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化妝品頻遭「山寨」,政府發文整肅惡意搶註商標

2020-12-25 騰訊網

2020年4月15日,上海一化妝品專賣店,顧客正在試用化妝品。中國已成為國際美妝品牌的重點開拓地區。(IC photo/圖)

「官方的旗艦店難道還會售假?」唐爽說自己十多年的網購經驗被「顛覆」了。

在2020年618購物節上,她在淘寶購買了一款Colourpop的眼影產品。Colourpop是來自美國加州的彩妝品牌。認準了旗艦店,觀察了銷量,客服還提供各類營業執照的圖片,唐爽很確信這是正品,於是下了單。直到拿到貨,和朋友從美國購買的正品對比之後,她才知道買到了假貨。

半年前,四川的李曼在商場購買了一款3CE口紅,這一品牌來自韓國,在國內已經有較高知名度。和朋友從韓國代購的產品對比後,她發現自己買到的是「李鬼」。

嚴格來說,唐爽和李曼買到的都不算假貨,因為它們都是含有註冊商標、在國內有合法經營資質的化妝品牌。只是它們通常有和國際品牌相同的名稱,外包裝和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也相似度極高,消費者難以辨別。

這是因為,國內的經營者通過搶註國際品牌商標,以該品牌的名稱來銷售,實際上這是不折不扣的國產貨。搶註生意的火爆,甚至催生了專業「炒標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倒賣搶註來的商標。

美妝行業已經成為商標搶註的「重災區」。如今在各大電商平臺,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消費品類——天貓方面給出的數據是,6月16日零點剛過1分鐘,美妝成交總額即破1億,短短數小時內,就有多個美妝品牌銷售額破億。

因搶註「受傷」的不僅是消費者,還有真實的品牌方。

由於產品名稱、商標被冒用,一些品牌在進駐中國後不得不另行改名。「愛麗小屋」將中文名改成了「伊蒂之屋」,韓國的「HERA赫拉」改為「赫妍」,美國的「KIEHL'S契爾氏」改為了「科顏氏」,日本的「ANESSA安耐曬」改為了「安熱沙」等等。

更糟糕的是,即便打官司,品牌方在漫長的訴訟後也只能拿回「部分」的商標權,一些搶註者早已借用品牌知名度迅速打開市場,售賣起和原產品無關的自家產品。

2020年5月中旬,國務院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2020年深入實施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加快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推進計劃》,要求形成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註冊、囤積行為的長效機制。

「你說我抄襲,但我不是假貨」

唐爽和李曼的經歷不是個案。近年來,媒體曾報導多起在商場專櫃買到山寨3CE產品的新聞。

據南方周末記者查證,國內3CE背後的企業名為上海芬嵐化妝品有限公司(簡稱上海芬嵐),原名為武漢蘭達化妝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

當時的3CE並不為國人所知,直到2013年韓劇《Miss you》在中國播放,3CE才因劇中女主角一夜爆紅中國。幾乎是同一時間,國內陸續開始出現3CE線下專櫃的身影。

不過,雖然都使用了「3CE」這一縮寫名稱,但是,國產3CE英文名為「3 CONCEPT EYES」,中文名為「第三眼」,韓國版3CE英文名為STYLENANDA 3CE,中文名為「三熹玉」。

相似商標帶來了尷尬,2016年5月的第21屆中國美容博覽會上,兩個3CE竟然同時亮相,「韓國版3CE」和「中國版3CE」商標之爭也被正式端上檯面。

韓國3CE的對手還不止一家。

據南方周末記者查詢,另一家中國企業廣州市宛昕貿易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宛昕)也曾註冊過相似商標,公司創立於2012年,註冊地在廣州。

廣州宛昕最初盯上的是3CE的韓國母公司Stylenanda,一家韓國較為知名的服裝品牌。國家知識產品商標網顯示,公司成立後,廣州宛昕在國內陸續將3CE的名字、圖標,Stylenanda及旗下多個服裝、化妝品的名稱與圖標進行了搶註。如今,廣州宛昕旗下多個與3CE有關的註冊商標已經被註銷。

南方周末記者嘗試撥打兩家公司註冊的電話,均無法撥通。上海芬嵐和廣州宛昕之間是否有關,也不得而知。

2018年7月,3CE被化妝品巨頭歐萊雅收購,並在當年的進博會上以優秀品牌被正式引進中國。2019年3月其在天貓上開設了官方旗艦店。歐萊雅方面告訴南方周末記者,3CE一開始就是以線上品牌的形式被引進到中國,至今也只有北京三裡屯一家線下的旗艦店。

但是雙方的對抗遠未結束。中國版3CE還在彰顯自己的存在,不久前還贊助植入了江蘇衛視的一部真人秀節目。至今,據中國版3CE公號顯示,線下門店數已經達到114家,大部分集中於三四線城市。

這無疑給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困惑,「兩個都有官方的微信公眾號,還都有各自的淘寶店,都有線下專櫃,甚至連產品的包裝都很相似,消費者怎麼能分辨誰是真誰是假呢?」李曼說道。

就在發現自己買到了假產品後,李曼還曾撥打了國產3CE的電話,質問對方為何欺騙自己是來自韓國的正品,對方最終回應稱,「你說我抄襲,但我不是假貨」。

真假並存的尷尬

3CE成為爭相被搶註的商標並不難理解,美妝電商的市場潛力以及韓流的加持,都給品牌帶來了極速增長。歐萊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上線一年多時間,今年618購物節上,3CE已經成為銷量第一的國際彩妝品牌,早早跨入了「億元俱樂部」。

有趣的是,與韓國3CE的線上運營不一樣,國產3CE更在意線下經營。一個結果是,消費者如果在淘寶頁面搜索3CE產品,進入的首個連結是韓國版的旗艦店。

Colourpop的用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唐爽事後才領悟,旗艦店也是會騙人的。

如果消費者在淘寶上搜索「Colourpop」字樣,會同時跳出兩家帶有旗艦店字樣的店鋪,一家名為「Colourpop旗艦店」,另一家則是「Colourpop海外旗艦店」。前者顯示的是「品牌直銷」,後者說是「官方直銷」,但前者的運營方是廣州卡拉泡泡商貿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卡拉泡泡),後者則是「Colourpop cosmetics limited」。

在杭州就職於某大型美妝運營公司的珍妮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通常情況下,淘寶上大型品牌的店鋪會有幾類名稱,官方旗艦店、海外旗艦店、旗艦店、專營店或專賣店。

旗艦店基本等同於官方銷售,都有商標註冊。帶有旗艦店字樣的店鋪貨源都是由官方發送,專營店和專賣店通常是持有品牌授權書的分銷商開啟的店鋪。

國際品牌進駐中國,也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營模式,比如深耕中國多年的歐萊雅集團,選擇由自己公司的團隊運營天貓,還有一些國際品牌會找國內的代運營公司合作,負責代運營、市場活動、物流等工作。

而有些初來的國際品牌或是還未獲得審批的品牌,就會尋找中國的全權代理商,通過保稅倉方式進入國內。

這也給了商標搶註者機會。由於一個品牌從決定進入中國到最終拿到批文需要的時間短則半年,長則兩年,搶註者只要稍稍嗅到某個品牌有走紅的跡象,就有機會立即拿下該品牌的一系列圖文商標,搭著品牌走紅的順風車,先開旗艦店賺一波「快錢」,即便最終商標被註銷,損失也不大。

於是荒謬的情形就出現了:同時有天貓旗艦店,同樣的名字,極其類似的產品,卻是「一真一假」,還都合法。更尷尬的是,對比相似的兩款眼影,廣州卡拉泡泡的銷量月成交量是9600多筆,而另一家店僅有2300多筆。

根據天貓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上的美妝消費者已突破3億,其中,有超過5000萬的95後消費者在天貓上買化妝品。天貓快速消費品事業部總經理胡偉雄表示,將在未來扶持1000個美妝品牌在天貓開店,批量孵化超過50個年銷售額過億元的單品。

南方周末記者詢問一位代做天貓店鋪註冊生意的中間商,是否可以註冊某知名化妝品店。對方的回覆是,只要有商標就可以。

淘寶搜索美妝品牌3CE,相似商標下有四家店鋪。(淘寶搜索頁面截圖/圖)

惡意註冊的結局

被搶註的商標大多有這些共性:來自海外,有一定知名度,多為小公司、小品牌,還未正式進駐中國。

家住上海的王誠給南方周末記者看了他拿到的授權書,不無「幽怨」地說起自己被惡意註冊的往事。

2017年,他拿到了某日本小眾美妝的代理授權書,雖然事前做了調查,國內已經有了搶註的商標,但他握有日本公司的獨家授權,並不覺得品牌冒用問題難以解決。

想要入駐天貓旗艦店,除了需要有正常的經營執照、官方授權書等文件,還必須出具品牌商標註冊證(即R標)。王誠有兩種拿回商標的方式,一是向對方購買商標權,二是向商標局申請對方商標無效。

第一種方式王誠嘗試了,「對方直接開價80萬,我的代理授權也就百來萬,小本經營,怎麼可能再給他這麼大一筆數目?」

王誠之後諮詢了律師,對方告訴他,官司不是打不贏,但耗時至少要一年以上,而且對方看起來很有可能已經找到了潛在的買家。第三方買下品牌後顯然是要儘快展開業務布局,這對王誠來說是最壞的消息。

果然不久後,王誠就在線下商場看到了這個品牌的身影,完全一樣的名字,相似的包裝。這時王誠已經開始考慮放棄品牌名字。又過了幾個月,品牌堂而皇之地在天貓開啟了旗艦店,並且在首頁註明為「官方旗艦店」。

事已至此,王誠只能選擇改名,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淘寶上。晚了一年上線,旗下的王牌化妝水銷售量只有對方的一半,更讓王誠無奈的是,王誠竟然還收到了舉報,稱自己售賣的是假貨,他只有不厭其煩地向消費者解釋,自己才是那個日本的「正身」。

事實上,遇到此類情況,絕大多數的品牌最終都選擇改名。

「從結局來看,這對很多企業反而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大多公司都耗不起。」王誠解釋,因為大多搶註商標者只有兩個意圖,一是轉手賣高價,二是繼續經營,但是為了防止產品與原商標過於重合,萬一被註銷會有很大風險,搶註者在經營後會儘量擴大自己的生產線,爭取在商標範圍內開發更多的產品,反過來和原品牌競爭。

這時候,時間對品牌方而言就至關重要,你要做的就是以最快速度與對方縮小時間上的差距,以彌補未來可能會有的損失。

商標為何難維權

品牌搶註在國內並不罕見,近年來在美妝行業的集中爆發,很大程度上源於市場的高速擴容。

根據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7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0.6%,遠超全球平均增幅。

貝恩公司大中華區兼併購業務主席周浩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在海外市場,大多美妝個護類產品的市場都已趨近飽和,中國的龐大人口基數,無疑是最好的開拓地區。

然而進入中國對海外品牌來說並非易事,尤其是中小品牌。

融力天聞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淑娟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商標權屬於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一種,它有地域性和申請在先性的兩大原則,前者決定了外國公司想要進駐中國,必須重新申請國內的商標。後者則規定,如果兩個企業同時註冊同一商標,往往是「先來後到」,誰先註冊誰拿商標。

這對國際企業而言就有了天然的劣勢,因為在它決定是否進駐中國之前,很可能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搶註者便會接踵而至。

當然,如果是全球知名企業,監管又對品牌有一定了解,搶註獲批就比較難。但中小企業就不一樣了,「如果你的企業知名度只是在本國,品牌保護又沒有及時延伸到中國,監管沒有額外注意的義務、把商標給你卻駁回別人的申請。」

據南方周末記者查閱相關裁判文書,此類糾紛並不罕見。比如隸屬於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集團的絲芙蘭(SEPHORA),其「SEPHORA」商標早在2000年就納入一家名為瀋陽美媚女士用品有限公司的企業名下,專用權期限為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後經核准於2014年7月13日轉讓至絲麗雅公司名下。

商標註冊權一般為10年,「正身」絲芙蘭在2009年進駐中國後就開始在中國註冊「SEPHORA」系列商標。而面對絲麗雅公司所持有的第1487316號「SEPHORA」商標,絲芙蘭於2013年12月20日,以註冊商標連續三年不使用為由,向商標局提出撤銷申請。絲麗雅公司不服,先後向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直到2019年8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後,最終駁回其上訴。

商標維權的另一個難點是,許多標準的判斷需要依賴人力。

目前中國的商標審核是按照不同的商品類別分類後,下放到各個科室,由相應的審核人員判斷,雖然在流程上、審查標準上有相應的規範,但是人為判斷的因素佔比大。

「就和律師接案子一樣,每個個案的情況都不太一樣,要看具體情況而定,這兩個圖形相不相似、這個品牌究竟算不算知名,每個人的理解都會不一樣。就有可能出現不同審查員手上,案例結果完全不一樣的情況。」李淑娟說。

實際上,對於國內很多品牌來說,為了防止品牌被山寨,會同時註冊多個相似的商標,並出現所謂的「商標家譜」現象。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註冊商標,就把包括「阿里爸爸」「阿里爺爺」「阿里姐姐」「阿里寶寶」「阿里嬸嬸」在內的阿里一家子商標都囊括了,且大部分商標註冊了1-45類的所有商標類型,以切斷山寨者所有可能侵入的路徑。

南方周末記者先後通過多種途徑,聯繫了本文所涉及的多家國外化妝品公司,但截至發稿均無回復。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唐爽、李曼、王誠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徐庭芳 南方周末實習生 周悅瑤

相關焦點

  • 化妝品商標累計有效註冊量達85.7萬件,「惡意」搶註或不存在
    化妝品商標累計有效註冊量達85.7萬件,「惡意」搶註或不存在 CBO首頁 | 作者:郭芬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20-09-19
  • 丁真商標被搶註,遭遇商標搶註怎麼辦,丁真珍珠是什麼
    丁真商標疑遭搶註!網紅商標遭遇花式搶註怎麼辦?近年來,山寨仿冒品牌、商標的問題層出不窮。除了某公司搶註海底撈商標引爭議,還有李佳琦的「oh my god,買它買它!」丁真是誰?12月15日丁真商標疑遭搶註再次衝上熱搜。憑藉著天生的帥氣與清澈大眼,丁真籤約國企,推出宣傳片,瞬間登上熱搜前排。他的爆紅也讓一些企業嗅到了商機。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有專家認為這些行為無異於火中取慄。
  • 搶註商標,是蹭熱度還是不要臉?
    搶完商標搶生意  有些搶註商標的公司其實是「胸懷大志」的,除了蹭熱度和碰瓷「正主」之外,他們還要把山寨生意做起來。  而這些做山寨生意的,「敬業」到從商標到UI,從產品到價格,什麼都要copy,力圖用究極學人精的態度給顧客以複製粘貼的感受。  網紅店和外國化妝品品牌是重災區。
  • B站主播敬漢卿遭遇商標打劫,名字被當成商標惡意「搶註」
    最近,B站網紅大胃王敬漢卿被惡意註冊商標,還被禁止其繼續使用敬漢卿作為b站帳號名稱和微信公眾號名稱在新媒體圈引起了熱議,人怕出名豬怕壯,看來這些玩商標碰瓷這是又盯上了網紅圈呀!磊哥了解到,這次被搶註商標的敬漢卿其實是B站的一個吃播,目前有448.6萬粉絲,算是網紅級別的主播,而且被搶註商標的網紅主播不只他一個,一般稍微上些規模的網紅主播名字好多都被搶註了,因為網紅是一個新產業,很多人成名之前根本沒想到能混成網紅,同時也沒有經驗。等意識商標問題被碰瓷時,為時已晚。
  •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告了「寶拉珍選」的「寶拉之選」敗訴了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寶拉珍選」商標侵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判決「惡意搶註、惡意投訴、賠償損失20萬」。   顯然,其是以「傍名牌」為目的進行了商標惡意申請行為,以轉讓註冊商標牟利。
  • 被惡意搶註商標的不止敬漢卿,揭秘科技圈搶名的那些事兒
    對於一些惡意提前搶註商標名的行為雖然可以通過司法途徑合理解決,但很多科技圈的大公司都秉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儘可能減少新產品上市時的法律救恩。對於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的華為而言,一直備受國外關注,稍有風吹草動就給華為扣上「枷鎖」,抑制其在國際市場的發展。
  • 丁真商標遭惡意註冊、搶註者開價18.8萬元?!國家知識產權局回應……
    11月26日,曾經有一則「丁真商標被搶註」的消息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時隔僅20幾天之後,近日,「丁真等商標遭惡意註冊」「國知局回應惡意註冊囤積商標」兩則消息同時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原來,據媒體報導,突然爆紅的少年丁真被商標搶註者集中「哄搶」,註冊申請數量較大。不僅如此,有媒體披露,湖南一家申請註冊「丁真」商標的公司,商標尚未獲準註冊,便開出高達18.8萬元一件的商標轉讓價格。11月27日,針對「丁真商標遭搶註」的消息,中國智慧財產權報曾推出過一篇題為《丁真商標被搶註?》的報導。
  • 南昌多個知名微信公眾號遭山寨
    微信營銷如今已成了生財之道,粉絲眾多的微信號更是一些人眼中的「招財樹」,隨之而來的就是與假冒名牌產品一樣的「山寨微信公眾號」。由於相關法規的缺乏,這類行為在微信虛擬世界裡層出不窮。南昌的「樂行南昌」「地寶網」「圈圈網」等微信公眾號都遭遇了山寨的困擾。
  • 什麼是惡意搶註商標,有什麼法律後果?
    與此同時,蹭疫情熱度搶註商標行為值得警惕。那麼,什麼是惡意搶註商標,有什麼法律後果?網友諮詢:什麼是惡意搶註商標,有什麼法律後果?四川洪運律師事務所周崇新律師解答:「惡意搶註」是指以獲利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在該領域或相關領域中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域名或商號等權利的行為。「惡意搶註」大多發生在以「申請在先」為授權原則、商標搶註行為對原權利人造成困擾,給市場公平競爭帶來不良影響的同時,也給商標審查機構帶來巨大壓力。
  • 丁真商標疑遭搶註怎麼辦?
    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商標搶註,尤其是惡意搶註行為不可取。一方面,其商標註冊申請可能不予核准,而且一旦被認定構成惡意搶註,還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屬於「火中取慄」;另一方面,對於公益性知名人物名稱,惡意搶註本身也會遭致公眾反感,於相關申請主體而言,也是「得不償失」。「更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這種搶註行為缺乏相關法律的約束和懲治,另一方面則是不良商家通過搶註來的商標進行商業炒作後再賣出獲得高額利潤的結果,引誘更多人鋌而走險。」
  • 商標被搶註?老牌字幕組鳳凰天使TSKS官博發文求助粉絲
    鳳凰天使TSKS韓劇社說起鳳凰天使TSKS韓劇社,想想我們那些年追的韓劇韓綜,相信很多人對它都印象深刻,誰能想到就這樣一個老牌字幕組,也面臨著商標被搶註的尷尬境地。翻譯、新聞搬運、字幕製作,全線開花,鳳凰天使商標我只認準@鳳凰天使TSKS!_CHRRRRISTIE_:鳳凰天使辛辛苦苦打出來的牌子不容二溜子所侵犯奧!雖然得到眾多粉絲的正義聲援,但是複議結果仍不得而知。十九年的精心運營居然在最重要的商標註冊上拖了後腿,想想也真是不應該。由於商標布局沒跟上,「鳳凰天使韓劇社」其他平臺同樣也有隱患。
  • 京天紅炸糕商標爭奪戰暫勝:被搶註商標宣告無效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因遭他人密集搶註商標,京天紅創始人韓美俊這幾年忙著維權,保護自己經營了近
  • 明星商標被惡意搶註 商標審核機關守好「第一關」
    之前就在周杰倫新歌《MOJITO》剛曝光的時候,有人就開始申請註冊「周董的莫吉託」這個商標。對於類似的惡意搶註,阿里雲商標服務團隊開展了前置攔截。阿里商標註冊服務團隊說,有很多像這樣的蹭名人、明星的類似商標註冊申請,近期還收到過很多。
  • 網紅商標遭遇花式搶註怎麼辦
    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商標搶註,尤其是惡意搶註行為不可取。一方面,其商標註冊申請可能不予核准,而且一旦被認定構成惡意搶註,還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屬於「火中取慄」;另一方面,對於公益性知名人物名稱,惡意搶註本身也會遭致公眾反感,於相關申請主體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 「丁真」等商標遭惡意註冊囤積行為頻現,國知局:嚴打
    澎湃新聞注意到,針對讀者、網友關注的商標搶註、囤積亂象,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連續作出回應和工作部署,表示一直高度關注並加強整治,將進一步加強對惡意搶註商標行為的打擊力度。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也表示下一步將聚精會神抓審查,進一步縮短商標審查周期,提高商標審查質量,嚴厲打擊商標惡意註冊和囤積行為,同時,完善商標審查制度,提高商標工作標準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
  • 盜用原創面料魚目混珠,惡意搶註商標……漢服市場亂象叢生,怎麼破?
    ● 當漢服這個曾經只局限於小眾群體愛好的服飾不斷破圈,意味著一個可以更加大眾化消費品類的誕生,但與此同時,漢服圈「山寨與正品之爭」也愈演愈烈● 自2019年開始,行業內出現大規模的商標搶註事件,這或許是漢服市場初創期留下的隱患
  • 這些商標都不是山寨的
    澎湃新聞記者 張梟翔為了防止別人惡意搶註相同、近似商標,很多企業在商標註冊上「山寨」了自己。
  • 丁真走紅姓名疑被搶註商標李佳琦聲音商標申請被駁回 網紅商標遭遇...
    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  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商標搶註,尤其是惡意搶註行為不可取。一方面,其商標註冊申請可能不予核准,而且一旦被認定構成惡意搶註,還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屬於「火中取慄」;另一方面,對於公益性知名人物名稱,惡意搶註本身也會遭致公眾反感,於相關申請主體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這種搶註行為缺乏相關法律的約束和懲治,另一方面則是不良商家通過搶註來的商標進行商業炒作後再賣出獲得高額利潤的結果,引誘更多人鋌而走險。」
  • 漢服市場亂象調查:盜用原創面料魚目混珠,惡意搶註商標
    短期來看,山寨確實更賺錢,也能節省很多成本,但不能長期發展,現在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山寨問題,「如果突然有一款有山寨的可能性,就會被消費者在社交平臺或自己的圈子裡『掛』出避雷,一旦進入黑名單,就會被定在『山店』的恥辱柱上,品牌口碑就很難維繫了」。山寨漢服充斥市場,惡意搶註阻礙發展在漢服圈,「山寨」和人們常說的「抄襲」已然是兩個概念。
  • 商評委下發裁定:「京天紅」被搶註商標宣告無效
    雖然疫情影響了北京70多家京天紅連鎖店的生意,但在4月26日國家智慧財產權日前夕,京天紅創始人韓美俊收到了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商評委的三份裁定書讓他舒了一口氣,被劉某搶註的第29類、第30類、第32類「京天紅」商標,均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做出了宣告無效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