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20)年1月,悲情男主」謝祖武以電視劇《初戀的情人》失智者角色拿下亞洲視帝,7月將再度演出舞臺劇《最後一封情書》,探討生死告別議題。經歷父親驟逝,照顧失智母親,50後的他面對生命的遺憾,感受更加深刻。為了減少遺憾,花崗巖般的硬派男子如他,也變得柔軟了一些。
燈光前,謝祖武是不老男神,一個招牌笑容就能迷倒臺下觀眾;但在私底下,他其實是個不聊「五四三」的嚴肅男人,歷經父親驟逝、母親失智的衝擊,他幾乎不在大眾面前示弱。採訪一開始,他就如此定調自己:「我就是塊花崗巖,任憑海浪侵蝕、風吹雨打依然不變。」
從小在軍人父親的嚴格家教中成長,加上17歲就進到演藝圈工作,謝祖武養成一身堅硬質地的性格,不僅鮮少與朋友聚會休閒、也不習慣跟太太聊心中壓力。面對人生挫折與衝擊,總是習慣強吞,說不出口的悲傷與痛苦,也都由自己默默承擔。
直到去年接演人生首出舞臺劇《最後一封情書》,劇中探討生死善終議題。一向敬業的謝祖武,原先只將劇本視作工作一部分,直到公演結束,卻是一陣傷感襲上胸口,他想起父親走時,自己不在身邊;也想起母親失智,不再記得自己是誰,謝祖武領悟到:「所謂的遺憾,並不是來不及說;而是來得及的時候沒想到,真正想到的時候,卻已經做不到了。」
這齣戲,改變了他封閉的社交習慣,開始主動約朋友吃飯、珍惜起與親人相聚的每一刻,原本視為工作一部分的臉書發文,也變得比較心甘情願,甚至願意把閒暇時搜集公仔的興趣、搞笑無保留地展現在大眾面前。
一塊無堅不摧的花崗巖,終於悄悄開啟心中柔軟的部分。
01若即若離的傳統父子,父親離世後仍嘗試理解與和解
多少人在生命的最後,才發覺人際間所有愛與恨、不諒解與糾結,在告別的那一刻終將化為不舍,成為來不及和解的遺憾?如果能再重來一次,能否早一點參透、帶著祝福與愛走完最後的路程?
回憶起與父親的最後一面,謝祖武仍能將細節說得清清楚楚,仿佛那一幕已在他腦中播放過無數次。那天正是前往無錫拍戲的日子,他帶著妻小前往父母住處,臨走時父親瑣碎的叨念,不外乎是要記得多帶衣服、認真工作,明明是多麼日常與平凡的一次辭行,不料竟成父子間的訣別。
「那是很不好的回憶,但終究是唯一的回憶,」謝祖武一面說,一面為自己流淚而道歉,「他生前最後交代的幾句話,要說從中得到什麼,除了悲痛之外就是『珍惜』、要珍惜每一次親友的相聚。」
眼淚的背後,除了未能陪伴父親離世的遺憾,也包含對父子關係的反省。對於父親,謝祖武有不少怨言。他沉默寡言,是如同花崗巖般的父親。他經常罵我是笨蛋,很少稱讚我,謝祖武問父親:「你覺得我戲演得怎樣?」他總是說:「我看不怎麼樣。」
帶著總是充滿矛盾的父子記憶,謝祖武最後做的事是和解。
1月時,他與太太去李宗盛在高雄的演唱會,李宗盛唱著那首〈新寫的舊歌〉:
「那些年只顧自己,雖然我的追求,他無能、也無力參與,只記得我很著急,也許因為這樣,沒能聽見他微弱的嘉許,我知道他肯定得意,只是等不到機會,當面跟我提」
仿佛唱出自己多年來與父親間感情的糾結,分擔了當年未能告別的遺憾,也不禁開始反省:以前總覺得自己的父親哪裡不好,但等到自己為人父後,才意識到其實自己做得也沒多好,當初憑什麼去要求父親?
父親過世已10多年,謝祖武仍會撥空探望父親,獨自一人站在塔位前面喃喃自語,說著家中瑣事、母親身體狀況,以及一些工作上的情形,甚至是當年沒說出口的埋怨。
02就算失智母親不認識自己,也要繼續愛她
在《最後一封情書》裡,探討了人生善終的議題,也讓謝祖武體悟到,世間任何事物都有挽回的餘地,唯有生命無法。因此,更要在來得及時,以實際的行動做出改變,減少告別時刻心中的遺憾。
在母親失智後,謝祖武花了非常多時間心力照顧母親,也讓母親住在同一個社區,以便探望。
「昨天去時,發現母親的頭髮剪得比自己還短,就像個小男生,醫生把著她的手、教她走路,短短從餐廳到臥室的距離,卻走了將近半個多小時。」而不斷退化不只是身體機能,還有逐漸倒退的記憶,「昨天我媽媽還講了一句:『小武去上學了嗎?』乍聽之下很好笑,但我卻笑不出來。她對我的記憶還停留在我念書的時候,甚至會把我跟我兒子搞混。」
看著的每一幕,都是疾病的日常,卻更是人子難以平復的傷痛。面對已經走向中後期病程的母親,醫生提醒謝祖武要有心理準備,雖然已與失智症相伴8年多,他還是緊張,愈準備就愈在意那一天。
守護沒有記憶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愛她,哪怕她已經不記得、不知道,也要讓遺憾裡、再少一點遺憾。
但對花崗巖性格的謝祖武來說,連表達對媽媽的愛都靦腆,有時看護跟太太在旁邊,就算滿懷情感,也說不出那句「我愛你」。「我總覺得那像在拍電視,」他苦笑說,自己只好摸摸媽媽的臉,甚至就只是在一旁看著她,這才發現,演戲時可以輕易說出那麼多我愛你,對於身邊摯愛,卻是難以啟齒,總得等到只有2人獨處時,才敢輕聲對媽媽說。
03直面生死的他,改掉封閉,慢慢釋放自己
面對人生的陰影,謝祖武一直負重前行,不苟言笑的他,往往只有工作時才會與人交際、嘻嘻哈哈,社群網站也多半是在太太的監督下發文,直到去年《最後一封情書》公演結束,他才一改孤獨封閉的性格,將自己慢慢放出去。
「我變得活潑一點了,要珍惜自己之外,更要珍惜身邊的親朋好友,不要每天都把自己封閉起來,」謝祖武笑說,花崗巖現在比較像石頭人了。
人說「哀樂中年」,人在年輕時,快樂總是多過於哀傷;但過了50歲後,哪怕隔天是陽光普照,也會擔心下一秒颱風又來臨。
他則用更為積極的行動來與這種心態抗衡,謝祖武分享,不要把自己陷在過去的回憶中,而是要用實際的行動,讓自己忙起來,你的傷悲無法挽回事實,不如去多賺一點錢、身體好一點、肌肉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