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正這個名字,對於90後會很陌生,
但對於黑膠時代的聽眾,還需要多加描述嗎?
「男學劉文正,女唱鄧麗君」
這句話就是對劉文正在國語樂壇地位高度概括。
劉文正說過:
「我的銀行存摺如果有8位數,
後面多一個零或少一個零也無所謂,
人生有限,東西追不完。」
所以,劉文正一消失就是二十多年,
狗仔隊縱然開出六位數巨額求他的近照,
對不起,誰也拍不到!
現在我們只能在舊唱片舊照一窺他當年的神採。
一個把校園歌曲唱到紅遍華人圈的人,
一個連續三年獲金鐘獎最佳男歌手的人,
一個退隱後每年都被傳死訊的人,
一個被天價收購近照而二十多年從未讓人得逞的人,
他的輝煌與平淡,
都讓人津津樂道!
談劉文正
先從斌少的黑膠庫裡的劉文正黑膠唱片說起:
劉文正唱腔獨特,
唱歌很有韻味。
他唱歌咬字清楚,喜歡拉長尾音。
他演唱的校園民謠歌曲具有清新純正的特點。
他天賦美聲,形象端正儒雅,擁有俊俏的外型,
修長的身型,獨特的偶像魅力
讓他成為那個時代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
他更是一個坦誠正直的人,處世開朗,
從不造作的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有強烈的自戀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當他覺得環境不好的時候,
他寧願完全消失。
先來看他的大概簡歷:
1952年11月12日生於臺北,家境優越,是家中么子。
1969年,參加歌唱比賽。
1975年,發表首張專輯《諾言》,此後開始獲得廣泛關注,籤約了唱片公司,開始唱歌+演電影。
1977年,主持節目《劉文正時間》,這一節目創出了收視高潮。
1978年,參演並演唱主題曲《閃亮的日子》卻遭遇票房慘敗。
1979年,專輯《蘭花草》廣受好評,次年推出《阿美阿美》,兩張專輯中的校園流行歌曲《蘭花草》、《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等不止在香港獲獎,還在內地引起廣泛關注。
1982年,轉籤寶麗金唱片公司。
1984年,結束了和寶麗金公司的合約,自此淡出歌壇。
1986年,成立飛鷹公司,從事幕後工作,培育了巫啟賢、伊能靜等新人。
1991年,結束了飛鷹公司,移居美國,徹底退出娛樂圈。
1979年,劉文正27歲。他似乎已經開始打算急流勇退。他已經拍了十多部戲了,對生活茫然,開始對拍戲感到厭倦。因為在他看來,臺灣的劇本選擇餘地很小,發揮餘地不大,大多數電影都是瓊瑤阿姨的套路。他那時已經出道4年,採訪時被問及婚姻竟然還會臉紅。
1980年,一次演出結束後,一群歌迷和記者一起在他房間採訪了他。有人問他的擇偶觀,他說希望對方是個樂觀、有音樂細胞、能表演的人,還可以接受他的職業。有人問及他戴帽子的習慣,他說自己一般會在頭髮不乾淨或早起趕飛機頭髮比較亂的時候戴帽子。
也在這一年,他與鄧麗君分別獲得首屆臺灣金鐘獎最佳男/女歌星獎。
1981年,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懸空。因為最有資格得獎的劉文正去年已經拿過一次獎了。而費玉清雖然有名氣有實力卻因為沒有在當地出過自己專輯而名不正言不順。而第三位提名者張帝,卻因為唱黃腔而出名。
1982年,費翔展露頭角。劉文正再一次獲得金鐘獎最佳男歌星獎。有人問他認為哪個歌星會威脅他在歌壇的地位。他說,他已經在歌壇站很久了,歡迎大家來競爭。他也點名提到了費翔,覺得他的表演很棒,希望前輩們可以一起提攜他。
1983年,劉文正連獲三屆金鐘獎引來爭議。他不斷被人拿來跟新人比較。他開始感到疲憊。改變粉絲的固有印象很難,比如著裝風格,他原本並不是個很在意著裝的人,卻因為外界的固有印象而不得不在著裝上花費很大心思。他保持這個髮型已經4年了,這個髮型似乎已成為了某種符號。很多年輕人去理髮店,會跟師傅說「我要一個劉文正那樣的髮型」。而他自己,卻因為不得不每天早晨洗頭、做造型而感到心煩。
他也開始做服裝生意,做投資。
他在第三屆金鐘獎最佳男歌手得獎前後,他的一個記者朋友與他隨行演出時留下了採訪記錄。
劉文正說,他已經名利雙收,卻發現自己活了二十多年,連歐洲都沒有去過。他一直很清醒:「我從來沒有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從來不認為觀眾不會拋棄我。很多時候都在考慮早作打算。預計今年再拿了金鐘獎就退休。」
演藝事業必須全面,他累了。事業太順利,很多人見他不順眼,他儘可能不與圈內人來往,卻仍一直在忍受圈內人的中傷。他開始困惑人類為何會有這種劣根性,非要壓低別人抬高自己。而在記者眼裡,他的演唱技巧已經越來越嫻熟,越來越收放自如了。他卻仍在尋求突破。
他的錢已經夠多了,他現在只想要自己的生活。
記者問他,你對唱歌沒有成就感嗎?他答曰:那只是工作。
記者又問:那些獎項呢?他卻只當那只是紀念。
過去的已經過去,他也不會再去回望。
劉文正開始算自己和寶麗金的合約還有哪些部分尚未完成。算得自己即將「脫離苦海」,他開始輕鬆起來。
他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名勝,不斷被拍照留念,似乎只有去了美國才能輕鬆一點。
1994年,他徹底隱退。不受訪、不應酬,不做嘉賓,不拍照,不出現在公眾場合。他怎能忍受自己40多歲還跟林志穎、吳奇隆他們一起在舞臺上唱唱跳跳呢?在華人聚居點失蹤,不希望自己被認得。他也終於不用再為歌迷而活,滿世界去玩。
2015年,他體重80kg,重了很多,幸好他身高181。平時還是會運動,還是很帥,生活很快樂,投資順風順水。他多數住在拉斯維加斯,他和費翔,也一直是朋友。此後媒體上就再沒有他的訊息了。
他沒有復出過,也沒有再公開參加任何與媒體相關的活動,有演出商以一百萬美金邀他復出開唱他卻不為所動,金曲獎欲頒榮譽大獎予他卻毫不領情,似乎毫不留戀身後的萬千歌迷,就這麼輕輕地轉了身。身價數億的劉文正,四海為家,終年過著四處旅行的隨興生活。
他大約真的過上了自己想要的,單純的、平淡的生活。
他也一直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不沉溺、一直自省自知,
哪怕自己成了巨星,也始終清醒,
目標達成,他就離開,
任憑外界對他多加惡意揣測也只一笑置之。
這種清醒與理性,
才是最令人佩服的。
《我的黑膠時代》
周一至四中午 12:00-13:00(首播)
周六日下午 18:00-20:00 (重播)
FM103.6
廣東廣播電臺城市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