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扒爺
曾經人均GDP全國第一,如今GDP蒸發三分之一!這座「石油之城」,發生了什麼?
說到2018年全國百強市中的人均GDP第一,你第一個想到的城市是哪個?
深圳?無錫?還是鄂爾多斯???NONONO~都不是,排第一的,是東營!
這樣一匹黑馬還真是意外,畢竟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是哪兒。
然而更意外的還在後邊,到了2019年,由於GDP一下子縮水了1000億,東營直接從全國人均GDP第一跌出了前十。這如同跳樓機一般的體驗,都在短短一年內發生......
如此魔幻的體驗,東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一年蒸發1000億 怎麼辦到的?
這個看起來很是可怕,一下子從近4000億跌到了2900億,很是離奇,但是仔細看下時間也就明了了,18年嘛,各地GDP擠水,大多數都被打回原形,只有少數幾個還越擠越多了。
而東營所在的山東,就是擠水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全省一下子少了近萬億的GDP,自動「拉近」了自己和浙江的距離。
查看了下東營近三年的經濟發展公報,發現18年是沒有實際數字的,只有增長率,所以這裡就看下2019年和2017年之間的差距。
數據來源:東營統計局
對比一下可以看出,東營這個擠水,主要都是在二產和三產上,尤其是二產,佔比極大。
那東營的二產是幹啥的呢?根據我一個東營的朋友所說,勝利油田在東營嘛,所以實際上二產就是石化和橡膠這些,其他也沒啥出彩的。
換句話說,是勝利油田正在走下坡路。
事實也的確如此,查閱一下5年內的消息,就會發現15年時,勝利油田就出現了由盈轉虧的局面,而且還持續了數年之久,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一是自身產量下降,二就是國際油價的連續下跌,讓油田開採成本太高的問題一下子凸顯了出來。
之前就有網友拿大慶和東營對比,兩個地方很相似,都是圍繞油田建設的,而大慶油田2018年國內生產原油3204.4305萬噸,大慶同年的GDP是2800億;勝利油田生產原油2341萬噸,同年東營GDP4000億左右。
這麼一看,東營還真是水分不小,畢竟在產量不及的情況下GDP反超那麼多,那必然是有其他產業強力拉動才有可能。
可惜並沒有,所以東營這水縮的,不冤。
一個圍繞著油田建起來的城市
東營是個圍繞著油田建立起來的新興城市,外來人口多,主要來自北方,東北人佔比較高,集中在主城區。
全市三縣兩區,在新建的東營區,也就是現在的主城區出現之前,東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廣饒區,因為這塊地方的土地能夠耕種,所以人多,後來東營設市成功,新區起來了,市政府也建在了那裡,商業設施一併帶起,於是東營區就成了東營最繁華的區域。
東營區本身也是分東西兩城的,東城是新城,是有意打造的中心中的中心,繁華程度已經非常高,也就是人口密集度可能不如西城區,但是西城的人正在往東城遷移,所以未來差距應該會變大。
西城的話,本地人俗稱基地,因為以前勝利油田的辦公地點就在這裡,所以就有這麼一個稱呼沿用至今。勝利油田在那裡有自己的學校,有醫院,相當於早期整個西城其實就是圍繞著勝利油田整出來的。
因為原本油田有錢,所以在基建上花的比較多,印象裡在荒郊野外,啥都沒有,突然會冒出個小別墅,走近一看是公廁,很任性。
這幾個點,一下就能看出勝利油田在東營的地位,支柱不愧是支柱,排場大,貢獻也大,然後比較好的衍生產業就是廣饒區的橡膠輪胎製造,疑似吊打全國。
但是這個主要還是以前,油田目前能有正收益的也就渤海灣鑽井平臺之類的,陸地上的,該挖的都挖過了,還有的太深,鑽探難度大,油田的效益也隨之減弱。
退休的油田工人,福利非常好,但是那是以前的老工人,目前在工作的工人待遇大不如前,就只有白條加部分工資。
而且據本地人說,外來務工人員原來很多,現在正在逐步減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一大批中小企業因為互相過橋貸款,結果一個崩個個崩,原本飆升的經濟一下子塌掉了......
這樣的就業環境,最直接的影響,按我朋友的話說:「但凡學習好的,都跑出去了,不願意留下。」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東營本來有個211中國石油大學,現在只剩二本的勝利學院,其餘搬到青島去了。
人才自產能力大減,只能依靠從外邊拉人了。
總的來說,人才引進力度還是有的,每個月福利還挺多,房補大概500塊補貼,本科碩士博士一個比一個高,幾年下來人才補貼也有個幾十萬,單看數字還蠻有吸引力。
但是力度大了,要求也高,要國際公認學校排名幾個榜都要前200的名校,要有一定的服務年限,如果提前跑路還會被追回福利。
而且,雖然補貼看著還蠻像樣,但是工資本身很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收入本身發展機會並不大,這待遇一下就變得非常「感人」了......
那所謂的高層次人才為啥要過去?顯然,對於非石油石化專業的人來說,吸引力的確很低。
但是!雖然說了很多缺點,東營卻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房價很低!
看了下安居樂信息,東營的房價一直都在7000和7500一平之間反覆橫條,目前定格在7231,鑑於之前有新聞說過全國新房均價已經過萬了,東營這個價格,相對來說很照顧人了。
漲不上去是為啥呢?其中一點,東營處在黃河口三角洲地帶,地理位置導致了其土壤鹽鹼度較高,全是鹽鹼地,種啥啥不長,地廣人稀,供過於求,房子自然就不值錢了。
東營往後要怎麼發展呢?鑑於支柱依舊是勝利油田,那其實就得依賴於油田本身的轉型,那值得慶幸的是,油田在被低油價絆倒過一次之後,就起了轉型之意,並且清楚意識到,效益不行不僅僅是油價造成的,究其根本,是資源接替不足。
油田能做到由虧轉贏,東營自然差不了。
我個人覺得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東營在疫情期間非常強大,爆發時一個中招的都沒有,導致周邊城市都往那裡湧,東營的各部門聯合執法,不讓其他車輛進入東營,合作效率之高,令人側目。而且根據朋友說的,東營人民也非常配合,反正當時也不開工,就全跑河邊釣魚去了,但是依舊遵守人均間隔,執行力強大。
當然其實還有個方法,蠻多人YY過的,那就是合併,這個事情濟南已經幹過了,所以真的有這麼一天,也不會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