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愛上塗鴉,牆繪迎來新商機
經過三年發展,長沙牆繪工作室大增,最高年收入達四五百萬
塗鴉如今已逐漸取代牆紙,成為不少消費者新房裝修、老房翻新時的牆面裝飾新選擇。
在過去被視為潮流象徵的塗鴉如今已逐漸取代牆紙,成為不少消費者新房裝修、老房翻新時的牆面裝飾新選擇。也正因如此,給了有這項技能的年輕人新的創業機會。
「長沙最好的牆繪工作室,一年收入可以達四五百萬。」畫堂春工作室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他三年前入行時,長沙的牆繪工作室還很少,現在則增加了不少。
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大多數集中在影咖、網咖、餐廳或者是建築體外牆的牆繪,在行業日趨成熟後,開始進入家裝市場並受到消費者的認可。
■記者朱蓉實習生 石璇 江巧涵
【現象】
長沙興起家裝牆繪感性人工美勝機器印刷一籌
如果說,從壁紙到刮膠白牆是一次裝修消費的升級,那麼,從壁紙到牆繪,可能是感性的人工美與機器印刷之間的較量。
正在為房間挑選牆繪工作室的胡小姐就表示,「牆繪可自由選擇風格這一點就很吸引人了,相比之下,壁紙風格太少而且容易脫落」。胡小姐說,雖然牆繪的價格可能略高於牆紙,但能自己設計出符合自己想法的風格,價錢就並不重要了。「人工收費貴過機器印刷是理所應當的。」 另一位龍小姐也表示,「在了解牆繪之後,我覺得還是牆繪比較好,有藝術感一些。」
據了解,牆繪的價格並非一成不變,根據顧客定製的畫品風格、難度和大小,收費不盡相同。7月14日,畫堂春牆繪工作室的劉先生就告訴記者:「簡單的平面插畫價格在一平方米100元左右,如果是普通的3D畫,價格則在每平方米140元,而需要寫實的則要價在300元以上。」創意軒牆繪工作室工作人員李先生則介紹,該工作室平面畫價格為每平方米200元,稍帶空間感的價格為每平方米300元,而3D畫類型則為每平方米400元,「如果完全手繪,價格會要稍微高一點。」
當然,因為定製工作的難易程度不同,也有部分工作室選擇了一物一價的方式進行收費。據藍川牆繪工作的李先生介紹,該工作室除按面積來進行收費外,也會根據客戶定製畫的難易程度來收費議價。
「與壁紙相比,牆繪的優點在於它具有靈活的特性和質感,更加容易吸引人。」劉先生認為,比起機器美,大眾其實更偏愛感性的人工美。據他介紹,經過專業工作室處理的牆繪,只要不暴曬、淋雨,最低也可保持五年,還可免費刷一層透明的防水膠,讓畫質保持得更久。
【行業】
三年牆繪工作室大增最多一年能掙500萬
雖然聽起來新鮮時尚,但事實上,牆繪是誕生於十四世紀的環境藝術,歷史還相對悠久。畫堂春工作室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在長沙,牆繪大概是三年前才開始慢慢流行的。
「我開始做牆繪大概是三年前的時候,那時候長沙還沒有多少這樣的工作室。」劉先生感慨,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發展,牆繪工作室已經增加了很多,側重點也從在影咖、網咖、餐廳或外牆等公共場所作畫向家裝擴展。
從深耕公裝到涉及家裝,正是這個行業三年發展下來的結果。「行業起步時,大家都只做公裝,現在技術慢慢嫻熟了,才開始涉及手工家裝行業。」劉先生認為,相對公裝而言,家裝的要求更高,但因為市場逐漸成熟,前來定做家裝牆繪的顧客也在逐漸增多。記者前往採訪當天,工作室的數名員工正在為幾個訂單做著準備工作。
在位於嶽麓區的創意軒工作室,記者也看到,十餘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旁工作,十分忙碌。李先生向記者介紹,「長沙最好的牆繪工作室生意好的時候,一年能有四五百萬的收入,這在未來會是一種流行趨勢,現在仍處於上升期。」
隨著消費者對生活要求和質量的不斷提高,如牆繪一般飽具藝術感的創作的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用牆繪業內人士的話說,這也是消費者的藝術審美不斷提高的過程。
7月14日,記者在百度地圖上以牆繪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長沙牆繪工作室約有15家左右。這其中,約有6家位於嶽麓區內。
【轉變】
藝術場景生活化
市場愛上為精神消費買單
在過去,一提到藝術,大家的腦海中就自動跳出梵谷、畢卡索等的名畫或者音樂廳裡不斷上演的演奏會,很少有人將之與生活進行結合。而如今,逐漸升溫的牆繪不正是藝術生活化的最新表現嗎?
除了可以按照顧客的喜好設計圖案之外,牆繪還可以選擇知名藝術樣品為藍本進行創作。創意軒牆繪工作室的李先生就告訴記者,「目前,不少顧客會選擇國畫來作為牆繪的一部分,這正是藝術氛圍比較濃鬱的一種。」
表達對藝術的欣賞,已不一定非得購買昂貴的藝術品,更可以是在生活場景中對藝術進行欣賞。「以前大家都不會裝飾牆壁,最多貼一點兒壁紙進行修飾,現在大家的物質水平、文化水平普遍有了提升,逐漸開始嘗試牆繪來作為裝修自己房間的一種手段,因為開始懂得審美和藝術欣賞了。」湖南商學院大三學生陳同學如是說。
業內人士認為,牆繪從外牆逐漸走進家庭內部,成為新的裝修消費趨勢,它將藝術的美呈現給更廣泛的群眾,讓牆繪藝術不再只是人們印象中的塗鴉和抽象,而是真正地成為了大眾藝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需要的裝飾品,讓消費者更樂於為精神消費買單,這也是其樂趣所在。
聲音
牆繪將成創業新選擇嗎?
雖然看起來是個能夠將興趣愛好與賺錢謀生相結合的美差,但據記者採訪了解,牆繪其實是個工作環境並不輕鬆的活計。
劉先生就直言,牆繪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從事公裝要忍受風吹日曬,即使是家裝,也要長期與灰塵、油漆打交道,並非所有人都能忍受。他認為,即使是熱愛牆繪,想要以此創業謀生,也更適合男性創業者。
「有的同行雖然會畫畫,但不一定受得了牆繪的苦,而在從事家裝牆繪之前,最好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公裝來磨練,打磨耐性和手上的技巧。」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初始的創業型牆繪工作室不宜人數過多,否則容易在創作中產生分歧,從而影響工作進度和交付,「家裝是非常細緻的行業,顧客的期望值會高於公裝,工作室在頭兩年可能會面臨一個艱難的盈利過程。」
同時,也有該行業業內人士認為,牆繪的興起雖然逐漸形成潮流,市場對牆繪的接受程度在慢慢提高,但家裝領域的新型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總是很快,所以究竟能火多久,對一心想投入這一行業的年輕人而言,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創界聚焦
讓梵谷的《星空》變得觸手可及
近年來,音樂廳的演奏會、名家畫展和各類授權仿版的大師掛畫作品開始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視野,藝術不再僅限於放置在博物館裡供人敬仰,而已走下神壇成為生活中觸手可及的享受。
精神滿足從來都是人類需求的最高層級。牆繪在長沙市場的走熱,不僅僅是這一行業在經歷了多年的沉澱、發展後的必然衍生,更重要的是,以更加平價、平易近人的方式幫助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裡。
滿足消費者日常消費的精神需求,只需一次投入便能夠在精神上獲得5年至10年的滿足,對不少工薪階層而言,算得上是最物有所值的一次藝術投資與洗禮。
有人說,牆繪讓梵谷的《星空》變得觸手可及,這是它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尤其是受到對生活品質有講究、具備一定經濟實力的消費者喜愛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實上,這對其他行業而言,同樣是不可錯過的商機。除了家裝行業,如音樂廳、劇院,甚至是影院都可嘗試,與藝術做部分或者全面結合,找到商機需求所在。
雖然不一定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但當生活富足,藝術必然成為一種精神追求,而這一需求也將為眾多消費市場打開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