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外鄉人》

2021-02-08 燕子李三

中國電視劇的功能,由一開始的文化傳導與社會反思,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純娛樂。滿天仙俠飛來飛去,婆媳爭鬥偶像光輝,林林總總總逃不出一個固定的框架,說著一成不變的陳詞濫調。「誰紅用誰」已經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通病。而電視劇《外鄉人》則讓貌似絢爛的電視劇市場有了一抹難得的亮色。其切入點,故事發展,人物塑造,都與大時代相融合。我們看不到偶像嬌柔做作,只有一個個鮮活的人,與他們的故事。

如果你青春年少,喜歡看張翰趙麗穎,那就到此打住好了。因為這次我要推薦的電視劇,沒有霸道總裁,沒有塘主,更沒有童話一樣的場景。《外鄉人》的故事聚焦在08年之前上海市一個老舊的巷子裡。由一戶叫寶根的主任牽頭,將閒置的住房出租給來自東北、陝北、湖北、四川、湖南、河南等全國各地的外鄉人居住。少數的上海本地人,多數的外省打工者,構成了這裡獨特的「生態體系」,貌似人數居多的外來人員,因為沒有上海戶口或多或少低人一等,而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則因為無法逃離這混亂的大環境而顯得更加煩躁和侷促。所有人在摩擦、融合、習慣與不習慣之間來了又走,只有在深夜的天台上遙望不遠處外灘的燈紅酒綠。

走出家鄉打工的人,大都熟悉那種混居的環境。這裡會有這樣那樣的鄰居,這樣那樣的是非。彼此相互客氣的背後,往往是鄙夷和猜忌。飲食習慣、住宿條件、語言溝通、行為處事,大家自說自話彼此提防。用曾仕強先生的話說,中國人最講理,可只講自己的道理而不說公理。這樣也就形成了某種狀態,某種圈子,某種微妙的融合。

來自河南的民工頭謝長發是本劇中最咋呼的那位。天性善良的他曾經是個村長,為了給老婆治病來到大上海包攬工程,身負重任還得兼顧民工兄弟和鄉宜感情,可面對工程的爛尾,手下人的不理解,他的苦惱只能寄托在一瓶酒,或者一次哭鬧的發洩上。他會很仗義的把沒工作的同村親戚藏在家,也會在死對頭陸文昌風燭殘年時精心照顧,他是本片中難得的一個「不需要」尊嚴的人,為了早點找回身份證,他會當著所有人第一個脫下褲子以示光明磊落,也會在銀行苦苦求情被公安局出警控制。當善於傳播謠言的人背地裡說他如何如何時,他甚至懶得爭辯。唯有在女兒婚姻問題上態度嚴肅,骨子裡的執著和淳樸讓這個角色非常立體。


說說他的老對手陸文昌吧,一個蘇北裁縫。他比老謝強太多了,有自己的手藝和店面。有自己的身份態度。他住都要住最高的那層帶閣樓的,永遠端著一壺茶俯視下面的芸芸眾生。骨子裡他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他說話總是夾槍帶棒,以自己的邏輯來指責、嘲諷、教育甲乙丙丁。外鄉人要說,上海本地人也要說。「我哪裡比你們差啦。」他的驕傲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自己的精明與兒子的前程。他是這裡最有投資意識的一位,也是最會算計的一位。唯有在兒子問題上肯低頭。他習慣了對同是外來戶的人生活習慣指手畫腳,他也會在老鄰居最困難時候偷偷幫忙不求回報。這種小市民的市儈與善良成就了這個真實的小市民。小事上計較,大事上認真,仔細看看,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傢伙。而飾演該角色的高景文老師,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好演員的樣子。

說說本片中的上海人吧。他們是魔都的原住民。更是外鄉人來此後嚴防死守的對象。他們會操著一口標準的上海話跟你討論一針一線,他們也會用那種謹慎的姿態對待一切可疑的外鄉「文明」。他們精明,會認真的算每一筆帳,拎得清每一戶房客家住幾口,人員素質,房租水電和家庭習慣,他們會更加關注所在地的環境、治安、發展以及大城市的演變,國際國內局勢的好壞。當曾經的「垃圾婆」大徐撿回一個孩子時,剛剛還因衛生問題生氣的大家馬上對小傢伙的到來報以關懷,送這送那幫忙上戶口找警察,無分彼此。有人生病他們第一時間關注,有人生事他們第一時間喝止,香港的演員鄭則仕與上海籍演員唐雅萍等配合默契,絲毫不見生分。拋開配音之外,上海人的精明更多的表現在舉手投足見的細枝末節。對待人、事與錢財方面那種小心謹慎堪稱亮點。

上海姑娘小美和小裁縫的故事很讓人感動。因為這種門不當戶不對的故事雖然多,但表現得如此真實殘酷的卻鳳毛菱角。倆人的初次見面,懵懂青澀,彼此熟悉,打算私奔,被小美媽媽棒打鴛鴦,所有的鏡頭沒有刻意煽情,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而小美的絕食、與並不愛的人結婚前點名要小裁縫縫製旗袍,婚後偶遇的小鹿亂撞,都讓人看著揪心又有些許期待。至於最後的結局。唯有看過了全片的人才會體會那種質樸善良的可貴。

還記得《心花路放》中性感妖嬈的阿凡達麼?演員陶慧出演本片時飾演了一個來自重慶的打工女孩。她的人生軌跡貌似有些單一,但總會牽扯著若干男人的心。有著四川人的潑辣,敢於打抱不平。從一開始被人誤解為騙子,一口外鄉話的小丫頭,成為了老闆們爭相追求,從心裡認可的新上海女性,她與黃毛、輪子以及大款之間的衝突真可謂時過境遷,幻如隔世。

演員王迅真的會演戲。本片中他飾演的湖南某縣文化館工作人員王冬至,可看做是他最棒的角色。不再是嬉皮笑臉,不再是見風使舵,而是一個有理想有追求卻實際生活能力極低的傢伙。更為麻煩的是他還獨自帶一個女兒。自詡為文化人的他,屢屢碰壁而不知悔改,文人的倔強和不諳世故讓他和女兒的生活溫飽都常常得不到解決。從第一個鏡頭開始,他就不苟言笑陰沉著臉,不是那種裝出來的,而是有一種骨子裡的憤世嫉俗。看不慣世界上的一切。用郭德綱的話說,整個圈子和他處的環境都庸俗、低俗、媚俗。他認為他的教育方式是世界上唯一適合女兒發展的。而他最看不起的街坊鄰居卻一次次的幫助了他,甚至救了他的女兒。與他相對應的,是同住在一層的藝術家,越劇演員杜琳琅。孤身一人闖蕩上海,怎奈越劇功底與姣好的相貌身段卻討不到幾個像樣的角色。和王冬至屢次發生分歧,最終竟走到了一起。看中的是才,更是人。

大徐和黃毛倆角色很有意思。一個象徵著東北人的樸實,一個象徵著陝北人的憨直。他們可以從事最不堪的置業:收廢品與開色情髮廊,卻有著骨子裡的義氣和骨氣。當時間的指針跨過2008,大院沒了,他們也各奔東西。但那段一同包容、厭惡、接納與幫助的歷史卻成就了上海這片十裡洋場原住民與外鄉人的共同記憶。

外鄉人,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詞彙寓意著打拼,奮鬥與生存。低一點的,可能為虎作倀,皮肉生意,高一點的養家餬口,搞碗飯吃。努力的出人頭地,獲得所在城市的認可。不論怎樣,他們的世界與生活,只有他們自己了解。其中的酸楚與幸福,我們可以在一張張臉上看到。走到街上看看吧,外鄉人何其多,我們又何嘗不是其中一個?

感謝Benkde封面設計!

更多精彩影視資訊,敬請關注燕子李三!


相關焦點

  • 《外鄉人》我們都是外鄉人
    今天,安土重遷的中國人仍然有許多人仍然離開了故土,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大城市裡打拼,他們有的成功轉變成一片新土地的主人,而有的仍然為了存留下來而努力。上海、廣州、深圳、北京……這些大城市的街頭上總是能聽到全國各地的口音,每逢過年過節火車站就變得水洩不通,每種口音終於找到了聚合點。
  • 《外鄉人》向外鄉人致敬
    停下來看看你周圍那些熟悉或者不熟識的人,猜測一下他們的身份!毫無疑問,他們大部分應該來自異鄉……而我們自己呢?父輩們也一定和你談起過他的家鄉!那麼,我們也應該算是外鄉人了……二電視劇《外鄉人》不僅僅是在還原外鄉人的生活,同時也是在向滿懷夢想、不懈拼搏、與城市一同成長的人們,由衷的致敬!
  • 《外鄉人》一個外鄉人眼裡的「外鄉人」
    09年的外鄉人,我到16年才看,04年的生存之民工我也是16年才看的。先看的民工,才看的外鄉人。怎麼說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在整天弱智電視劇的包圍下,我不得不去找老片來看。很幸運,讓我看到了這兩部片子,也讓我對國產電視劇還抱有希望,原來我們也能拍出好山,佳作。
  • 《外鄉人》相形見絀
           這兩天閒來無事,看了《外鄉人》。說實話,看到一半就有話不吐不快。堅持看完了,以免斷章取義。       任何電視電影就怕比。帶著《生存-民工》那樣的期待來看《外鄉人》,我有點失望。雖然它比很多市面上男歡女愛清宮諜戰的戲好得多。
  • 關於連續劇《外鄉人》
    有些人可能看過管虎更早的時候拍攝的連續劇《民工》(又名《春天裡》,黃渤藉此劇出名),而對從另一個角度——外來戶、打工者、漂泊者——反映社會非主流人群的《外鄉人》知曉不多。簡單的說吧,《外鄉人》是那種幾乎一句煽情的臺詞都不需要,全靠情節推動和演技,竟然每集都有淚點的戲。  照例,先說敘事結構。
  • 《外鄉人》底層的、真實的
    親總是推薦我看《婆婆遇上媽》《北京青年》《離婚前規則》……讓我學習男主人公如何處理事情,如何寵女人。也不是刻意的抵制,也不是不願意學習,但是這些都市的電視劇總引不起我的共鳴,為什麼呢,或許是因為出身環境。《外鄉人》卻不同,他講敘一群來自大江南北的外鄉人,帶著各自不同的夢想,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上海這個大都市,歷經坎坷,屢遭磨難,為實現自我、實現夢想不懈拼搏的悲喜人生。
  • 《外鄉人》人人都是外鄉人
    感慨這個鏡頭的真實,82年的我經歷了電視劇裡的故事,早期在家人親戚嘴巴裡聽過,中期我在西安經歷,再後來也看過上海的後來,可能因為江蘇蘇北人原因,上海的繁華,進步,和小人物的勤奮等等,總之在我耳邊發生著…我總是認為快速發展的上海亦或是中國,的確呈現整體浮躁與盲目,如果你的腳步在這裡駐足過,希望大家能過去看看類似外鄉人的作品,戒一份燥,多一份真,可能我們不能幫助到別人,起碼自己可以更加真實、感恩、
  • 《外鄉人》的演員大集合
    《外鄉人》的演員大集合《外鄉人》該劇講述了外鄉人在上海的奮鬥歷程故事,你知道該劇的演員有誰嗎?丁嘉麗飾演大徐丁嘉麗,1959年生於黑龍江佳木斯。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 《外鄉人》過日子
    我不知道這句「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多少人的魔咒,這個咒語又會在他們人生裡待多久,讓他們一直過著壓抑不痛快的生活。但我知道這是一種病。而治這個病最好的藥,《外鄉人》可以告訴你,它就是凝結了中國幾千年人民傳統智慧的「過日子」。《外鄉人》講的是一群背井離鄉的農民在大上海生活的故事,故事並沒有特別精彩,講述的都是生活日常。
  • 《外鄉人》亦影視,亦生活
    《外鄉人》這部電視劇,以南潯街134號樓每家住戶的日常生活為視角,描繪了來自全國各地外鄉人在上海打拼的日子。從吃喝拉撒、打架鬥嘴,到婚喪娶嫁、生老病死,它繁雜瑣碎,詳盡地呈現著每家每戶最日常的生活,它細緻入微,生動地描繪著每個人的小算盤、小自私、小想法甚至小毛病。它真實地像一部紀錄片,更親切地像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鄰裡日常。
  • 《外鄉人》劇評
    這是一個典型的上海裡弄,狹小,複雜,逼仄,人口眾多,上海本地人和來到上海謀生的外鄉人一起擠在這兒。 肩扛式拍攝造成的畫面小幅度晃動給觀眾的感覺更為真實,如同站在鏡頭後的就是自己,正是自己在默默看著這群人生活,生存。 劇中沒有明確的主演,因為每個人都是主演。在生活中也確實如此。人與人雖因種種牽連而交集,但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主演只有自己。
  • 《外鄉人》倔強地生活
    每個人都要學會長大,都要學會獨立堅強的生活。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離開學校離開家鄉,步入社會,開始一個人徵程的時候,人會不自覺產生莫名的失落感、孤獨感。這是一種沒有歸屬的感覺,外鄉人的感覺。這也是看了管虎新作《外鄉人》後的感覺。真的很佩服導演的敘事能力、導演的社會洞察力。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生活狀態的外鄉人被描述得真實感人,每個外鄉人身上倔強的神經直抵每個人的心靈深處。
  • 《外鄉人》馬少樺!!
    馬少樺第一次流下印象是濮存昕主演《英雄無悔》裡的劉貴田,他在一次行動中腿被炸斷了,有點窩囊的一個角色再就是瘋狂賽車裡黃渤他師傅然後是《生存之民工》裡的謝老大,《外鄉人》裡的謝長發有一天忽然覺得他特像孫中山。一查才發現已經演過幾次國父了。恩,馬少樺,支持!
  • 《外鄉人》人性、人情、人心---外鄉人觀後感
    外鄉人;一個涵蓋面很廣泛的詞組,在經濟空前發達的今天,流動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國家用了三十年的時間發展市場經濟,造就了無數經濟神話的同時,也造就了千千萬萬遠赴他鄉謀發展的外鄉人,我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 電視劇《外鄉人》觀後感
    電視劇外鄉人觀後感 我最近又把管虎導演的《外鄉人》看了一遍,這是一群外地人在上海虹口區南潯街的故事,每一集都是笑聲和淚水交雜著
  • 《外鄉人》國產少有的佳劇
          說說導演,管虎是新一代導演中的奇葩,電影也拍了不少,大部分都是叫好不叫座的片子,《殺生》這樣晦澀的片子看完給人一種十分難受的感覺,卻讓人深思連連。今年的《廚戲痞》票房可能要高點,卻似乎少了些東西,少了些觸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東西吧。也難怪,導演都是要吃飯的,也不能老讓投資人的錢打水漂?
  • 《外鄉人》2018年第一評
    我是95後,從小就跟隨父母在外漂流,《外鄉人》裡和我那幾年裡發生的事有很多重合,在外的外鄉人只有自己才知道生活:很真,也很針心。
  • 《外鄉人》轉載:外鄉人演員、人物介紹
    www.7cl.cn  外鄉人 導演: 管虎主演: 丁嘉麗 鄭則仕 馬少驊 黃渤 高靜文 王迅 陶慧 李兆林地區: 內地類型: 現代都市劇劇情概述本劇講述了一群來自大江南北的外鄉人,不約而同的匯聚到上海這個大都市,為了各自不同的夢想,在不懈拼搏中屢遭磨難,歷經坎坷而最終實現自我,抑或實現夢想的悲喜人生,深層次揭示都市外鄉人在新世紀到來之際
  • 《外鄉人》黃渤這部9.3分的劇,看完想家了!
    今天君君就為獨在異鄉的你們,推薦一部熱鬧又溫暖的國產劇——《外鄉人》I 2009豆瓣:9.3君君鑑片《外鄉人》適用人群:優質國產片愛好者推薦理由:接地氣,真實,有共鳴推薦指數:★★★★★《外鄉人》以南潯街134號樓每家住戶的日常生活為視角,講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外鄉人在上海打拼的日子。
  • 《外鄉人》哭了兩次
    看外鄉人很容易一會笑一會哭,魔怔一樣的每一集都很投入。我特別喜歡輪子,長得帥呀身材好。有時候他紅著眼睛咬著牙狠狠地悶一口酒,有時候跟葉子聊天大笑,他不像別人一樣揪起臉皮呵呵傻笑,他笑的時候會很自然的微微仰頭,有一點驕傲和爽朗的樣子。特別像在去大理的火車上遇到的那個男生,幫我拉帘子遮光,大方的笑,還帶著些異族少年的認真勁兒。看見他們笑,就覺得天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