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恐怖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2020-12-18 御史館

對於宇宙奧秘,人類知之又少,所以我們從小說跟幻想中尋求啟發,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曾做出一些恐怖的假設,如果地球上有終產者出現,那麼將近20億人可能會被進化成低等生物?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除了較為知名的《三體》外,還有不少好作品。當中有卑小題材的《鄉村教師》,還有短篇小說《瞻養人類》,而我們要說的恐怖假設,就在劉慈欣的這本小說之中。

2005年,劉慈欣寫出了《瞻養人類》,其故事是上一部短片《瞻養上帝》的後續。內容大概為,一位外星探查工作者向人們吐露了一個文明的恐怖發展過程。

然而這就是劉慈欣構思的恐怖預言,且聽我細細道來。

01

書中講,第一地球屬於上帝文明,也就是人們誕生以來創造的第一個文明,可稱為「大哥文明」。可能在我們地球的遠古時期,該文明就異常發達,科技比現代社會高出不知多少倍。可是該文明卻繼續尋找一種絕對公正的規則,以便完善的處理人們社會中激發的種種矛盾問題。

由於人總會犯錯,但智能電腦卻不會,為此第一地球的高層就經過決議,把人類執法權轉給了智能AI,讓它們負責維護人類的公平公正,結果這種看似尋求公平的規則,卻讓人們走向一個恐怖的局面。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掌控高端的技術的商業大佬逐漸把各行各業壟斷,並且把人類90%的財富吞併在自己手中,最終第一地球的資源、技術、財產、勞力均被在一個名為終產者的人控制。

當一個人掌控大權後,又沒有約束的話,那麼此時的他就會為所欲為。時間一久,終產者為利益就啟動殘酷的「驅趕計劃」,把20億餘人驅離第一地球。

不少讀者看過這本短篇科幻小說後,都表示作者劉慈欣借書批判了資本主義。

但若是我們從較高的角度去看待的話,又會發現該小說其實表述了當未來人們的科技水平上去後,那麼進化在所難免,為此就會出現各種矛盾關係。當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讓人類文明的資源跟財產更加聚攏,並且落在少數人手中,那麼財產積累就會促進科學霸權主義的形成。當金錢跟科技邁入一個可怕的平衡時,想必會發生文明壟斷。

02

在劉慈欣的科幻假設中,第一地球文明裡的終產者,不像傳統的大佬跟領袖一樣,需要很多小弟協助,終產者已進化到一人獨當全面的恐怖狀態,做任何事情都不用別人幫忙,自己也是不死之身,不再需靠落後的強搶、敲詐、欺壓等手段來累積財富。

因為終產者已經是文明的壟斷者,第一地球的全部資源、財產、知識、技術等都歸其擁有,所以此刻的終產者,就不需要那麼多人類在文明中跟他共享資源,故此20億的人們將會面臨終產者的排擠。

而最終的進化,可能是終產者把自己培育成上帝般存在,而人類就從此退化,變為低等物種,並且還要把終產者當神供奉著。

然而終產者的權力來自人類的賦予,並且它的誕生也是。但終產者是沒有感情的,更不會念及人類對它的恩情,既然它被是負責接管處理公平公正的AI,那麼一切只會按程序辦事,任何事情跟行為都會從公平點出發。

而當終產者成為第一地球的主宰者後,把科技發展的異常發達,且把資源公平的分配,有功勞者就能得到應有分配,而無貢獻者就會按照「公平」原則給予淘汰。

然而科技太發達,很多工作都被智能機械代替,只有肉身的人根本無力抗爭,最終就被終產者定義為「浪費資源的物種」。

基於如此,智能AI終產者就對人類說了這麼一段話:「所有還請你們離開寒舍吧,宇宙很大,不用非得擠在我這間小陋房,並且你們沒有理由來恨我,因為獲得這間容身之所,是我依照公平公正的法則獲得的,完全合情合理又合法,所以我也沒做什麼違反了律法的罪行,故此還是請大夥快快起身離開吧,念在你我都是同進化源的情份上,我會想念你們人類,同時也希望你們記得我——終產者」。

看看智能AI多紳士多禮貌,並且說得非常有道理,一時間讓人無法反駁。而這段話是終產者給人類說的最後一段話。而它的行為象徵著一個物種文明的進化,並且優勝劣汰,把高低文明區分出來分了家。

這似乎也影射了,現實社會中擁有巨額財富的有錢人跟窮人完全不是同一階級的人,而窮人在工作往往被上層無情剝削,而無能力者將被驅趕離開公司。

故此劉慈欣的恐怖假設,並非空穴來風,他深刻的體現出文明進化後可能出現的殘酷現實。

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人們雖不能跟其他野獸空手肉搏,但可以通過智慧藉助科技打敗一切,二人在進化中,擁有科技的人又淘汰了一些同系分化出來的原始部落人,比如哥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佛羅勒斯人等,他們由於文化落後而跟現代先進社會分道揚鑣。

所以劉慈欣的這部作品,又體現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富人總是靠剝削窮人來生存,而主權者又需要普通民眾的支持,目前每個人的生老病死算是公平的,但在將來可能會因資源壟斷跟科技霸權而遭到改變。

03

劉慈欣類似這樣的想法有很多,例如在他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就有提出一個「黑暗森林法則」,它的定義讓人眼前一亮。

他將整個宇宙比作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擁有文明的都是帶著槍的獵人,他們穿梭在黑暗森林裡的每一個角落,不讓自己發出一點點聲響,哪怕是呼吸。

因為在其他地方也有和你一樣帶著槍的獵人,誰先暴露自己的位置,便會遭到其他文明的侵略,甚至被消滅!

而《三體》裡面的人物葉文潔,因發送信息探索外星文明,最終被三體人接收到,甚至因為對人性的絕望,不顧三體人「不要回復」的警告,依舊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標

此時的三體人正在尋找合適的生存環境,最終向地球發起了攻擊,雙方由此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

最終,由於科技發展受到限制,地球的所有防禦被攻破,就在此時,地球人類發現了三體星球的位置,如同黑暗森林法則一樣,人類將三體星球位置暴露,宇宙中更加高級的文明將三體星球毀滅。

通過黑暗森林法則,我們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暴露自己目標的人,都會是高級文明的獵殺對象,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看見一個毛毛蟲,很可能會去踩死它。很多企業家也利用這一點,用來完善自己的企業制度,小米的雷軍、360的周鴻禕、馬化騰等,都對《三體》裡面的一些概念表示贊同。

這就是《三體》給人的感受,有人說它在科幻小說中絕對是最能打的,如今距離《三體》獲得雨果獎已經時隔五年。

早在之前就有朋友推薦我看《三體》,但是直到現在我才開始閱讀,結果就沉迷其中,裡面的世界真的是太震撼,顛覆了人們的固有的思維。

而這次疫情,也讓《三體》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藉此,推薦此書給大家看,當然我不會說太多,這樣讀者在書中的樂趣就會被我剝奪,如同透劇一樣。

再借著世界讀書日,向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推薦這套書,《三體》一共分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歐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書中劇情環環相扣,從懸念到兩次鋪墊,再到最後的大反轉,給人極大的衝擊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書不貴58元一套三本,也就是一件衣服的錢。

相關焦點

  • 《普羅米修斯》人類起源的假設
    前一部《異形》因為恐怖氣氛的營造受到了恐怖電影觀眾的喜愛,另一部卻神神叨叨地探討起了精神世界。四部《異形》的導演都有著不小的才氣,他們在執導一部電影的時候不免會帶上個人的理解和偏好,但風格不統一對於一個系列電影來說無疑是違背了商業規律,《異形》也就此沉寂了下去。到了2012年,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重新拾起了《異形》這個由他創造和開端的電影系列。
  • 劉慈欣:不好說,但要警惕2種生物
    關於人類能否稱霸地球,換句話說,也就是地球是否會有終結者出現的問題,我國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著有科幻小說《三體》的劉慈欣,此前就給出過自己的看法,劉慈欣認為:地球是否會有終結者不好說,但一定要警惕2種生物。
  • 人類重複6次接收15億光年的外星信號,是巧合嗎?劉慈欣:別回應
    生命的誕生,相對於太陽系來說是一種不可避免出現的事。說到底地球相對於太陽系來說,不過是蚍蜉一般的存在,在地球誕生前,太陽系就已經有100億歲的歲數了,故而演化出生命並不奇特。伴隨科技水平發展,人類文明對太陽系的求知心越來越強烈。
  • 進化論只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假設,人類真的是從猿進化來的嗎?
    人類並沒有停止進化,反而是可能產生了分極進化,智力進化越來越明顯,身體進化模糊,推測未來人類通過智力方式改變身體結構或組成形式,以達到最佳生存狀態。或許這就是宇宙本身發展的某種規律。現在的疑問是宇宙的發展僅僅就是毀滅嗎,假設宇宙是周期性存在,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感覺不應該是存在即是毀滅。
  • 生物是進化的,如果人類不斷揮動雙手,百萬年就會進化出翅膀嗎?
    大約三百年前人類還搞不清楚地球生物的起源問題,認為人類這個物種是神創造的,但是真理不會永遠的被掩埋,只要機會到了自然就會像黎明黑暗中亮起的初陽,一旦升起光明就到來了。大約在19世紀60年代達爾文提出了他關於物種起源的理論-生物進化論,認為現在地球上出現的數百萬個物種最初都是源自於地球上簡單單細胞生命,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演化,和環境之間不斷的協調統一,就變成了今天生機勃勃的景象。但是一些人對於生物進化有著深深的誤解,尤其是在達爾文剛提出進化論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嘲笑,甚至有人把達爾文的形象變成了猴子。
  • 劉慈欣的假設讓人興奮
    就我們現有的科學常識而言,我們觸目所及的所有物品,都存在於三維空間中,所以,當有科學家提出「四維空間」這個概念的時候,很多人是不接受的,認為「四維空間」只存在於理論之中。但是,不少數學家則聲稱,經過反覆的推理與驗證,四維空間是真實存在的。不少科幻小說或者藝術作品中,都出現了四維空間的情節,甚至有些主人公也進入了四維空間。
  • 活了6億年的水母,卻沒有進化出大腦和心臟,堪稱最佛系的生物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在不斷進化和發展著,所有的生命都在經歷著從低級到高級的進化過程。然而有一種生命很奇怪,它們已經在地球存在了6億年,也進化出了許多品種,但到現在還是一種十分低等的生物,沒有一點兒「上進心」。它就是水母。
  • 劉慈欣提出大膽假設
    許多人,為許多文明人做了什麼?是不是像人類踐踏螞蟻一樣簡單?這些疑問反映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其中包含了許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科幻概念。「三體」中的時空概念超出了我們的思維範圍。從地球的消失、空間的國際獨立,到太陽系乃至整個銀河系因降維的影響而遭到破壞,人類的種子被放逐到太空中。
  • 30億年前我們真是一條魚嗎?
    地球原始海洋想像圖 根據進化論思想,生物的進化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向高級的趨勢發展的,後代科學家在進化論思想的基礎上對生命起源做出這樣一種假設:大概在30億年前
  • 宇宙夢魘,進化之王:異形是一種怎樣的生物,緣何「偉大」
    作為一種虛擬的生物,異形,這個來自外太空的惡魔,已經在電影界存活了近40年,隨著《異形:契約》的公映,異形的誕生緣由也被揭開。其實不管它們來自何方,這種本不應該出現的生物,如今已經成了全人類的噩夢。《異形》系列電影,早已成為太空恐怖電影的標杆,因為「在太空,沒人能聽見你的尖叫」。
  • 行走的肩章鯊,展示了鯊魚家族恐怖的進化能力,它們的野心不只是海洋
    不斷進化的鯊魚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鯊魚是一種進化的十分緩慢的生物,但隨著越來越多「特殊」的鯊魚被發現,人們開始意識到鯊魚進化能力的恐怖
  • 砸10億美金拍《三體》?好萊塢想要拍攝,劉慈欣說出真相讓人意外
    直到今天,三體電影還沒有出現。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液態水非常適合生命體進化,這主要是由於分子可以在水中融化,從而形成更複雜的結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由這樣的原理產生的。生命在地球上出現,是一種偶然。但是放眼到整個銀河系和宇宙的角度,生命的出現則是一種必然。在地球誕生之前,宇宙就已經有100億歲了,這期間孕育出生命一點也不奇怪。
  • 地球接收6組神秘信號,來自15億光年之外,劉慈欣的回答厲害了
    其中就有則重複信號非常不同尋常,都來自於約15億光年外的一個相同信號源,而這個信號也重複發送了6次。事實上,每年我們都會接受到眾多來自宇宙的無線電信號,但絕大多數都是常規的自然現象,不過這一次接受到的信號卻是完全相同的。當時這一發現也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爭論。有科學家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這極有可能是其他智能生物所發出的信號。畢竟自然產生的信號,都是雜亂無章的。
  • 恐龍屬於大家族,為什麼沒有進化成智慧生物?反而滅絕了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小探索號,人以前,有一種生物統治著地球,它叫:恐龍。然而,恐龍與人類不同,它是一個大家族,而人類只是一個物種。可是,在各種恐龍中,卻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能進化出像人類一樣具有更高智慧的物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事實上,我們現在談論的進化,有些類似於站在神的角度。
  • 基因編輯與人類改進,劉慈欣給法學家的啟示
    陳頎舉例說,富有的人通過基因編輯變成「超級人類」,財富不斷向金字塔尖聚攏,最終甚至出現「終產者」。基因編輯的權利基礎也是一個倫理爭議的重點。比如,人的自我決定權如何對抗父母-親權或政府?自由主義、社群主義與政府主義孰是孰非?在基因編輯技術的使用中,上述何種權利的優先級最大呢?
  • 地球接收6組神秘信號,來自15億光年之外,劉慈欣的回答絕了
    其中就有則重複信號非常不同尋常,都來自於約15億光年外的一個相同信號源,而這個信號也重複發送了6次。事實上,每年我們都會接收到眾多來自宇宙的無線電信號,但絕大多數都是常規的自然現象,不過這一次接收到的信號卻是完全相同的。當時這一發現也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爭論。
  •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來自15億光年外宇宙,劉慈欣:不要回應
    神秘信號不斷向地球發送,來自15億光年外宇宙,劉慈欣:不要回應在前幾年,由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還有BBC,都公布了一個令世界十分震驚的消息:「天文學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信號。
  • 地球上為什麼沒有出現永生生物?是什麼阻止了生物永生?
    雖然進化論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很多人對它都有誤解。「進化」兩個字似乎預示著物種的演化是有方向的。可是達爾文並不沒有描述這樣的「方向性」,進化論其實是翻譯錯了意思。
  • 遠古地球曾有6個人種,為什麼只有智人進化成高智慧生物?
    但是地球上在人類誕生之前還有很多生物,這不禁會讓我們思考:地球上誕生的第一個生命體是什麼?它或許可以說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體的共同祖先,而經過漫長的時間後,相信那個生命體也慢慢進化成其它的生物。距今2.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第一任「霸主」——恐龍,隨之一起出現的還有哺乳類動物。但是在那個時代裡,恐龍主宰著地球,而哺乳類動物體型較小。如果不想被恐龍吃掉,哺乳動物只好晚上才出來覓食和活動。