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漫威電影宇宙中,雖然漫威將11年間上線的漫威電影都規劃到了電影大事件「無限傳奇」序列中,但其實,在這11年中漫威也是自己的電影中穿插了不少漫威原著中比較經典的大事件。
比如《復聯2》中的「奧創紀元」;
以及我們接來下要說的《美隊3》中的「內戰」大事件——
一定程度上,如果說漫威《復聯2》將奧創引導上線,但是在整個電影劇情中,全程都沒有將原著中的奧創大事件展現出來,有些浪費「奧創」這一角色的話,那麼,對於《美隊3》中展現的漫威「內戰」,對比原設定來說,就是一個閹割版本過家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漫威漫畫的設定中,一共發生了2次「內戰」大事件,其中,在電影宇宙的《美隊3》中藉助「英雄註冊法案」為導火索的「內戰」大事件,是借鑑了漫畫中的「內戰1」設定,但不同於漫畫的設定,電影中將內戰的舞臺縮小到了一場機場大戰。
同時,藉助黑豹父親的領盒飯,讓黑豹得以參與到這場內戰中來~
雖然整個電影版本的「內戰」在劇情上的設定,受限於漫威電影宇宙的實際角色版權以及角色上線的數量這些實際情況,但從個人角度來說,電影版本的「內戰」,也僅僅只是借用了真正漫威「內戰1」的外殼,實際上是展現了鋼鐵俠和美隊的矛盾。
那麼,究竟在漫威原設定中的「內戰」中,有哪些是電影版本沒有觸及的劇情看點呢?
1、美隊反對的註冊法案的態度強硬程度。
在電影宇宙中,美隊反對英雄註冊法案基本上一開始都是建立在了「心平氣和」上,而且,基本上不同觀點的矛盾都是集中在了復聯內部。
但其實在漫畫中,美隊反對英雄註冊法案的操作就要相對強硬很多,是設定了美隊直接「反叛」出了神盾局,對比電影版本來說,在角色的立場上漫畫要比美隊強勢不少。
2、鋼鐵俠和蜘蛛俠之間的糾葛。
看過漫畫版本的粉絲都知道,相比較電影版本中蜘蛛俠和鋼鐵俠之間亦師亦友亦父子的關係設定,在漫威漫畫中其實2人的關係並沒有那麼緊密。
而在內戰中,蜘蛛俠一開始其實是站在鋼鐵俠這一邊的,甚至,為了支持鋼鐵俠這一幫主張英雄註冊法的派系,蜘蛛俠在漫畫中還當著新聞發布會上滿場的記者和閃光燈,摘下了自己的蜘蛛頭罩。
用自己身份的曝光來幫助鋼鐵俠拉取支持票數。
但尷尬的是,正是因為蜘蛛俠這一自報身份的操作,直接讓蜘蛛俠在後續的一系列劇情中,都先後遭遇了宿敵的報復,甚至,漫威漫畫也藉此延伸出了一些蜘蛛俠衍生劇情,比如《僅剩之日》。
但好景不長——
伴隨著鋼鐵俠和美隊2波人之間的摩擦不斷,鋼鐵俠等人祭出了大招,也就是克隆雷神,直接在雙方的衝突之中幹掉了為了救下美隊的「歌利亞」,除此之外,漫畫中的鋼鐵俠也為了擴大對抗美隊的優勢,直接選擇了招募一些有案底的罪犯乃至是反英雄加入自己的陣營。
也正是因為這一操作,讓蜘蛛俠感到反感,直接反水鋼鐵俠,準備加入到美隊的陣營,結果半路上被鋼鐵俠知道,鋼鐵俠為此,排除刺客追殺蜘蛛俠!
3、鋼鐵俠被諷刺為「猶大」。
在西方的文化,尤其是信奉基督教的意識形態中,「猶大」基本上就是意味著背叛、自私和貪婪,而在漫畫中,當鋼鐵俠這一方抓捕到了夜魔俠之後,鋼鐵俠曾經有過想要勸降夜魔俠的打算。
但卻被夜魔俠以銀幣諷刺,將鋼鐵俠視為復仇者的叛徒。
顯然,這種意識形態上的碰撞,也是讓漫畫原設定中的鋼鐵俠在人設上並沒有電影表現的那麼偉光正,甚至,我們可以從漫畫中看到鋼鐵俠乃至是美隊超級英雄之外的所包含的人性的陰暗面設定。
4、英雄註冊法案被群眾擁護,美隊一方戰敗。
在電影版本的「內戰」中,最終的結果是美隊一方失敗告終,當初加入美隊這一派系的除了美隊等少數人,基本上都被抓了。
乍一看這一設定對美隊一方已經是比較大的失敗設定了,但對比漫畫設定來說,就只能是小巫見大巫了,因為在漫畫原設定中,直接設定了2波人的大戰幾乎將整座摧毀,同時因為美隊在漫畫中是真的準備要幹掉鋼鐵俠的,但因為民眾支持英雄註冊法案,為此,被一幫人給攔住了。
也正是在這一時刻,美隊突然發現自己等人的大戰幾乎摧毀了城市,為此,直接選擇了投降,束手就擒,這使得之後美隊在被押送到神盾局的路上被紅骷髏暗中控制的美隊女友給幹掉了。
顯然,美隊下線,單單這點就比電影來的刺激的多~
當然了,對比漫畫來說,漫威電影版本的「內戰」,本身受限較多,從上線的角色數量,到整個電影版本的「內戰」都是為了突出「美鋼」矛盾,進而為之後的《復聯3-4》劇情服務來說,電影版本的「內戰」都不能真的像漫畫那樣展開。
因為漫畫中的「內戰」,本身就是以大事件的配置來展開的,而電影中「內戰」只是「大事件無限傳奇」的一個插曲而已,2者之間的故事定位不同,不過,還是要最後吐槽一句,電影版本的「內戰」,設定在了機場,場面多少有些小了~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