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人均GDP全國第一 如今蒸發三分之一!這個城市 沒救了?!

2020-12-22 品質中國

文/檀扒爺

曾經人均GDP全國第一,如今GDP蒸發三分之一!這座「石油之城」,發生了什麼?

說到2018年全國百強市中的人均GDP第一,你第一個想到的城市是哪個?

深圳?無錫?還是鄂爾多斯???NONONO~都不是,排第一的,是東營!

這樣一匹黑馬還真是意外,畢竟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是哪兒。

然而更意外的還在後邊,到了2019年,由於GDP一下子縮水了1000億,東營直接從全國人均GDP第一跌出了前十。這如同跳樓機一般的體驗,都在短短一年內發生......

如此魔幻的體驗,東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一年蒸發1000億 怎麼辦到的?

這個看起來很是可怕,一下子從近4000億跌到了2900億,很是離奇,但是仔細看下時間也就明了了,18年嘛,各地GDP擠水,大多數都被打回原形,只有少數幾個還越擠越多了。

而東營所在的山東,就是擠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全省一下子少了近萬億的GDP,自動「拉近」了自己和浙江的距離。

查看了下東營近三年的經濟發展公報,發現18年是沒有實際數字的,只有增長率,所以這裡就看下2019年和2017年之間的差距。

數據來源:東營統計局

對比一下可以看出,東營這個擠水,主要都是在二產和三產上,尤其是二產,佔比極大。

那東營的二產是幹啥的呢?根據我一個東營的朋友所說,勝利油田在東營嘛,所以實際上二產就是石化和橡膠這些,其他也沒啥出彩的。

換句話說,是勝利油田正在走下坡路。

事實也的確如此,查閱一下5年內的消息,就會發現15年時,勝利油田就出現了由盈轉虧的局面,而且還持續了數年之久,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一是自身產量下降,二就是國際油價的連續下跌,讓油田開採成本太高的問題一下子凸顯了出來。

之前就有網友拿大慶和東營對比,兩個地方很相似,都是圍繞油田建設的,而大慶油田2018年國內生產原油3204.4305萬噸,大慶同年的GDP是2800億;勝利油田生產原油2341萬噸,同年東營GDP4000億左右。

這麼一看,東營還真是水分不小,畢竟在產量不及的情況下GDP反超那麼多,那必然是有其他產業強力拉動才有可能。

可惜並沒有,所以東營這水縮的,不冤。

一個圍繞著油田建起來的城市

東營是個圍繞著油田建立起來的新興城市,外來人口多,主要來自北方,東北人佔比較高,集中在主城區。

全市三縣兩區,在新建的東營區,也就是現在的主城區出現之前,東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廣饒區,因為這塊地方的土地能夠耕種,所以人多,後來東營設市成功,新區起來了,市政府也建在了那裡,商業設施一併帶起,於是東營區就成了東營最繁華的區域。

東營區本身也是分東西兩城的,東城是新城,是有意打造的中心中的中心,繁華程度已經非常高,也就是人口密集度可能不如西城區,但是西城的人正在往東城遷移,所以未來差距應該會變大。

西城的話,本地人俗稱基地,因為以前勝利油田的辦公地點就在這裡,所以就有這麼一個稱呼沿用至今。勝利油田在那裡有自己的學校,有醫院,相當於早期整個西城其實就是圍繞著勝利油田整出來的。

因為原本油田有錢,所以在基建上花的比較多,印象裡在荒郊野外,啥都沒有,突然會冒出個小別墅,走近一看是公廁,很任性。

這幾個點,一下就能看出勝利油田在東營的地位,支柱不愧是支柱,排場大,貢獻也大,然後比較好的衍生產業就是廣饒區的橡膠輪胎製造,疑似吊打全國。

但是這個主要還是以前,油田目前能有正收益的也就渤海灣鑽井平臺之類的,陸地上的,該挖的都挖過了,還有的太深,鑽探難度大,油田的效益也隨之減弱。

退休的油田工人,福利非常好,但是那是以前的老工人,目前在工作的工人待遇大不如前,就只有白條加部分工資。

而且據本地人說,外來務工人員原來很多,現在正在逐步減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一大批中小企業因為互相過橋貸款,結果一個崩個個崩,原本飆升的經濟一下子塌掉了......

這樣的就業環境,最直接的影響,按我朋友的話說:「但凡學習好的,都跑出去了,不願意留下。」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東營本來有個211中國石油大學,現在只剩二本的勝利學院,其餘搬到青島去了。

人才自產能力大減,只能依靠從外邊拉人了。

總的來說,人才引進力度還是有的,每個月福利還挺多,房補大概500塊補貼,本科碩士博士一個比一個高,幾年下來人才補貼也有個幾十萬,單看數字還蠻有吸引力。

但是力度大了,要求也高,要國際公認學校排名幾個榜都要前200的名校,要有一定的服務年限,如果提前跑路還會被追回福利。

而且,雖然補貼看著還蠻像樣,但是工資本身很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收入本身發展機會並不大,這待遇一下就變得非常「感人」了......

那所謂的高層次人才為啥要過去?顯然,對於非石油石化專業的人來說,吸引力的確很低。

但是!雖然說了很多缺點,東營卻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房價很低!

看了下安居樂信息,東營的房價一直都在7000和7500一平之間反覆橫條,目前定格在7231,鑑於之前有新聞說過全國新房均價已經過萬了,東營這個價格,相對來說很照顧人了。

漲不上去是為啥呢?其中一點,東營處在黃河口三角洲地帶,地理位置導致了其土壤鹽鹼度較高,全是鹽鹼地,種啥啥不長,地廣人稀,供過於求,房子自然就不值錢了。

東營往後要怎麼發展呢?鑑於支柱依舊是勝利油田,那其實就得依賴於油田本身的轉型,那值得慶幸的是,油田在被低油價絆倒過一次之後,就起了轉型之意,並且清楚意識到,效益不行不僅僅是油價造成的,究其根本,是資源接替不足。

油田能做到由虧轉贏,東營自然差不了。

我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東營在疫情期間非常強大,爆發時一個中招的都沒有,導致周邊城市都往那裡湧,東營的各部門聯合執法,不讓其他車輛進入東營,合作效率之高,令人側目。而且根據朋友說的,東營人民也非常配合,反正當時也不開工,就全跑河邊釣魚去了,但是依舊遵守人均間隔,執行力強大。

當然其實還有個方法,蠻多人YY過的,那就是合併,這個事情濟南已經幹過了,所以真的有這麼一天,也不會驚訝的。

相關焦點

  • 我國「溫文爾雅」的省會,人均gdp十四萬,有望成為一線城市
    如今,隨著城市私家車的增多,城市交通糾紛不可避免,這主要是因為居民的素質問題,但是,我國有這樣的城市,它的人均 GDP在全國所有省會城市中都是第一位的,而且有希望成為全國下一個一線城市,這個城市是浙江省省會,毗鄰上海,江蘇,安徽三省交界,被稱為「人間天堂」的杭州市,作為長三角地區的副中心城市,杭州和江蘇省省會的南京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單就網際網路和民間產業來說,杭州的確很優秀。
  • 我國的世界一線城市:人均GDP突破十萬,總量卻不足上海三分之一
    說到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北上廣深這四個經濟排在我國內陸前四的城市,可以說是代表我國經濟發展門面的一線城市了,但從全國來看,中國能夠躋身一線城市行列的不僅是北山廣深這四個城市,更有香港、臺北經濟發達的城市。臺北是世界一線城市。
  • 中國七大國家級城市群,北方佔有三個,這二個城市成為最大受益者
    城市群的發展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概念,據此,城市群是指一個地區內多個城市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組織形態,城市群各有規模,也有核心城市,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城市群是以一個或多個城市為核心,以三個以上城市為構成單位,依託基礎設施網絡,實現高度城市化的發展,去年年末,國家發布的《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
  • 浦東三十年,從一片荒地發展成為佔到全國GDP的八十分之一經濟大區
    而立之年,交出來一份非常驚豔的成績,2019年浦東新區實現GDP1.27萬億元,佔到了上海GDP3.8155萬億元的三分之一,全國GDP的八十分之一。而遙想當年,1990年,浦東剛開始開發,很多人都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而現在能夠在浦東有一套房可能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了。而現在浦東三十而立,未來可能將會發展更快。
  • 廣東非常低調的城市,人均GDP即將突破10萬,如今還是三線城市
    廣東省是所有祖國同胞都不陌生的一個省份,即使自己從來沒有去過廣東省這片土地,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對廣東省有一些了解,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省就是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一個沿海省份。如今的廣東省更是全國唯一的一個省擁有兩座一線城市的省份,更是多年以來都是全省GDP總量排名第一的省份。
  • 曾我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曾號稱極其富有,如今位居五線
    其實簡而言之,今天我想說的是,它曾經是最富有的城市,但是,雖然我們今天說了一次,但其實這裡的人均GDP排名還不錯,只是沒有以前那麼輝煌了,然而,目前知道並了解這座城市名字的人並不多,是新疆一個地級市,叫克拉瑪依。
  • 中國「最擠」的五省:廣東擠不進前三,第一人均GDP也是第一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遼闊,每平方公裡平均有144.3人,廣東和山東省以其龐大的人口而出名,其人口已超過1億,但是,就人口密度而言,廣東甚至不能進入前三名,第二常住人口不到2400萬,讓我們一起看看。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gdp通俗講是什麼意思,人均gdp越高越好嗎,2019年國家gdp排名
    gdp是什麼意思通俗講就相當農村一個家庭每年種地收糧食、蔬菜、水果的總價值,養豬、雞、鴨的總價值,編框子成品的總價值,打工的總收入,一年全部累加起來就是這個農村家庭的GDP。與種植、養殖、買編框子原料的支出無關。
  • 浙江省地級城市2019年人均GDP排名 杭州15.2萬居第一
    一、杭州市2019年度人均GDP超15萬元,居全省首位 杭州市2019年度人均GDP達到15.24萬元,居全省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了1.2萬元,超過當年全省人均GDP(107624)約4.49萬元。
  • 中國又一潛力城市,增長速度超東京,未來有望成世界最大國際都市
    伴隨著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各個城市的經濟都在快速增長,尤其是一線城市,不僅經濟有了相當程度的增長,而且城市的基礎建設也做得很好,特別是成都、武漢、杭州,更要爭得上風,看城市發展快不快,證明國家進步。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國家和城市在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 gdp之後,都會有一年的進展,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看到,造成世界差距巨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中國的潛力會以城市的速度增長,成為東京,這是未來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城市。
  • 廣西這座三線城市厲害了,人均GDP趕超北上廣,比肩港澳臺!
    時間在推移,社會在發展,隨著祖國不斷的進步,我們也體會到了「中國速度」帶給我們的便利,當我們看到如今繁華的街道,不由得感嘆世間的美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吧!防城港的地理位置很好,背靠海濱城市、邊關城市、港灣城市、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臨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可謂四方八面,而且防城港是中國的深水良港,是全國主要的25個港口城市之一,同時也是中國西南第一大港。為什麼地理位置這麼好,成為全省最擁擠的城市是因為廣西只有三個沿海城市。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數據顯示,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較2020年普遍回落,其中8個省份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 2019年,臺灣GDP總量排全國第九,那麼人均GDP呢?
    而如今,福建省便憑藉著7.60%的增速超越了臺灣,佔據著第八的位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福建這一省份不僅在GDP總量上能夠與臺灣一較高下了,就連在高新技術領域上也能與臺灣「叫板」了。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19年,福建省的便高達4500家,高技術製造投資也增長了17%。
  • 江蘇這個「潛力股」人均GDP碾壓廣州,為何卻不是一線城市
    隨著我國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每個城市的經濟發展都做得非常好,當然,我國經濟實力最強的是我國的四個一線城市,這四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在我國是不可動搖的,說到我國經濟發展最好的省份,那就是廣東省,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經濟發展也做得非常好,這個城市的經濟在全國排名第四,也是經濟最強省份的省會城市。
  • 陝西這個「得力猛將」人均GDP遠超西安,「當地人富得流油」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自古以來就是帝王的都城,由於地處西北腹地,現已成為連接華東、華中與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省會西安近幾年發展很好,18年成功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今天,邊肖想帶給大家的是陝西最大的城市,面積相當於四個xi安,也是「富裕」的城市,但現在只是一個四線城市,你能猜出它在哪裡嗎?
  • 重慶「含金量最高」的區,單位平方創48億GDP,高居重慶首位
    大家都知道的重慶是特殊情況的直轄市,它與上海、北京、天津等相比,這個特殊用一個「大」字來體現,具體而言,重慶的管轄範圍,其管轄面積達到8萬20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3000多萬,正是中省的規模,渝北區是管轄的38個區縣中重慶gdp最高的都市區。
  • 中國最牛縣級市人均GDP比深圳多4萬,你知道是哪座城市嗎
    廣東省的GDP可以達到中國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其中深圳和廣州兩個一線城市的貢獻並不小。2017年廣東省全省GDP為89879億元。其中深圳市GDP達到22438億元,在全國各城市排名第三,作為中國一線城市的深圳。這個中國最牛的縣級市是江蘇省無錫市哈哈的江陰市。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座城市。讓我們來看看今天這個城市有多棒。
  • 江蘇最「憋屈」城市,曾經做過20年的省會,如今被超越成三線城市
    說到江蘇的話,大家首先都想到的是它的經濟,江蘇是個經濟高度發達的省份,GDP常年位居全國第二,全國的百強縣僅江蘇就佔了25個,並且前五名都是江蘇省的城市,可以說經濟實力強悍了,其次,江蘇的旅遊資源很豐富,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氣息吸引了很多的遊客前來,可謂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相信大家都知道
  • 我國這個「人氣爆棚」的城市,GDP逼近4萬億,人均GDP13.5萬
    上海是我國的「多種」中心,中國大陸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以絕對優勢相互比較的,除了它不是一個政治文化中心,2018年上海GDP總量32180億元,約合459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5萬,如果這個成績直接放在全國排名,上海會排第27位,2019年,上海最新GDP數字為38155.32億元,約合5450億美元,排名也應該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