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稱乾隆七代孫,手上扳指價值千萬,每年穿龍袍戴皇冠祭祖

2020-12-21 騰訊網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在歷史中,每朝每代身份最顯赫的,就是皇室家族,如果這個朝代中出了一代明君,那真是夠後人傳頌多年的。在吉林就有個人,自稱是乾隆皇帝的第七代玄孫,是正統的皇族後裔。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一百餘年,但是此人的這番言論還是激起了很多人的猜測,他的身份是真實的嗎?他如果是皇族後裔,他會不會藏有值錢的皇宮寶貝?

據此人自己所說,他名叫愛新覺羅·恆紹。說來也巧,他出生的地方,也是以前滿清貴族的聚居地,確實曾經誕生過不少皇室成員。對於現代人來說,清朝已經覆滅,現在說自己是皇族後裔,容易給人有招搖撞騙的感覺,很讓人懷疑其真實性。

對此,這位皇子倒是不急不忙,似乎是要用行動證實自己的身份。他家中的布置,會給人很難忘的印象,因為他家裡的主色調就是隆重的黃色,不論窗簾,還是桌布,所有能裝飾的地方,都採用的金黃色。就他自己說,知道自己是皇族後裔,因此自己不能忘本,即便生活在新社會,也要保持皇族的氣質,要隆重而莊嚴。

生活中,恆紹是一名聞名全國的醫生,他甚至獲得了國家特級名醫的稱號,並且還是省級政協常委。讓他擁有這些光環的,正是他所說的皇族身份,因為他的手中有一本世人想看卻看不到的秘籍,就是清朝宮廷中的寶貝——《玄金秘要》。恆紹平時會不斷的研究這本宮廷秘籍,據他說,書中記載的都是宮廷中對用藥和疑難雜症的研究,是十分寶貴的醫學財富。

這本書每天就被他鎖在家中的保險柜中,別人看不見。但是,他自己卻沒少利用書中的知識,還做出了不少研究,也是從這本書中獲得的知識,使他的生活過得十分富足,還混跡在當地的富豪圈中,儼然一副上流社會的樣貌。

平時恆紹手上總是戴著一枚玉扳指,據說這扳指是乾隆傳下來的寶物,如今已經兩百多年了,價值至少在千萬元。恆紹對於自己的皇族身份,深信不疑,每年的皇室祭祖那天,他總會召集家中的皇族成員,組織一場聲勢浩大的儀式。他們的穿著就像皇帝祭祖那樣隆重。從服飾到儀態都很注重,給人恍如穿越的感覺。

愛新覺羅·恆紹對世人解釋自己的家族,他說愛新的意思就是金子,覺羅則指的是他們皇族的發源地——依蘭。愛新覺羅的意思是,如金子一般高貴的聖潔之地,因此他對於自己的皇室貴族身份,也感到十分自豪。

在他的理想中,並沒有復興大清這種荒唐的想法,只是想體驗先祖過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狀態,並想把祖上傳下來的醫學瑰寶繼續傳揚。雖然他已經通過學習《玄金秘要》中的部分內容,取得了業界的認可,但是要想把這份宮廷秘訣傳承下去,還要做更多的努力。

這個皇族後裔似乎有些進取心,並沒有因為手上戴著價值不菲的扳指,就自命不凡,希望他能把救人的秘訣公開出來,多救人造福。

相關焦點

  • 乾隆七世孫戴上億玉扳指,喜歡穿龍袍,如今以皇帝身份祭祖
    雖然清朝已經滅亡一百多年了,但是仍然有很多滿清後人非常懷念祖先的榮耀和輝煌,而且以自己旗人身份為榮,比如家住東北的愛新覺羅恆紹,他自稱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孫,並且利用自己獨特的身份上節目接受訪問,最終名利雙收,感受到身份帶來的好處後,恆紹在現實生活中也開始恢復滿清皇室的生活傳統。
  • 清亡108年後,乾隆七世孫戴「帝王扳指」,穿龍袍以皇帝身份祭祖
    但是還是有許多人以自己是清朝貴族後代為理由進行坑蒙拐騙,有一位老人,它自稱自己是末代皇帝的兒子,這種說法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現在人們的知識量都很足夠,完全就知道他的說法是假的
  • 他戴著價值上億的乾隆扳指,專家建議他上交,恆紹:我是皇帝後裔
    在這200多年的歷史中,清朝一共出過12位皇帝,而乾隆是其中最特殊的一位,或許他的功業比不上祖父康熙皇帝,甚至也不如他的父親雍正皇帝,但乾隆卻是整個清朝歷史上,在民間留下最多傳奇故事的皇帝。2015年,一位自稱乾隆後裔的男子,手上戴著一枚乾隆皇帝曾經佩戴過的玉扳指突然現世,吸引了眾多文物愛好者的目光。那麼,究竟這枚玉扳指是否真是乾隆遺物?這名男子的真實身份又是誰呢?
  • 大清都滅亡109年了,乾隆7世孫還身穿龍袍祭祖,簡直貽笑大方
    大清都滅亡109年了,乾隆7世孫還身穿龍袍祭祖,簡直貽笑大方大家都知道,在1912年,隆裕太后宣布了清帝的退位詔書,登基3年的溥儀正式退位,同時也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帝制,但是對於溥儀的處理,當時的民國政府給予的條件是可以繼續生活在紫禁城當中
  • 他是乾隆七世孫,公開穿龍袍領百官祭祖,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經過進一步了解之後,才知道那個身著龍袍以皇帝自居的人,名字叫做「愛新覺羅·恆紹」,自稱是乾隆的第七世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他們終於能集結同族之人,共同聚集在吉林以祭拜愛新覺羅先祖。  而乾隆時定下的輩分傳承為「永、綿、奕、載」,而道光時又定下「溥、毓、恆、啟」。  而恆紹正是「恆」字輩,算到乾隆,確實是七代了。加上愛新覺羅恆紹還有自家族譜為證,他自稱是乾隆帝的七世孫也是沒什麼問題的。但這件事之所以引起如此多的非議,顯然跟恆紹的身份並無太大關係。
  • 此人自稱乾隆七世孫,平時穿龍袍黃馬褂,戴上億玉扳指拒絕上交
    根據當時的報導,這次祭祖活動是全國滿族最大的一次活動,這個領頭祭祖的人來頭更是不小,據悉他自稱是乾隆皇帝第七世孫,名為愛新覺羅·恆紹,愛新覺羅·恆紹是一位收藏夾,他收藏了滿文所著的《玄金秘要》,這份《玄金秘要》被他鎖在保險柜裡,裡面記載的秘方是努爾哈赤時期到清朝道光年間的滿族醫藥結合漢醫藥學成果。愛新覺羅·恆紹認為《玄金秘要》是滿族用藥的精華,因此對它十分的寶貝。
  • 乾隆嫡系子孫, 手上扳指價值上億, 專家建議上交, 他6個字拒絕了
    玉扳指又叫玉諜(音同射),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後來引申為能夠決斷事務,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徵。隨著年代的變更以及逐漸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還有拉弓護指的功能,不僅較後來的扳指更長,而且其上有槽痕;後來到了清朝,扳指的演變不再適合射箭,而成為了一種裝飾和身份的象徵。如今乾隆的玉扳指在民間的一位大叔裡面,那麼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大叔究竟為何人?
  • 男子自稱乾隆後裔,手上戴3億扳指,專家要求上交,他如何回復?
    本文出自乾隆皇帝的詩篇《採茶歌》,也許大家只知道乾隆皇帝是個詩人,卻不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寫得最多的詩人。很奇怪,有一個男子自稱是乾隆後裔,手上戴著三億寶戒,專家要求上交,但他只回了六個字,那六個字究竟是什麼?
  • 乾隆七世孫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看後勸其上交,他用6個字怒懟
    後來滿清的皇帝都愛在拇指上戴白玉扳指,權貴們也爭相跟風,因此玉扳指成為了清朝權貴的象徵,也迎來了發展的巔峰時期。隨著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走向覆滅,宮中許多珠寶流失在普通百姓之間,而誰如果得到一兩件,那後世生活也不用愁。就有這麼一男子,自稱是乾隆七世孫,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看後勸其上交,他卻用6個字怒懟。
  • 愛新覺羅·恆紹:靠賣宮廷秘方身價上億,如今到處自稱是乾隆後人
    01而今天這位則自稱為乾隆後人,是其第7代子孫,表示自己全名叫做「愛新覺羅·恆紹」,並對這自己的這個身份格外的較真。自從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他似乎為此感到十分的自豪,以至於家中的裝潢擺設都朝著清朝貴族的風格去擺設,裝飾的顏色則為帝皇最愛的黃色,就連吃飯的筷子都屬於紫檀鑲金,碗用的是琺瑯彩分瓷器。算一算,他的一套瓷器價值不菲,數十萬是有的。
  • 乾隆七世孫戴上億玉扳指,專家建議上交,他回6字讓專家無話可說
    看過一些宮廷影視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扳指,如果放在清朝社會,扳指是社會地位很高的人才佩戴得起的。曾經,專家在一位乾隆後裔的手中發現了一枚扳指,並且勸其上交,乾隆後裔說了六個字讓專家說不出話了。這位乾隆後裔名叫愛新覺羅·恆紹,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是乾隆的七世孫。
  • 〖復興傳統弓箭,弘揚傳統射藝〗扳指成時髦物件都因乾隆貪玩
    而乾隆皇帝自詡「十全武功」,他的御用扳指上還刻有御詩,部分還雕有圖案,做工更為精細,常用回紋邊或萬字紋邊。北京故宮博物聽藏《乾隆大閱圖》和《威弧射鹿圖》等繪畫作品能證明這些。扳指作為拉弓射箭之器具,自然難離其手。即便是平時,清帝也常戴扳指,表示不忘祖宗和武功。因此,早年的八旗子弟對扳指甚為重視,而且人人擁有,戴扳指也自然成為了一種習俗。
  • 扳指有什麼用,乾隆為何如此偏愛它?
    皇帝御用扳指的稀少、製作工藝的考究和其身上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使得這一類扳指十分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如清朝乾隆皇帝的御製扳指,就是是拍賣會上的頂級拍品,世界上只有少數私人收藏家能夠擁有。▲羊脂子玉馬鞍形扳指 除了皇帝的御用扳指,扳指之中最具價值的,自然是皇帝的御賜扳指了。
  • 乾隆後裔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勸其上交,他回六個字讓專家無話說
    通過相關歷史資料的記載就可以發現,在清朝社會中,扳指是一種十分尊貴的首飾,而凡是能夠佩戴扳指的人,一般也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曾經,在一位乾隆的後裔手上,專家們發現了一枚價值上億的扳指,而在有關專家勸說其上交的時候,他卻用六個字讓專家無話可說。那麼,這位乾隆後裔究竟何許人也?他又說出了什麼讓專家無言以對的話呢?
  • 他自稱是乾隆後代,手戴3億的寶戒,專家要求上交,被他一口回絕
    其實,乾隆皇帝的後人現在大多成為了中國的守法公民,有些人還在中國的革命戰爭當中做出了貢獻與犧牲。進入21世紀以後,大部分的滿清王室後裔生活都比較低調,不過有一位自稱是乾隆皇帝的後裔的人,卻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 男子戴上億扳指,專家要求上交,男子:你知道我是誰嗎
    歷朝歷代,皇上都有能體現他們身份的信物,那就是皇上所佩戴的玉扳指。若是流落到民間,那能擁有玉扳指的人也肯定不是一般人。有這樣一個男人,他的手上就佩戴著乾隆的扳指,考古專家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就前來拜訪,希望能看看這件寶物。
  • 乾隆7世孫愛新覺羅·恆紹,身穿皇帝龍袍祭祖,你如何看待?
    愛新覺羅·恆紹,清朝乾隆皇帝的七世孫,兩年前身著皇帝龍袍高調祭祖,引來網友熱議,紛紛指責他行為失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標誌著新紀元的來臨,有一陣子,清政府驚慌失措。清帝溥儀在袁世凱等人的壓迫下,頒布了退位令。溥儀退位後,皇室已不復存在,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生意人變得惶恐不安。
  • 這枚翡翠扳指估值兩個億,他的主人你肯定想不到
    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對他都有好感,說小李子是個幹練敏實、溢美隱惡的好人。 而李蓮英這枚翡翠戒指的由來,也與慈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價格破億的翡翠珠鏈、掛墜和手鐲,我們見的不少,但是一枚小小的扳指,價值竟然也能與它們比肩,實在令人驚嘆不已!
  • 乾隆為之賦詩50多首的玉扳指,才不是個簡單裝飾品!
    我們看古裝片的時候,經常都看見那些公子哥兒都帶著個玉扳指,而且都戴在大拇指。你說是戒指吧,又不太像,邊也太寬了,而且沒有其他裝飾品,都是簡單的素麵。那麼,它的真實身份是什麼呢?其實,玉扳指本質上,並不是裝飾的配飾,而是一個必須古代男子射箭時的保護工具。扳指,又叫諜(se),《說文·韋部》載:「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扳指,最初是指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
  • 小小扳指,為什麼男人都想要?
    這是乾隆皇帝詠贊扳指的一首御詩,一生愛玉的他,對扳指情有獨鍾。千百年來,從當初的弓射實用器發展成為賞玩的對象,小小的玉扳指上,記錄了中華悠久文化的源遠流長,也成為收藏界的一道亮麗風景。清以前,扳指多以象牙骨頭製成,清乾隆以後,其實用性逐漸喪失,以裝飾性為主,滿族將扳指發展為首飾,才被大家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