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十年之前我們談論中島美嘉,會說她是日本最會唱歌的妖精,說她是天后、巨星。
而現在我們說她是最勵志、最能給人希望的日本歌姬,因為那首幾乎人人都能哼上兩句的《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她被稱作人生的女王,這首歌也被當做抑鬱症人群的精神支柱。而人和歌放在一起的時候,則成為勵志文章的必備素材。
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中島美嘉出《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的那一年日本的自殺率最低,我自己懶洋洋的時候耳機切到這首歌都能興衝衝地掏出書背兩個單詞。
對已經患了抑鬱症的人來說這是一首幫助他們擺脫孤獨、自我否認、甚至是"一了百了"念頭的救贖,就算對於情緒還算正常的一般人來說,他都是可以被稱作"人生咖啡因"的存在。
總之就是"鏡子"一樣的東西。
能藉助一首歌擺脫抑鬱情緒,是因為感同身受。同是天涯淪落人,我們還不如她人生大起大落,何談自己也想一了百了呢?
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有一段艱難歲月,中島美嘉也沒能逃離這個定律。
02
在幻想自己能成為巨星之前她只是個小太妹。穿著木屐和松松垮垮的褲子,大搖大擺地走在去隔壁學校教訓人的路上,身份是學生,幹的卻全然不是學生的事兒,不犯大錯,但也絕不是家長嘴裡"別人家的孩子"。
她欺負別人,但也會被別人欺負。實在受不了校園霸凌的時候,中島美嘉選擇了轉學。
儘管少年時的她嘗試過用"掙扎著融入一個新的環境"來換取新生,但也沒能通過此法讓自己學有所成走高端知識分子路線。
最終她不得不選擇輟學。
那時候她幻想自己是最酷的女孩,或者應該說"自認為自己就是最酷的女孩"。沒有天塌下來一樣的煩惱,恣意又灑脫。
因為容貌、身材、歌聲都很好,她總是夢想著自己能從巷子裡的酷女孩變成巨星。她開始做模特、拍封面、唱歌,雖然人還沒火起來,但是從沒想過放棄。
也幸好她沒放棄。
2001年,她因為自己寄到唱片公司的DEMO被賞識,有了主演《新秀傷痕戀歌》的機會。一首《STARS》,讓她紅遍日本、轟動一時。
而後,提起中島美嘉大家就會馬上想到NANA ,精靈look,裸足演唱,和朋克搖滾等多變曲風。
她任性地在嘴唇上畫亮晶晶的星粉,塗煙燻妝,穿著朋克風的服裝,卻意外地成為了日本當時的潮流。在2008年夏天的演唱會上,粉絲問她為什麼會在手腕紋星形紋身。
她直接回答:"因為我是巨星。"
03
她一直坐在日本"天后級歌手"的位置上,一度成為全世界最火的日本偶像。歌聲、名氣、地位、風華,沒人能在她的光華下與之對視。
但就是在這個巔峰的時候,她在演唱會上突然宣布自己得了咽鼓管開放症。
一種令歌手絕望的,可能再也聽不到聲音的病。
關於得病這件事兒,中島美嘉自己看得很開,畢竟咽鼓管開放症不是絕症,聽力也不是必然會最終消失。
對於未來,她還是樂觀的。
但在那段時間裡,她的耳邊總是充斥著唏噓她境遇的聲音——
"真是可憐,正當紅時發生這種毀滅性的變故。"
"啊,好可惜,這次算是徹底毀掉了…"
舞臺對於她來說暫時成為了不可能,畢竟當時她的聽力確實不能支持她跟上音樂伴奏。
但她不想看到自己就這麼失去生活的全部,也不想讓自已一直背著諸如"可憐"、"命苦"之類的字眼。為了對抗耳邊越來越小的聲音,她拼命地練歌,想用歌聲彌補聽力不足的缺陷。
卻不曾想這種努力適得其反,聽力不見恢復,嗓音還因此受損。跑調、破音,各種問題接踵而至。
她不得不選擇對自己而言最難的路——放下日本的一切,孤身一人前往美國治療。
她把所有的希望、對未來人生的憧憬,都壓在了這種孤獨之上。
可惜的是上帝沒看到她的掙扎,美國的醫療專家直接下了定論,她的病沒希望治好了。
一時間,那些叛逆不羈和自信,都被砰然擊碎了,她開始害怕,開始歇斯底裡,每一天都在煎熬中哭著度過。
"發出了多大的聲音,聲音出來是怎樣的,自己完全不知道"。
"我對於耳朵不能聽見聲音,沒辦法唱歌,真的無法接受。"
當最值得驕傲的東西被擊碎之後,中島美嘉面臨的不再只是少年時被欺凌、或者不能成為巨星的煩惱,她將永遠失去她心愛的舞臺、她的生活重心。
人會在成功之後從神壇跌落,人生故事也不只是雪上加霜那麼簡單。我看到她在雨中打著傘談論自己的"無法治癒"時,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美麗人生》。
基多面對小小的約舒亞時,是不是也在經歷這種人生的無望?
想要拼盡全力逃出納粹的牢籠,哪怕是用自己的命換兒子的命。偽裝得再開心、遊戲設定得再完美,也擋不住殺戮、黑暗、血腥與絕望,那種面對屍山時的絕望。
但同樣,也擋不住約舒亞的新生。
我自認我聽過最曼妙的、動聽的英文,就是《美麗人生》中坐在坦克裡出現的美國大兵的那句"hi boy"。電視劇裡的人物總會在失落時找到新的起跳支撐,即使正在經歷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也會有新生隱藏在背後。
可真實活著的我們呢?
哪有美國大兵,往往只有我們自己而已。
有時候人生轉機是在"一了百了"的念頭產生後不久發生的。
04
患病之前的中島美嘉因為自己的天后地位、婉轉歌聲而被稱為"巨星",這時候的她無疑是值得"巔峰"二字的,有錢有顏有事業有人生。
只是誰也沒想到"咽鼓管開放症"打斷了這個巔峰。而她"一了百了"的念頭,也是那個時候產生的。
值得幸運的是中島美嘉的這個念頭沒有被她付諸實踐,"活著"兩個字很有趣,因為未知、享受、自得其樂,也因為變幻無常。
胡波自殺沒多久,《大象席地而坐》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得了獎,入圍了金馬獎的多個單元。這是他"一了百了"念頭之後的人生翻轉,只是他再也見不到了。
但中島美嘉不一樣,悲劇有美感也有遺憾,中島美嘉只留下了前者。她沒聽周圍質疑的聲音,即使跑調、走音,也仍然堅持重回了舞臺。
她去參加節目,即使觀眾不買帳也沒關係。
她暴瘦、衰老,皮膚不再有彈性。
但她踩著高跟鞋找節奏、摸著音響感受伴奏的震動。除了音樂之外,她還給為了生活苦苦掙扎的我們帶來了心靈的衝擊。
"許多粉絲都擔心我耳疾的事情,我一唱歌他們就忍不住流下眼淚。雖然理解這種心情,但每次演唱,我都希望能做到讓大家忘記耳疾的事情。"
想讓聽的人不會想著"加油",而是"原來中島美嘉還能唱啊"。
她的聽力還是沒好,但她還站在天后的高度上。她把《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塑造為傳奇,以一己之力慰藉了無數同樣孤獨、掙扎的靈魂。
"也不是沒想過放棄,但除了唱歌,我沒有更想做的事情,總感覺還是要唱下去"。
"與其一味地責備自己,不如盡最大的努力去傳達心意。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是一部三流的電視劇,所以邁向光明的劇本,我要親自來寫。"
感謝她邁過了那個"一了百了念頭"的坎兒,更感謝她讓更多的人跟她一樣,在那個不好的念頭產生之後,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愛,為了這個世界的美好、為了"活著"本身而留了下來。
05
馮唐描述人生時用了一句"談談戀愛,得得感冒。"
其實人生總是仁者見仁的,就像每次我讀書時對待文字的感情會因為彼時的心情而變幻不一。我不好對別人的一輩子、生活方式高談闊論,只能說處在低谷時不妨扭頭看看別人走過的坎坷,取取經。
長夜安穩,多所饒益。我們一起再聽聽中島美嘉怒放生命唱出的歌吧:
"あなたのような人が生きてる、世界に少し期待するよ。"
"是因為有你這樣的人生活於世,我才對這個世界有了些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