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孩子,眼晴大大的,鼻子也挺挺的,可是就是頭上沒幾根頭皮,這可是美中不足呀。」爺爺抱著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孫子說。
「我聽老家的人說,等孩子滿月,就給寶寶剃個光頭,這樣孩子頭髮就會長粗長黑,長密。到時把孩子眉毛也剃掉。」孩子奶奶接著說。
「媽媽,我們家寶寶這麼好動,萬一理髮師技術不過關怎麼辦?這個光頭不能剃。」在一旁的孩子媽媽聽到婆婆說將孩子的眉毛也剃掉,坐不住了。
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個「滿月頭」要不要剃呢?
寶寶過了滿月,傳統一些的家庭就開始張羅著給寶寶剃「滿月頭」了。說是給寶寶剃光頭髮後,寶寶重新長出的就可以是又黑又密的頭髮。有的甚至把寶寶的眉毛也剃掉。
「滿月頭」要不要剃?
民間剃「滿月頭」的習俗流傳得很廣,據說是為了使寶寶的頭髮長得又濃又黑。其實,這種做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因為露出皮膚表面的毛髮是毛幹,在皮膚裡的是毛根,兩者都是已經角化並且沒有生命活力的物質。生長毛髮的能力取決於毛根下端的毛球,它隱藏在真皮深處。因此,無論怎樣剃、刮甚至拔,觸及到的只是未起作用的毛幹和毛根,對起決定性作用的毛球卻一點也未觸及,根本不可能改變頭髮的質量。
寶寶頭發生長的快與慢、細與粗、多與少和寶寶的遺傳基因、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有關,剃不剃胎毛並沒有多大影響。只要孩子的基因不屬於頭髮稀少的類型,營養狀況良好,生長發育正常,頭髮自然會日漸濃密黑亮起來。
如果孩子天生屬於頭髮稀少的類型,或營養沒跟上,無論剃不剃「滿月頭」,頭髮都會稀少,不會憑空長濃、變黑的。
另外,寶寶毛髮狀況與遺傳因素及媽媽孕期的營養也有較大的關係,多次剃毛髮並不能改變毛髮的稀疏、濃密及顏色深淺。有的寶寶隨年齡的增長,頭髮自然也越長越好,寶寶稍大一些後,適當多吃些對毛髮有營養作用的食品,如芝麻、核桃等,也能逐步改善毛髮的質量。
還有剃「滿月頭」會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果寶寶不配合,就很容易割到寶寶的頭皮,甚至引起感染,影響以後的頭發生長。寶寶的頭皮上有很多的葡萄球菌,如果不小心剃頭剃傷了頭皮,寶寶的頭皮很薄很嫩,抵抗力差。這樣就剛好給了細菌一個很好的入侵機會,並且通過血管傳到身上。
就像前面孩子媽說的那樣,萬一理髮師技術不過關,剃頭時消毒不夠嚴格,刮傷寶寶的皮膚。外界的細菌、病毒就會順著刀口侵入寶寶的皮膚,引起頭皮感染。如果細菌侵入寶寶的血液,還有可能有意外的事情發生,這樣就更得不償失了。
所以,寶寶的「滿月頭」還是不剃為好。稍有不慎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到時後悔都沒得選擇。
給寶寶剪頭髮,要注意什麼?
(1)採取「剪"非「剃」的方式
如果寶寶出生時頭髮濃密,並趕上炎熱的夏季,為了預防溼疹,家長可以將寶寶的頭髮剃短,如果需要為寶寶理理髮,讓他舒服些,可以採取「剪"非「剃」的方式。用剪刀剪去過長的頭髮,既可以讓寶寶顯得精神舒服,又不會對寶寶的頭皮造成損傷。
(2)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在寶寶剪頭髮時,很多人都會常說「寶寶,別害怕」或者「好了,好了,我們不見了!」,這樣真不能安撫寶寶的情緒,事實上,這只會讓寶寶更牴觸更緊張。其實,預防寶寶理髮時哭鬧的最好辦法就是儘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3)選擇正規的理髮店
建議太小的寶寶不要在家裡理髮,因為寶寶頭頂的「囟門」還沒長好,如果誤傷頭皮,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果家裡人手藝不行,媽媽可以選擇外面的理髮店,但前提是要有資質的、乾淨的、正規的理髮店,現在很多市面上都有兒童專業理髮店。
各位網友,你覺得有沒有必要給寶寶剪「滿月頭」呢?你家寶寶有沒有剃過「滿月頭」?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