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石之門》10周年了(10.15),以前本來也想寫關於這部作品的,但感覺自身文化素養並不高,所以不敢寫^_^。在我又重刷了一次動畫以及遊戲後,真心想說些什麼便有了這篇文章。
在正文前先了解一下幾個概念。(請讀者打開腦洞。)
平行宇宙是否存在?
有關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知識尚淺的我談談其中主流的一個符合物理學的,首先我們知道:
1.宇宙是無邊無界的。(這裡有一個數據依託,到目前為止,觀測數據表明:我們所處的宇宙空間曲率都為0,意味著我們所處的宇宙是一個平直空間)
2.光速雖不可逾越,但光速是有限的。(299792458m/s≈3.0*10^8m/s)
假設我們能看到一個物體位於10萬光年外,那麼該物體10萬年前處於此位置,那現在是什麼樣子呢?不知道,延遲太高了!。能理解吧~。因為光速限制,所以我們最遠能夠看到的就是138億年前宙中光子的第一次傳播,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它是一個光行距離138億年的球體,根據宇宙膨脹速度,我們可以算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堵"牆"現在到我們地球的固有距離是465億光年左右,以這個距離為半徑畫個球體,這個直徑930億光年的球體,就是可觀測宇宙範圍。
百科內容
顯然這個可觀測宇宙範圍是隨著時間增大的,因為最遠的光在向我們"跑",所以我們每一秒探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都是不一樣的。再根據上面一條,理論上就發生了很有趣的事情:我們雖然在同一個地球上,但是我們卻在不同的宇宙中。(可觀測的宇宙有交集但不是全部包含,哇~細思極恐)。
所以按照這種方式來定義宇宙,得出結論:宇宙的範圍和觀測者的位置是息息相關的。
根據大宇宙是無邊無界的情況,假設在大宇宙中隨機選取兩個平行宇宙,所處在可觀測宇宙之外,首先這兩個宇宙不會有任何交際,因為光還未傳播過來,但當兩個宇宙互相可觀測時,會發生什麼呢?
哦,什麼都不會發生,因為剛剛擴展進來的那一刻,我們看到的它就是微波背景輻射的樣子,他們看我們呢?也是一樣的,所以根本不會產生自己看到另外一個自己。也就是說,這種平行宇宙雖然理論框架是許存在的,但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
估計有人就說了,也就是說你講的都是廢話。
Emmm,也不能這麼說,既然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那麼我們就只能假設它必然存在,(注意,既然不能證偽,那麼概率應該≥0,而必然存在表示概率100%,不考慮不能證明),就像無限猴子定理:如果讓一隻猴子在打字機上隨機地進行按鍵,如果一直不停的這樣按下去,只要時間達到無窮時,這隻猴子就幾乎必然可以打出任何給定的文字,甚至是莎士比亞的全套著作。或者是墨菲定律等……
也就是說,無論概率多麼小的事件,在尺度無限大的情況下,它都必定會發生。
總結:很多事的結論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它可以讓你成為飯後的談資,雖然並沒有什麼用。
我中二病又犯了。
平行宇宙和世界線
平行宇宙大致是指:兩個或多個一模一樣的宇宙,上面存在著兩個或多個與你長得一樣的人,但他們有可能地位不同,位置不同,或者性格不同。
那世界線是什麼? 先理解這樣一件事情:兇真在使用D—Mail讓過去的自己去買彩票,此時出現了兩個已知的平行世界,一個去買了彩票(發D—Mail之前),一個沒有買彩票。
但是在世界線的收束下,兇真一行人還是住在貧窮的"未來道具研究所",所擁有的一切還是沒有變(ps:多了個西瓜?)。
這樣看起來好像平行宇宙和世界線差不多,世界線的不同變化率下,造成了兇真一行人是否買了彩票,從平行宇宙來看,也是有兩個宇宙,分別是兇真一行人買了彩票和沒有買彩票。
於是我決定……我們還是把薛丁格的那隻貓揪出來讓它再進一次盒子:
這隻貓又被殘害了
首先貓死的宇宙為一個宇宙,另一個宇宙為貓活的宇宙,這兩個宇宙便是平行宇宙。
當我們打開盒子,看到貓的狀態時,兩個平行宇宙塌縮為觀察的狀態的一種可能:比如為活。此時因為我們已經觀測到了結果,無論過去,現在,或者未來如何,世界線已經確定為了一條:貓活了下來。結論便是世界線的收束,而兩個平行宇宙塌縮為一個觀測事件的過程便可以看做是世界線變動。
同時也引入了什麼是觀測者,並為什麼與其息息相關。
明白了之後,講個我腦洞的事情,不一定正確,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嘛……
《超獸武裝》中主角團一行人在苗條俊的時空穿梭中,來到了10萬年前,見證了許多事情,並因為各自的決定,造成了10萬年後的事情的發生,也有了名句: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回歸正題,我們發現,無論這些發生在哪個平行宇宙造成的事情,都因為主角團的時空穿梭形成了一條死循環:主角團來到10萬年前的戰鬥,造成了10萬年出生的主角團要去戰鬥的原因,然後他們又要前往10萬年前……。
它就像一條世界線,這個世界的前後因果已經全部都確定了。為什麼會形成這樣?因為主角團穿梭宇宙的狀態被我們觀眾觀測到了,emmm……?(啊咧?!)
《命運石之門》這個世界線的設定,無疑是非常精彩的!
作品感受(含劇透)
《命運石之門》能夠讓人時常談起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非常貼近我們真實的日常生活。故事就以秋葉原的日常生活為舞臺,好似就發生我們身邊。而且,劇中出現的那些名詞:CERN(劇中為SERN)、LHC、克爾黑洞、飄升機、布勞恩管這些都是現實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者是理論。《命運石之門》這樣處理,拉近了作品和觀眾之間的距離。
岡倫發明時間機器後造成了的因果混亂和歷史改變,最終一步步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連同整個世界都拖入到絕望的深淵。而在知道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發送到過去的D-mail所造成的後,他不得不一條一條取消掉之前發送的D-mail,由此又讓身邊的人失去最重要的記憶。
"那樣的做的話,全部都會消失的啊,跟鈴小姐在一起的回憶,都會變成'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母子見面
然而最悲哀的還是岡倫自己,他記得一切發生過的事,但每次世界線改變後,他身邊的同伴可以說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命運石之門》正是由於這種悲哀感和日常生活背景間的衝突,一個發生在我們平常身邊的生死存亡大戰,使人印象深刻,石頭門的主線以及主題從始至終都非常明確,他喊出了"平凡"的無能者對捉摸不透的命運的嘶吼。
"我一定會改變未來的讓他變成跟現在一樣自由的世界"
每當我們想起石頭門的故事時,我們總會想起那些與故事相聯繫的每個人物。無論是因外婆死去而悲傷度日後被岡倫拯救、對研究一無所知、為大家著想的真由理;宅在家打黃油、精通黑客技術、為兄弟兩肋插刀的橋田至;
為了拯救未來而回到過去、抱著真摯的親情尋找父親、嚮往著美好生活犧牲自己的鈴羽;命運石之門把他們與故事牢牢地系在一起,每當我們想起那段故事,才會發現"回憶這東西真的太美好了",也就會明白岡倫"犧牲與大家的回憶"是多麼痛苦的事情。
命運石之門精彩的地方其實就在這兒,而不僅僅只是豐滿的劇情。縱觀整部作品,我們發現石頭門除了劇情一氣呵成、主題明確以外,作品散發出來的魅力也不禁讓人駐足。與世界觀緊密結合的殘缺悲劇藝術美感、巧妙利用自成一派的"世界線理論"營造的孤獨空虛感、深度挖掘時間題材的可能性表達的人與事交互的美,這才是石頭門在同類題材作品中,前無古人,後亦罕有來者的原因。正是如此,才會讓粉絲們愛的深沉。
我更喜歡的,是兇真的責任感並不像熱血青年意氣風發背負的全村人民的未來的那種虛無縹緲的責任,而是,對待身邊最親密的人的負責:你們是我珍視的人,所以我要保護你們。這種責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為心底那些重要的人。
當一切真正發生在他身上時,拯救世界這件事對他來說,卻過於龐大,過於縹緲,他只想拯救身邊的親人與愛人。
前往命運石之門(正文部分)
(ps:如果感興趣,請讀完後面的內容)
如果要前往命運石之門,除了要欺騙過去的兇真,使其誤認為牧瀨紅莉棲死了(因為曾目睹了克裡斯提娜倒在血泊中,觀測確定了世界線,但沒有觀測到死亡),而發送簡訊,以及取走金屬烏帕等條件(一封來自未來的視頻簡訊,中缽博士的論文),更重要的,尤其是《命運石之門0》中可以明白:兇真能否在被打擊之後繼續乘坐時光機器前往拯救克裡斯。
牧瀨紅莉棲
兇真的RS能力,使兇真成為了"孤獨的觀測者",因為他是唯一的(其他人也有既視感,但是卻無法存在於其他世界線。)
對於命運這種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的事物來說,唯一的觀測者的意志則決定著它的存在,也就是兇真的意志,如果兇真覺得命運石之門是存在的,那麼它就一定存在(氣氛逐漸玄學了起來),並能在碩大的世界線中找到它,因為只要無限的找下去,無論命運石之門的概率有多小,它必定會被找到。
椎名篝
從遊戲所展示的情況來看,如果要達成命運石之門,至少需要犧牲三個世界線,它們雖然找到了線索,但條件不足,根本無法到達命運石之門。更何況那些陷入死循環的結局,開放式結局等……這讓我想到了尼爾機械紀元真結局中勸我刪檔的措辭:
"這個遊戲的玩家,你在最後的遊戲中失去了數次生命。你是明白痛苦與苦難的人。你打不打算拯救弱者? 如果要拯救他人,需要刪除你的遊戲記錄。你要拯救嗎? 拯救的人是隨機選擇的,那個人可能是你討厭的人,即使如此,你還是要拯救那個人嗎?
尼爾機械紀元
即使你拯救他人,或許也不會被感謝。你的行為可能被視為偽善。即使如此,你仍願意拯救他人嗎?"
我開始心疼了,非常的刺痛,真的是這樣!其他世界線的人會被感謝嗎?會被存在於命運石之門的人感謝嗎?他們所感受到的悲傷,絕望,會有人能體會嗎?不會的吧!肯定不會的吧!因為他們不可能有其他世界線的記憶啊!!!!
所以說,世界線的設定多麼的精彩,前往命運石之門的觀測者們,將命運石之門的結果觀測了下來,那麼所有的悲傷結局全部塌縮到此,這不只是表面的happy end,而是真正的所有人,每一條悲慘結局的所有人,悲傷的結局是有存在的意義的,並不是沒有回報。這才是happy end應該有的結局吧!
El psy congr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