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最後不過是人性的獵殺

2020-10-04 圖騰讀書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歷經13年,依然是現象級的存在。很多人折服於丁元英的神話,很多人在解讀《天道》裡的處事哲學,以及高人的悟道。

只是,就像有一位粉絲所說的,所有自以為看透《天道》的人,回到現實中,都仍然不過是劉冰。

這話聽著,無比扎心,就像潘金蓮大呼自己有權利追求愛情,但所有的人,將繼續一窩蜂撲上去,把她扒得精光。為什麼?因為,只有把潘金蓮釘死在了恥辱柱上,他們的衛道才算大功告成啊。

這個世界,所有的因果,其實都有著基於自身利害的考量,基於站隊的需求,基於呼應主流意識形態的潛意識。

你看,潘金蓮的事擱現在,就是十足的受害者,武大郎不用毒死,也至少是買賣婦女罪。

而《遙遠的救世主》之所以能夠具有不斷被推崇,不斷被解讀的魅力,也是因為其中容納的信息量巨大,並且具有上升到文化、階層、哲學、悟道等等社會和精神層面的東西。

但無論哪一點,都無外乎人性,無外乎基於階層的人性觀察。而階層,實質不過是社會資源佔有率的問題。但人性高下與階層無關,只是不同階層展現人性的方式不同而已。

看破《遙遠的救世主》裡這三種人性,人性可能就沒那麼複雜了。

01

第一種人性:底層神話。

代表人物是王廟村的農戶,以及劉冰、葉曉明等。

前幾天,寫過一篇關於《沉默的真相》的小文《扶貧、性賄賂、謀殺、栽贓,我們看見食物鏈規則背後沉默的人性》,關於社會系統裡,處於食物鏈底層的偏遠貧困農民而言,他們佔有的社會資源極少,因此,就認知狀態而言,他們更多的還處於小農經濟的自得自樂,因此也是相對簡單的。

這種相對簡單的認知,就形成了底層相對簡單的人性結構。但前提是,不能有外力破壞這種簡單的平衡狀態。為什麼?這就像白紙的比喻,沒有被畫過,它就是白紙,一旦被畫,那麼就可以隨意滋長。

因此,在《天道》裡,丁元英關於王廟村神話的解釋,是一針見血的。

「所謂神話,不過就是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殺富是不是破壞性開採市場資源;第二這樣做是不是道德。神話的實質是,讓井底的人扒著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會不會讓他們患上精神絕症。」

第一,他說出了階層的實質。

階層本身有壁壘,因為有保護既得利益的訴求。因此,你要一下子給底層一條快速通往高階層的路,就必須掠奪高階層的資源。要不然,就沒有辦法遵循能量守恆定律了。

第二,他說出了人性與階層的關聯。

一直處於井底,這是階層慣性,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旦你強力拉他們到井沿,看到了迷人眼的財富、享受、美色等等,人性貪婪的閥門就一下子被衝決了,往往很難收拾。這就是底層人性,沒有經過長時間的鍛造,是很難駕馭突如其來的資源的。

因此,農戶就按件計酬,用市場規律約束,這是以理性節制人性。

02

第二種人性:無盾之矛。

代表人物:林雨峰。

看《遙遠的救世主》,永遠沒有辦法繞開被殺富濟貧的林雨峰。甚至,他與劉冰一樣,必死無疑。劉冰死於被貪婪淹沒的人性,那麼,林雨峰呢?有很多劇粉表示,其實林雨峰不用死,憑他的水準,未來還不知道怎樣呢?

只是,你若看過芮小丹的「當生則生,當死則死」的自在自性,不昧因果,就該明白林雨峰不過是另一種人性的弱點。

簡言之,越是強悍、剛猛的人性,越容易被獵殺。有一種人性叫英雄末路。

林雨峰某種程度就像呂布,一切都是耀眼的,自信的,甚至是藐視世界的。因此,更容易成為眾多人性的撲殺地。

在這樣的人的遭際上,你更容易看見人性的複雜性,因為包圍他的,會有各個階層的人性慾望。你越強,撲殺就越狠絕。

第一,林雨峰,樂聖的宣言是前進、前進、前進,是只有矛,沒有盾的公司。

這宣言,言下之意是老子天下第一,誰跟我搶地盤,我就幹翻誰。你看,那柄矛,可是磨刀霍霍啊。對于格律詩一開始的訂單需求,林雨峰果然是給人下套去的。結果卻是自己入套。

第二,世界永遠是矛盾關係。

林雨峰的只有矛沒有盾,一開始就違背了規律。可見其在發展的道路上,勢必也是以己之利,幹翻了許多的他者之利。而這種勝利,一方面是林雨峰的過人之處,另一方面也只是沒有碰到高手而已。因為,他已經達到了他那個階層人性戰略的頂端。

第三,一遇丁元英,不過也是現代版的灰姑娘而已。

你看,面對城下之圍,林雨峰想到的是動用黑幫殺掉丁元英的暴力辦法,這在丁元英看來只是強盜邏輯,是弱勢文化,無法救贖。

03

第三種人性:丁元英。

代表人物:丁元英。

99%的人,把丁元英奉為了神。只是,丁元英本身,不過是中西文化衝突的產物。他一切的行為,都是基於對文化性格的深刻理解之上。

換句話說,一方面,他是善於調動資源的商業人士,懂得規律和制度對人性的制約;另一方面,他不過是在利用人性、拿捏人性,甚至獵殺人性。

某種程度上講,丁元英不過是以更高層級的人性認知,不僅實現了階層飛躍,同時,也是在一次次人性獵殺的戰場上,才積累了他創造神話的資本。

第一,他看透了一切欲望背後的人性低洼地。

所謂美女,不過是看美女的人的心魔。

所謂神話,不過是強力作用的殺富濟貧。

所謂當不當死,不過是自我的圓滿。

在普通人那裡,這已經是聖人。

第二,認清之後的殺戮,精準而堅決,這裡面仍然有英雄情結。

從林雨峰的興師問罪,拿槍頂著丁元英的腦袋那一刻,丁元英看到的不過是一種低認知下的氣急敗壞。林雨峰無盾之矛的人格特徵,就決定了他做不到丁元英的當退則退。一種出入世的自然和平靜。

因此,當人家氣急敗壞的時候,他仍然能冷靜地說,這充其量只是個現代版的灰姑娘而已。看到了嗎?當你能掌控人性,能理性決絕的時候,你已經出於人性的控制,而進入無人性的境地,此時的你,已經沒有所謂的階層可以綁縛你。

也可說是,無欲則剛。無欲,便可控制天下一切欲望。

第三,五臺山問道,問的僅僅是良心平安。

五臺山問道,成為了《遙遠的救世主》的精神聚焦,也是作者一切人文情懷的釋放地。

看紅顏知己是紅顏知己,是了去心中慾念。

不給農戶掉餡餅,是看透了市井文化的缺陷。

對樂聖下手,那是對打碎點東西,殺富濟貧的哲人文化的放心認同。

在對一切人性的透徹觀察下,給到各種人性不同的結局,這才是大智大愛的英雄文化。

因此,丁元英,成為了那個「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五臺山問道人。

只是,有道,還是無道,最終也僅僅是個相對概念。在這場創造神話的戰場上,誰都沒辦法獨善其身,一切只看你的出發點和歸宿。

04

《論語》裡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聖人之道。

而丁元英,仍然不過是個問道之人。之所以問道,是心中仍有虧欠和躊躇。在丁元英獵殺了劉冰之後,問道之路,其實還很長。

這之後,不再寫《遙遠的救世主》。推薦閱讀原著,歡迎探討。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乘風破浪的姐姐》:叢林法則、弱肉強食近日,湖南衛視的乘風破浪的節目可以說是國內節目收視率和話題熱度最好的綜藝類節目之一。也是這個節目讓我看到了娛樂綜藝終歸只是綜藝,從個人首秀的開局節目裡,就讓觀眾產生了疑問,這個綜藝比的究竟是什麼?
  • 詮釋叢林法則,《十三獵殺》映前解讀
    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即將於2020年8月2日全國公映。作為國內罕見的戰爭主題+獵殺內核的小眾影片,《十三獵殺》項目自面世之日起就受到廣大影迷的關注。該片以原始叢林取景作為賣點,從題材定調到元素全部圍繞叢林獵殺展開。
  • 詮釋叢林法則,《十三獵殺》映前解讀
    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即將於2020年8月2日全國公映。作為國內罕見的戰爭主題+獵殺內核的小眾影片,《十三獵殺》項目自面世之日起就受到廣大影迷的關注。該片以原始叢林取景作為賣點,從題材定調到元素全部圍繞叢林獵殺展開。
  • 詮釋叢林法則 ,電影《十三獵殺》映前解讀
    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即將於2020年8月2日全國公映。
  • 美國全球貿易遊戲規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7月25日刊播題為《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遊戲規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的文章
  • 叢林法則之下,獵殺自有章法《十三獵殺》概念海報狂獵上線
    由李斌執導,知名功夫影星谷尚蔚、日籍演員澀谷天馬、國內知名演員湯嬿聯袂出演的電影《十三獵殺》即將於8月2日登陸全國院線,近日電影叢林版概念海報放出,獵殺氛圍扣人心弦。與之前所發布的海報相比,新版海報以狼、蜘蛛、變色龍為元素,寓意更深,視覺衝擊力更強,讓人第一眼便能感知全局的神秘和緊張感。
  • 《叢林的法則》憑啥稱「最後一檔現象級真人秀」?
    1月7日,由吳奇隆、李亞鵬領銜,與小瀋陽、黃子韜、孫藝洲、邢傲偉、熊黛林等明星組成的「叢林家族」陣容終於現身。中國版《叢林的法則》製作團隊由安徽衛視和韓國SBS原版製作團隊聯合組建,並即將遠赴厄瓜多和馬達加斯加進行拍攝。
  • 「叢林法則」下,美國不會是受益者
    「叢林法則」下,美國不會是受益者 2019-12-10 16:17:45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深度好文】散戶參與叢林遊戲的五項生存法則
    所以,在沒有人的動物世界裡,我們反倒一眼就看見了赤裸裸的人性。而在衣冠楚楚的人群之中,我們又分明看見了遮掩不住的動物性。說到底,人就是高等動物嘛!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呢?動物世界的叢林,是人類社會叢林的一個縮影?而股票市場,則是社會叢林中人性與獸性靠得最近同時也最為暴力血腥的深處?
  • 從《暴裂無聲》故意不點透的5處隱喻,看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講述底層小人物"啞巴"張保民尋找失蹤兒子的故事,借吃羊,喻"吃"人,表現人性的複雜與罪惡,建構出不同階級間"弱肉強食"的社會縮影。"吃"人主題的諷刺、批判力度如魯迅筆下的《狂人日記》一般強烈。《暴裂無聲》導演故意不點透的5處細節隱喻首先是人物背景,導演故意不交代。
  • 殺手醫生毒梟商人互相獵殺,最後勝出大反轉實在想不到
    林醫生中刀,但為了營救妻子羅蘭,不得不負傷反擊,最後為了救妻子逃離即將爆炸的卡車身亡。主角林亮與股票商人前往林中深處捕獵,由於林亮醫生的身份,他無法對獵物馴鹿下手,還勸說股票商人,我們不能違背自然法則,而股票商人則回應道"這正是遵從自然法則"。言外之意,強者獵殺弱者,這是自然界亙古不變的規律,誰也逃不掉。其實是為後邊的危機做了題眼。
  • 叢林法則——《半澤直樹》的一點觀感
    《半澤直樹》從頭到尾都在講叢林法則,講職場規則,講弱肉強食贏家通吃。 我們來捊一捊。  關於半澤直樹這個職場人。 但其實,如果放在真正的職場,奉行「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半澤直樹活不過第二集。 手握資源與權力的領導想要摁死半澤直樹這樣的愣頭青下屬,實在太容易,不管他多麼有才華多麼有能力。
  • 《無人區》,叢林法則下沒有人
    無人區中只有一人生還,餘男飾演的舞女,回到了她所謂的老家。無人區,再無一人。徐崢是一名新銳律師,遠赴無人區幫助獵隼大哥洗脫罪名,此時徐崢的心裡只有名利二字,只在乎官司勝負,不在乎真相和善惡。影片中徐崢經歷的大部分事情都與他的心裡預期背道而馳,他做任何事情,無人區都給他重重一拳,教給他無人區的"叢林法則"。
  • 《相對宇宙 第二季》叢林法則是否真的是真理?
    個人覺得本片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科幻片,它更多的是討論了人性。人性是所有文藝作品的主題,編劇和導演們都想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人性的關注和理解。看到這部片子就想到了《三體》,它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講述了叢林法則,而結果都是悲觀的。我又聯想到了今天的社會,叢林法則其實無處不在,世界上所有的熱點問題都可以用叢林法則來解釋。
  • 《叢林的法則》中國版花落安徽衛視
    在樂正傳媒的協助下,安徽衛視與韓國SBS電視臺日前達成合作,將引進韓國SBS電視臺現象級的明星叢林冒險節目《叢林的法則》原版製作團隊,聯合製作中國版。具體詳情將在安徽衛視4月10號的廣告招商會上公布,敬請關注。《金炳萬的叢林法則》是韓國SBS電視臺投入巨資打造的一個野外生存挑戰節目。以主持人金炳萬為首的明星團去往原始的野外叢林,如亞馬遜、西伯利亞等,在險惡的野外環境下進行生存挑戰,甚至上演跟原始人一起生活的神奇故事。節目從2011年10月起每周五晚21:00播出至今,已播出了150多集,每期70分鐘。
  • 臺灣綜藝也加入偶練市場,《聲林之王》上演叢林法則「聲」存戰
    《超級星光大道》共辦了八屆,後續更名為《華人星光大道》又辦了三屆,到最後改名為《橘子20星光大道》收視日漸走低。由於後期大中華地區娛樂生態向內地傾斜趨勢明顯,高速發展的網生環境,顛覆了港臺公司主導的傳統體系,內地的渠道平臺成為華人造星的必經之路,臺灣選秀盛況不再。
  • 獻禮八一 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上映
    8月2日,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為影迷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動作視覺盛宴。實力懸殊的生死較量主打叢林獵殺類型的電影在國內影界並不多見,獵殺這種驚險刺激的題材更是讓觀眾充滿期待。片中雖然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但男主利用茂密的森林掩護自己,將敵人視為一個個獵物,觀察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獵殺氛圍下,全片始終讓觀眾帶著一種壓抑不安、緊張的情緒推進。
  • 劇終‖《獵狐》的「三狐二兔一蛇」演繹了殘酷的叢林法則!
    叢林法則不但講究「弱肉強食」,而且講究「相生相剋」,有狐狸就會狩獵的獵人,自然形成一個生態圈。在《獵狐》的叢林裡,有「獵狐」的獵手,有狡猾的狐狸,有貪婪的兔子,也有無情無義的蛇……叢林法則在叢林裡,「三狐」分別是孫銘、唐洪和王柏林孫銘,北江分行的分行長
  • SBS更改「正式職務」:《叢林的法則》不是最後的演出
    電視人金炳萬的《叢林法則》不能隨新病毒感染的傳播在海外拍攝,將處於暫停期。在《叢林法則》播出的周六晚間綜藝節目中,將播出以張道妍為主的《樸長德索》。26日,有報導稱SBS中的「叢林法則」將在9年的發行中結束,但SBS畫了一條線,即「休息」而不是結束。
  • 《十三獵殺》:視角下的「另類」電影
    原標題:《十三獵殺》:全新視角下的「另類」抗日題材電影來源:千龍網隨著高浪擊殺最後一個敵人,電影《十三獵殺》徐徐落下帷幕,耳邊卻依然充斥著陰森、肅殺的風聲。面對片中13名精英特種兵,如若正面交鋒,必然毫無勝算,主角高浪利用叢林地形地貌,將其設計成自己的「獵殺場」。面對步步緊逼的敵人,高浪坦然面對,以陷阱、弓箭為擋箭牌,上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窒息獵殺。身陷叢林 開闢新戰場提及抗戰片,我們腦海裡往往顯現出恢弘壯烈的戰爭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