆,糯米100g,生薑6片,大蔥3段。
功效:補益脾肺,解毒散邪。人參,味甘、微苦,歸脾、肺、心、腎經,可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大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再助扶正;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可清熱解毒、消癰排膿。
氣鬱人群:多表現為平素容易情緒波動,或精神抑鬱、失眠。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人群由於居家時間較長,缺少戶外活動和交往,出現緊張焦慮、狂躁不安,或心情抑鬱、疑病多疑。
一、三花茶(泡茶)
組成:玫瑰花3g,茉莉花3g,菊花3g,桑葉3g。
功效:理氣活血安神,清熱解鬱。
二、薰衣草茶(泡茶)
組成:薰衣草3g,魚腥草3g。
功效:清肺解毒,凝心安神。
三、佛手雙花粥(粥食)
組成:佛手15g,金銀花9g和菊花9g(入茶包),大米200g,冰糖10g。
功效:舒暢氣機,化痰止咳。佛手,味辛、苦、酸,性溫,歸肝、脾、胃、肺經,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燥溼化痰的功效;配以金銀花、菊花清肺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