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0年的結束,一場持續了近4個月的全民健身嘉年華活動也畫上了句號。本次健身嘉年華活動,涵蓋了羽毛球、桌球、籃球、遊泳、武術、街舞、徒步、自行車、馬拉松等十幾個項目二十多項比賽,參賽人數近萬人,覆蓋了老、中、青、少各類人群……可以說,這場嘉年華不僅點燃了港城市民參與體育鍛鍊的熱情,增添了城市活力,也有效推動了港城體育產業、旅遊產業的發展。
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
首屆健身嘉年華強勢襲來
2020年9月下旬,連雲港市首屆「天馬杯」全民健身嘉年華啟動儀式在吾悅廣場舉行,也由此拉開了為期近4個月的全民健身嘉年華活動。活動期間,全市各縣區聯動,舉辦平衡車聯賽、2020年連雲港市青少年足球競技大賽、親子水上運動會、「籃上見」少兒籃球聯賽、桌球聯賽、少兒滑步車大賽、足球賽、226公裡超級鐵人三項賽、親子徒步大賽、海上雲臺山自行車賽、野戰運動大賽、東海御園籃球嘉年華等20餘項體育賽事活動,參賽人數近萬人,覆蓋了老、中、青、少各類人群。
「此次嘉年華,不僅是對廣大市民精神面貌的全方位展示,更是一次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的中途加油站。」市體育局局長張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本次系列活動,將進一步激勵連雲港市群眾快樂運動、健康生活,推動連雲港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為更好地加強體育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事實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賽事活動在連雲港並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是蓬勃發展。每年,各體育協會都會組織相應的體育賽事活動,如自行車運動協會舉辦海上雲臺山自行車賽,徒步運動協會組織徒步比賽,武術協會舉辦武術比賽……「此次全民健身嘉年華活動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由過去各協會的『單打獨鬥』轉向抱團發展,將協會單位的個體賽事融合到嘉年華整體賽事中來,進而產生聯動效應、聚合效應。」市體育產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產業事業發展帶來了巨大衝擊,作為體育產業單位的「服務者」,協會一直在考慮要做點什麼。「早在去年9月之前,我們就一直在想要做點什麼來助力港城體育產業事業和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在經過與產業協會單位多次交流、溝通碰撞後,我們最終明確了以『嘉年華』的形式來『串聯』起港城各體育協會即將要舉辦的體育賽事,希望通過化零為整壯大港城體育產業影響力。」
「整個活動,得到了各產業單位和體育協會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本土體育產業單位——天馬集團更以冠名的形式參與到活動中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該負責人說。
健身嘉年華「百花齊放」
共赴一場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作為本次嘉年華活動之一的2020連雲港226公裡超級鐵人三項賽,吸引了全國401(江蘇省籍選手僅佔16人,其他都為外省市選手)位鐵人三項運動員來連揮灑「打鐵」激情。「一場標準奧運距離鐵人三項參賽規模達到400人,已經屬於中等規模賽事。對於3.8公裡遊泳+180公裡騎行+42.195公裡跑步的超級鐵人三項賽,有超過400人參賽,必屬於大型賽事的範圍。」力然賽事總經理唐勝告訴記者,鐵人三項賽要求運動員在不同項目之間不停頓,一項比賽結束後就立即進入下一項比賽的起點,比賽強度大、難度高。而226公裡超級鐵人三項賽,對運動員的體能、速度和技巧乃至毅力等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挑戰性相對也更強。
賽場上,選手們頑強拼搏、奮力向前的身影給觀眾和港城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選手胡春煦、段連凱10小時內完成226公裡的長距離比賽;寧夏選手顧大我以75歲高齡挑戰本項賽事,完成3.8公裡遊泳以及180公裡騎行,在跑步時因傷遺憾退賽;首次參加226公裡鐵人三項的李海英,以11小時58分的成績榮獲女子全程冠軍……不少市民表示,在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也將以「超級鐵人精神」為指引,不斷挑戰、突破自我,爭取更大進步。
此外,東海「御園杯」晶牛籃球賽暨親子嘉年華採用時下流行的親子遊戲模式,在親子活動中讓孩子學會合作,為孩子創設一個大膽與人交往的氛圍,增進孩子與家長的情感交流;老幹部桌球賽則為廣大退休職工提供了一個交流切磋球技的平臺,豐富了老同志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新啟點戶外野戰大賽則是最近興起的戶外活動類型,非常適合現代城市居民的壓抑生活需求;市青少年足球比賽是校園足球重要的組成部分,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參與其中;山海之戰全國街舞精英邀請賽通過舉辦比賽,以達到對街舞的正確引導和廣泛宣傳效果,從而吸引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街舞運動中來……
「這場嘉年華活動涵蓋了羽毛球、桌球、籃球、遊泳、武術、街舞、徒步、自行車、馬拉松等十幾個項目二十多項比賽,可謂是『百花齊放』。與此同時,參賽人群更是覆蓋老、中、青、少各類群體,參賽人數近萬人。」市體育產業協會秘書長孟昭春坦言,本次嘉年華活動資金全部由協會自籌,可以說是用有限的資金撬動了體育產業更大的市場,為連雲港市體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一股活力。
以體育運動的方式
帶來更多「聯動效應」
「體育賽事的經濟效益可以分為直接經濟效益、間接經濟效益和潛在經濟效益。本次嘉年華活動的贊助收入和各項參賽費用收入預估在120萬左右;通過各項賽事,各家單位宣傳了自家品牌,拉新招生收入預估在150萬左右。此外,賽事間接帶動的周邊住宿、餐飲、交通等收入預估可達200萬左右。」孟昭春介紹,新華社、新浪新聞、網易新聞、港城體育、江蘇體育、百度新聞、搜狐網等20多家媒體報導了本次活動,抖音上關於該活動相關賽事的點閱率更是達到六千多萬次,可以說較好地宣傳了連雲港,提高了港城體育的知名度。特別是226公裡在海一方超級鐵人三項賽的成功舉辦,更是有效帶動了港城旅遊業的發展。
「此次活動也為我們開展大型體育綜合賽事探了路,為將來的全民健身嘉年華活動提供了經驗上的支持,也為我們以後開展全民健身月、體育夜市活動做了良好的鋪墊。以後,我們將繼續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活動,為我市體育產業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孟昭春說。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天馬杯」全民健身嘉年華活動,以體育運動的方式完美展現了體育旅遊、體育觀賽及體育競賽體驗,可以說是給我們連雲港市帶來濃鬱的體育氛圍,有效拉動了交通運輸、餐飲服務以及旅遊等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聯動效應」。(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