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看《演員請就位》幾個導演拍出來的片子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郭敬明的《畫皮》給觀眾的視覺衝擊很強,而他的片子也毫無意外地獲得了最多的票數。
但是當後來在看的時候卻可以發現,郭敬明的《畫皮》除了華麗的視覺效應之外,竟然再也找不到任何的優勢,而且郭導的一些小心思也是在小電影裡體現得非常完美。
估計很多觀眾跟我的感覺是一樣的,在看完郭敬明導出的《畫皮》之後,除了唯美,華麗這兩個詞之外,唯一的感觸應該就是滿屏廉價的脂粉味了。
這樣的形式美雖然當時看著驚豔的,但是卻只是一件披著華麗外衣虛有其表,完全看不出任何有內涵的東西,也看不出故事裡每一個角色的情感變化。
我記得當時看原版《畫皮》的時候,每每一到關鍵時刻,鏡頭都會直接轉到演員的身上,突出的是角色的感情,而在故事之外,看到的是演員高超的演技。
當時僅僅是佩蓉一回頭血淚滴下來的眼神就足以打動所有人,更不要說除了一個佩蓉之外,上到小唯王生,下到龐勇夏冰,隨便哪一個的感情表現給人的衝擊都很大。
即使是過了這麼多年,哪怕這部電影的畫質已經隨著時間而下降,但是依舊可以從演員的每一個表情感受到故事人物的情感波動,單從眼神就可以看到的撕心裂肺。
而郭敬明的《畫皮》則是恰好相反,整場看上去的確是有電影大片的美感,而且在場景上是下了極大的功夫的,但是整部電影看不出什麼核心點,只剩下了唯美的畫面。
換句話來講,郭敬明大家將這部片子的注意力轉移到了畫面上,景物濾鏡遠遠比整個的故事要吸睛,更不要說裡面還添加了各種欲言又止的耽美情節。
雖然說相較於其他演員短短兩天的十幾分鐘小短片,郭導鑽空子耗時近大半周拍出來的30分鐘小電影看上去的確質感更好一點,但是也難以掩藏整部片子濃重的脂粉味。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大家也能看出來郭敬明在這部片子裡為何昶希花費的心血,為了何昶希S卡的晉級之路,郭導也的確是煞費苦心。
郭敬明的小電影重在視覺衝擊,除了要掩蓋自己在導戲方面的短板之外還有另一樣東西,那就是何昶希的演技短板,想要讓何昶希以另一種方式出圈。
其實不管是在大家看到的郭敬明拍攝《畫皮》的花絮裡,還是在30分鐘的小電影裡,都可以看到郭敬明對何昶希的用心,真的是一路S卡的待遇。
除了給何昶希最多數量,最精心的造型之外,還儘可能的調好角度展現出何昶希最「美」的一面,而何昶希靜態時的身形也的確是吸引了一波粉絲的狂歡。
誠然,郭敬明的《畫皮》質感的確是非常的不錯,但是強烈的視覺衝擊無限的弱化了故事中的角色,因為畫面已經足夠吸引人了,演的什麼已經不再重要了。
換句話來講,郭敬明其實是試圖用場景無限度的弱化的演員演技的存在,準確來講是弱化何昶希演技的存在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將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磕顏上。
簡單來講就是賣男色,這一點在電影裡凸顯的尤為明顯,王楚然飾演的將軍都快變成背景板了,郭敬明這拍的都不是耽美,而是赤裸裸的在賣腐。
事實證明,郭敬明這部小電影也的確是受到了不少觀眾的青睞,但是很遺憾的是三位演員的實力差距太大了,哪怕是這樣大型唯美MV的商業片,也能看出一個高低來。
尤其是郭敬明想要強捧的何昶希,在表演的時候幾乎被演對手戲的丁程鑫壓得死死地,王楚然雖然有些花瓶,但是她懂得揚長避短,最後憑藉著美貌收穫了不少觀眾。
唯獨何昶希最是無奈,雖然郭敬明給了他最精緻華麗的服化道,但是他的演技依舊是短板,在不用太多演技都能演的商業片裡依舊是頹勢,估計沒能達到郭敬明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