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發現了4.3億年前的古海參,並用「克蘇魯」命名

2021-01-1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李天宇】

4月10日,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發布消息稱,古生物學家在研究出土化石時發現了一個新的物種。

在對這些化石進行圖像重建之後,科學家引用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著名怪物,將這個渾身觸手的物種命名為「克蘇魯海參」(Sollasina Cthulhu)。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對渾身觸手的「克蘇魯」化石的重建揭示了現代海參的怪異親戚

牛津大學稱,這塊化石是由自然史博物館領導的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在英國赫裡福德郡發現的,距今已有4.3億年歷史。科學家們對這塊化石進行了3D模型重建,然後得到了一個渾身都是觸手的東西。

科學家重建的3D模型

根據模型繪製的復原想像圖

研究小組稱,這一物種所屬的「Sollasina」是史前棘皮動物「海蛇函」(Ophiocistioids)的一類。它有許多「管足」觸手,幫助它在海底進行爬行和捕食活動。

3D渲染還顯示出該生物擁有一個「內環」,很可能是它體液系統的一部分。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在海蛇函的化石中發現類似的結構。

研究人員還表示,雖然這個化石只有3釐米寬,但長長的觸手們會讓它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一如那個年代的很多海洋生物。

有關這一物種的研究被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上,文章的共同作者傑弗裡·湯姆森(Jeffrey Thompson)說:「為了確定這個物種與現代海參或海膽的聯繫,我們進行了大量研究。令人驚訝的是,研究結果表明它其實是一種古老的海參。這有助於我們了解此物種早期演變中的變化,以及它是如何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模樣的。

海蛇函,圖自維基百科

「克蘇魯」(Cthulhu)出自美國恐怖、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家H.P.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所構建的「克蘇魯神話」體系,也是這一體系的眾多「邪神」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個。

在洛夫克拉夫特筆下,克蘇魯是一個沉睡在南太平洋底遺忘城市中的怪物,長著類人猿一樣的身體和章魚一樣的腦袋,臉上還有許多觸手。

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克蘇魯,圖自維基百科

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在1937年就去世了,而他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體系直到最近幾十年才逐漸進入大眾視野。

此次發現的古海參並不是第一個以「克蘇魯」命名的物種。

1994年,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名昆蟲學家將他在加州發現的一種蜘蛛命名為「克蘇魯蜘蛛」(Pimoa cthulhu)。

2005年,又有在紐幾內亞發現的蛾類物種被冠以「克蘇魯」(Speiredonia cthulhui)之名。

克蘇魯的梗甚至被科學家們玩到了地球以外的地方。2015年,當深空探測器「新視野號」經過冥王星時,科學家們把冥王星赤道上的一塊狹長黑暗地帶命名為「克蘇魯斑」(Cthulhu Macula),這個名字是從一串「象徵黑暗的神話生物」的名單中被公眾選出的。

有趣的是,早在冥王星被發現之前,洛夫克拉夫特就在小說中提到過未知的第九行星,並將其寫成外星物種「米戈」的棲息地。

「新視野號」拍攝的冥王星照片,左下角的黑色地區就是「克蘇魯斑」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5億年前的蟲子,用周杰倫的專輯命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耳形範特西蟲復原圖(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霍秀泉繪)參與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90後」碩士研究生孫智新說,把5億年前的「兔耳朵蟲」命名為「範特西」,一方面是因為這種蟲子長得太怪,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真的難以想像,另一方面,也是想用研究向周杰倫的經典專輯致敬。
  • 科學家發現2.4億年前足跡
    9月17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貴州省安順市經濟開發區么鋪鎮發現了200多個海生爬行動物的足跡,其中一些足跡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早(距今約2.4億年前)的海生四足類動物同步遊泳的證據。羅平雙槳跡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調中心在雲南省羅平縣首次發現並命名的,屬於中生代海生爬行類——幻龍類的覓食跡。該區域是羅平生物群的核心產區。學者研究表明,雙槳跡是幻龍使用前肢在海床上同步移動造成的。雲南省羅平縣發現的雙槳跡是首個關於幻龍類水下運動模式的有力證據。么鋪足跡點發現的雙槳跡亦呈半月–新月形,基本上成對出現,且相對於行進路線對稱分布,足跡後緣有一圈向後推移的沉積物堆。
  • 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命名5億年前三葉蟲:範特西蟲
    據科技日報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碩士研究生孫智新,把他發現的一種5億年前的獨特三葉蟲命名為範特西蟲。2018年,孫智新與導師趙方臣研究員等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
  • 科學家在內蒙發現1.25億年前的化石,謎團終被揭開
    2006年時,科學家在內蒙寧城發現了一種帶有翼膜的哺乳動物的化石,該化石距今有1.25億年,而翼膜便是翼龍的飛行結構,這是一個新的發現,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遠古翔獸」,並且創建了「翔獸目」這一新的類別。
  • 90後考古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命名5億年前三葉蟲:範特西蟲
    90後考古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命名5億年前三葉蟲:範特西蟲 2020-11-30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鴨嘴恐龍 命名為日本鐮刀龍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鴨嘴龍。這具幾乎完整的骨骼是在日本北部木川鎮7200萬年前的海洋沉積物中出土的。科學家們說,這種新恐龍屬於一個新的草食性鴨嘴龍屬。恐龍被命名為日本鐮刀龍。2013年發現恐龍尾巴的第一部分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這種恐龍。
  •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為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範特西蟲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看著天馬行空的歌詞,耳邊傳來無與倫比的律動,沒錯,這就是周杰倫的經典專輯《範特西》中的主打歌曲《愛在西元前》。
  •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為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 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看著天馬行空的歌詞,耳邊傳來無與倫比的律動,沒錯,這就是周杰倫的經典專輯《範特西》中的主打歌曲《愛在西元前》。
  • 1億年前!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而事實上,科學界裡也有很多熱衷於復活遠古生物的科學家,他們藉助人工智慧 (AI)或其他先進技術或機器,進行各種復活生物的實驗。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
  • 科學家發現1.2億年前恐龍頭皮屑,意義十分重大
    這種曾統治地球上億年的物種,曾經是強大和力量的象徵,但卻因為某種原因,在6500萬年前從地球上銷聲匿跡了。人類現在只能通過化石來重塑恐龍當年的輝煌。最近,科學家又有了一個意義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恐龍脫落的頭皮屑,這為我們揭示了恐龍相當重要的生理機制,那就是蛻皮。
  • 科學家發現宇宙溫度在升高,比100億年前熱十倍
    一項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的新研究顯示,宇宙在過去的100億年的時間內,平均溫度已經從22萬開爾文上升到220萬開爾文,溫度增加了大約10倍。這是首次推翻了我們對宇宙溫度的錯誤理論。
  • 5億年前的蟲子,為啥用周杰倫專輯《範特西》命名?
    交匯點訊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提到「範特西」,你會想到什麼?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
  •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命名5億年三葉蟲 理科生浪漫起來真的無敵了!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命名5億年三葉蟲 理科生浪漫起來真的無敵了!時間:2020-11-27 18:5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命名5億年三葉蟲 理科生浪漫起來真的無敵了!
  • 科學家發現遠古森林,距今3.7億年,見證了兩棲動物的起源!
    在自然界數億萬年的演變中,所有的生物都逃不過優勝劣汰的局面。我們現在最熟悉的藍鯨,就是遠古時期存留下來的唯一哺乳動物。很多人認為除了動物外,植物的生命力好像更強,在美國就有一片潘多樹林,存活時間已經超過了8萬年。
  • 4.25億年前昆蟲化石被發現,證明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昆蟲」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距今4.25億年前的一具千足蟲化石在蘇格蘭克瑞拉島被發現,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昆蟲」。從化石中發現該千足蟲比任何已知的昆蟲、蛛形綱動物以及其他的爬行動物化石都要古老,有很大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古老的存在。
  • 2億年前的恐龍,為什麼頭部有一顆子彈?科學家說有三種可能
    這隻霸王龍是美國佛羅裡達半島的一個當地居民發現的。考古學家趕到現場後,花了大約好多天的時間,才把這一大堆的恐龍化石挖掘出來。當科學家在拼接這堆恐龍化石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具恐龍化石的頭骨上有一個直徑約2釐米的小洞。以他們多年的考古經驗,認為這個小洞的來源並不是那麼簡單。最後通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科研人員驚訝地發現這隻霸王龍來自2億年前。
  • 古生物學家發現1億年前長嘴怪蟲
    由中、俄、法、美四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在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裡發現一類跟蚊子有親緣關係的遠古昆蟲。這類昆蟲在身體形態、取食方式上跟蚊子頗為相似,但卻長有一個超過身體長度一半的「超長嘴巴」,堪稱蚊子在遠古時期的「怪親戚」。
  • 它是4億年前「絕跡」魚種,竟在1938年被意外發現,過程堪稱曲折
    一種早已絕跡幾千萬年的魚類,居然出現在1938年的一條漁船上。它形象十分怪異甚至長有「四肢」,沒有人能說出這條魚究竟是什麼品種,而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堪稱不可思議,這究竟是一條什麼魚,它又經歷了怎樣的解密過程呢?
  • 《痛苦地獄》廠商恐怖新作《心魔(The Beast Inside)》公布 操控天才科學家特斯拉大戰克蘇魯
    我們的主角將是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傳奇人物擁有諸多所不為人知、被封存的科學研究,本作將深入其中,不過這場探索充滿了令人毛骨悚然、啟發自「克蘇魯神話」的黑暗力量。  據遊戲廠商發布的內容,看過遊戲內容的玩家都表示被嚇到了,甚至包括經常涉獵恐怖題材的玩家。該作融合了驚悚與生存恐怖元素,畫面風格很像《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