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她就是華裔女孩
王雅倫
被媒體稱頌為「鋼琴神童」
5 歲時的王雅倫
在學校的巴赫鋼琴比賽中
成為年紀最小的獲獎選手
8歲時
她與郎朗同臺演奏
震驚四座
10歲時
世界頂級指揮大師梅塔與她相見恨晚
他們成功合作貝多芬
《C 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今年的王雅倫12歲了
就在12月5日
她又在洛杉磯完成了
精彩絕倫的演出
她與中國愛樂樂團一起
演奏了貝多芬D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引起了洛杉磯整座城的轟動
然而對於神童的讚譽
小小的她有著自己的理解
一切如前輩貝多芬大師所言: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 ◆ ◆每天練琴至少8 小時◆ ◆ ◆
王雅倫的中英文都非常流利。她說,自己是在舊金山出生,4 歲開始練琴,6 歲的時候又回到了家鄉中國成都,在成都她師從著名鋼琴家但昭義教授,而今年剛剛又回到了美國,在波士頓開始上學。她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其中一個在中國另外一個在舊金山,所以從6 歲開始父母就在中美兩地穿梭,經常見不到父母。
說起學鋼琴的過程,王雅倫說, 父母都是沒有音樂背景的,小時候哥哥練鋼琴,她好奇才去學,之後就堅持了下來。在成都下午1 點鐘開始練琴到7 點鐘,做完功課再練, 在美國因學校放學晚,所以她3 點鐘開始練琴,這樣就會練到更晚一些。可能正因為這樣的經歷,王雅倫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和耐心。當提到鋼琴神童這樣的稱謂時,她謙虛地說,神童不敢當,自己只是非常幸運而已,遇上了幫助她的老師。她說,現在在國內有很多像她一樣學習鋼琴的孩子,競爭非常激烈,也有彈得非常不錯的,而學鋼琴要非常努力。她現在的計劃是繼續練琴,爭取做得更好。
王雅倫分享自己的鋼琴學習經驗時說,彈鋼琴一定要堅持,前提要非常喜歡鋼琴。她也坦誠地說,其實練琴時也有瓶頸,有一次在日本參加亞洲蕭邦鋼琴比賽,老師讓她試試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中的兩個樂章,雖然很難,但是在努力之下還是拿了冠軍。去年2 月在芬蘭演出,其中有三個樂章都很難,當時的她就比較煩躁。她說,有的時候彈琴找不到感悟,但找到之後就越來越喜歡。
◆ ◆ ◆父母做堅強後盾◆ ◆ ◆
雖然從小頻繁在世界各地演出和比賽,王雅倫在功課上卻非常努力。她說,學校很多人學奧數, 而她沒有時間去學,演出回來會補課。她要練琴兼學習固然比大多數的同學們要困難,因為是以鋼琴為主,可是只有懂得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學習作品,所以學鋼琴與學習是分不開的,她會在不耽誤鋼琴的前提下會儘可能地學習更多的知識。王雅倫今年剛剛回到美國在波士頓上7 年級,她說現在平時還要學習英文,努力適應環境。
小小年紀獲得如此多成績, 王雅倫不忘感謝父母。她說:「我的父母一直非常支持我彈琴,小時候媽媽經常陪我練琴,爸爸總是鼓勵我。後來雖然父母不會經常在我身邊,但是他們一直都很支持我,愛我。我覺得他們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王雅倫5 日在洛杉磯演出的時候,母親就專門飛到洛杉磯來看她的演出。她說,在音樂的道路上父母、老師、幫助她的藝術家們都在一直鼓勵她,啟發她,讓她有信心在音樂的道路上繼續堅持。對於將來,王雅倫說:「我一直都覺得應該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我希望能在音樂的道路上越飛越高,儘可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精彩。」
這個女孩除了才華,更重要的是謙虛和勤奮。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她用她八年如一日的孜孜不倦,親自消滅了所謂的有神論。
是的,在現在的藝術教育裡,我們不應該標榜神童和天才,那樣,只能無情埋沒了孩子們的努力。與天才而言,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孩子們可以擁有為興趣而努力的人生。
我們應該記住這個女孩的話:
彈鋼琴一定要堅持,但前提是你喜歡鋼琴。
做父母的也應該記住:
你的鼓勵和啟發猶如璀璨的星空,照亮孩子前行的路,讓孩子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腳踏實地,勇氣滿滿。
● ● ●
霸屏!大鄭州最吸晴的萊比錫童聲合唱團正在招募!
有一種課程叫『相見恨晚』
各位粑粑麻麻,如果有任何有關孩子藝術教育方面的疑問,可以掃描屏幕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在公眾號後臺留言或者電話聯繫萊比錫藝術中心,萊比錫雖然家在鄭州,但心系所有的中國娃娃,我們願和所有的爸爸媽媽進行深層次的藝術和教育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