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00後、10後寶寶最喜歡誰?答案是Elsa公主。沒錯,就是《冰雪奇緣》裡的那一位。
今天跟兩個小姑娘出去,發現她們的文具盒、書包、浴巾、衣服、水杯……以及你能想到的種種,都是Elsa系列的,據說Elsa同款的裙子就賣了300萬條仿佛Elsa就是他們世界裡的潮流,不買幾件周邊就跟落伍了似的。他們還會時長角色扮演,每個人分擔一個公主角色,但還是常常會為了誰當Elsa打起來。
明星家的小孩兒也一樣,看看真人秀裡,奧利和夏天都瘋狂的迷戀他,不得不承認,Elsa就是小女生世界裡的icon,接下來是各種各樣的公主。甚至有很多的書,叫《公主寶典》神馬的,匯聚了各種各樣的公主,任君挑選,連國產現象級「愛豆」巴拉拉小魔仙都得讓步。
這一切,都是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好萊塢製造的。《冰雪奇緣》,漫威系列等都成為了一種符號,成為了美國電影的代名詞。他們把市場瞄準中國,不得不服,因為小孩子都被迪士尼文化所影響,他們看一次《冰雪奇緣》就會被Elsa迷住。
這些現象的背後是好萊塢長期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是的,中國的文化市場空缺很大,誰都想來這裡分得一塊地,為了搶佔市場,不少公司都想盡辦法。比如《侏羅紀世界》先在中國上映,才在美國上映,就是不想錯過很好的市場和檔期。比如《獨立日》《X戰警》都有中國定製,用中國的演員來打開中國的市場似乎也是為國內觀眾「私人定製」的一種體現。
暫且不論好萊塢電影的優劣,但他們確實打造了一個個成功的IP。一系列的電影往往圍繞著一個IP,而戲外還有各種周邊,例如Elsa是迪士尼裡最賣座的形象,但所有的前提都是有《冰雪奇緣》這樣的大片作為作品支持。
那麼,問題來了,小時候我們總在電視上看的神筆馬良,阿凡提,葫蘆娃去哪兒了?他們也曾耳熟能詳,但IP卻沒能繼續發光發熱。既然中國市場對於影視需求這麼大,國產的經典IP為什麼遲遲不能再被創造了?
想起去年翻拍的大頭兒子和黑貓警長口碑都平平,今年的《大話西遊》更是被群嘲,國產劇陷入了抗戰IP中不能自拔,卻又劇情雞肋,人設崩塌不能有《偽裝者》這樣的現象級作品了,反觀被韓劇、美劇、英劇甚至是泰劇圍剿的市場,韓劇、韓國電影有自己的套路,前段時間《釜山行》刷爆了朋友圈,美劇、英劇製作精良,《福爾摩斯》一年三集也有一大波「死忠粉」,連泰劇也能靠腦洞取勝,反觀國內市場,中國影視界什麼時候才能把IP用好?注意,IP持續發展的模式不是炒冷飯,把經典翻拍成無意義的東西來賺錢。
對經典負責任的態度是IP+作品。有IP才能讓創造中國文化界的符號,讓中國形象傳承下去,而有好的作品作為支撐才能讓IP鮮活,讓觀眾感受到作品的新意和誠意,才能支持更多的人進行下一步創作。
國外對IP早就有了自己的模式,迪士尼就是IP輸出的大公司,他們善於以電影為基礎,對IP進行多方面的設計和營銷,讓每一部動畫和每一個人物都成為經典。中國要有自己的模式,也需要打造國產的IP孵化器。
京東眾籌Bigger大會就在探討這個問題。好IP是一種資源,但需要用好的作品來進行孵化,這就是京東眾籌在投資上站的IP+作品的態度。
在本次Bigger大會上,參會嘉賓不僅包括了國內外知名IP授權方、產品方、投資方、IP產業相關人士,好妹妹樂隊,奧運冠軍王皓也受邀出席,他們還分享了自己與京東眾籌發生的化學反應,並討論著國內的IP產業到底該怎麼玩兒。
京東眾籌希望通過京東大數據對於用戶需求的分析,選擇更加匹配的IP方和產品方,為雙方提供精準化對接,降低行業成本,為用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IP產品。
未來更多的可能性,都在京東眾籌,相信用心必會再創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