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已經陪伴我們15年了,如今的支付寶已經成為和微信一樣的國民軟體,幾乎每個人的手機裡面都會有支付寶,支付寶給我們帶來的網際網路金融便利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早年的支付寶僅僅是淘寶的一個支付工具,而如今的支付寶業務範圍已經擴展到交通出行、就餐娛樂、網絡借貸、信用消費、基金理財等等,馬雲的網際網路金融帝國已經成為一個完善的生態圈。
目前而言,不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似乎其本質屬性支付和社交已經逐漸被用戶所"遺忘",用戶關注較多的往往是與自己切身利息相關的金融類的功能,諸如花唄、借唄、微粒貸等等,額度的高低幾乎是所有人都非常在乎的。網際網路金融的興起讓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逐漸接受並認可這種生活模式,微信和支付寶藉助體量上的優勢,佔據了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市場。
我們都知道一切的金融借貸都是和信用相關,自從支付寶獨創的芝麻信用體系得到大家的公認以後,江湖上的福利產品就層出不窮,以支付寶為首的諸多產品都得到用戶喜歡。不論是支付寶本身,還是藉助芝麻分授信都非常優秀。
現如今隨著花唄借唄的普及和眾多消費金融服務的興起,信用一詞逐漸的成為熱門,尤其是大數據信用;這些信用數據在徵信當中不能完全體現,例如是否黑名單、網貸指數、經常被拒原因等,經常沒按時還花唄、借唄之類的朋友,建議去查查自己的信用,可以去人民銀行查自己報告,但這個會留下自己的查詢記錄,查詢多了也會有影響;不清楚的朋友們有登入徽信,在訂閱號進入融速查,也不會有記錄,3秒就給你拉一份信用報告。
支付寶憑藉花唄借唄的優勢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特別是花唄支付形式如今已經儼然成為第三大支付形式,信用消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已經越來越離不開花唄,不得不說很多人發完工資第一件事情就是還花唄,長期處於負債生活模式之中。最近有網友爆出花唄借唄突然被關閉了,自己的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了,原本還準備等發完工資還完花唄之後繼續使用花唄買很多東西,但是現在花唄已經被關閉了,生活似乎失去了方向。那麼究竟是哪幾類人容易被關閉花唄借唄呢?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怎麼說的吧:
網友A:支付寶都是為了賺錢,不要說的那麼好,有多少人用花唄分期的。
網友B:沒存款的人用支付寶,有存款的人用微信。
網友C:我的借唄利息漲了 以前日利率是萬2.5 現在是萬3。
網友D:疫情期間多少人花唄借唄無通知情況下降額甚至關閉的,突然抽走我十萬額度,導致生意資金周轉不過來,起碼能提前通知也好。還以為被盜了,對支付寶失去信心了。
網友E:支付寶和螞蟻花唄以前用一直都是很守約還,現在還不上了,什麼都停,唉。
第一類人:登陸異常。
支付寶的風控水平可以說是當今網際網路之中最高的,並且為了讓用戶放心使用,馬雲還推出了"全額賠付"的體制,也就是說如果在使用支付寶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損失的錢財支付寶會第一時間賠付給你。這就決定著支付寶針對用戶的異常情況處理是非常的嚴格的,有些人頻繁的更換手機登陸支付寶,IP位址不一樣,就會容易被系統判定為帳戶出現登陸異常,疑似被盜,從而被限定使用或者直接關閉花唄來防止可能出現的風險。
第二類人:違規套現。
花唄本來是讓用戶沒錢買東西的時候可以透支消費一下,緩解短時間的經濟壓力,但是一些人耍小聰明與不良商家聯合起來,違規套現。這是支付寶明令禁止的行為,也是違背支付寶花唄初衷的一種行為,一旦被系統檢測出來,被關閉花唄借唄是遲早的事情。
第三類人:無需求。
支付寶花唄借唄發展的初期,為了擴大市場,對很多人都開通了花唄借唄權限,但是時間長了之後,就出現了一類人就是擁有花唄和借唄但是從來都沒有使用過,就算使用過也是使用量非常少,這類人就會被判定為需求度不高,要不要花唄借唄無所謂,對於他們來說花唄借唄並不是剛需,所以關閉這類人的花唄借唄,騰出資源給其他更有需要的人,也是資源的高效利用了。
第四類人:信用風險高。
不論是信用消費形式的花唄,還是網絡借貸模式的借唄,信用是一切的基礎,不論是在使用花唄或者借唄還是銀行貸款、信用卡等,逾期的話自己的徵信記錄就會出現汙點,從而導致自己是成為信用不好風險高的人群,這類人是非常容易被關閉花唄借唄的。
花唄借唄被關閉之後有網友吐槽莫名其妙的被關閉,最起碼提前有個通知吧。這個其實當自己抱著僥倖心理去違規使用支付寶的時候就應該要想到這一天的到來。還有網友尋思著既然支付寶花唄借唄被關了,那麼欠的錢是不是不用自己還了?其實大家在使用花唄或者借唄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是抱著不還的心理的,不論是整個社會還是個人,如今的時代"信用"二字已經深入人心,馬雲好心借給我們錢,誰又會忍心不還呢?你說呢?大家的花唄借唄如今還好嗎?歡迎留言討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